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23|回复: 1

[推荐]很好的修心指南:世世常行菩薩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世世常行菩薩道<BR>&nbsp;&nbsp;&nbsp;&nbsp;&nbsp;嘉华仁波切&nbsp; 講授<BR>二00四年七月于印度達隆沙拉<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蔣揚仁欽&nbsp; 口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悲智學佛會整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前&nbsp; 言<BR>首先問候從各地來的法友們!<BR>前幾天因身體不適,本想延期,事後考慮你們人數多,重訂機票有困難,因此決定如期舉行,我也很高興有此機緣。前幾天咳嗽蠻嚴重,最近稍為好些,但是不能講的太大聲、太久,不然會咳嗽。所以上午為你們傳法,下午大家以討論方式提出問題,才能對佛法有更深入的瞭解。你們花了很多錢來此,不願你們浪費時間,虛度時光很可惜的。因此在下午時間好好的討論佛法,這樣對大家更有意義。<BR>這次本來要講授密宗次第廣論的無上瑜伽部及密集金剛灌頂,因為很多未接受無上瑜伽灌頂,不能聽講無上密;在密集金剛灌頂之前,必須做許多前行,恐怕身體不允許。所以這次以「入行論」來代替,因為很多初學者,如果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深刻的了知,將有很大益處。「入行論」教授修菩提心及空正見,「修次中篇」講解道次第,所以就講授這二部論典。</P><P>一、&nbsp;佛法概要<BR>(一)&nbsp;行法意樂的重要<BR>「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剛才念皈依及發心偈頌的目的,要了知我們來到此地,都是為講及聽佛法而來。身語意是否會帶來美好的果實,悉由意樂決定;意樂正確善良的,所帶來的果實,絕對是美好。善良的意樂就是善良的心態,是利益他人,給予他人快樂。無論身語意作出任何行為,如果是以善良的利益他人所推動,所得的果實是美好的。因此,不管是講授佛法,或是聽聞佛法,都有身語意的行為。如同講法的人,說法時有語的行為,為了表達內涵有手勢的動作,就是身的行為;你們也一樣,聽法時豎起耳朵,就是身的行為。我們在講聽佛法時,上師也好,弟子也好,都有身語意三業,但是身語意行為是否相應於正法,就是看我們的意樂了。我們是為了利益來此聽講佛法,是否達到利益目標,全看每人的意樂來決定,否則外相看來在行法,可是內心意樂不正,講者是為名聞利養,聽者以不正當的心態,如同我要學好才能貶低他人;這種隨著世間八法聽講,即使外相在聽講,所講所聽並未真正與正法相應。既然善良動機是如此重要,那麼應以何等動機呢?就是皈依與發心了。<BR>(二)內道外道的差別<BR>每個人很自然有「離苦得樂」的想法,可是當我們想要尋找消滅痛苦方法的時候,這種層次就不同了。以外道來說:痛苦的根本在於傷害他人,快樂的根本是利益他人。又說:傷害他人主因由於貪瞋,過分的貪愛自己親人就會傷害他人。他們也認為貪瞋是痛苦的因緣。可是內外道不同的地方,貪瞋是由悅意相與不悅意相而來,因為見到悅意相而讓你產生貪,不悅意相產生瞋。誰見到悅意相及不悅意相呢?是「我」見到的。所以對於「我」的定義,就有不同的說法。以內道來說,所謂的「我」,並不是如所現般那麼真實;外道卻堅定「我」是獨立存在的,因而產生內外道不同的說法。<BR>&nbsp;&nbsp;&nbsp;&nbsp;&nbsp; 因有非常堅定的我執產生貪瞋,由貪瞋產生痛苦;以內道來說痛苦的根源由於我執,唯有消滅我執才能斷除痛苦。因此先要瞭解我執所執取的,與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經由這種思惟,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由此破除我執。所以佛教才有「無我」的正見,這是任何一派外道所沒有的見解。<BR>如果了知皈依,就知道內外道的差別;我們所皈依的法寶,就是破除我執的無我正見;以及破除我執後的「滅」功德,就是証法寶。佛陀能自在的為我們宣說,也是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佛寶。現在已經獲得或正在証得法寶的聖者,名為僧寶,也是皈依的對象,所以三寶是我們真正的皈依。經由了知三寶的功德,明白內外道的差別,因此應對三寶的內涵要如實了知,對佛法才能產生真正的信心。由皈依了知不只為了現前的快樂而已,而且可以達到解脫。<BR>我執無法斷除,一切的痛苦永遠存在。為了斷除我執,佛說了無我正見;說有我的教義,我們稱他們為外道,這主要由皈依來區別。在內道說我執是痛苦的根本,經由無我正見的破除我執,達到真正的究竟解脫。在前二句「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的意義已經包括了內外道的區別,及更深奧的解脫內涵。後二句是佛法修心方面,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想法不同,希求也不同,佛陀善巧的隨各人根器,說聲聞、獨覺菩薩三乘不同的教法。所謂的大小乘,其差別在於大乘不為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利益遍虛空一切有情,努力精進,獲得了一切遍智的佛果位。無論意樂上、加行上、果位上都有大小差別;大小乘不是以智慧區別,而是以方便品來區別的。只以出離心的方便資糧,是無法成為大乘的,大乘的方便資糧是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力量為佈施等方便資糧,以菩提心修學空正見,就是大乘的智慧。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攝持,而修學空正見,只是自我解脫而已。因此大小乘的差別,主要以有無菩提心區別,不是空正見。由皈依從外道而進入內道,以菩提心從劣乘進入大乘。因此最後二句發心:「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在菩提心的攝持下,不是為我個人,而是為利益一切有情,我乃行六度萬行,我要成佛才能利益眾多有情,迴向給一切有情。我們雖無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應該了知菩提心真正的內涵。<BR>(三)佛法的基本精神<BR>&nbsp;&nbsp;&nbsp;&nbsp; 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一定的,如同:「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知慧真明暸。」這是小乘的修學內涵。「普願罪障悉消除,」這是大小乘共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就不會有「世世常行菩薩道。」因為自身不希求解脫,怎能想到讓他人獲得解脫呢?自身要有出離心,對輪迴真正產生厭棄,於是尋求輪迴的根源在於我執,經由空性的智慧,了知我執是可以破除的,產生了對輪迴可以斷除的信心,才能轉移到他人身上,才能讓他人也獲得解脫。如果自己對輪迴的痛苦不覺知,怎會想要解脫,而且想幫他人也得到解脫呢?那麼「世世常行菩薩道。」只是唱唱而已。因此,了知皈依及發心的次第是決定的。大家一起來念誦:「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修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BR>無論是中國人、台灣人或西藏人都一樣,父母留下的宗教是佛教,所以釋尊是我們大家的老師,所以我們都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佛教的歷史,未傳入西藏之前,已在漢地流傳,以戒臘來講,漢人算是藏人的長輩。總而言之,我們是同一位老師的弟子,導師釋迦牟尼佛是以悲心說法,所以我在說法前念誦龍樹菩薩的禮讚文:「何者由悲心,斷除一切見,宣說一切法,瞿曇我敬禮。」導師釋迦牟尼佛開始也如同我們平凡人一樣,他了知悲心的功德,所以學習悲心,對一切眾生產生憐憫心,慢慢增長到佛果位圓滿時,稱為大悲心。釋尊由悲心所繫縛,自然想去利益他人,所以說:「何者由悲心。」由悲心做些什麼事呢?就是第二句「斷除一切見。」佛利益眾生並不是以加持力量,如果以加持的力量,那麼因果就有錯誤,這樣一來,不需努力對治痛苦,經過加持即可消除,變成不需造作因就有果,豈不是矛盾。如是因如是果,自己造作什麼因,產生什麼果,這是因果論的基本理念。如果經由加持就可以去除痛苦,經過加持可以利益眾生,因果論就不存在。佛說一切痛苦皆由錯誤的見解而產生的,四種的顛倒執就是如此,把無常法視為常法,把不快樂的法視為快樂,不清淨的法視為清淨,把無我視為真實我,由此四顛倒而產生痛苦。因此佛陀為了真正能利益眾生,斷除眾生的四種邪見,而要眾生瞭解是無常、是苦、是不淨、是無我的四種教義,在這四種當中最重要的是無我的正見。在這四句偈中,說明佛陀是具有無邊圓滿的大悲及大智,由於悲智雙運,而能夠任運利益一切眾生。<BR>&nbsp;&nbsp;&nbsp;&nbsp; 佛陀因為有悲智的心願,如理的修學,証得圓滿果位,以他個人走過路的經驗為我們教授。修行最主要的是菩提心與空正見,他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苦口婆心勸導我們。因此皈依一定要了知釋尊真正有那些功德,以及所說的主要內涵,才能真正幫助我們;而且依他教授教誡晝夜努力修行,才能對佛產生真正無比堅定的信心。否則只是對佛相信而已,或是認為佛是位偉人,如果對佛的認知,僅如此而已,那末對我們就沒有多大幫助;因為對佛只片面瞭解,而不了知佛陀的無比智慧及功德,所以佛法衰退。正如不了知密續的內涵,僅看到手上拿劍等,就被嚇壞了。見到大肚子的本尊,祈求就會得到更多的錢財,祈求長壽佛就會長壽,或者祈求藥師佛就不會生病等,我天天唸藥師佛咒,仍舊會生病。如只靠祈求財神,就可以變成億萬富翁,天下無不勞而獲的事,億萬富翁是靠個人的努力及生意腦筋。如果不了知佛真正功德,對佛陀的教授,就不會真正認識,佛也就無法真正利益我們。所以瞭解佛真正功德,依佛教授努力修持,這才是來到此地的真正目的。<BR>阿底峽尊者曾說:「如同日月般的菩提心,不論經過多少劫,我也要學,值得去學。」日月般的菩提心是世俗及勝義菩提心。今天我們所要學內容是菩提心與空正見,如同國王般的菩提心教授,第八世紀寂天菩薩所著的「入菩薩行論」,這部論可以說是空前絕後,是講授菩提心的論典中最殊勝的,中觀見解與月稱菩薩的見解吻合,是屬於中觀應成派最殊勝的見解。如無著菩薩在菩薩地中的菩提心部分,雖然很廣很詳細,因為見解上滲雜唯識派的,是有點瑕疵。在解釋菩提心部分沒有比「入行論」更殊勝,所以依入行論解釋菩提心。但十品的入行論中,並未仔細說明菩提心是如何產生,由什麼因緣產生,這部分在蓮花戒大師所著的「修次中篇」中,說明菩提心由大悲心而來,大悲心由悲心而來,有詳細的次第。不只如此,並說明証得菩提心,如何修止觀雙運,証得止觀雙運之後,如何增長道次功德,如何獲得果位等內容。<BR>初學者必須了知修學菩提心的次第,以及整個佛法的輪廓,所以為你們講授「修次中篇」。在菩提心正行時,以「入菩薩行論」為你們解說如何觀修。講到道次第增上修學時,「入行論」並未說的很清楚,在「修次中篇」中說的比較清楚。「入行論」中的果位功德,也講的很簡略,就配合「修次中篇」解釋,相信對你們有幫助,使你們能更瞭解整個圓滿的佛法。<BR>&nbsp;&nbsp;&nbsp;&nbsp; 我先講四諦法輪,四諦法輪所詮的是佛法的基礎,佛陀傳授教法的語言有二種,就是巴里語與梵語。一般來說佛是以巴里語教授,但是在那爛陀寺有兩種語言的經藏;大乘的教法主要語言是梵語留傳下來。因為當時佛陀是以巴里語為主,所以到今天仍有人說大乘教法,佛在世時未曾說,是後來流傳的。這種懷疑當然不只今日,在龍樹菩薩之前就有這個問題,為了破除此執,龍樹菩薩引經據典,說明大乘是佛所說的內涵。<BR>&nbsp;&nbsp;&nbsp;&nbsp; 初轉法輪稱為四諦法輪,第二法輪稱為無性法輪,也就是般若經的內容;般若經的內容有二:一是顯義,一是隱義;顯義是空証智慧,隱義是現觀莊嚴論的道次第,有這種說法。<BR>&nbsp;&nbsp;&nbsp;&nbsp; 為何四諦法輪同無性法輪有關連呢?在四聖諦的滅諦,為了暸解滅諦更深內涵,是由了知空性認識滅諦,所以四諦法輪與無性法輪是有關係。在第三善擇法輪就有二種說法:有一派認為是如來藏經,因為無性法輪的空証智慧,就是心是唯明唯知的體性,根本經就是相續本母(究竟一乘寶性論),稱為如來藏經。