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79|回复: 23

[注意]《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7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0 width=600 align=center bgColor=#745634 border=0><TBODY><TR><TD vAlign=center bgColor=#ffffff height=60><TABLE height=48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5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b1 width=494 height=37><DIV align=center>《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DIV></TD><TD width=28 height=37><DIV align=right>&nbsp;</DIV></TD></TR></TBODY></TABLE></TD></TR><TR><TD vAlign=top bgColor=#ffffff><P align=center><BR></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14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IMG height=9 src="http://www.jiqun.com/mb/1/000.gif" width=20> <P class=z align=right></P><TD class=w style="BACKGROUND-POSITION: left bottom;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vAlign=top width=538 background=/mb/1/neiyei/bg1.jpg height=171><DIV align=left><BR><P class=z align=center>——2004年5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P><P class=w>  《道次第》是一部实修性很强的论著,不仅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更以简明的修学套路,将理论一一落实于实修。<BR>  本论在“略示修法”部分,以依止法为例,为我们示范了修习任何法门必须具备的四个步骤,即加行、正行、结行、未修中间。《道次第》的实修理路,便是围绕着这一纲领展开。<BR></P><P class=b1 align=center>一、加行——修法的共同基础<BR></P><P class=w>  加行,也称为前行,即正式修法前应作的准备。在佛法修证体系中,不论大小乘皆有资粮位、加行位的进程。具备扎实的加行基础,正修时就较易上路。<BR>  藏传佛教各宗派的修行,有着大致相通的前行。《道次第》中,关于加行的内容主要是六点,称为六加行。<BR></P><P class=w>  <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1、洒扫住处</SPAN></B><BR></FONT></FONT>  修行应在如法的坛场进行,洒扫整洁并营造庄严的氛围,如是才易于安住身口意所依。因为凡夫的特点是放逸,如法的环境可令人油然而生恭敬之心,并使内心清净安详。而在嘈杂的环境中,各种妄想纷至沓来,没有相应的定力,很容易放逸散乱。<BR>  同时,洒扫也是用心方式之一。修依止法,可以扫除对师长的不恭敬;修念死无常,可以扫除我们对生的贪著。这种用心方法,《华严经·净行品》中有许多开示,如“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等。所以,洒扫不仅是扫除外在的尘垢,更应荡涤内心的污浊,保有清净无染之心,从而契入法性。 <BR>  修行,无非是善用其心,而用心又是从发心开始。我们做任何一件事,不必过分关注结果,关键是要善用其心,在发心的过程中调整心行。 </P><P class=w>  <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2、陈设供养</SPAN></B><BR></FONT></FONT>  供养也是很好的修行方式。在汉传佛教地区,因受禅宗影响,不太注重陈设供养之类的外在形式。事实上,礼佛、供佛不仅仅是形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修行意义。<BR>  学佛,首先是皈依三宝,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作为我们依赖的对象。如果我们时刻想着衣食,心就会和衣食相应;时刻忆念佛菩萨的慈悲智慧,心就会和佛菩萨相应。所以,皈依、忆念三宝功德的过程,就是见贤思齐的过程,使自身和三宝相应,成就三定的功德。<BR>  作为学佛者,必须保有对三宝的神圣感。恭敬供养,能使我们的心更谦恭、更柔和,从而与佛法相应。有一分恭敬,才能得一分佛法的受益。对三宝的恭敬,须通过一些外在形式来体现,如拜佛、供佛、陈设供品,包括工作取得的成就,都可奉献于三宝。如此,不仅能在恭敬中积累福德,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BR>  必须注意的是,应以清净无谄诳之心行供养。一是供品的来源清净,非不法手段得来;一是直心供养,不作颠倒、谄诳之想。