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58|回复: 28

讨论一段广论的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面引用一段某大德的广论讲义,内容是关于对善知识产生信心。既然是引用,就难免断章取义,但是也多少可以看出点问题:
科学上面有这种看法:你总要说服我,要讲道理我才相信你。这个是目前世间共同认可的,但实际上大有问题。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说,世间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是在追求真理,对于真理是要讲清楚了我才相信。请问科学家们是讲清楚了、了解了真理后才相信的?还是从不了解,先相信、肯去学才了解的?如果不是先相信、跟着去学,他有没有机会了解?这是找不出一个例外来的,所以世间非常颠倒。我们虽然不是科学家,可是我们从小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我们去学校念书,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个字这样写、这么念。你因为相信他才跟着他念,如果你不相信他,他告诉你这样念,你就不会跟着他,而是照自己的意思,这样你能学得好吗?老师叫你去做实验,你不相信他,自己做自己的实验,你可能学到老师的东西吗?本来世间对这个道理就是一片模糊,这个问题我们不去细谈它。将来一旦我们遇见这种状态,乃至于我们自己内心现起这种概念,如果了解了这个道理,会晓得这是烦恼来了。如果看见旁人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有机会可以指给他看,不过不一定能说服人家,我们要了解,真正烦恼来的时候不是用道理可以说服得了的,后面会告诉我们这个特点。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个行相,这个认识对我们有绝端重要的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论里面说的很清楚,形成皈依必须具备两个因。这两个因要成立,很难设想没有逻辑思维的参与。
当然,形式上的皈依,那就不好说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金 发表于 2016-7-21 12:44
隐晦法是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证实的,极隐晦法当然要靠圣言量,可是对圣言量的成立,还是依靠逻辑思维。
所以 ...

这个论坛上,或者汉地的佛教圈中,有人是先用逻辑思维成立了“圣言量”,然后再皈依的吗?
说实话,这种人也许一个都没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能吧,有的信众在没有思维的情况下也可以接受佛法。
不过,从现状上看,没有理由的信和有理由的信,二者对内心的冲击力是无法相比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金 发表于 2016-7-21 12:44
隐晦法是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证实的,极隐晦法当然要靠圣言量,可是对圣言量的成立,还是依靠逻辑思维。
所以 ...

所以您大至上是偏於解信行證的次第,有基本的了解再去信而後行修證悟
佛法上有將眾生根器分為
法行人
信行人
不同種生根器用不同方式引導,大部分眾生是以信解行證方式進入的,因為經典是如此說的
佛海大海為信能入
當然你可以解釋為是經過理解後產生信,但這不適合所有眾生進入佛法大海的方式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隐晦法是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证实的,极隐晦法当然要靠圣言量,可是对圣言量的成立,还是依靠逻辑思维。
所以,无论对隐晦法还是极隐晦法,产生信心都需要思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金 发表于 2016-7-21 10:58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新手,对他们说来世之类肯定没用。我的建议是先思考人的价值,人类和动物有什么本质不同 ...

所以您是用思維方式來引導初學者,即使是隱晦法與極隱晦法也讓初學者去思維後產生信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新手,对他们说来世之类肯定没用。我的建议是先思考人的价值,人类和动物有什么本质不同等等,引导对方激发内心的潜力。具体激发的方式,就是思维利他的好处,自私的坏处等等,这其实就是暇满的通俗版啦。如果对方能够逐步深入思维人的价值,那么会触及内心的潜能,在认识内心的情况下,才逐步谈得上前后世、业果。菩提心等等。
实际上,整个过程就是道次第。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金 发表于 2016-7-21 10:04
跟一楼所引相似的内容,在该大德的讲义中并不少见,比如: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 ...

請問
對一個初學者(普通下士),連因果 有來世都不相信或不知道,您要如何引導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一楼所引相似的内容,在该大德的讲义中并不少见,比如: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先说「信」的功德。「信」的内涵是净心为性,如果我们并没有产生真正仰望的心,不照着去做的话,产生不了效果的,所以一开头一定先说它的功德。就像我们相信三宝,怎么会相信的呢?因为了解佛有无边的功德,而佛的功德是由于法,如法去做的是僧,我相信了这些,才会产生羡慕之心,所以要先讲这个好处。同样的现在讲信,信有什么好处呢?「信为前行如母生」,信是根本,就像我们任何一个人一定从母体出生,根本如果没有,后面就不必谈了。所以学佛第一个根本是从信出生的。出生了以后要守护,譬如刚出生的小鸟,如果母鸟不管牠,那么小鸟非死不可。我们人乃至于一切生命,生出来以后不管他是不行的,不但要守护还要使他增长。同样地,所有一切佛法的功德都是从信而产生的。   