另一派說無性法輪說諸法無有自性,如果依詞面解析,會有誤導危險,認為諸法無有自性,會產生斷無的邪見。所以第三次法輪依解深密經所說,諸法無有自性是依三法性,三種無自性的內涵。(遍計執相無自性性,依他起生無自性性,圓成實勝義無自性性。)所以在三轉法輪就分為二派。<BR>&nbsp;&nbsp;&nbsp;&nbsp; 如果以相續本母的說法,剛好配合密乘的,就是佛先說四諦,是佛法的基礎,為了更深入了知四諦的內涵,滅諦是非常重要,所以說空性的內容;因為修習空性,於是說了知心的究竟性質。說完第三法輪之後,配合密續所說,因為密續中針對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質,如何修學密法,這是三法輪的內容。<BR>(四)菩提二字的意義<BR>&nbsp;&nbsp;&nbsp;&nbsp; 入菩薩行論的「菩提」二字,藏文:第一「菩」字翻為淨除、淨治罪障的意思,或是使過患消失;這個過患的消失,是經由對治力,如不經修行對治,內心污垢就永遠存在;可是只要努力學習,尋找對治使內心污垢消失,所以我們內心的污垢是暫時性的,經過這種對治力淨除。這些內容我們從何了知呢?四聖諦的苦諦,先要了知痛苦最主要是三苦的行苦,行苦是由因而生的,既然由因生,是同類因而生?或是異類因而生?由此思惟,可以了知苦諦是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由此因緣說到集諦,集諦可以由對治力消滅;當集諦消滅之後,就是滅諦,了知能証得滅諦,必須要有成辦滅諦的道諦,這是自然就很想去學習對治。<BR>經由四聖諦的內容,我們對於不想要的行苦,由煩惱而生,煩惱就是集諦,是由我執而生,為了破除我執而修學道諦。這種四聖諦的淨除內心的污垢,主要從心上解釋,所以對心理學我們要認識,在佛學的基礎是講四聖諦的內容,四聖諦皆以心為基礎來詮釋。我們的身體內雖然有氣、脈等,也就是科學家所謂的腦細胞等,以心理學說明人的思想狀況;當然不可否定有許多的感覺,同身體的氣脈、腦部有密切的關係,可是並不代表每一個想法與身體或有形有色的基礎上建立。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有些想法是正確,有些想法是錯誤的,產生正量與非正量的想法;非正量的想法就是錯誤的概念,為了消滅錯誤的概念或避免錯誤的概念,要先瞭解實際的狀況是什麼?瞭解實際的正量,可以消滅錯誤的概念。消滅錯誤的概念當中,如果要解析為一定與有形有色的腦細胞,那就太困難了。因此科學家也慢慢能接受有一個無形無色的心識,不一定從腦細胞上。科學家也認為心的不同想法,會造成腦細胞的改變,他們也在繼續研究中。<BR>&nbsp;&nbsp;&nbsp;&nbsp; 佛法主要以心識的改變作為教義解析,所以對於心識的認知是很重要的。一般說有與無,就是由正量了知稱為有,非正量就是無;一法是隨因緣改變的,一法是不隨因緣改變,所以分為無常法及常法二種。隨因緣改變是有形有色的可接觸的色法,以及唯明唯知能體會的心法;也有是依賴某法安立的,如東西南北,以及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是依某一點來安立三世,這種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法,是依賴其他而有。佛法是依實際不同狀況的性質分類,所以佛法如何配合針對實際狀況的認知,去改變內心;並非佛說一套道理,與實際毫不相關,要我們去改變內心,而是當弟子們觀察內心想法與實際狀況不符合,這樣才能真正能把內心改變;所以內心的改變,是對佛法勝解。因此對自己內心不斷的觀察,也就是寂天菩薩所說正量,經由正量使自己獲得改變。<BR>因此初學者要以智慧觀察何者是真實狀況,於是產生對正理的信賴,使我們有了感受,而情緒獲得改變。只是經由發願迴向,無法使我們的煩惱消失,就是念了幾百萬遍「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仍然存在,貪瞋不會自動消失。因此,應先了知貪瞋從何而來?有無對治力可消滅?貪瞋的過患是什麼?經由觀察消滅。當然如修不淨觀,可能有偏離實際的狀況,可是由於當時強力的貪心產生,藉此可以達到目的;為了達到目的,本身不是顛倒執著,而為了斷除貪心,刻意修此觀,為了消滅貪心而修。真正的佛法是針對實際狀況改變,內心當然有少數諸如此類的觀法,如密續中也有,這是為了暫時特殊的目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學習佛法教理,到底是說些什麼,讓自己對佛法教理有更多的認識。在自己思惟的同時,是否可以配合生活的經驗,在見解上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漸漸產生對佛法的信心,因此成辦了「菩提」的第二個「提」字。藏音「曲」就是了解內涵。瞭解內涵首先要聽聞,經由聽聞了知原來如此;聽聞之後,反覆思惟,能生相信;不只相信,應該反覆串習(修持),才能使內心改變。所以要聞思修三字,才能真正達到「提」字的內涵。菩提有不同的層次,分為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菩提。</P><P>二、修習殊勝菩提心<BR>&nbsp;&nbsp;&nbsp; (一)修菩提心是根本<BR>入菩薩行論的「菩提」是大菩提,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讓他們得到最究竟安樂。因此是希求他利所發的菩提心,來成辦大菩提。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生起無上菩提心,從那天開始,我們是永遠快樂的,所以三世諸佛異口同聲地說:唯有菩提心オ能令我們真正得到安樂的。事實如此。我們內心功德有多種,沒有比菩提心更善良、更有功德的心。入行論說:騎著菩提心馬,可以到達到任何快樂城市,更接近要到達的目標。真實如此,有了菩提心,做任何事不會覺得疲倦,而且會越來越快樂,這就是菩提心給我們帶來的功德,所以菩提心是我們最主要的修持根本,如果能夠生起是多麼的殊勝。<BR>&nbsp;&nbsp;&nbsp;&nbsp; 修持菩提心的補特伽羅行為,首先應生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所帶來的果實是圓滿的佛乘。行為在入菩薩行論說如何觀修菩提心的內涵,及生起菩提心修學的道理。<BR>&nbsp;&nbsp;&nbsp;&nbsp; 「法身善逝佛子伴,」善逝就是佛的法身,由修法而得。佛子就是菩薩,這句就是說明三寶語功德。「善逝」依釋量論所說的「因斷具三德,是為善逝性。」來解釋。(三德。一、善所斷:已得永斷眾苦因。二、善因為先:見無我及修習加行而得。三、不復退還生死:永斷我見種子。)現在我們雖是凡夫,被業及煩惱緊緊地纏住,但只要內心能瞬間生起菩提心的影子,從那時候起我們的內心就有快樂的陽光。更何況生起菩提心,將會給我們無比的心力及勇氣,有了這種勇氣,我們願意盡自己的力量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憑著這種無比的心力,能使逆緣轉為道用,因為有菩提心的緣故。有了這顆心,即使是凡夫地,生生世世往快樂的路走上去,因為有菩提心,能使我們一直活的很快樂,很有意義而且善良。成佛的過程中,唯有菩提心讓我們積聚資糧,因為菩提心能讓我們淨除一切罪障。<BR>「及諸應敬我悉禮;」諸大善知識及戒清淨的大阿舍黎、賢善的有學者,我皆禮敬。「今當依教略宣說。」非我寂天杜撰的,是依據經論教典的重點,略為說明。「此論未宣昔所無。」有時求法者有種心態,對未聽過的法就很感興趣,如果以前聽過的,重聽就感覺厭煩。我個人的經驗,已讀過的經典,不想再讀,未讀過就生起好奇心想讀。一般新的知識,我們都有好奇心想去了知。寂天在此說:本論的內容都是以前說過,沒有說過不會說。我對於用詞也不是很善巧,「詩韻吾亦不善巧。」雖是說過,但也不是以美妙的詞句來吸引人們去讀,我只是把實際內容說出來。如果學法,只是求得更多知識,讀讀看詞語好不好,這部論典對你沒有幫助,「是故未敢言利他。」因此,這部論只為增長我內心功德而寫,「為修此心撰此論」。他的隱義內容,希望讀此論的人,不要如同求一般知識,只是好奇心想去瞭解是什麼內容,也不應該以詞面意去讀這部論。<BR>&nbsp;&nbsp;&nbsp;&nbsp; 我們修學菩提心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反覆修學,才能獲得菩提心,不可認為已看過此論就放棄。那麼每天都吃飯,吃過了又吃,如果看過了就放棄,那麼吃過不應再吃,為何三餐都要吃。無始以來的愛我執就是那麼堅固,何以不反覆閱讀經典,反覆的思惟來消滅它呢?為什麼不允許一讀再讀?對身體的需要可以反覆不斷做同一事情,為什麼心理上的需要就不能做到呢?我們每天一早就祈求諸佛菩薩讓我生起菩提心,讓我生起空正見,這種方式是無法生起菩提心及空正見。祈求不是問題,問題是生起菩提心,先要瞭解生起菩提心的障礙是愛我執,是未調伏的心態,應如何調伏,是見到愛我執的過患,了知事實狀況之後去調伏,不是外人施以壓力可以調伏的。如極權政治施以壓力於人民,企圖改變內心,這是無法辦到的;外來的力量,不可能改變內心的想法,內在的改變,唯有相信事實之後,才能改變內在的想法。菩提心的生起,經由反覆聽聞、思惟,去改變自己的內心。寂天菩薩說寫此論的目的,除了利益有情之外,他個人也要學習菩提心。<BR>&nbsp;&nbsp;&nbsp;&nbsp; 無論自及他、天人阿修羅等六道眾生,上至國王下至乞丐,都一致的想離苦得樂。可是人與畜生不同,人有智慧,人憑著身體及智慧,可以計劃未來的快樂,消除未來的痛苦,但是畜生無法做到,牠們的智慧只能解決暫時的痛苦,如饑餓時,能飽吃一餐,求得暫時的安樂。珍貴有智慧的人身,不容易獲得,既然得到,就應該好好的利用他。如入行論云:「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BR>乍看之下,世界上有六十多億人口,怎麼說人身難得;可是人類與動物比起來,就知道人的數目少之又少了;在人類中多數人只求填飽肚子就好了,真正能做有意義事,而對人生能認知的人,那就更少了。所以說人身難得,應該珍惜,思考生命的意義在那裡?現在是最好的時候,應該善加應用我們的智慧呀!如果能善用智慧,可以幫忙很多人;如果我們的智慧觀察力,被煩惱力控制的話,可能傷害很多人。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遭到傷害,真正製造傷害的是人類。如虎、豹等雖然長相恐怖,但是牠們無法傷害上千萬人呀!能傷害上千萬人,破壞大自然環境的,只有人類。人類的牙齒不像虎豹那樣恐怖,也無指爪,長相雖然的很美麗,可是內心的惡毒,與虎豹相比就太醜陋了。因為智慧被煩惱控制,傷害無數人。虎豹只是飢餓時無奈的去傷害其他動物,如果吃飽了,牠們也不會刻意去傷害其他動物。可是人類並不是,已經擁有一切,因為貪得無厭,想要獲得更多的一切,不擇手段的傷害他人。所以真正傷害他人的,是隨著煩惱控制的智慧,濫用了智慧,因此光有人身,並不稀奇。有了人身,應該利用智慧,斷除一切痛苦,斷除造成自己傷害,斷除造成他人傷害,斷除造成究竟傷害的煩惱才對呀!這樣的人身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BR>(二)菩提心成一切利<BR>&nbsp;&nbsp;&nbsp;&nbsp;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煩惱每分鐘都很自然的現行,而真正的善心不是那麼容易生起,需要刻意才能生起。由此可知,我們善心的力量是那麼薄弱,自然現起的煩惱是多麼頻繁,「然如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極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惡心就像烏雲密佈的黑夜,善心如同剎那閃電一亮即消失,這剎那生起的善心是因佛的教導而現。不管在家出家不應該放逸滿足才對,要好好的觀察起心動念,正知和正念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得人身才有意義呀!<BR>&nbsp;&nbsp;&nbsp;&nbsp; 我們的貪瞋妄念,是非常自然的現行,不止今世有貪瞋,是無始以來習氣所帶來的。以學佛經驗來說,十五年前可能聽到一種法門,你想培養善心,可能覺得很困難,可是過了十五年之後,當初覺得很困難的,現在一想即能生起;因為反覆的修學,不斷的培養善心,目前雖然惡念自然產生,而善心需要刻意,但是只要努力精進,不斷地串習善心,去除惡念,生起善心就會變成自然。<BR>&nbsp;&nbsp;&nbsp;&nbsp; 「佛於多劫深思惟,見此覺心最饒益。」罪障雖然能夠以四力懺悔淨除,可是四力懺悔,就像處在黑暗夜中的一盞油燈而已,能驅除的黑暗的力量,只有油燈光亮所能及。