直心和清净心,本身就接近于心的自然状态,而颠倒、谄诳则是心的扭曲状态,是典型的凡夫心。修行,正是要恢复心的本来状态。供养时,对佛菩萨应真诚坦荡,而不是带着贪嗔之心而祈求。当然,我们可以为利益众生而希求三宝加被。<BR>  修行人应养成拜佛、供佛的习惯,看到佛像即礼拜供养。这种习惯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皈依,使佛菩萨在我们心中产生更大的力量。不断加强这种力量,心才会和佛菩萨相应。</P><P class=w align=left>  <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3、身具威仪,从殊胜的发心修皈依</SPAN></B><BR></FONT></FONT>  修法之前,必须具备两点认识。<BR>  其一,应忆念三宝功德。我们所以要皈依三宝,正是基于其殊胜的功德。佛菩萨不仅调伏了自身烦恼,更以无量慈悲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对三宝功德的景仰,还可使我们自身得到净化。《阿含经》中有六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念,不只是简单地念诵,而应以虔诚心真切地、如母忆子般时时忆念。恒常保持这种忆念,既是将佛陀作为学习楷模,还能帮助我们将自身融入三宝功德之中,实为修行之捷径。 <BR>  其二,对佛陀和佛像保有恭敬之心。凡见到佛像及有关的法宝,皆视为圣物而发自内心地恭敬。有些人因接受了“空”、“无相”、等观念,以为不重视外在形式就是不著相,这其实是误解。要知道,对法宝、圣物生起不共的信心,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对经书法宝、对听闻之法,是否保有足够的恭敬?是否仅仅将其作为学术进行研究?甚至当作普通书籍随意翻阅?  <BR>  认识到恭敬的意义,便不会随意将“空”、“无相”作为借口。若我们连佛菩萨的功德都认识不到,是没有资格谈“无相”的。佛陀是福智二足尊,既具福德资粮,又具智慧资粮。如果否定佛菩萨的功德,甚至认为这些都不存在,便会落入断见。即使在空性的层面,修行也并非空无所有。佛菩萨在因地行种种难行苦行,方能成就果位上的无量福德。在学修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把握不当,或落入断见,或落入常见,这都是应当特别警惕的。所以说,我们既要以佛菩萨功德作为观想的皈依境,也不能因此著相。 <BR>  认识三宝功德,是为了帮助我们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很多人以为,皈依仅仅是学佛的开始。事实上,三宝便代表了佛法的整体。阿底峡尊者在藏地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为人说皈依,言不知皈依之外还有什么其他佛法,因而被称为“皈依喇嘛”。由此可见,皈依三宝贯穿了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到最终成就内在的三宝。<BR>  这一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六度四摄等方式渐次修行。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要发心为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心行。作如是发心,任何一种修行皆能成就无量功德。我们的能力有限,所做的事情也有限,但我们的心却可以无限。菩提心正是以无限的心行为基础,因而,佛菩萨的慈悲是无限的、所证得的空性是无限的。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心行上,永远无法通达无限。 <BR>  一是直接以佛菩萨的功德作为临摹对象。我最近所讲的《普贤行愿的观修原理》,核心便是如何临摹佛菩萨功德,以此迅速成就菩提。这是我在修学过程中发现的最高、最直接的修法,且具有极强的可行性。通过这一步骤着手修行,成就佛道不再遥不可及。</P><P class=w align=left><B><SPAN class=z><FONT color=#544636 size=2>  4、观想资粮田<BR></FONT></SPAN></B>  资粮田的具体观修,可观想十方诸佛菩萨,深观、广行二派祖师及造论的宗喀巴大师。禅宗丛林有“不立佛殿,唯立法堂”之风,简约之极。而在藏地寺院中,不仅供奉着诸多佛菩萨造像,还供有历代祖师造像。从观修意义而言,这是很有必要的。借助具体的佛像,可使观修达到更直观的效果。如上师传承图,就为观想资粮田提供了入手处。当观想更为清晰之后,进而将这一观想扩展至尽虚空、遍法界。最后,不仅观想十方虚空充满诸佛菩萨,更能将所有一切观想为佛菩萨功德的化现。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言:“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如对目前。” 这一观修的意义,是极为殊胜的。</P><P class=w><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  5、积资净障</SPAN></B><BR></FONT></FONT>  正修之前,必须忏除罪业、积集福报。<BR>  佛陀乃福智两足尊,成佛,即成就佛菩萨所具有的福德和智慧。但这些福德无量无边,我们怎样在短时间内成就?若以有限之心去做,终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只怕也无法成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罪业又如此深重。