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shantisattva

流通一些英文仪轨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菩提草 于 2016-10-19 21:20 编辑
费尔南 发表于 2016-10-19 20:33
果真语体教。刘宇光作为一个从事藏汉/英汉翻译工作的人,认为目前在藏传佛学领域很多英译作品比汉译本完 ...

“西方人学佛,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这在汉地是少见的”

这话又不是我说的,乃是楼主的高论,什么叫我“张嘴就来”?难道刘先生的那段话能证明楼主的这句话??你以为你选择性失明能洗干净么 ?
你别把刘先生拉出来当挡箭牌,我就不信,如果刘先生就在这里,难道汉本翻译辅助资料不如英本完备就能得出“汉地佛教徒少有西人那样的科研精神”这个结论?




发表于 2016-10-1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科研?其中一个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
楼主所有的赞语,集中在一件事上:英译本很棒。根据他上下文,他所谓科研精神,在本帖就是译者对译文的注解是否穷究资料,是否更有利于学习的问题。也就是上面“对已有知识的整理”。
我的回应也在这个点上:据刘宇光,不少英译本的确比汉译本更完备。
不是你在楼上否认英译本比汉译本好么,没看到你有什么依据不是张嘴就来是什么。先别转移话题,请问你,刘宇光是对是错?

再举个隔壁的例子,到1995年,龙树菩萨的《中论》已经出版到了第八个英译本。而在Garfield这个版本里,译者随译文做的注释综合了宗喀巴、根敦朱巴、克珠杰、和哲蚌洛色林多位现任学僧的阐释。请问对于学习《中论》,这算不算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知识谱系的整理是不是很严谨?这对学人是否带来了利益?你读过这种《中论》的汉译本没?

要我说,楼主的发言略有不妥,如果他限定在“战后”或者“近期”,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请问近期是否有汉人考过格西?
发表于 2016-10-19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菩提草 于 2016-10-19 22:38 编辑

“西方人学佛,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这在汉地是少见的”

人家楼主都说得很清楚了,西方人“学佛”的科研精神,汉地少有

被你硬是歪曲称西方人“翻译”的科研精神

我虽然没什么学问,至少还是能理解“学佛”和“翻译”之间的差别的


同样,我所质疑的,西人翻译就算资料再完备,如何能得出"汉地佛教徒学佛就少有西人的科研精神"这个结论?你更是视而不见。把刘先生拉出来绕圈子,真是莫名其妙。


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我们也别绕圈子,你就把这个疑问给解释清楚吧:西人的翻译辅助资料完备,如何能推论出汉地佛教徒少有科研精神这个结论?




发表于 2016-10-1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10-19 22:31
“西方人学佛,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这在汉地是少见的”

人家楼主都说得很清楚了,西方人“学 ...

西方人学佛,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这在汉地是少见的。他们在翻译一些藏文仪轨等著作时,往往还参考梵本、汉本,巨细靡遗,注释详当,务求完备。
---------------------------------------------------------------
哥们,读书认字不能抓住半截就跑路,仔细再看一遍楼主这段话。他说西人学佛有科研精神,论据就是他们的译本严谨完备嘛。这算不算“科研精神”?虽不全面至少不错。上面说了,梳理传承作为“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当然靠得上“科研”嘛。

站在格鲁学人的角度上,应成中观见多重要不必说。所谓一叶知秋,看上面提到英译《中论》的拓展到格鲁传承之细致完备,是不是应该赞赏?你不同意就举个更全面的中译本例子嘛。
发表于 2016-10-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菩提草 于 2016-10-19 23:34 编辑
费尔南 发表于 2016-10-19 22:50
西方人学佛,常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这在汉地是少见的。他们在翻译一些藏文仪轨等著作时,往往还 ...

首先,翻译资料是否完善并不能作为学佛是否严谨的论证,因为翻译和学佛是两个范畴的事。翻译者有可能是佛教徒,也有可能不是佛教徒。同时,翻译的佛教徒严谨,也并不能证明不参与翻译的佛教徒严谨。

其次,汉地翻译者在辅助资料上即使没有西人完备,也和汉地佛教徒学佛是否严谨没有直接关系。因为,翻译者可能是佛教徒也可能不是,参与翻译的佛教徒不够严谨也不代表不参与翻译的佛教徒不够严谨。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参与翻译的佛教徒必然在整个佛教徒的群体中是极少数,无论其是否严谨都无法作为佛教徒整个群体是否严谨的论证,明白了没?

举个简单的不是很准确的例子,如果某天你去外国餐厅吃了份意面,你觉得意面的材料准备得比兰州拉面周到细致,然后你就得出结论,意大利的料理就是比中华料理细致周到,你觉得合理吗?

我相信以上这些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逻辑。

楼主大嘴巴,张口就说,说错话了,有明显的漏洞和缺陷,只要以后少说少扯就得了,我个人也就这个建议。你非要跳出来洗地,有个词叫越描越黑明白么?
补充一点,既然楼主这么提倡赞叹西人的学术严谨,怎么自己说话这么不严谨?我不清楚楼主是不是汉地人,是不是中国人,一棒子打翻一船人的低级错误都能犯,莫不是对汉地佛教乃至整个中国都有偏见和歧视?
发表于 2016-10-20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师兄。
不知可否列出具体资料名录?比如发一下文件列表截图。
一来方便指定选取,二来也避免已有资料重复索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knightleo 发表于 2016-10-20 11:03
感谢楼主师兄。
不知可否列出具体资料名录?比如发一下文件列表截图。
一来方便指定选取,二来也避免已有 ...