因為愛我執非常強烈,以及有個基礎堅固的真實執著,在這兩種心存在的情況下,就如同大地被黑夜籠罩,唯有如同太陽的菩提心,一現立刻驅除所有黑暗,顯現光明。如果有了菩提心的功德,瞬間能淨除一切的罪障,積聚無量資糧。因此佛陀一再勸導眾生,多多的修習菩提心,只有菩提心才能成辦一切。「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無量眾生依菩提心能獲最大的利益。<BR>我們想要去除自己的苦苦、壞苦、行苦以及眾生的一切痛苦,應該好好的修學菩提心;不只如此,想要享受世間的安樂,也不應該捨離修學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雖是凡夫血肉之軀,也能得人天尊敬。例如好的冶金材料,可以打造種種莊嚴具。其他善行如同芭蕉一樣,不堅固、結實即枯。如為了後世增上生而累積善業,當後世獲得增上生,這善行的果實就結束了,無法持續,因為目的是為獲得增上生而行善行,當然果實已現了,就此結束。可是菩提心是「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乃至虛空眾生未盡之前,願我住世間,盡除一切眾生的痛苦。這種心力累集善業,乃至虛空未盡之前,這種善行是不會有止盡的,因為所緣不同,意樂不同,心力不同的緣故,所以菩提心所帶來的功德果實是永恆的。<BR>(三)改善內心才安樂<BR>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東西南北方,不管是白種、黃種、黑種,所有人類,自然都想不要痛苦,想要得到快樂;但痛苦和快樂可分為許多種,當然最主要的,是經由五根識所生的痛苦及快樂。因此自從人類世界形成至今,由基本的農業或工業,使根識獲得快樂及滿足。在近世紀內科學非常發達,外在的物質不斷的發展,生活獲得改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些國家在科技上、物質上非常的發達,可是發現了問題,外在的物質享受,並不能使內心獲得滿足,反而因物質豐富,造成內心更多的憂慮。因此外在的物質雖然豐富,無法使內心獲得快樂,不能滿足內在的所需。當然有些地方,在衣食匱乏的情況下,給了衣食也能獲得暫時的滿足,可是當他身上得到基本所需時,內在的妄念仍然產生,如我慢貪瞋等,這些煩惱是無法由外在物質滅除的,即使有再多的財富,可是妄念仍然存在,身體不管如何強壯,內在的煩惱並未消失。縱使身邊有多少親朋好友圍繞著,外在的順緣非常圓滿,雖有豐衣足食,可是內在痛苦仍然存在。<BR>&nbsp;&nbsp;&nbsp;&nbsp; 痛苦和快樂,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內在的,內外二者性質不同。這些快樂與痛苦的根源,仔細分析看那種力量強大,如果內心是快樂,即使外在的順緣,如居住環境,並不十分美好,由於內心快樂滿足,縱使身體所處的環境較差,仍舊覺得快樂,不會覺得痛苦。相反地,如果內心隨著我慢等煩惱而轉,讓你非常憂慮不安,即使外在的順緣多麼美好,因為內心不安,是無法獲得快樂。從這實際情況,二者作為比較,就能了知內在的力量,遠超過外在的力量。因此在現世紀中,多數對外在物質的要求,不斷的提昇,不再注意經營內在的提昇,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實在太困難了。外在的物質是不可能讓我們得到安樂的,這一點一定要了知。如同現代發明許多機具,其目的是為了達到生活改善的目標,由於善良的用途,而創造這些機具,但是很可惜的,不去善巧利用,卻以煩惱的智慧製造殺人的工具;原本是為社會帶來福利,相反的給人類帶來禍害,這些原因從何而來的呢?就是內心未調伏。無論我們取名為有無宗教信仰,或有無修法,很現實的一點,內心是要獲得改變,如果內心不能改變,痛苦是永遠持續的,舉世也永無安寧之日。<BR>要全人類成為我們的親朋好友,是不可能的;但是可由個人思考的改變,把一切眾生看成親友,使每個人歡喜,這是個人思想的改變。妄求他人成為我們的親友,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想法,看待每個人成為我們的朋友,這樣想法對自己是絕對有幫助的,所以內在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以現實例子來說,因為想法的不正確,即使是年輕力壯,也會有一大堆怨言;以老人來說,不會想,不懂得想,就抱怨來日無多等;如果年輕有思想的人,想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鼓起勇氣,提起心力,面對問題,有勇氣擔當將來該做何事,積極進取,從表情上看出,有非常正面的情緒。如果老年人會想,我是經驗豐富的老人,有何問題可以問我,他的表情是充滿了自信。<BR>事實上世間的事情,沒有百分之百好的,也沒有百分之百壞的,所有的事情都要以二種角度看待,好的角度及壞的角度;但是最主要是我們的想法,保持正面的角度,把每件事情能往好的方面想,所帶的好處是自己快樂;如果不懂的想,心中持著負面的態度,看待每件事情,所得都是負面的答案,對自己並無好處,最後怨天尤人;所以從思想上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生病時由於疾病的折磨,身體上已經夠痛苦,心中卻想他人為何不生病,而我為何遭此苦,真倒楣。如果你的內心產生這種想法,原本只是身體的痛苦,因為想法不正確,又增加了心靈的痛苦,豈不是苦上加苦。倒不如想經上說:一切的痛苦都是前世的不善業所感的果報,今天正是還債的時候。如果能以這種心態去接受,心中就會想到理所當然,應該去承擔的事。這時身體雖有病苦,可是內心就不會有痛苦,因為你已經接受了事實,對自己是件好事。如果能仔細的思惟,如同修心論典所說:願我快樂時,把這一切快樂的果實給一切眾生,願我痛苦時,化為一切有情的痛苦,由我來承受吧!如果有這種心力,目前雖遭遇不吉祥或痛苦折磨時,因為你內心覺得很有意義,代替了眾生受苦;內心的這種心力,早就遠離了病苦,這樣才是真正懂得思惟的善士。<BR>&nbsp;&nbsp;&nbsp;&nbsp; 剛才說到把三界有情視為親友時,並不是沒有理由,而硬說這是我的親友,如果沒有理由強迫自己生起這種概念,這是不必要的,不是菩薩們觀修的方法。把三界有情視為自己親友的理由,以佛弟子來說,未來道諦的功德是依他人而得,思惟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如是思惟,力量才會強大,因而菩薩們有充足夠的理由,把三界有情視為親友。<BR>三、菩提心生起次第<BR>(一)要有無錯謬因緣 <BR>前面說過菩提心的利益時,光是靠迴向發願,即使唸了數百萬遍,菩提心也無法生起;菩提心生起是由有次第的觀修,如是因如是果,無錯謬的觀想內容,以及觀想的條件俱備,淨除罪障及累積順緣的同時,慢慢觀修才能生起。為了無錯謬的內容及次第,如修次中篇所說修學。本論作者蓮花戒大師是那爛陀一位有成就的學者,他是寂護論師的心子,寂護論師是第八世紀時,藏王迎請他到西藏;寂護論師在當時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學者,著作有「中觀莊嚴論,」因明論典等,蓮花戒大師著作「中觀光明論」,以及寂護論師的因明釋論,修次三篇是在西藏時著作的,因為寂護在藏地時有漢地和尚,這時沒有問題;到蓮花戒大師時,有些漢地和尚在見解上有問題,因此與蓮花戒大師辯論,結果輸了,就把他們趕走。<BR>&nbsp;&nbsp;&nbsp;&nbsp; 有些漢地和尚說法,只要修禪就可以,無需多多聽聞,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可是在那爛陀寺並非如此,弟子們非常認真學習教理,並且應用在修行上,是聞思修三者並行。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寂護論師好不容易的在藏地建立起來,因為有些漢地和尚認為學多無用,只要修行就可以,於此產生瑕疵。今天藏傳佛法重視聞思修並用,持有教証二量,也是寂護和蓮花戒大師留下良好的修持規範,才能使西藏樹立了講授與修行,二者並行的教法。<BR>&nbsp;&nbsp;&nbsp;&nbsp; 修次中篇主要是止觀雙運的內容,如同道次第修習止觀的次第,所以稱為修次,因為有三篇,這本是中篇,所以稱為修次中篇。佛法的教理是依據真實狀況而說,如外在的因緣草木等,是觀待因緣生滅的,順緣具足時,草木生長,順緣消失,逆緣形成時,這些草木因逆緣而消滅。外在情況是如此,我們內在情況也是如此。有些感受或想法,因為因緣具足故,這種想法就會現起,當逆緣產生時,這種想法隨著逆緣就會慢慢削弱。所以無論外在或內在的實際情況,都是隨著因緣而轉變,如果有一種左右變化的,這就是它的因,一切都是無自主的隨著種種因緣而變化。生起果的因緣,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的,隨著之前的因緣改變後者因緣的果實;那麼追溯之前的因緣從何而來,也是從之前的因緣而來,所以佛教不主張有第一個因緣,那就是無因而有,就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不承認無因而有,或是常因而生。一切由因緣而生,依他緣而生,這些因緣法,是由因緣而改變,實際狀況如此,形成佛法教理的基礎,也是佛法的見解,我們稱為緣起見,這是符合實際狀況。確實如此,因為由緣起見解而產生了四聖諦;佛說四聖諦之後,就說了十二因緣,其實十二因緣,也是說緣起的道理,因為有無明,所以才有行、識、名色到老死。從集諦生苦諦次第,都在說明因緣觀待的關係,前前因生後後果,後後果是依前前因而有,形成了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這是佛陀見解的基礎。所以我們不認為有世間的創世主創造世間,也不承認數論派所說的共主相,由共主相的常因變出萬法。這也是違背了邏輯,我們認為是有因而生,也是同類而生,這就是佛法的基礎。<BR>任何法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慢慢形成,所以是依賴因緣而有,至於產生果,是完全依賴著因,不同的果依不同的因,所以要果實不同,必須從因地上改變。如同要生長好的水果,必須選種,氣候肥料等因緣,必須順緣俱足,才能產生美好的果實。好的果實必須在因地上俱足好條件,不是靠迴向發願。所以說一切緣起法由因而生,而且是同類因而生。這種緣起的道理,仔細想一切有為法完全依賴因緣而有,不是自主有,自在而有的。一切事物是支依賴支分,這種緣起是互依存在的。緣起法分為因果緣起,果依賴著因,這是佛教所有宗義論師共同的見解;依賴支及支分安立而有,依賴他緣取有,只有中觀論師的見解,以取有的緣起見解,不是從境上而有,唯名而安立,唯識而取的有。所以佛法的見解都是從緣起而產生的。因為有緣起見,所以才有四聖諦,才有十二因緣。<BR>一切果生起之前,必須因緣具足,因緣不應有錯謬。一切遍智果的因緣為何呢?蓮花戒大師說:「我似生盲,無法闡示。」又說;「我是依佛教示來解說。」蓮花戒大師所化機是佛教徒,在他之前已有寂護論師及藏王弘揚佛法,多數都是佛教徒,不是同外道辯論。外道不承認佛說的經,所以不能引經論為証,因為所化機是佛教徒所以引經說明。主要是自己謙虛,說「如生盲」。要成佛道上必須累積資糧,細微的福德資糧,對我們來說是極為細微隱蔽分,非道理所能了知,如同大乘道次第,尤其十地菩薩接受大光明灌頂,這次第及內容很難以理由或邏輯推論。在解釋道次第內容時,無法以理由解釋時,稱為極微隱蔽分,只有依佛說的經,大家會相信。當然是依佛說不一定能相信,在三個基本的條件下才相信:一、與現量不相違。二、無比量的損害。如同唯識所說無外境,內有真實;外既無真實,何以心是真實?顯然互相矛盾。由此可知佛說的經,並不是依詞面解釋。如俱舍論說有須彌山、有四洲,太陽與月亮的高低等等,可是現代科學家已經証明大小高低,產生矛盾問題,與我們的感受有所違背,這是現量相違。比量相違都不能承認,何況現量相違。所以佛說:「比丘或智者,應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我們在引用佛經時,要不違背現量,不違背比量的情況下。三、如果自己感覺理由上並無破綻,但無法証明時,這時只有找第三者,一位非常正直的,而且值得我們相信的人,以他所說的話,印証極微隱蔽分的內容。如同我們的生日是某月某日某時,如果不了知,只有問自己的母親或親人等才能証實。現代科學家們,雖能從我們的身體測出活了多久,但不能確認是某月某日某時,只有可信的人才能和道。目前仍有很多事情無法了知,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二三百年前人們無法想像的,已出現在眼前,因此並不表示目前智慧無法了知的,未來就不會發生,今日未發明的,百年之後說不定有更新的東西。所以有許多實相,不是我們智慧所及,所以不能說沒有看到,就否定一切,所以細微隱蔽分,經由第三者証明。<BR>我常說四種正量:經正量,論正量,上師正量,感受正量。