正如《地藏经》所言:“我观是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亦如《普贤行愿品》所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们无始以来所造罪业已如此之多,更令人惊心的是,我们还在不断造作,所谓旧债未了又添新债。如何才能尽快将无量罪业一并消除,不复再造? <BR>  最好的方法,便是根据《普贤行愿品》的七支行愿进行观修,以此祈福、忏罪。藏传佛教也非常重视“普贤七支供”的修习。据说藏文的《普贤行愿品》没有长行部分,从观修意义而言,长行本身就是极为殊胜的观修仪轨,比偈颂更容易操作。不过,这一教法需要深厚的教理基础才能运用于实修中。<BR>  如何观想尽虚空、遍法界有微尘数的诸佛?如何将山河大地皆观想成无量无边的供具?如有中观和唯识学的理论基础,观想起来便会容易了多。中观认为,一切皆是无自性空,皆无特质可言。既无特质,就可随观想变化为无量。而唯识认为,一切皆唯心所造,皆是内心影像。观想者赋予它什么内涵,它就具有什么内涵。具备了中观和唯识的教理基础,对于理解《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并付诸实践会很有帮助。但对于大部分信众来说,接受《普贤行愿品》这一建构于极高见地的观修方法,的确有相当难度。 <BR>  藏传佛教的加行中有供曼扎,也是非常殊胜的观修法门。将曼扎观想为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部洲,并于其上安放相应的供养物,然后观想它们充满整个宇宙。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在世界地图上供奉香、花、灯、烛等,观想世界各地遍布供品。然后进一步扩大,观想三千大世界乃至无量虚空皆充满供品……作如是观想时,我们的心就打开了。实物供养,再多也是有限,故应赋予如法观修使之增长。有限之物加上无量之心,即可成就无限功德。基于这一原理,当我们拜佛时,亦应观想同时在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若能以无限之心礼拜、供养,即可成就无量福德。更重要的是,“我”和“我所”也因此失去了落脚点。</P><P class=w><B><SPAN class=z><FONT color=#544636 size=2>  6、三事求加<BR></FONT></SPAN></B>  集资净障已,于皈依境前请求加持:一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二愿对善知识速疾生起清净心。三、摧灭一切内外障难。<BR>  每个法门的修行,皆有所缘之境。如念死,死亡便是所缘境;念恶道苦,恶道苦便是所缘境;念死无常,死无常便是所缘境;修依止法,念上师功德便是所缘境。因为正行中的所缘不同,在“三事求加”中祈求加持时内容也要相应的调整。<BR>  以上明加行。<BR></P><P class=b1 align=center>二、正行——止观实践<BR></P><P class=w>  “略示修法”中关于正行的内容,主要是讲述止观。从《道次第论》的整体内容来看,正行应当是三士道。为什么“略示修法”将重点放在止观呢?原因在于,止观正是三士道修学的着力点。任何法门的修习,都要落实于止观才能产生作用,故止观是修法的核心内容。<BR></P><P class=w><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  1、止观的修习意义</SPAN></B><BR></FONT></FONT>  止和观,乃修行落实处。未修止观者,往往视其为深奥玄妙之境。据传,康区即有“宁背石头、不学止观”之说。事实上,止观无非是对心行的训练:止,是安住于正念、正行中;观,则为调整心行,照破妄执的影像。止观所要做的,无非是帮助我们将心从颠倒妄想中脱离出来,安住并熟悉正念。 <BR>  我们的世界,由心和境构成。环境有种种不同,心念亦有种种差别。在心灵舞台上,既有贪、嗔、痴等负面力量,亦有慈心、悲心等正面力量,凡夫念念皆随所缘境而转,变幻不定。贪有贪心的所缘境,嗔有嗔心的所缘境,慢则有慢心的所缘境……任何心行皆有各自的对象,即唯识学所说的见分和相分。对于这些境界,我们又会进行虚妄分别,赋予自我的情绪和观念。正是对境界的错误解读,导致了种种烦恼。由凡夫心呈现的世界,便是一堆纷扰交错的影像,及由此而来的颠倒妄想。<BR>  如何才能规范这颗动荡不安的心?唯有通过止观的修行。<BR></P><P class=w><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  2、何为止观</SPAN></B><BR></FONT></FONT>  止,即止心于一处。《略论》云:“所谓修道者,即于善所缘,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谓。”止观的修习,需要选择一个善的所缘,然后安住其心。止为安住修,训练心安住境界的持久性。《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讲到“九住心”,代表着心从散乱到安住、持续、稳定的过程。止与观不同,无分别一心为止,是说止为安住修,毋须对所缘对象进行分别、判断、分析,安住即可。<BR>  止的用心方式除有所缘(即有所止)的用心方法外,还有无所止的用心方法。无所止,即没有所缘对象,直接体悟心的本质,要求心不造作地安住。藏传佛教大手印、大圆满及汉地禅宗的修行,都属于这类用心。<BR>  观也包含两个层面:一为比量,一为现量。<BR>  比量即正思惟,建立在听闻经教的基础上。格鲁的教法特别重视闻思,因为闻思不仅是修的基础,本身也是修的一部分。《道次第》所说的观察修,正是通过如理思惟来转换观念、调整心行。<BR>  《道次第》中,宗大师特别强调观察修的重要性,批驳了唯有无分别安住才是修行的观点,明确指出:如理分别的观察修也是修行。