目录的话还要整理,懒得弄。
文件列表的话,您要哪个法的,我贴上来。
发表于 2016-10-2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不想扯那么远,既然你执着,那么继续。
从头小结一个,先说前提:
1)西人学佛:按楼主的意思,指目前西方人学习藏传佛教。
2)“科研”:“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请特别注意,“科研”并不一定是学佛的正确方法,在本帖很类似傅大炮讲史料学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只是一种有偏好的学习规范,也并不代表一定更加高明。

楼主的陈述是西人学佛表现出了更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这比汉地多见,具体表现在“他们在翻译一些藏文仪轨等著作时,往往还参考梵本、汉本,巨细靡遗,注释详当,务求完备。”

之前只谈翻译,其实按刘生的科普,目前西人对藏传佛学的学习研究,最有成就的领头者是所谓弗吉尼亚学派,主要在三所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宗教学系、哥伦比亚大学宗喀巴藏学中心、威斯康辛大学佛学系。按他们的规定,所有博士生最少要有两年田野经验-也就是进入藏区学问寺,直接受教于学僧,尤其看重掌握“口注”(口传)。超标的大有人在,甚至有学生出家为僧接受系统训练,比如隔壁有个帖子提到尊者在外蒙造强巴佛像,其中一个负责人Robert Thurman就这么做过。最突出的一个是Deryfus,他出家15年,最后成功考获拉然巴·格西。

藏传佛教传入西方是最近50年的事,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的事,已有西方学人获得其中一个传承的最高学位(其实Deryfus同样受过萨迦派训练,他的600页巨著《如实证知:法称哲学及各系西藏诠释》就大量使用萨迦资源),再加上该学派所有博士生必须入寺修学两年的规定,这足够表现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研精神”。是不是比汉地稍微更多一点?请大家自己判断。再次强调,这不是说例如Deryfus的证量一定如何,而是说作为学佛的一种方法,他们可能用得更彻底。
发表于 2016-10-2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费尔南 发表于 2016-10-20 11:44
本来不想扯那么远,既然你执着,那么继续。
从头小结一个,先说前提:
1)西人学佛:按楼主的意思,指目 ...

扳着指头数了两三个人的名来

貌似离论证楼主的大嘴巴更加遥远了  :)))
发表于 2016-10-2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10-20 12:37
扳着指头数了两三个人的名来

貌似离论证楼主的大嘴巴更加遥远了  :)))

虽然是个只看结果的参考指标,毕竟是见功夫的干货,也体现了人家的“科研精神”嘛。那边50年出了一位拉然巴格西,请问你,汉地和格鲁结缘600年出了几位?没有争议的就一位吧?

你要反驳,应该举出更硬的干货,驳掉1/50>1/600,或者证明目前有更高比例的汉地学人入藏寺常驻求学嘛,只剩打滚有什么好看的。
发表于 2016-10-2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shantisattva 师兄,宝贝已收到,真是稀有珍贵。万分感谢!严重随喜!
发表于 2016-10-2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费尔南 发表于 2016-10-20 12:58
虽然是个只看结果的参考指标,毕竟是见功夫的干货,也体现了人家的“科研精神”嘛。那边50年出了一位拉然 ...

问:西人佛教徒远比汉地佛教徒有科研精神的理由是什么?

“费尔南”答:西人50年里出了一个拉然巴,汉地600年才出了一个拉然巴。
发表于 2016-10-20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费尔南 于 2016-10-20 14:30 编辑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10-20 13:39
问:西人佛教徒远比汉地佛教徒有科研精神的理由是什么?

“费尔南”答:西人50年里出了一个拉然巴,汉 ...

本帖的争议是,楼主安利自己法宝时顺带陈述了一个可能的现象:西人学佛更有“科研精神”。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同意就举证支持,反对就举证证否,很简单清楚的事嘛。

怎么举证更有“科研精神”?1)从做法看,是不是更积极?2)从结果看,是不是更有成绩?
我的论据:
1-1)从做法看,弗吉尼亚学派所有博士生必须入驻藏寺跟随学僧修学2年以上,汉地无组织做到如此程度。
1-2)从做法看,西方的法宝翻译注释事业,以英译本为例,“品质上更为完备...西方研究对辅助理解原典的配套环节则显较中文完备”。
2)从结果看,藏传佛教传入西方五十年内已有学生获得最高学位,按时间效率看,成绩更好。
那么我的观点是:谨慎支持。

再说一遍,这是个社会学问题,涉及比较,就要有指标。好了,你的指标呢?好好的一件事,就看你在搅屎。
发表于 2016-10-2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shantisattva ,索取的资料已收到,非常喜欢。
发表于 2016-10-20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费尔南 发表于 2016-10-20 13:56
本帖的争议是,楼主安利自己法宝时顺带陈述了一个可能的现象:西人学佛更有“科研精神”。这是一个社会学 ...

1、弗吉尼亚学派能代表西方的佛教徒?首先弗吉尼亚学派一共才几人?他们这些人有几个人是佛教徒都很难说;

2、翻译和学佛是两个范畴的事,前面已经说过了;

3、前面你自说自话地把“学佛”框在藏传这个范围里,本身就是强词夺理,我没有指出,因为不值得一驳。汉地的佛教徒有三大教派:汉传、南传、藏传;藏传中,又以宁玛为主,格鲁派的人是少数。在格鲁派内是否获得拉然巴格西,被无限放大到成为整个汉地佛教徒是否少有科研精神的指标,这纯粹是混账逻辑格鲁以外所有的汉地佛教徒都无辜躺枪了,所以我要在这里提出质疑!

你说我是在搅屎,你说得很对,楼主结缘英文仪轨我很随喜,但他的这种屎一样的偏见我很不赞同,所以得提出质疑!也是为广大的汉地佛教徒正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4-29 07:18 , Processed in 0.0344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