先有佛說的經正量之後,才有龍樹父子的論正量,慢慢的才有修心者的上師正量,因為有上師正量,才有弟子的感受。一般性的次第如此。可是我們個人對教法的信心,先有感受正量,應用佛法內容改變了自己內心,覺得對自己有益,然後想去聽聞,才有上師正量,感恩教導佛法的善知識。有了上師正量,才相信上師是由龍樹父子的論典,而感恩龍樹父子及傳承大論師,才有論正量,有了論正量之後,相信原來龍樹父子,是引用佛經,他們相信佛所說的,皈依佛,依據佛經寫了論典,我們才有經正量。<BR>要暸解導師釋迦牟尼佛是具量士夫時,不是因為他的身體大小,而是仔細觀察他的教法,應用在修持上使自己快樂,體認佛陀是位具量士夫,才能真正產生信心。正如寂天菩薩所說,一切煩惱皆從顛倒執,顛倒執要有四種正量來破執,尤其是無我的見解,真的很奇妙,有很深奧的內容可以讓我們思惟,對我們生活很有幫助的。如同佛説悲心、菩提心的功德,不要把自己看成比他人重要,應該好好地愛他人。諸如此種觀念是何等殊勝,從佛陀的勸言,可以體會佛陀的悲心是無比的,佛是真正愛眾生;佛陀的智慧是無比的,就可以真正相信佛對我們的一切教導,而且是佛曾經走過的路,他有足夠的經驗對我們説,所以佛真正是我們能相信所依賴的對象。因此許多細微隱蔽分,無法看到及無法推理的,唯有靠第三者佛教授(聖言量)去相信。如同十地的道次第功德,他們所見到的法相,或密續俱生原始光明的感受,無法以道理推知,唯有依第三者,能相信佛的經教;因為佛無需欺騙我們,所以有三種理由(現量、比量、聖言量)相信佛的教典。百分之五十的大乘教典,以自己的理由去確認的。但是有些道諦的功德,由經典去相信的,如同菩提心與空正見,這是成佛的因,可以有理由證明的。然而經由菩提心及空正見,証得初地菩薩後,能見百尊佛等功德,必須依佛經才能了知。<BR>(二)修習悲心是根本<BR>佛説:「一切遍智者,從大悲根本生,從菩提心因生,以諸方便臻至究竟。」修次中篇云:「若欲證一切遍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三。」悲心是菩提心的主要因緣,菩提心的基礎力量強與弱,主要是依悲心的強弱;悲心又分許多種,具有責任感的悲心,就是清淨意樂的悲心,其次是沒有心力但不忍眾生苦的悲心,微弱的悲心如動物的母親愛自己的子女,不忍他們苦的悲憫,悲心分不同的層次。菩提心以七因果從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意樂,增上意樂;發心前六為因,後一為果,六因一果,稱為七因果。七因果成辦的因縁主要是悲心,悲心越強所生的菩提心就越強烈,因此「若發悲心,諸菩薩眾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故,定成彼誓。」發誓絕對要拔除一切有情苦。「既除我見,定將恭敬入極艱難行。」因為悲心,菩薩們不畏懼任何艱難,而且以清淨意樂去承擔一切苦行,「長時無間修習福智資糧。」既入其中,必因福智資糧,獲一切遍智如於掌中。是故一切遍智根本唯是悲心,故最初唯應修習。上述的內容的根據,引正法集經説 :「 世尊!菩薩不需要學習多法。世尊!菩薩若能善受,善達一切法,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一法云何?所謂大悲。」月稱菩薩曾在入中論説:「悲心是成佛初中後的根本。」為何悲心是初中後的根本呢?因為入大乘門發心,以悲心為基礎,有了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初者是非常重要的。生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時,面對一切有情承擔一切苦行,因為有悲心;菩薩們能走上這條艱難的道上,也是因為有悲心;証得涅槃果後,不會安住在涅槃的安樂中,遠離了寂靜涅槃,安住在無住涅槃中;成就佛果位之後,能夠持續不斷的利益一切眾生也是因為有悲心,所以悲者是初中後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BR>其實不只如此,悲心在輪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輪迴中許多的安樂,是由悲心帶來的,如今世的安樂也是由悲心所生。因為我們需要人愛護、照顧我們,為互動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建立在悲心,真正的相愛與關懷。如果有悲心的想法,自然就會想到對方從痛苦中獲得救拔,縮短了你與他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無論他人對你的表情如何,有了悲心彼此之間距離縮小了,對你來說是一種安樂。他人不能傷害你,因為你的悲心,就會想到他是被煩惱所操縱,我不應怪他,該怪他的煩惱才對。雖然他對你損害,因為你的悲心,你的內心不受他惡行為所動搖。一般人想法悲心只是給他人好處而已,對自己沒有好處,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一個人生起愛、慈悲的時候,當下就獲得好處,因為內心就多一分的溫暖,這就是最大的好處及利益,內在多一分的安寧,自然這一生會獲很安樂,也是因為有悲心,平常就會多一點給人們的關懷,朋友因你善良的行為真正愛你、照顧你,你的朋友才是真正有愛心的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由金錢結交而來,或名利結交的朋友,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BR>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必須要活的安樂,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我們需要人家關懷。如果只是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死活,只要自己沾到便宜,自方不去愛護他人,怎能希望他人對我們有良好的互動。我們要有慈悲的基礎,才能打開心胸的大門,讓他人接受我們,愛護我們,有這種清淨意樂的心,才能使我們活的更快樂。如同寂天菩薩所說:與其期待眾生成為我們的好友之前,倒不如自己成為眾生的好友。這種想法不是更實際嗎!才能真正讓我們內心獲得滿足及安樂,這種慈悲所帶來的滿足,絕對不是貪心所帶來的滿足,而是利益他人的心,這顆溫暖的,有價值的,難得的善良之心,去利益他人,才能真正幫助他人,幫助自己,才能真正積聚更多資糧,是使佛歡喜悅意的供養。所以這種悲心要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保持,這是初中後的「初時」最重要的,並不只是生起菩提心才是很重要的,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就很重要。如果母親生孩子時是慈悲的情況下,我相信孩子隨著母親慈愛的力量,孩子在慈愛的家庭,受到慈愛的影響,就會感受慈愛的重要,也會尊重慈愛。因為小孩平常懂得為他人著想,懂得感恩父母親,他會學的好,所交的朋友是知心,愛護他的朋友,他活的時候也會活的快樂,老的時候也會想我這一生盡一切力量幫助一切的人,所以死時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相反地,如果活在世間,只想傷害他人,自私自利的只想自己的好處,不去照顧他人,甚至連想都未想到,死時擁有的只是終生的遺憾而已!所以悲心在未成佛時重要,即使在目前輪迴中對我們也是很重要的。<BR>(三)生悲先修平等捨<BR>&nbsp;&nbsp;&nbsp;&nbsp; 如修次中篇云:「修悲心之次第,首應暫修平等捨,於彼一切有情去除貪瞋,修平等心。」修悲心要先修平等心,通常我們看到親朋好友遭到苦難,自然會產生悲憫心;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仇敵身上,我們就會產生歡喜心。可見我們的心會產生愛恨親疏的感覺,有不平等的情況。所以要捨去這種不平等心,修平等心。可是有人會想修平等心,豈不是放棄愛護親友的心?並非如此。例如我們建一堅固的牆,先必須把地基鋪平才能建造。如果你要使悲心堅定而且能成究竟,必須先要把所悲的對象平等之後,才能建立真正的悲心,在分離感覺情況的悲心,永遠無法堅定,而且有貪愛,所以首先觀想平等捨是很重要的。觀想平等捨之後,再把他們視為母親,再修悅意慈心;在我們的感受是親朋好友時,自然要接近,如果是仇敵時,就不會去接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思惟呢?眼前雖是好友,但並不一定是一生的好友,因為人一直在變;以仇敵來說,可能上半生是仇敵,下半生變成好友也不一定;總是親友也沒有百分之百,仇敵也沒有百分之百,何必要執取友與敵之相。<BR>從非想非非想天至地獄,大家都同樣有離苦得樂想法,而且有相同的特徵,都有權利能夠離苦得樂。既然六道眾生生存的基礎上相同,離苦得樂希求一致,為什麼要爭彼此?因此我們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權利,為什麼你我之間要劃一界限呢?這是你方,這是他方,彼此排斥有何道理。再仔細地想,快樂與痛苦,完全與他人有密切關係;進一步想一想,全世界只有你一人,不可能快樂,離苦得樂不是單獨能成辦的,一定與他人有關。即使名望再高,畢竟是一人而已,他人是無數的,我永遠是一個,他人卻是無數的,如果你是智者是願意為一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或是為無數的利益,而放棄一個人的利益呢?為了無數的利益,捨棄個人的利益是應該的,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捨棄無數的利益是不正當的,不是善良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什麼把「我」看得那麼重要。<BR> 從另一角度,一直愛我有什麼好處呢?從無始以來即使是生為一條小蟲,也想快樂的動作,由此可以看出愛我的力量。同樣地如梵天王等,為了害怕自己的快樂失去,一直設法永遠保持快樂,但是也無法辦到。我們今世生為人道,自出生起都為了快樂而努力,甚至在夢中也想得到快樂。今天我們受到愛我執的操縱,完全聽從愛我執的命令,如果聽從命令能夠快樂,今天應該是最快樂的,可是並不快樂呀!<BR>我們從三千大千世界中能夠找到一位最主要的人,就是我自己,於是把愛我執當成真正皈依的對象,服侍他永遠作為他的僕人;如果皈依他能夠快樂的話,我們無始以來已經努力的夠多了,可是並未得到快樂,今天仍是凡夫。菩薩們就不同,觀察錯誤在那裡,原來都是由愛我執產生,而讓我們痛苦,唯有愛他心能夠真正幫助他人及自己,為了自己快樂培養愛他心,一直到佛果位,努力的精進。<BR>因為愛他心帶來無比的心力及勇氣,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行再多的苦行,也能歡喜的接受,我們從他的勇氣及心力,可以瞭解他們內心有一股無比的清涼、自信和滿足;有這種滿足感,他們在行愛他心時,並非只是一種善行,而是一種快樂,這點我們是可以瞭解的;何況生起勝義菩提心之後,變得無比的功德更不用說了,這些功德是從愛他心而有。如果聽了上述的道理,仍然皈依愛我執,就如同今日並未絲毫改變。所以瞭解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之後。如果過去生我們聽到愛我執的過患,愛他心的功德,接著學習愛他心,今生就不會這麼淒慘了。就是因為不瞭解愛他心的功德,沒有嘗試去學習,所以今天仍隨愛我執而走;既然了知愛他心全給別人利益,就不要皈依愛我執了,就不要把愛我執放在內心最深處,從無始來我們行了太多了,可是今天依然痛苦。 <BR>&nbsp;&nbsp;&nbsp;&nbsp; 從無始以來,無一人未曾成為我們的親友,由此來培養愛護一切有情眾生。以現前角度來說,我們今世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依他人而獲得,如果只是一個人再能幹,也不能有這些東西,今天生活在世間能得到這些安樂,物質的享用,因為有六十多億人口互相依靠的貢獻,他們的貢獻才有今世的安樂。<BR>既然在輪迴中一切的享用由他人而來,何況後世的增上生呢?因為要成辦後世的安樂,所以要守十善業,必須要斷殺生等十惡業;要守護不殺生的戒,要有一個被殺的對象,才能防護不殺;如果沒有別人,如何守不殺戒;其餘也是如此,如無他人,那有十善業可守,就沒有什麼增上生。決定勝由三學成辦,其基礎就是戒學,戒學就有守護不損害他人,如果沒有他人,就沒有這條戒可守,決定勝中更須要緣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悲心,依由悲心而生起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行六度萬行,成為一切遍智果位的。