当然,观察修与单纯的理论思惟有所不同。观察修是选择一善所缘境,在经教的指导下,于此所缘境如理思惟、观察,以此完成观念及心行的调整。《道次第》中,依止法、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思维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及菩提心的生起,皆以观察修为主。通过观察修,将心调整到正确的观念及心行上,并安住于此。<BR>  止和观是相辅相承的。在修习止观的过程中,安住于善所缘境离不开止,否则便无法进行如理思惟。但初修的凡夫很难长时间安住于正念中,往往妄念纷飞,一不留神就陷入凡夫的颠倒心行中。所以,必须通过观察修不断调整心行,逐渐摆脱乃至彻底降伏颠倒妄念,方能无造作地安住于正念并熟悉这一心行,最终任运自在。<BR>  比量和现量,即分别与无分别,前者为后者的基础。不少人对此有误解,认为修行便是无分别。但若一开始就无分别,如何获得正见?而没有正见为指导,则易走入盲修瞎炼的误区。所以,有分别的观察修是现量(无分别)证得空性的基础。经典中,有时批判分别的过患,提倡无分别的殊胜,这是针对凡夫的虚妄分别所说。其实,如理分别在修学佛法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未现量证得无分别的空性前,必须依比量层面的观察修获得正见、正念,这是契入空性的关键。<BR>  无分别智证得的空性,当然高于凡夫的比量分别。通常,凡夫的分别是建立在妄识的基础上,而无分别智则是圣者契入空性的智慧。很多人未能厘清分别和无分别、现量和比量之间的关系,或开始即提倡无分别,认为分别乃无分别之障;或始终在文字中打转,纠缠于虚妄分别之中。我们要知道,若不经过闻思经教、如理分别的阶段,无分别智便是空中楼阁。比量与现量,代表了修行两个不同层面的用心。因为根本智是超越分别的,故经论谈及究竟真理时,谓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忘虑绝、不可思议”。<BR>  作为正行部分的主要内容,止观的修习贯穿了整个《道次第》。我在《汉传佛教的反思》中,提出修学佛法的五大要点,其中就谈到如何将闻思正见落实于止观。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契入空性,也关系到所学教理能否于心行产生作用。唯有依靠止和观的力量,教理才能真正成为调整、净化心行的方法。<BR></P><P class=w><B><SPAN class=z><FONT color=#544636 size=2>  3、注意事项<BR></FONT></SPAN></B>  对于正行部分的内容,《道次第》还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是确定修习内容,其次是明确修习过程中的应修之量。《道次第》认为,初学打坐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关键是保证质量,但应每天多修几座,如胃病患者宜少食多餐那样。通常都以为,打座数小时不动就很有修行,夜不倒单更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却很少关心,这几个钟头坐在那里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虽然用功,但修到最后非但未得法喜,反而养成很多不良习惯。<BR>  所以,刚开始修行的人,必须通过作意才能进入特定的所缘境。除非将此法门修习纯熟,无须用功亦可任运自如。作意,即通常所说的注意力,初时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所以,每座时间不必长,但次数要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保持观修的长期性。最重要的是,不应为打坐而打坐,否则,养成昏沉、掉举等各种禅病,徒耗时光。关键要考虑如何用心,如何安住于所缘境。 <BR>  在修行中,应时时正念分明。我们有种种不良心行,及对种种所缘境界进行的错误判断。修习止观,就是从内心训练正念,使心不至失足于情绪和妄想的陷阱中。同时,对特定的善缘境作智慧观照,而不是想入非非。心能否安住于善所缘,正是止观修习的关键所在。 </P><P class=b1 align=center>三、结行与未修中间<BR></P><P class=w>  正行之后,还必须注意结行与未修中间。</P><P class=w><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  1、结行</SPAN></B><BR></FONT></FONT>  结行,即修完每一座法之后的回向。通常,我们念的是“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此外,《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最后的“普皆回向”也非常好:“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BR>  总之,回向应建立于广大发心的基础上。当我们从菩提心出发进行回向,修行便能成就无限功德。心处于无限时,一切都是无限;心落于有限中,一切则是有限。</P><P class=w><FONT size=2><FONT color=#544636><B><SPAN class=z>  2、未修中间</SPAN></B><BR></FONT></FONT>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连绵不绝。我们的每个念头和妄想,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而是源于日常的积累。