沒有他人我們不可能成佛,如果說我不愛他人,因為他人不愛我啊!如同我喜歡我的手錶、唸珠等,可是手錶和唸珠不會愛你;如果唸珠被偷,唸珠不會瞋偷的人吧!因為唸珠本身並無感覺,因為唸珠對我有幫助,我喜歡它,既然對你有幫助而喜歡它,而每位眾生真正幫助我們,要快樂就應該真正的去愛一切有情。如果仇敵會造成對我們的傷害,就不需要愛他,如果沒有仇敵,你就不會生氣,就沒有機會修忍辱。因為要修習忍辱,更需面對仇敵,你不可能對釋尊修忍辱,對上師修忍辱;因為你要修忍辱,必須有人傷害你,令你起瞋恚心,所以有仇敵,才能修對治。因此每位都對我們有利,所以應該好好去愛一切有情。<BR>(四)成辦悲心的因緣<BR>成辦悲心的因緣可分為二:一、如何去愛護正在遭遇痛苦的有情。二、痛苦先要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到他人。以上所說的第一因緣,是真正的去愛護一切有情,尤其是對正在遭遇痛苦的這些有情,培養愛心。第二點痛苦要從自身去體會,思惟苦苦、壞苦、行苦等三苦;苦苦是人人不想要的痛苦感受,連動物也不想要。三苦中最主要的是行苦,我們就是要觀修這部份。壞苦是世人所追求的安樂,因為變異不定,事實上是一種痛苦。如缺錢時痛苦,有了錢覺得快樂,錢多了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就能滿足,當你有了一百元又覺得不夠,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給你帶來快樂,為何性質變了,又給你帶來痛苦,壞苦就是性質變異;如同乞丐可能為了錢財生爭執、嫉妒、但是比起富人爭執嫉妒,差別太大了。富人為了錢財嫉妒爭執,是非常強烈。所以有了外在物質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帶來更多的痛苦。乍看之下,錢財應該可以滿足我們,為什麼又給我們帶來痛苦呢?壞苦不是一種究竟的快樂,性質一變就成為痛苦的因緣。例如在物質豐富的地方,有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剛得到時覺得快樂,可是過一、二星期後,覺得這東西不流行,丟也不是,放置也不是,不知如何處理,這就是壞苦。本質又在幻變,由快樂變成另一種痛苦,所以若觀修壞苦,並不是內道要求的,真正的一種觀修的苦,因為外道也認為壞苦是痛苦的,他們也有對壞苦產生出離心,如同四禪天以上的外道,追求的是內心的捨受,快樂感受會帶來痛苦,產生厭棄。但是光是快樂感受產生厭離心,不是佛法不共的特徵,佛法是真正了知行苦的過患,產生厭離,這是佛法不共的,是內道真正要觀修的。行苦是隨煩惱及業帶來的藴體,就是痛苦,這就是行苦。總而言之,只要被業及煩惱所繫縛,就永遠沒有快樂。如果了知這點,就會把煩惱視為仇敵,就會想戰勝煩惱,於是產生了出離心。<BR>佛法所說的解脫,絕對不是到一個淨土,是從內心斷除一切痛苦及痛苦的因緣,當下名為解脫。一切因緣法是剎那剎那都在改變,是由因緣而來,改變的性質,是因的本身會改變,所生的果當然會有改變的性質。由此可知,一切的果隨著因而有,完全隨著因而變化的,所以一切果隨因而轉。我們的五蘊也是隨因而轉,由業及煩惱的因,就不是善良的;煩惱是隨無明而來,如果被無明轉,就會有痛苦及不吉祥的內涵存在,所以說行為被無明轉,無自主的被煩惱所轉,怎麼能快樂呢?經由這種方式思惟行苦。<BR>仔細思惟煩惱過患時,在世界上雖然有許多天然災難,是人類製造的,因為人類內心被煩惱操控,產了種種不想要的問題,可見煩惱是多麼恐怖。甚至我們在夢中也會慌恐憂慮等不安產生,也是由煩惱來;當二人相處很好時又突然吵架了,變為永遠的分離,因為煩惱而產生的。在這社會中貪瞋癡越強烈時,這個社會一定不安寧,一個家庭貪瞋癡越強時,也一定無法和睦的。真正為害自己或他人,都是由煩惱所帶來的,應當把煩惱視為仇敵。聽到煩惱是多麼恐怖,因為它名為煩惱;我們一直被煩惱轉,做為煩惱僕人,我們能快樂到那裡?這樣思惟去體會到行苦,再轉移到三界有情身上,才能產生憐憫心。不止如此,也可以體會到在三清淨地的菩薩們,以及阿羅漢果位的聖者,他們雖然已斷煩惱,可是煩惱的習氣仍存在,也是不得真正的自在。所以痛苦要由自身的體會,而後才能轉移到他人。<BR> &nbsp;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以上包括暇滿義大,念死無常,皈依,以及業果的內容。經由痛苦的認識,希求增上生的安樂,再介紹輪迴的苦相,生起出離及解脫的希求心,最後介紹苦諦及集諦等四諦行相,說三學處,以及修菩提心的前行基礎。<BR>&nbsp;&nbsp;&nbsp;&nbsp; (五)萬丈高樓從地起<BR>每年都有請法團從台灣來,我們有這麼好的法緣。宗大師有一段祈願文:「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讓它再度興盛,未興盛地方,讓它興盛。」對你們說法是「願正法在已衰退地方,再度興盛。」生為漢人,原始父母所留下的宗教信仰,多數都是佛教,正如宗大師的第一句話:「讓它再度興盛。」對來自西方的朋友們,原有的宗教信仰,並不是佛教,我是說最好保持原有的宗教信仰,比較安全,有時在短時間突然改變宗教信仰,一下無法接受,最後產生內心的不安,以及多餘的疑慮,所以勸你們好好的思惟,再來改變。當然每人的根器、智慧,以及希求有所不同,經由多年的學習,對佛法產生信心,不只如此,而且真正的學習,由於這種經驗深深的感覺,真得體會佛法可以帶來這一生的快樂,有此十分把握,改變宗教信仰就比較合適。總而言之,我們都是要離苦得樂的,每天都快樂,不但自己想要快樂,也給他人快樂;死的時候感覺有利益的,這樣快樂安祥的走過人生旅途,不是很美好嗎?即使沒有前生後世,就以今世來說,快樂也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否則生在這世間內心焦慮不安,沒有平靜過,而且造成他人的傷害,一直影響他人,死時是懊惱的,後悔的死去,那不如不要生在世間。尤其以佛教來說,所追求的目標是生生世世的快樂,有些人說學佛法修法是多餘的,其實是自己的事,是為自己安樂而學法。藏語「法」是「卻」,改變的意思,中文是方法改變,以方法改變內心,使心獲得了調伏,才能真正獲得快樂,於是說了佛法,所以學法是為了自己的事情,不是有空的時間去做多餘的事情。<BR>佛法不只在中國西藏日本等地,甚至有華語的地方流傳,並且興盛。在這些大乘的國家中,以戒律為基礎,以及菩提心六度的教授,所以稱為大乘,持有法脈是依據梵文的經藏流傳下來。西藏具有圓滿的大小乘顯密的教法,雖有如此良好因緣,能夠來到顯密圓滿的教法地方,如果自心沒有建立大小乘顯密圓滿的教法,即使來到此地,也不會見到真正圓滿的教法。如果只是了知某一法門,沒有見到圓滿教法,以及生在圓滿教法的地方,也一樣未見到圓滿教法。為了自己有了良好的機緣,能夠見到圓滿的教法,應該多多學習整個圓滿教法的內容,再盡量修行,應用在生活中。正如要建造摩天大樓,先必須有很好的計劃藍圖,前行可能化上好多年,有了這些基本條件之後,先從地基建造就會事半功倍,如同首先所設計的完成。我們不可能從第三層、第五層先造。沒有堅固的基礎要建造是很危險的,不可能一步登天。同樣的以世俗情況來說,每個目標要達成時,必須按步就班有次第的慢慢去做,何況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幾。<BR>漢系的佛法名為頓悟的,就是瞬間開悟,另一種有次第的開悟名為漸悟,分頓悟和漸悟的二種人,這是根機不同。頓悟是因為有夙世累積深厚的習氣,只要遇到少許的因緣,習氣種子立刻成熟,因他具有良好善根,所以稱為頓悟者;這種人遇到好的上師給予教導,立刻就能成熟。以前在印度有些神通師,遇到真正有條件的上師,他心通了知他的根器,給予根器相應的法,在通達事物的同時也產生了証量,悟和証一起產生。以前馬爾巴的弟子,在依止馬爾巴時,不久就得到証量;我們並不否定這種頓悟者。可是在頓悟者修行過程,包括開悟所學的內容,只是把精華收攝一起學習。通常我們學法的道路,是生生世世一劫一劫的走上。<BR>在此有個觀念要了知,頓悟的次第與開悟來說明,對一位頓悟的上根者來說,讓他學習漸悟的教授時,因為他本身有這種條件,即使他學習漸悟教法,包括了所有內涵,他能很快的學習而立刻生起証量,雖然他人可能化一年,他立刻能成辦,因為他瞭解整個教學馬上相應。漸悟的教法,對上根者教導,並無任何危險。可是相反的,頓悟者的教法,對漸悟者教授,如同毒藥是很危險的。因為頓悟者的教法,是片面的內容,符合於上根者,對下根者不合適,這點必須要瞭解。一般來說有兩種傳法的方式,為了教法的總相而傳,為了適應眾生根基個相而傳法。對頓悟者傳法方式屬於第二種,對特別所度眾生而傳法內容,如果上師本身沒有條件,會誤導弟子,而且對教法有傷害;可是以教法總相傳法,非常穩定,並無任何危險。<BR>密乘是很殊勝,密乘有無比的力量和加持,但是密乘還是有次第的走上去。西藏人、西方人及華人都有一種觀念,聽到灌頂或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很好聽的名字,大家都會參予,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就很急促的求上上法,可是獲得上上法之後,果位卻是下下果,就會覺得很奇怪,產生了懷疑。所以修學時了解整個次第是需要的,從下下部慢慢走上去,如果有了下部的基礎,再學密,這才是堅定的。以我個人來說,雖然有學密,但最多的時間化在菩提心與空正見上,因為每次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之後,帶來了更強的心力,即使對菩提心與空正見有少許的領悟感受,這少許的感受,對我日常生活上有極大幫助,很有利益的影響。否則只現本尊相,好像實際上對生活並無幫助,當然對禪定功夫深厚,經由禪定功夫深厚,使體內的氣脈明點任運自在成就之後,那另當別論。否則只靠本尊瑜伽面對每天困難問題就很難了。因為只是靠觀想而已,不是內心思想上改變。如果每天早上起來思惟菩提心內涵,當天發生困難問題,只有菩提心能幫助你,否則每天早上起來我現起本尊相,我成為本尊,如果你出門時遇到困難,馬上不雅語就出口。<BR>思惟菩提心與空正見確實有幫助,非同觀想的力量,很直接改變內心。空正見確實如此,如所說般確實不是真實存在,內心有這種概念,所見的都是虛假,對內心是有幫助。以菩提心來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我住世間,盡除世間苦。」思惟這句偈頌也能給你帶來無比心力。如遇失望時,能給我們帶更多的希望及光芒。再加上「願四大被眾生分享般,願我也給一切眾生分享,為一切眾生僕人。」當你有這種心力時,面對什麼困難不能克服。不要一下仰望著上上的教法。應該先有基礎,再修上上法門,這才是最有利最安全的。<BR>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成辦佛果位有三因緣: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空正見。我們是佛弟子,我們追隨佛,聽到佛名號也能產生信心,把這三顆心視為主要修行的內容,努力的去學習。成就菩提心有二種因緣,七因果及自他換。在入行論中寂天菩薩說自他相換的內容,龍樹菩薩的寶鬘論及菩提心釋中也說到;七因果是知母,念恩,報恩等六因一果,自他換從根道果都是與有情有關係,他人比自己重要,經由這種方式思惟,修學自他相換。<BR>深信業果,才能得人身。四百論云:「先遮非福業,次應除我執,後斷一切見,知此為聖者。」第一句苦苦不要刻意想,就是畜生道也不想要的苦,何況人呢?可是人與動物不同。苦苦的因從何來,是否可以遮擋?人有這種智慧,可是動物沒有智慧;既然人有智慧不想要苦,應當遮擋苦苦的因緣,就該努力行十善業,遮除十惡業,才不會後世墮三惡道及受苦苦。但有時口中雖說不要造業,可是仍造不善業,原因是內心不信造業會帶來痛苦的,因為內心對業果信賴不夠,所以在道次第中說十善業之後,又說業果,要讓我們相信十善業會帶來快樂。<BR>完全相信業果了,心中想要好好修十善業,才不會有苦苦。但無始來造了很多惡業,會墮入三惡趣,於是產生了畏懼,這時就要皈依。於是說皈依及皈依的內容,何謂佛法僧三寶。如果說惡業雖然會帶來痛苦,那是未來的事,沒有關係,很容易造成我們的懈怠。為了避免這種懈怠,思惟無常,死無定期等,一切都是短暫的,壽命再長,也不過百年,更何況現在有壞滅的身體。可是目下具有暇滿的功德,能成辦非常有意義的佛事,怎能浪費這個人身。所以在思惟無常之後,更策勵的說了暇滿的內容。業果皈依無常暇滿,是互相聯接關係。這是四百論的「先遮非福業。」不造非福業,會帶來後世的安樂以外,還帶來生生世世增上的人身,繼續走成佛之道,在這道上不會遭遇間斷的障礙。<BR>我執分為粗分及細分,瞭解粗分我執,不一定瞭解細分我執。即使瞭解粗分我執,斷除了粗分我執,並不能斷除細分我執。細分的我執斷除,一定斷除了粗分我執。如果從他方面自性有的執著已經斷除,自續所說的真實執著一定斷除,可是自續所說的真實執著斷除,並不表示自性執著會斷除;這就是說粗分的執著斷除,細分的執著仍然存在,煩惱還是無法斷除。