若希望禅修进展顺利,座下功夫亦很重要。拥有健康、如法的生活,座上才有较为安定的心,修行也才能相应。若平日拼命攀缘、执著,想上座就平静下来,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最执著的,一定是座上出现最频繁的妄想。如果拥有平常心,于一切清淡面对,座上自然容易入静。心念是延续往返、迴流不止的。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座上的观修,更要注意座下的如法生活。 <BR>  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四点:<BR>  首先是守护根门。根、尘相对时,往往会喜顺厌逆。凡夫面对顺境即生贪著之心,面对逆境即生嗔恨之心。此时应以正念和智慧观照,不使心粘著于顺、逆之境。虽知境界顺逆,但了知一切如幻,不随其动。但应特别注意的是,修行不是对外境没有感觉,否则即与木石无异,并非修行正道。我们应保持心的灵敏性,保持对境界的高度觉知。同时,了知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不起丝毫贪、嗔之心。 <BR>  其次是正知而行,包括两个不同层面的修行。从基础层面的修行来说,即此应作,此不应作,如受持戒律。但从更高层面的观修来说,能对各种境界保持觉知即可,无需再对境界进行判断,既不执取、亦不生厌,这是回归生命本原的直接手段,一旦拥有这种力量,就不会被境界伤害。归根结底,禅修正是要培养不受境界和念头左右的能力。<BR>  第三是饮食知量。用餐时应避免吃得过多或过少,避免贪著之心,并心存五观。同时还要有利他心,为更好利益众生而吃,也为身上八万四千虫而吃,若不进食,它们也会感到饥饿。<BR>  最后是勤修悎寤瑜伽。《佛遗教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即初夜、后夜要专心修行,中夜可以稍微睡一下,但不能睡得太深,并以吉祥卧的姿势入睡,否则容易放逸。养成良好的习惯,于睡眠时也能用心。白天如何用心,也应带着这种用心方式进入睡眠。若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在睡眠中,也不会空过的。 <BR>  如果做到这几点,无论是在座上座下,都能贯穿着如法的修行生活。</P><P class=w>  《道次第》中“略示修法”的部分,主要针对依止法而言。事实上,念死、念恶道苦、菩提心的观修等很多内容,皆可按加行、正行、结行、未修中间的步骤进行修习。除更换正行部分外,加行、结行和未修中间大致相同。乃至我们学习唯识、中观等法门,也可根据这一流程落实于止观实践中。 </P><P class=z align=right>——2004年11月修订版</P><BR><BR><BR><BR><BR><BR></DIV></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br>[此帖子已被 笨者之帚 在 2004-11-20 20:54:26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8-1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P>赞叹!早看到就少了很多烦恼。</P><P>喇嘛千诺!</P>
发表于 2004-8-1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P>受益.</P><P>&nbsp;</P>
发表于 2004-8-1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上次在“朗忍论坛”中讲过这个事。</P><P>我不怀疑法师的水平与动机,但是这种讲法的确不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讲法。所以,退一步讲,当参考可以,当教授欠妥。</P>
发表于 2004-8-1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上师兄把您所指的格鲁讲法也贴出来,也好让大家对照学习一下吧。
发表于 2004-8-17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下师兄,我所指的讲法就是指:</P><P>1、《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讲法;</P><P>2、《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的讲法;</P><P>3、《掌中解脱》的讲法;</P><P>4、《甘露法洋》的讲法,等等等等。</P><P>需要解释一点的是,不是正行、三士道内容的部分如何讲,而是在开篇的时候如何讲。这不是我的创造,而是《道次第》中所讲的“济迦麻罗西罗寺(印度寺名)说法之规则,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及如何听说彼法之三事。<BR>”,后面接着讲“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一)为明法源清净故,译作者之重要。(二)为于教授生敬信故。译法之重要。(三)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这是讲法的次第,对吧。如何不按这个次第,开门见山,好象切入正题了,但的确不符合传统。</P><P>可能有人讲,时代不同了,又是在汉地,可以降低标准,但我一直认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降低标准,不可能是一件好事。