要真正了知徹底斷除煩惱,只有依賴甚深的空正見,只有皈依空正見才能斷除一切的煩惱。所以說法寶,就是空性的道理,四聖諦也說空性的道理。如果瞭解空性時,也可以瞭解甚深緣起;如果了知甚深緣起道理,對業果一定有幫助的。空性的思惟,是佛法的整體理論上初中後都很重要的,佛法教理的殊勝,在於下下法與上上法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且是互助作用。所以四百論說先斷除非福業,其次斷除我執,最後斷除我見所遺留下的一切,也就所知障,這樣才算是善巧。<BR>在我們修行的一條大道,先要了知修道的次第。菩提心生起次第,上師有責任介紹修習的內容,讓大家盡量的生起菩提心,我們雖不能任運生起菩提心,但要刻意讓他生起;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對無常暇滿內容要觀修,觀修時一定有個長遠目標,為要生起菩提心而觀修這些內容。如果有計劃的做這些前行,是生起菩提心的因緣。為什麼在廣論中不說下士道而說共下士道,為了能夠堅定菩提心的基礎。在下士道內容多加「共」字,是為了將來生起菩提心。<BR>(六)智慧成就菩提心<BR>大悲心生起之量,就是能夠自然任運而生。悲心是如何生呢?首先聽聞悲心教授,瞭解之後,感覺我必須要去救護一切有情眾生,是刻意讓它生起,當遇到可憐眾生時,隨著這種因緣自然生起悲心,名為自然任運成就悲心。同樣無常,出離心也是如此。整個次第必須先聽聞所要修法的內容,再次反覆思惟,心想如果我好好修應該會生起証量。之後真正生起對這個法的感受,這種感受並不是自然產生,要想才有,不想就沒有,這叫做蓄意刻意。自然而然任運成就是不要刻意去想,遇到境自然而生。如修次中篇:「何時如母愛己幼兒,見其受苦,欲自所愛者能離痛苦,自然能入是悲,等視所有眾生,爾時即謂圓滿,亦得大悲名已。」這叫做方便品生起次第。<BR>智慧品是對治顛倒執著,顛倒執著是見一切都很真實,見到從境上存在,所見都是獨立自主的,毫無疑惑的,這時心中是完全自性有的顛倒執著,相信絕對是自性有的邪見。之後,經過反覆的思惟上師的教導,為何是如所見到般的真實,如有自性,應該在境上可以找得到才對,可是找不到,於是產生疑惑。但疑惑是否有自性,可分三者,第一疑惑應該有自性罷。第二疑惑似乎是自性與無自性各半。第三疑惑應該無自性。三種疑惑次第過後,就慢慢相信無自性。相信之後,反覆思惟既然存在,從境上尋找又找不到,唯名安立而有,只有這種方式存在。再經反覆思惟而相信就變成証量,這種証量是屬比量智,再次的反覆觀修,異共相慢慢稀釋,變成現量,也就是証空現量。修行次第及証量次第是如此的。<BR>生起悲心之後,有責任感為利一切有情,我必須生起清淨意樂。如修次中篇說:「如此串習悲心,自然依次能起欲現前拔濟一切有情之心。如是串習根本心已,當修菩提心。」菩提心有二種: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先說世俗菩提心,從一位具有條件的上師面前發心,並且心想學六度的菩薩行之後,再從上師面前受菩薩戒,最後累積福德智慧二資糧。<BR>菩提心分願菩提心及行心菩提心,願心與行心的差別,願心如同想要到一個地方去的想法,行心就是正在去。當然兩者都是要去,一種是想法而已,一種是正在做的行為。同樣地我想要成就無上菩提的心,是一種發心;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發願並且承諾受了菩薩戒行六度萬行。當下的菩提心就分為二,願心及行心。<BR>獲得願心之後,雖然生死輪迴中,就能生廣大果實,但是不能與行心相比。行心因為受菩薩戒,緣一切有情,只要菩薩戒在,不管是放逸睡眠時功德會慢慢增長。願心在每天生活中,更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困境,可以改變人生。願心如果在睡眠時,心不現起就無功德。如入行論云:「若僅思療癒,有情諸頭疾,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如果有一個只想要治療有情頭痛,就能獲得無量福,更何況菩薩們發心,要除一切有情的大小痛苦,獲得一切安樂,不是只獲得增上生或寂滅,是要他們獲得一切遍智,這種心所得福報更是無量。<BR>我們從無始來都想離苦得樂,但很可惜的,只是以愛我執的方法追求安樂。一般人有種想法,利益他人是多餘的,連自己都顧不了,何必還要去愛他人!如果自利成辦,似是很能幹,專心做自己好就好的愛我執。如果他人做壞事,假裝沒有見到,不去管他,這是不對的。對於他人錯誤行為,應該面對善言解釋;但不是抗議人的本身,是抗議他的行為,人與行為要分開,真正造成他人傷害的是他的行為,不是人本身。不要認為這個行為是他做的,抗議行為同時,也抗議人本身,那就錯誤了。如同懺悔,罪障是種錯誤行為,把罪障懺掉的同時,把自己也一起懺掉。既然能原諒自己的惡行為,把自己與自己的行為分開,為何不能把他人與他人行為分開?他人惡行可以抗議,但對他本身仍然保持愛心悲心,這對我們是很有意義的。如果他的惡行能改變最好,不能改變也不應該把他視為正面的情緒。<BR>積資淨障的最好法門,是普賢七支供養。首應供養的,是供養自己的身心,把身心奉獻給三寶,做佛菩薩所悅意的事。以及一般供養及無上供養,禮讚三寶,皈依等。懺悔時面對上方資糧田,觀想自己及周遭的一切有情,所造罪業,生起罪障感。從何處造惡業,應從何處懺悔,對以前所造的惡業,視同毒藥入身,要立刻把罪業去掉,以這種心態懺悔過去的惡業。要急速懺悔的原因,因為死的因緣很多,是無可避免的,即使多麼偉大的人物,死亦難免,同樣一個惡貫滿盈,死神也會找他。無論善人或惡人,絕無倖免。世界歷代帝王,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犧牲了人民生命,築城以求長安,這些顛倒常執,三門造了眾多罪業,最終只剩名字而已,可是生生世世都在痛苦中流轉。隨著常執而轉,即使今晚要死,仍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仍生放逸。所以要用智慧觀察好好提醒自己,死無定期,不要懈怠及放逸,要急速懺悔所造的一切罪業。<BR>死時只有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走,任何人也無能助,留下的也只有今世所累積的業,決定我們的來世,也只有業能夠幫助我或傷害我。死亡時恐怖無奈的,無人能救助。所以趁我們活時,善加利用我們的悲心,有能力幫助一切有情,就應該好好做;如果不想臨終時恐怖,這時只有三寶才能救怙,於是至誠皈依三寶。如入行論云:「佛為眾怙主,慈悲勤護生,力能除眾懼,故我今皈依。」<BR>如隨喜支隨喜一切,首先隨喜正在輪迴的眾生,努力斷除感苦苦十不善,得到人天的增上生的功德,以及隨喜二乘的精進,斷除了行苦而獲得解脫果位,再隨喜大乘菩薩們,為眾生努力精進,增長道諦功德,為利益眾生,希求無上菩提。最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以及迴向。<BR>(七)身財善根一切捨<BR>之後把自己三世所集的的身財善根,捨棄施給一切眾生。為利一切有情,如入行論云:「捨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為了能夠真正的快樂,必須捨盡一切,才能脫離痛苦;如不捨棄,隨愛我執保持身財受用,最後仍將死去,也一樣要拋棄,只有隨業煩惱轉。一切善業也會被煩惱盜走,還不如趁早捨棄,才能獲得解脫。既然已經捨棄了身財受用等,我的身體隨著他們要打要罵要殺,也就不必計較了。如果真的從心中捨棄了一切,當你遇到困境時,也可以減少你的瞋恚心,忍辱的力量會增加,是有益處的。既然身財善根都能捨施,還在意缺少什麼?因此,應以廣大心力捨給眾生,如入行論:「願彼見我者,悉獲眾利益。」真正的捨身是福德智慧堅固時,未堅固時要守護身體,這是意樂上要捨,加行上要守護。如四百論說:「人身是最好成佛工具,可以利益眾多有情,在道証功德未圓滿之前,要善護身體。」既然我的身體為了利有情而捨去,現在如有人見到我起瞋心時,我與他之間是惡緣,由於結上惡緣的力量,將來再度在一起,因此就有機會可以他。如四大為一切眾生所享用,願我的一切如同地水火風般,為一切眾生享受。<BR>如果能夠真正見到佛的化身,那不用說是善根具足;即使仍在煩惱中見到佛像,由此因緣,將來能見到百億尊佛的真正化身。為何今日見到佛像,能促成如此緣起?由於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的悲心,他時時刻刻為眾生著想,只要有誰見到他,聽到他的名字,都想要幫助他。如同入行論的迴向,因為有悲願強大的力量,我們可以相信菩提心所帶來的果實,是無止盡的。所以要策勵自己生起菩提心,為無量眾生著想,從所緣境來說是無量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這種無比勇氣的菩提心,好好的祈求他,要獲得加持,要從這裡得到加持,要當小偷應偷菩提心,要做強盜應搶菩提心,無論如何要想盡辦法讓自己生起菩提心。在皈依時你是我唯一的上師,你是空行母,你是我的一切,你是我永遠的依靠,你是今世和後世一切的依賴。這個「你」字就是菩提心,沒有別的詞語,可以稱為你字。如果把愛我執或真實執著埋在內心深處,如果說「你」是我的什麼?這是無用的,不是真正能夠帶來利益的。前面說過,騎上菩提心的駿馬,將繼續走上快樂的道路,最後達到佛果位,事實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生起菩提心,不但今世快樂,後世也同樣的快樂。<BR>佛在二千五百年前所說的教法,以及龍樹父子所說的教法,以及藏傳的許多大成就者,他們所留下教法,我們都能見到;雖然只聽到他們的名稱,無法見到本人,但是教法可以由我們的根本上師給的恩惠能夠得知。如了知菩提心的功德,讓我們自己好好的修習,這一生來此世間,沒有比此更重要了,應該珍惜此種難逢機緣。<BR>今世我們為衣食住行而努力,倒底獲得什麼?如果有了菩提心力量,當衣食住遇到障礙時,能把違緣轉為道用,把一切障礙轉為成佛之因,此種善巧,唯有菩提心才能達到,這才是智者。只有菩提心才能成辦,非出離心及空正見。菩提心能把一切違緣轉為菩提資糧,這是很善巧的。所以應該好好地修學菩提心,如入行論:「彼是除熱惱,清涼心明月。」熱惱就是障礙,煩惱障與所知障。菩提心不但使我們後世斷除煩惱所知障,還可以摒除現前狹窄的想法;現前想的都是我該如何如何,只有菩提心才能淨除一切狹窄的熱惱;菩提心的光芒,可以去除愛我執的黑暗,唯有廣大的菩提心,才能把狹窄的思想摒棄。 <BR>菩提心不需要智慧,但成辦菩提心時,需要廣大智慧,所以成辦菩提心之後,能使智慧更廣大的增長。佛陀為眾生說無量法門,但勸眾生說:沒有比菩提心更重要了。如說「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佛陀的正法精髓,就是菩提心。</P><P>四、菩提心生起令不退<BR>(一)積極修習諸善行<BR>先說不放逸,如「故如所立誓,我當恭敬行,今後若不勉,定當趨下流。」經由菩提心功德思惟之後,行菩薩行,發誓願為利益一切有情受菩薩戒,就應該切實遵守,瞭解根本罪惡作等。如果放棄利眾的菩提心,就犯了根本罪,要非常的謹慎,行心不能放棄;如果不勉力而行,將來一定是往下走,往下走並無好處,因為從無始為自己去尋找一種離苦得樂的方式,至今並未獲得利益;無始來有無量佛出世,可是並無良好的機緣遇到佛,聽聞到教法,今日非常難得機緣聽到佛菩薩珍貴的菩提心教授,如不努力學習,豈不是又浪費了一次機會,又要長久流轉在生死苦海中,「饒益眾有情,無量佛已逝」。<BR>暇滿人身是非常難得,應該殷重去利用它作為修法的工具,否則隨著煩惱而走,隨著愛我執而走,原本是修法的工具,一個暇滿的寶,如果成為暇滿的殺人工具,這是很危險的,將墮險惡趣。動物隨著貪瞋會去損害其他動物,但是牠們殺傷力並不大,因為牠們缺少足夠的智慧,人類的智慧,隨著煩惱操縱之下,可能傷害很多人。我們時刻都有可能造重罪業,如不謹慎防護懺悔,隨著這種惡業,後世只有到三惡道去。如果想墮惡道後果報受盡,仍將得到增上生的人身,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生三惡道受惡業果報時,但是內心的貪瞋不會自動消失,所以仍在痛苦中輪轉,而且生在三惡道時,要生起善心是非常困難的,如同水向上流,要生起惡念是很自然,如同水往下流。因此不要為世間瑣事散亂、貪著,應該小心謹慎為自己未來著想,否則盲目的度過這一生,將來是很危險的。如云:「既得此閒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勝此,亦無過此愚。」瞭解這些道理之後,如先覺所說:修心者在臨終時,勝歡喜,中不懼,劣不悔。雖然不一定能得到歡喜,但是起碼要做到死而無後悔,這點我們要小心謹慎,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為他人著想,常常思惟無常,暇滿義大,努力觀修菩提心。