</P><P>(引用其它帖子)有些关于传承的内容试述如下:</P><P>首先,这个问题不简单,能问这个问题说明您快要进入藏传佛教的大门了。</P><P>其次,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比如讲,一个喇嘛,他给你把某部经整个(完整地)念一遍,您听全了,这就表明您有传承了。</P><P>第三,这个问题的性质非常重要。这个听与念的过程保证了您所得法的清净——即直接从大师佛陀那里一代代无污染地传下来的。中间没有间杂自己的染污之见。同时,也提醒您,如果有一天,您当上师了,往下传法,也要这样一点不间杂自己私人意愿地去把法传下去。这是一种传承的义务。</P><P>第四,如您所问,如何知道传承?首先,您的上师在传法之前,有义务对此进行告知。这一点连嘉瓦仁波切也没有例外,道次第中也要讲法源的清净,这是藏传佛教极好的传统。他表明,这个法不是靠自学得来的,不是靠自己看几本书“悟”出来的,也不是从梦中或其他什么地方得来的,而是经由一代代成就上师,从佛陀那里传下来的。其次,如果上师没有讲传承,您完全有权提问,上师亦有义务回答之。注意,这不是对上师的不尊重,而是对上师及法最大的尊重。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传法结束时,上师告知传承,这也是完全合乎正理的。比如《菩提道次第广论》和《甘露法洋》都是这样。如果一位上师,在讲法时,完全不能回答传承的清净与否,那么依据《广论》,可以对其法源的清净、法的正确及是否真正拜为上师提出疑问。这是完全合理的。</P><P>第五,引申一点,如果以后,有人在讲经,却不讲传承的话,千万别以名气大小跟着走,“不论多大的活佛还是格西,都要看他所说所作是否符合《广论》(这是我的上师给我的告诫)”。</P><br>[此帖子已被 houwenhu-5 在 2004-8-17 2:40:03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8-1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隶书>我上次在“朗忍论坛”中讲过这个事。</FONT></P><P><FONT face=隶书>我不怀疑法师的水平与动机,但是这种讲法的确不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讲法。所以,退一步讲,当参考可以,当教授欠妥。</FONT></P><P><FONT face=removeFormat>我觉得做为藏传弟子,可能不会以济群法师的《实修理路》做为依止。这并非是降低法师的功德或看低文章的水平,而是说藏传弟子应该以本传上师及其教授为依止,此为“正”。那么济群法师关于《广论》的这一系列文章是写给藏传弟子看的吗?可能主体以及主体扩展出去的观众还是以汉传弟子为多吧。</FONT></P><P><FONT face=removeFormat>做为汉传人士有机会看一些由汉传法师就《广论》的研学文章,应该还是有很大好处的。如果此时用藏传教学格式要求的话,似乎(只说似乎)不大应机。另外,济群法师这些篇文章,相信以平等心来看的话,大家还是可以看出很多高质量的东西的,尤其是基于菩提心认识《广论》等,这也是法师文章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以此种方式劝告汉传人士应该重视菩提心。这样的文章想必会理所当然地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如果说文章仅是学术论文,当然就失色一些了,但读法师的文章能够看得出其悲心所在。在这个层面上,藏传弟子面对法师的文章应该表现出应有的素质。</FONT></P><P><FONT face=removeFormat>当然站在藏传弟子立场上看的话,还是希望济群法师在具备《广论》传承的基础上研学《广论》。我个人以为,这不仅是为了有传承而接受传承,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具备传承也就有机会掌握《广论》的全部,以及传承上师的一切教授不漏不偏不覆。在这个基础上再教导对此有善缘的汉传人士,肯定会得到更大的利益。这是藏传弟子关起门来自己说的话,如果有识之士也可以认识到,那就更好了。试想,藏传汉传,一样源于世尊,谁说有了藏传传承就不能再做汉传弟子了呢?呵呵。难道说,藏汉这个分界线,面对共同的来源时,面对共同的所利益处时,&nbsp; 面对以四无量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萨时,仍然还是楚河汉界般的难以逾越吗?</FONT></P><P><FONT face=removeFormat>对己对人,有时要分明一些,有时也得通融通融,一看观察角度,也看是为谁而说。</FONT></P><P><FONT face=removeFormat>南无阿弥陀佛</FONT></P><BR>[此帖子已被 pengcuo 在 2004-8-17 10:00:03 编辑过]<br>[此帖子已被 pengcuo 在 2004-8-17 10:07:29 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1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FONT size=3>说点废话,颇些冷水</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FONT size=3>&nbsp;</FONT></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FONT size=3>济群法师似乎对《广论》情有独钟,前几天还看到法师在西园杂志上连载的关于菩提心的讲记……</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FONT size=3>我想说点私下的看法。</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FONT size=3>首先似乎我必须得先随喜包括济群法师在内的诸多法师讲、学《道次第》的动机、行为和勇气,但是,说句实话,我很遗憾的感觉到,登载的这类文章、讲义,基本没有超出(甚至有些还不如)一般时下《道次第》讨论小组的水平,至少会让人感觉,“差口气”——只能说有点儿像,但远不是那么回事。我想,很容易理解到的,那是因为缺乏“教授”的缘故:师传的“教授”以及真正的“现为教授”而来的体验。</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感觉现在汉地有几位法师勤于著述,笔耕不缀,但背后的苍白却又不难被看到。文字、史学、哲学、甚至佛学基础薄弱是那些“学士”、“硕士”、“博士”衔所遮盖不住的。这,也许有现在的佛学期刊多而能写文章的法师少的缘故。于是,数量真的上去了,质量却……于是乎,“梁武帝”居然赶到他还没梦到过的“陈”朝命令真观法师增广“梁皇忏”(关公战秦琼的“佛学”版!);比丘僧居然必须在寺院里在</SPAN><SPAN lang=EN-US>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个以上比丘的场合下才能授予居士五戒(这简直成了授“比丘戒”了!);普贤“七支”居然可以推出“破法不破执”的断见的结论;“大乘菩提心”的定义尚未搞清就评某种“菩提心”为“有利有弊”(而实际上是将独觉发心当做了“大乘菩提心”);“十善”成了菩萨戒的核心;几千字可以搞定的论文也敷衍成数十万字的专著……</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o:p><FONT size=3>&nbsp;</FONT></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看到这些铅印的文字,我真的想说:是不是都太自信了!说句实话,要都是像这样有点感觉就能著作,格鲁派的</SPAN><SPAN lang=EN-US>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万僧侣能在短时期内完成推得象山那样高的专著!</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o:p><FONT size=3>&nbsp;</FONT></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FONT size=3>……</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o:p><FONT size=3>&nbsp;</FONT></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FONT size=3>唉!还是闭嘴吧。</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o:p><FONT size=3>&nbsp;</FONT></o: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章太炎有个学生叫黄侃,大学问,到死都没出过一本书,记得他好像说:年轻时思想不成熟,要是轻易动笔,到老了会后悔的……他原先说</SPAN><SPAN lang=EN-US>4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以前不著书,可惜,英年早逝。</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SPAN></FONT>&nbs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54.gif"></SPAN></FONT></P>
发表于 2005-1-1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P>偶然间,听了一次济群法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的讲座,别有风度的言谈,有条不紊的讲解,现代语言和合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的阐述。讲课中一再提到要多看《略论释》,多思维。感觉更是一种引导现代人的经论导读,从<STRONG>理路</STRONG>的名称也可以说明这点吧。</P><P>且不说<FONT face=宋体 size=3>“教授”,光朋友说他念的道次第传承祈祷就要十分钟。象这样的<STRONG>实修</STRONG>仪轨一时间,也不易出现在《禅门日诵》为主要功课的寺院里,即便有也不好取代《禅门日诵》。据说很多人依海公上师在五台山学多年,文革下山后,也就《禅门日诵》。一位朋友对我说:怎么不弘格鲁教法?期望于将来的贤士吧!</FONT></P>
发表于 2005-1-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P>内地的法师对《道次第》如此重视,翻译的大勇法师,法尊法师必定非常欣慰。</P><P>宗喀巴大师内心也必定非常欢喜。</P><P>此作为理路命名,不同于藏地的修行仪轨,象我等智慧浅薄的人学后,也无法修行。</P><P>故有乐道,速道等修行仪轨,这些仪轨以上师相应法为中心,没有上师口耳相传,就象人没有命根。</P><P><STRONG>实修理路,我觉得并未有违越</STRONG>《广论》的说法。《广论》里未提到没有得到传承,就不能做《道次第》的十法行;并非听一次根本听不明白的藏文口传,远超胜于对已译成汉文《道次第》的研究,如果是这样的话就非“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而且《广论》中提到“如是造论,光显能仁所有密意。复有三种圆满胜因,谓善所知五种明处及具教授,谓从正遍知展转传来,于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并得谒见本尊天颜,获言开许。此等随一虽能造论,然三宝具极为圆满,此大阿阇黎三皆备具。”显然并非都必需有传承,才能解释经论的意思。<BR></P><P>&nbsp;</P>