<BR>楞伽經說人天聲聞緣覺佛等多乘,這是應眾生根器的希求。三千多年來,世界上很多不同宗教信仰,主要的宗教信仰,都有它的哲學思想,以及修行的方法。佛教、印度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在眾多宗教信仰中,如果要找一個最好宗教,這是有點困難。因為世界上的人口那麼多,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根器不同,一種宗教不可能適合所有的人類。但是大多數的宗教,都主張如何成為善良的人,如何要有愛心,關懷他人,這種的修持方法。為了使人們堅定信心,說了哲學內涵,多數宗教都有這點的主張;都說要如何成為好人,不應傷害他人等,這些都是屬於戒律;關懷他人,於是說到佈施等,也說要常祈禱。以佛教的十善業道,多數的宗教也都一致主張。這些宗教在過去的歷史上,也曾經幫助了千百萬人,將來也會幫助千百萬人,如果宗教無法帶來利益,就不會有人信仰了。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只有一種宗教信仰適合全人類的,是不可能辦到的事。因此,在眾多的宗教中,無法說何者最佳,何者最劣,最佳的只能說是對他個人最相應的而已,眾生根器不同,找不到一種宗教,適合所有的人。<BR>如同身為佛教徒,只能說佛教對我最適合,佛教對我是最好的,對他人則是不一定;同樣一位天主教徒來說,天主教的修持方式及哲學思想,他覺得最適合。對個人有好壞的差別,以總相來分別,最好最壞是不可能的,因為眾生根器不同。雖然如此,以修行的法門,在總相上找不到最好與最壞,但是那個宗教哲學思想最廣最深,是可以分別的。所謂的最深最廣,就是內容最豐富,解釋最嚴密的。如果以哲學思想作解釋,所有宗教哲學思想中,佛教的哲學是最廣最深的;有許多持客觀的學者專家,也認為如此。但不可以認為自己的宗教哲學是最深最廣,要求他人也要接受這種思想,這是錯誤的。因為有很多人相信創世主,只要好好的禱告,就可以獲得內心的安樂。<BR>就以佛教徒來說,藏人和漢人都有同樣的情況,佛陀明明告訴我們,「自依止,不餘依止。」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可是他們仍舊祈求神或本尊加持;好像祈求財神,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財富等;自己什麼都不做,只要祈求三寶就可以得到,這種想法與世間創世主並無異樣。如果在主張上承諾有創世主,那麼向祂祈求,並不矛盾,因為思想上認同有個創世主存在;矛盾是我們認為一切都是緣起有,自身不去努力改變內心,消除障礙,不去觀修菩提心空正見內容,反而把自己的快樂與痛苦推卸在上師或是三寶身上,難道不覺得上師及三寶很可憐嗎?要承擔重大責任。如求卜卦時,卜卦的人只說要消除障礙,要修某法等,不會勸你多多觀修菩提心及空正見。這種思想同世間創世主無異。我們是佛教徒,聽聞教法之後,仍然有此思想,何況有那麼多信世間創世主的存在的人;相信世間創世主的人,對他們絕對有幫助的。我們是佛教徒,應該認知內外的一切事物是依因緣而有,痛苦與快樂要由自己承擔,不應該寄望在他人身上。佛說:「我對你們說解脫之道,要不要走,你們自己決定。」自己是自己的依怙的道理,我們應該瞭解,由自己改變自己,不應該把責任推到上師三寶身上。更甚於有人不但把所有責任推給出世間本尊三寶身上,還有明明是佛弟子,郤皈依天神水神等。華人法友們應該多瞭解多乘的差異,然後聽聽導師釋迦世尊對我們說些什麼?是不是合適,如果合適自己,就要多多觀察內心,以自己為自己的依怙。<BR>身為佛教徒終極的目標,是要成辦一切遍智,才能自利與他利。佛說「若有此心,則能成佛。」此心就是菩提心。我們在未調伏的心上,經由某種教授,慢慢使心獲得調伏,之後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次第,不是像換件衣服,一下子改變,要經由慢慢的串習,在心續上才能轉變。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成就大悲心有二種因緣,一是對眾生的悅意慈心,生起因緣有七因果及自他換,二是悲心不忍眾生苦。先要了知眾生所遭遇的痛苦,這要自身去體會,配合阿底峽尊者道炬論的三士道內容去學習就容易瞭解。思惟暇滿及無常,斷除了對今世的貪著;思惟業果及輪迴,斷除對後世的貪著,體會到行苦,最後再轉移到他人身上。之前學過悅意慈心,因此不讓親愛的人得到痛苦,痛苦自己已體會到,再加上愛他心,於是大悲心產生了;生起悲心之後,就會想去利益有情;真正能夠利益一切有情的,只有無上菩提。於是有利他的發心因緣,生起欲證得無上菩提的希求心;這樣具有利他以及欲証菩提的希求,兩者希求的發心,我們稱為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後,再努力行菩薩行,經過六度的修行,身財善根的佈施。入行論中未特別說到持戒,持戒是以不放逸,正知部份代替,之後忍辱及靜慮品,智慧品等說明,就是六度的修持。<BR>我們知道要行善法,也知道善法的重要,必須多多積集善業等;可是無法持續行善的原因,是自心被煩惱所繫縛,即使行善也不能如所想像的成果,這並非外在的壓力,而是內心在作怪,心受煩惱左右,隨煩惱轉,而心不能自主,所以我們要把煩惱視為仇敵,因為它使我們無法得到究竟利益。一般認為貪瞋煩惱不是過患,對於殺人偷盜,我們認為是惡行為,那是由世間訂定的法律標準而認定,法律規定不得殺人不得偷盜,所以認定這是不好的。可是在法律的規定中,沒有說明殺人及偷盜的意樂是錯誤的,幾乎未提未調伏心是錯誤。可是佛教的教理正是顛倒過來說:其實不是行為問題,最主要的是造成行為的動機,才是真正幕後主使的仇敵。如果有殺人偷盜未調伏的意樂,縱使在行為上儘量壓抑,因為動機是污染,這種行為就會持續下去。如果真得要抑制行為,要從遮擋誰是行為的指使者上著手;即使行為是惡的,意樂是善,也會累積善業的;外表看來是行善行,但意樂上卻是傷害或欺暪他人,所造的將是惡業。因此佛教徒對善和惡不是由行為去判斷,而是由意樂上來判斷。如果要避免惡行為,惡行為根本來自煩惱,或未調伏的心,這是我們要遮擋的。<BR>(二)斷除貪瞋煩惱敵<BR>煩惱是從未調伏的心來,未調伏的心是由真實執著產生。可是多數未從此處尋找,未調伏心從何而來?痛苦何以從煩惱來?很可惜我們不從這方面想。在生活經驗裡,多數把煩惱視為朋友;以瞋心來說,遇到困境時才生起,平常很謙虛的人,遇到困難生氣時,就不像平常謙虛,他會很有勇氣的,似是緊握拳頭往前衝的態勢。當他困難時,瞋心給他帶來無比勇氣,讓他去面對困境、咆哮、抗議等。在那時瞋心是他唯一的朋友,支持他去面對現實,消滅敵人等。似乎遇到困境,瞋心帶來幫助,給我們勇氣的感覺。<BR>同樣的,嫉妬和競爭之心,似乎幫助了我們上進的感覺。貪心也是,因為有貪心使我們喜歡某種東西,才會去追求呀!其實我們被騙了。生起貪瞋時,真的會感覺到煩惱幫助我們,甚至想到一個人沒有貪瞋,豈不是白癡,他的生活就不會多彩多姿,說好說壞都無所謂,豈不是怪人。好像對親人起貪,對仇敵起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錯!我們有此感受,可是仔細想,我們是被煩惱騙了,當我們生氣時,口中會吐出不雅的話,是因為生氣而溜出口,事後不是後悔嗎?如果瞋心真得帶來好處,那何必後悔。瞋心好像會帶來勇氣,可是那是愚蠢的勇氣,只是見到事情的部分,而未曾想到後果,因為未來的得失未曾想到,只顧眼前必須如此而已。這種勇氣的眼光是非常短視,是愚蠢的勇氣呀!如果遇到困難時能為未來著想,這時必須先冷靜,以智慧善加判斷,要如何面對困境,而不是以愚蠢瞋心面對事情,這樣面對困難而會處理的確當,不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以瞋心去處理事情,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傷害,對未來是很不好的。<BR>  煩惱的產生,是由於無明,對實際情況不了知,隨著煩惱處理事情,就是無法看清事實,只解決片面問題,未曾見到整個問題的所在。因為煩惱來自無明,平時應多多觀察內在煩惱的行相,是從何而來,為什麼從無明而來,這點要瞭解。依經驗觀察,煩惱是從無明而來。如云:「貪瞋等諸敵,無手亦無足,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貪瞋並無兵器,如果有兵器在操控我們,那另當別論;它並未強迫我們,可是當貪欲或瞋恚生起時,幾乎所有的心識都被它征服。如果長時的串習,能保持正知正念,悄悄地觀察貪心或瞋心是如何產生的,那時絕對可以減低我們的貪瞋,因為平時沒有串習,所以無法做到。當貪瞋生起時所有感覺都變成貪瞋性質,這是很可惜。如經由長期的修行,把瞋心與自己的本心分開觀察,是有絕對幫助。<BR>外在的仇敵,是屬於暫時性,而且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化敵為友;尤其是佛教徒,承認有前後世的存在,何必在乎今生是仇敵,也許過去生是我的親友。可是卻忽略無始以來,一直緊跟著我們的煩惱,才是真正的仇敵;捨棄真正仇敵,而與臨時仇敵計較,豈不是沒有智慧。為何煩惱是真正仇敵?因為只要它一現,原來平靜的心,立刻無法安寧。如同看病時,醫生囑咐多多休息,休息就無需工作,不會面對貪瞋境,內心就會平息。如果休息時,內心仍然一大堆貪瞋圍繞著,就無法真正的休息養病,一直無法獲得安寧。所以煩惱的心識一生起,原本平靜的心識立刻消失,開始動搖,這種的心,我們稱為煩惱。<BR>我們對佛的信心,或對眾生的悲憫心,原本平靜的,忽然產生動搖,這種動搖與煩惱帶來的動搖不同,以悲心產生,內心動搖是我願意承擔一切眾生痛苦,他本心是含有無比的勇氣與心力,如果沒有無比的心力,是不可能承擔的,可見在生起悲心的當下,內心的基礎是堅定,只是表面上動搖而已,內心究竟的平靜,仍然存在的。可是因煩惱而動搖是不同的,煩惱生起,內心就不能舒適的生活,不止如此,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人,傷害社會等。因為有煩惱,我們想離苦得樂,也無法辦到。因此外在仇敵只要待他好點,可以化敵為友,反而可以幫助自己。隨順煩惱敵只有傷害自己。如云:「若我順侍敵,敵或利樂我;若隨諸煩惱,徒遭傷害苦。」煩惱不但造成自己的傷害,也造成他人的傷害。在家庭中原來相處和諧,只要一個人的煩惱,造成全家不平靜的氣氛。如同美國九一一事件以及伊拉克戰爭,這都是人的智慧隨著煩惱走,而產生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因此由煩惱的仇敵,帶來地獄等痛苦因緣,生在地獄有情,以為是獄卒給予的痛苦,獄卒的折磨,其實是由於自己的惡業所感,惡業又由煩惱而來。<BR>&nbsp;&nbsp;&nbsp;&nbsp; 外在仇敵不要刻意去殺害,他也會死去,可是內在的仇敵不會自然的消失。我們為了外在仇敵,會儘力想要消滅,犧牲在所不計;應以同樣的決心去消滅,無始以來跟隨我們的內在仇敵,它才是真正在傷害我們的。面對內在的仇敵,因為無始來的習氣,姑息它,要消滅就覺得很困難;但是別灰心,要面對現實勇敢的對抗它。在戰場上為了得勳章,都有勇氣戰勝外在敵人,為了得究竟安樂,為何沒有勇氣面對真正傷害我們的敵人。在世間上如四百論說:「不是缺少衣食順緣而痛苦,當衣食順緣具足了,又是內心的痛苦。」所以我們不是身苦,就是心苦,一直在身心痛苦中存活。雖想離苦得樂,也想獲得究竟安樂,而且一直在努力著,真正能做到的有多少?最後仍為身心苦惱纏縛。今日難得聽聞教法,認清給我們痛苦的真正仇敵是誰,為了真正快樂,就要努力提起心力,面對現實去消滅真正給我們痛苦的仇敵。<BR>已了知煩惱的過患,只有努力消滅它,才不會引生痛苦;煩惱如果消滅了,它是不會再回頭,不同外在的仇敵,養精蓄銳之後,再回來報仇。如入行論云:「惑惑慧眼斷,逐已何所之?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進。」以藏文釋,「惑」是由了知惑的究竟性質的智慧眼所斷。以梵文解釋第一個「惑」是沒有力量的意思;沒有力量的煩惱,是由智慧眼所斷。外在的仇敵經過一段時間,有了足夠力量再回來攻擊是危險的,內在的煩惱仇敵沒有力量,是由非理作意而產生,顛倒執而有。煩惱生時,可能在眾多的好壞層面,只選擇好壞的某些部份;如同我們生氣時,明明對方有許多好處,我們只看到他的缺點,實際情況有好有壞,可是生氣時只選擇其中的部份,這表示抺殺事實,捏造事實截取某部份。煩惱看起來很難斷,事實不然,只要把事實看得越透徹,煩惱就隨之減少。煩惱生起原因,是不把事實看得透徹,生氣時只見到對方都是缺點,當你冷靜時並不是如前所想像,也有優點。平常也這樣說,為何生氣時只有看到壞處。明確地說煩惱是扭曲了實際情況而產生執著,因為無法見到整體,煩惱不但是錯亂識,也是心胸狹窄的心態。我們只要認清實際狀況,煩惱就很容易消失,因為煩惱本身沒有抵抗的能力。所以第一個「惑」是沒有能力的意思。這裡的「慧眼」不是空正見,是指常識,一位社會經驗豐富的人,對事情的看法會寬容,不會在意;一般沒有社會經驗的人,沒有勇氣,眼光短淺,對小小的挫折,就會承擔不起,抱怨等等,不會像有經驗的人,能夠心胸寬大接受事實。