发表于 2005-1-9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bmdj</B> 发表于 <I>2005-1-8 23:01:18</I> :<BR><P>内地的法师对《道次第》如此重视,翻译的大勇法师,法尊法师必定非常欣慰。</P><P>宗喀巴大师内心也必定非常欢喜。</P><P>此作为理路命名,不同于藏地的修行仪轨,象我等智慧浅薄的人学后,也无法修行。</P><P>故有乐道,速道等修行仪轨,这些仪轨以上师相应法为中心,没有上师口耳相传,就象人没有命根。</P><P><STRONG>实修理路,我觉得并未有违越</STRONG>《广论》的说法。《广论》里未提到没有得到传承,就不能做《道次第》的十法行;并非听一次根本听不明白的藏文口传,远超胜于对已译成汉文《道次第》的研究,如果是这样的话就非“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而且《广论》中提到“如是造论,光显能仁所有密意。复有三种圆满胜因,谓善所知五种明处及具教授,谓从正遍知展转传来,于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并得谒见本尊天颜,获言开许。此等随一虽能造论,然三宝具极为圆满,此大阿阇黎三皆备具。”显然并非都必需有传承,才能解释经论的意思。<BR></P><P>&nbsp;</P><P><HR></P><P>&nbsp;</P><P>末学没有任何资格和水平对尊敬的济群法师之理路发表任何评论,只是觉得法师的心胸和眼界真在汉地少有,尤其地敬佩和赞叹。</P><P>不过末学也想就近来与一位师兄交流讨论的所感而谈一点对"传承"这个概念的理解。</P><P>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比较习惯于对传承这个词做这样的理解:上师在上面念一遍所传的经论法本,然后告诉说大家已经得到了这个法的传承,于是我们也自认为已经得到了传承。</P><P>可传承的概念仅此而已吗?我们真的那么轻易就得到了传承的内涵吗?</P><P>末学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传承。传承应该还有更为广阔的概念。传承不仅仅是学法的授权和许可仪式,它更意味着一种教证(包括教学)体系,或者阐释、实践佛菩萨言教的相对固定的方式。当然里边恐怕还包括很多关键的环节。——这种学修的体系和方式是历代祖师大德们在理智抉择和正确实践的基础上师师相承累积而来的,后世人堪以此为准绳、依据和依靠。</P><P>然而返观汉传佛教,尤其在经论的阐释这一方面,自古以来似乎就比较缺乏对如上所说的“传承”这一概念的重视。古今多少学者对经论涵义的抉择往往缺乏可以为量的标准,多有逞自心智随解经义,由此言论莫衷一是,更导致教修分离等种种流弊。凡此只怕与不重传承大有关系。</P><P>济群法师的水平自是不能以等闲视之,能以深厚的学养在汉地传讲菩提道次第,功德更是无量,影响定是深远。然而由多种角度来思考,法师提出自己理路的行为,可喜耶,抑可叹耶?</P></BLOCKQUOTE>
发表于 2005-1-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来到论坛,看到论坛新增加了一种风格『春日朝露』,淡雅清净,玲珑剔透,很是赏心悦目。</P><P>济群法师所说,也是他的一种风格,他所说的我们格鲁弟子未必都能赞同,譬如在汉传佛教重建的五大要点里面把戒律、止观实践等独立在道次第之外,譬如在略论礼记里面说现观庄严论是讲甚深见的,等等,其中法师对道次第情有独衷,尤多发挥,或有未能尽符格鲁传统法义之处,正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并且有助于我们弄清楚格鲁传统法义为什么要这样讲,所谓随理行,而非纯然随信。</P><P>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比较,在这个基础上再发言,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作无谓空谈。</P><P>思之。。。</P>
发表于 2005-1-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P><SPAN id=yu2661>&nbsp;格鲁固然是一家之言</SPAN></P><P><SPAN></SPAN><SPAN>不过还是&nbsp;汉地的一家之言多哦,呵呵</P><P>北大、人大几位教授也都是一家之言......</P><P>据说这也都是随理行耶~~~</P></SPAN>
发表于 2005-11-3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P>赞叹上济下群法师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菩萨精神!</P>
发表于 2005-11-30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马还是骑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5-12 02:38 , Processed in 0.0378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