所以把實際情況看得越多越廣時,對煩惱的承受力量越大,因為能把事實真相弄清楚,為「慧眼」斷除,這只是暫時壓抑。<BR>煩惱分為非見煩惱及見煩惱,非見煩惱就是貪瞋慢等。非見煩惱要斷除比較簡單,見煩惱要斷較難,因為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產生,也是經過思惟,可是理路不正確所產生的煩惱,要斷除必須仔細思考更深奧的理由。如同瞋心可經由慧心斷除,貪心由不淨觀。斷除的對治力可分為二,一是暫時壓抑的對治力,一是徹底的對治力;暫時壓抑的對治力,譬如對一個人生氣,你多想他的功德,他的優點,借此對治力對他瞋心減少。如果貪戀一個人,多想他的不淨處,如身體是由三十六物組成等,外表包裝很好看,內部有醜陋的一面,這樣可使貪心減少。例如吃飯時,想到飯很好吃時就會多吃,當這種貪心生起時,把念頭轉過來,想吃得太多或太油膩會傷害身體,貪心就壓抑下來。當吃葷食時,似是很好吃,心想肉是由有生命體取得,牠們也不想苦,也要離苦得樂,於是對牠們生悲憫心,就不想吃了。這名為暫時壓抑對治力。如果徹底對治力,是根本上去斷除,這種並不如貪心或瞋心的對治力,貪心的對治力不能對治瞋心,瞋心的對治力不能對治貪心,對治力是個別的,無法對治總相。從根本的對治力是癡心的對治力,癡心是指我執,只有無我的正見才能對治癡心,痴斷就是對治一切煩惱,因為一切煩惱由癡心而生。<BR>我們生起煩惱時,貪瞋主要由癡心而生,煩惱生時都有悅意相及不悅意相,悅意相生貪,不悅意相生瞋。由誰生貪?由誰生瞋?是見到悅意相與不悅意相的「我」。當貪瞋生起時,覺得有一個很獨立的「我」,很真實感的「我」存在,要去尋找時又找不到,從頭部到腳,這個「我」在那裡?從身上找不到,從心上找到底是意識或五根識,是醒來的意識,或是睡眠的意識,也是找不到。但是當我們生起強烈貪瞋時,好像有個很強烈的「我」控制身心,身心被「我」控制,但這個「我」到底在身外呢?或在身內呢?尋找又是找不到,但似乎感覺有個真實的「我」,這就是錯亂的。我們尋找「我」時找不到,而又堅持有個真實「我」,這是不合理,於是破除真實「我」。這並不表示「我」不存在,當我們產生貪瞋時,確實有個「我」的存在,經由尋找,又找不到「我」的概念產生,是可以減低貪瞋。<BR>修法時要斷除的障礙,主要的是妄念及煩惱雜染等;而修法的順緣是信心、希求心、菩提心等,經由這些順緣成辦,且要由最細微心成辦佛果位,這種解釋在無上瑜伽部說得最清楚,如何以最細微的心成為四身(自性身、智慧法身。圓滿報身、化身)的道理。行法時當然有身語的修持,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是由意樂上修持。在印度有三種修行方式,一是身體的苦行,一直折磨自己的身體,一是以聽聲音,一是意樂上的改變來修行。釋尊說法是以意樂改變為修持,意樂是經由正念正知守護,否則就會隨未調伏的心,做出種種不正確行為,不但暫時得到損害,究竟也無法獲得安樂,仍然在輪迴痛苦中。所以平常要以正知正念觀察內心,連夢中都要守護的正念正知,這才是護正知的學處。一切過患都由內心未調伏而生,一切內外在的變化,都是依因緣而變化,痛苦的變化也是依賴因緣而變化,此因緣就是未調伏的心,由此痛苦就無法止息,所以要守護正念正知。<BR>快樂和痛苦的根本,在於內心有無調伏,所以要努力守護自心,經由所取所捨的正知,觀察內心是否走向正確道路。以正念正知守護,即使處在眾多煩惱因緣中,也不會被煩惱控制。以出家人來說,處在女人窩中也不雜染。三學不能嚴守,主要缺正念正知,或者把三學變成世間八法的工具,天子成魔,良藥變成毒,這些都是失去正念正知所生的過患。<BR>(三)守護正念及正知<BR>能夠讓我們守護正念正知,有條件的上師是很重要的,如莊嚴經論所說的上師十種功德,上師良好行為,可為弟子模範,弟子見到上師精進,自然也不會懈怠,有這種作用。上師很奇怪,弟子自然也會很奇怪,所以要依止一位與佛意趣相同的上師,這是很重要的。弟子在依止之前,先要多觀察。現在藏傳佛法慢慢在各地興起,台灣、中國、歐美等地,都有許多想要發財的人,戴上佛法假面具賣佛法,賺佛法的錢,所以要特別小心謹慎。想依止一位具有條件的善知識,在未依止之前要善加觀察,最好依止一位具有教証二量的。總而言之,隨著善知識的模範,至心效法,以正念正知守護,要了知不守護的過患,守護的利益。如入行論:「佛及菩薩眾,無礙見一切;故吾諸言行,必現彼等前。」應該想我是佛弟子,不應做不如法事,善念護正知。<BR>要生起正知的因緣,有共與不共,共因是平常秉持正念,反覆的,長時的守護三門,這是生起正念的共因;不共因是反覆的觀察,身語意三門行為是否與正法相應,這是不共因。如果是出家眾,應該時時想:「我是出家人,不可以做這個,可以做那個。」對所取所捨反覆思惟,以正念守護,才是最堅定基礎,保持正念正知。守戒的時候要看情況,並不是大大小小都要好好的守,不視情況只守戒條,有時太過份的執著,反而產生許多問題,應視利害得失加以防護。 <BR>經由正念正知長時反覆守護,得到修法功德,慢慢對佛生起歡喜心,及我願成佛的信心。因為我們緣身體就會產生貪著,雖然不說要守護,也很自然的會照顧;因為身體也很重要,是修法的工具,但過份貪著身體,又會造成善業的衰敗,所以要斷除貪著不淨身,所以修不淨觀。<BR>與他人相處時,無論他人對你如何,隨時保持清淨意樂,善待對方,如果被指責,仍應敬重接受教導。如果他人有功德,不管直接或間接要去讚嘆他人的功德;他人讚嘆自己的功德,不應起我慢,反而應説他能了知我的功德,這是他的功德,以此意樂迴向過去。果能如此,保持菩提心的意樂,盡量為他人著想,行菩薩的一切行,都將成快樂的行為。如云:「此善價難沽。」依他人所得的善德,不止暫時獲得利益外,後世即將獲得更多的安樂。不懂隨喜,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而已。<BR>無論做任何事,先要衡量利害得失;如果只是暫時能得安樂,而究竟會帶來痛苦的,這種事不要做;暫時和究竟兩者比較下,究竟利益大於暫時,就該去做。自己利益與他人利益比較下,他人利益較大,這事就該去做。要真正捨身時,必須要有道証功德,就是現証空性之後才可以,否則捨棄身體之後,不但不能成就無上菩提,反而產生逆緣。以正念正知守護之後,應該好好修行。<BR>心經最主要的是講空性內涵,「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說明五蘊皆無有自性的道理。空正見是依一個存在的法(有法),而說它的究竟性質,就是空性;並非從不存在的法說它空性,空性不是一切都沒有。空性是針對一個事物作分析,它的究竟性質,仔細尋找假義之後,找到了究竟性質,於是獲得了空性。因此以有法基礎,而此基礎是互相依賴的,互相觀待的緣起故,而產生了空性特徵。所以心經就是以五蘊為例,照見五蘊皆空的意思,是在五蘊上觀察它的究竟性質,找到了五蘊無有自性,自性皆空。至於在五蘊事物來講,它是未清淨的,所以在凡夫地時有未清淨的蘊、界、處等,由這不清淨的蘊、界、處等所感得果實,當然也是不清淨的,原因是由於內心未調伏。當內心慢慢的獲得調伏,內心也就清淨了,所帶來的果實也清淨、細微。所謂的輪迴與涅槃,最主要是由心是否清淨而產生的。成佛而能成就一切遍智,並不是第一剎那內心不清淨,第二剎那內心突然的變得清淨了,而是慢慢得的調伏內心,使內心獲得了清淨,成就一切遍智的。心經所說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是說從資糧道,加行道,見道,無學道,在見道位現証空性之後,由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的內容,也就是從現在不清淨的心,經過了某種方法,使得內心獲得了清淨,慢慢的成就一切遍智。<BR>調伏內心的次第,佛佗說四聖諦時,對於每一個真諦,又說了它的不共行相,所以形成了四諦十六種行相。以苦諦的無常行相來講,為了觀修無常的緣故,而說了粗分的無常與細微的無常兩者,最主要是細微無常的觀修。四諦十六種行相,從自身上去體會的時候,而認識了痛苦,產生了厭離,把這種厭離和痛苦的感覺,轉移到他人身上時會產生悲心,於是生起了菩提心。當我們能夠成就任運菩提心的時候,就証得大乘下品資糧道了,然後再隨著空正見的幫助,獲得了空正見的增長,進入加行道。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使整個道諦增長;為了使道諦能夠增長,所以希望菩提心未生令生,這才是我們人生最主要的意義。因為自利、他利都是由這顆珍貴的心成辦的,沒有比這顆珍貴的心更殊勝的,即使是後世安樂也是如此,今世安樂也是這顆心所帶來的,為了能夠獲得這顆菩提心,所以今天在此聽學入行論的教授。<BR>我們在修學愛他心時,最強而有力的障礙就是瞋心了;當然還有其他的煩惱,如我慢,因為有我慢才會輕視別人,可是有時我慢卻能幫助自己上進,從另一角度想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同樣的,貪心會造成內心的不安,可是有時貪心會滿足別人對我們的一種需求,或帶給別人的一種快樂,從這個角度去想,貪心也不都是壞的。可是瞋心卻不同了,瞋心只有造成傷害的心,瞋心一生起,就是完全傷害他人而已。所以菩薩們在行利眾的事業時,他會以貪心為順緣而利益一切眾生,但佛並未開緣以瞋心利益一切眾生,因瞋心只有傷害而無益處。雖然是如此,但在密教中曾說到,如果已遮擋了凡夫相,以強力堅定的悲心為動機,為了能遮擋他人的惡行為的緣故,有時以瞋心轉為道用的法門。可是在顯教或般若乘裡並未說開緣,因為瞋心只有造成傷害。以個人的經驗,在瞋心生起的當下,內心馬上不安寧了,這點我們都知道。因為不安寧直接傷害到自己,生起瞋心的目的,是為了要傷害他人而生起,不只對自己也對他人傷害,所以它沒有好處。在這眾多的煩惱裡,瞋心是最有力量的,而且傷害性最大的。在入行論安忍品第一句頌:「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說明瞋心的力量非常大,一瞋能摧毀,千劫所積聚的善業。這也是需依賴許多的因緣,也就是生起瞋恚的人本身及生起瞋恚的對象,在特殊的因緣下,瞋能摧毀,千劫所累積聚集的善業。在眾多的煩惱裡,瞋心是最難斷的,而瞋心的對治力「忍辱」也是最難修的。<BR>修行任何法門時,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先瞭解修行這種法門,會帶來什麼利益,如果不修,會有什麼壞處等;了知利害關係之後,自然會因為要獲得利益,就會歡喜的修學這一法門。在此就說到了瞋心有何過患,如入行論云:「若心執行瞋,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好比我們在做夢跟一個人吵架,很不高興鬧的很不愉快時;醒來之後,當然知道夢是假的,一早開始內心就不愉快,隨瞋心而轉。那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小事挫折或困難,就很容易生氣了,那天開始你就沒辦法活得很快樂,因為是瞋心的緣故。當我們生氣時,幾乎是不講理由的,因為強烈的瞋心使我們見不到理由,喪失了理智。當然不只是瞋心而已,其他的強烈煩惱產生時,幾乎都是見不到理由,也無法冷靜以理智判斷事情。若心執有瞋,那心就永遠無法平靜了。其實這句話從我們的經驗上也可以了知,一個人如果很生氣的時候,幾乎飯也吃不下,食不知味,輾轉難眠,坐立不安,行也不是,平時很開朗的一個人,生氣之後,整個人的個性都改變了。<BR>因為生氣的緣故,使我們產生了四大不調,對身體健康沒有好處,反而帶來更大傷害。瞋心好像在傷害他人,其實直接傷害自己。如云:「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瞋,反遭彼弒害。」平常應感恩的人,一旦氣極,就不知感恩,反而想要傷害他。我們可以看到兒子殺害父母親的真實的故事,這都是瞋心帶來的過患。如云:「瞋敵能招致,如上諸苦患。」在這世界上,從過去人類的歷史,有許多人受到了傷害或殺害等,對社會有重大的影響,最主要是由瞋心產生的。產生煩惱的因緣也有由貪心、癡心等,但直接造成人類互相打鬥或傷害,最主要是由瞋心造成,過去人類歷史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如果不知瞋心的過患,我相信將來這種的傷害會持續下去。</P><p>[此帖子已被 黑牦牛 在 2005-2-24 14:45:17 编辑过]
发表于 2005-3-3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P><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35.gif"></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5-6 18:49 , Processed in 0.03949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