反之,对于信最大的伤害,或者说能够障碍生信,使我们进不来的是什么呢?疑,怀疑。疑有两种:一种是跟净信相对的疑。现在这里指的是这种疑,这是个恶法。另外一种疑,譬如说我们想要理解,在没有清楚之前,想要追究到底,虽然我相信但又的确不太清楚,所以要把它弄清楚。这两种疑不太一样,前面这个疑是一种恶法,一定要靠净信心才能拿掉,没有其它的方法。我们通常会坚持:「你要说得有道理我才相信!」这种话根本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振振有词。这种疑要拿掉,拿掉了以后才能够生信。「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有了信心以后才愿意去做,而且会勤恳地努力去做,这个勤就是佛法里的精进。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龍騰四海 发表于 2016-7-20 12:54
说好了只讨论内容,不扯到团体与法号啊…
况且若真要讲,现在不是讨论已圆寂者是非的时候,更有问题的是目 ...

李學長開講故事了(應該有其用意吧)
夢(一)-------過去
人物:老師父,大徒弟(僧人),大護法(居士)。
地點:南印度。
事情:參禮聖地佛寺。

  ※   ※   ※

一行三人,去到了心目中的聖地,非常虔敬。彷彿置身於淨土中一般。
某夜,居士做了一個夢。
場景在唐朝,那是個千年古夢。居士是大陸南方福建某地方的有錢人,父親過世後,繼承了整個田地家產,莊園很大。
某日,來了個法相莊嚴的和尚,後面跟著一群出家眾,向他借宿。
這個莊主很恭敬的把主臥讓出來給和尚住,並詢問他們,打那兒來?要去那裡?
和尚說:「我們從五台來,未定去處。」
「遊方行腳?」莊主困惑的問。
隨侍的出家眾敘述了原委:他們是五台山某大寺院的僧眾,師父為僧團之持律首座。這個大寺院規模很大,皇帝還固定撥款護持。
有一天,一個公主到寺院參拜後,跟左右侍衛說,這個地方很好,她想在這裡出家修行。
公主回去以後,朝廷向寺院正式下達指令,收納公主。
這時,寺院僧眾群起譁然。一個男眾寺院,怎麼可以容納女性住下來修行?
可是,她又是公主,地位崇高,有可能反對嗎?
住持認為應該接受,持律上座反對,主張要維持佛門清規,向朝廷說明。
最後,大眾決議,還是讓公主住進來。
好在,公主沒有跟大眾住在一起,而是由朝廷在寺院範圍內,單獨蓋一個別院,讓她清修。
這下,大眾算是放下了心!
公主生性嬌貴,來寺院修行,居然不只有獨立院落,而且還帶了不少僕眷來服侍,男僕、女僕都有。
因為院落獨立,所以僧團不太需要作什麼協助。只有朝廷送米糧來時,才有互動來往。
雖然如此,卻還是隨著時間流逝,傳出了公主的流言。她帶來的男眷們,並非幫她做普通事,而是床第之事!
這消息在僧眾間傳開了!原本持律和尚就反對讓公主住進來,現在在寺院所屬範圍內發生這種事,他就絕對不能接受了!
他上面的住持,碍於皇威,選擇妥協,他就只好選擇離開。於是僧團中一些重視戒律的僧眾,就跟著他離開了寺院。
他們並沒有先想好要去那裡,所以就一路掛單、化緣,往南方走,想在佛法較不興盛的地方安住、修行,以及弘法。
莊主聽完他們的敘述,非常感動這群人的清高,就表示:雖然他對佛法認識不多,但歡迎大家安住下來,他將盡己之力護持。
於是,他的土地範圍內,就開始蓋起了僧房,以及佛殿。
這群人都注重修持,所以沒有蓋豪華屋舍,完全採用鄉下土屋的方式來建造,而且還親自動手,一起興建。

  ※   ※   ※

在一片歡喜心情中,「莊主」從夢中醒了過來。
早餐時,他跟老師父說:「師父,我昨天晚上有夢見一千兩百年前的你呢!」接著,把夢裡的故事說了一遍。
講完了夢,他說:「師父,這個夢是真的嗎?」
師父說:「連昨天發生的事,都已經不是真的了,何況是夢!」
「那麼,這個故事要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出家修行,飲食(金錢)男女(情慾)是非常難排除的,一旦被貪所染,那就反著走了!」
居士問師父:「夢裡面,沒有說清楚,持律上座們出走以後,僧團會受到什麼影響?還有公主會怎樣?但是我好奇的是,這樣的出走,會不會傷害到留下來的人呢?」
師父沒有正答,只說:「幸好,德不孤,必有鄰,遇到了善人,收留這群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国风光 于 2016-7-19 20:20 编辑

您想讨论什么呢?

现在负面的媒体报道太多,加上人的烦恼我慢比较盛,会无形影响自己对于他人的恭敬。信心。其实细细回想,如果性格本身比较随和,恭敬他人,会尊重别人,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多有感恩的心,很多和人交往出现的问题就特别容易解决。包括师徒关系。就是都太自我为中心,功利,偏激,谁也不让谁的心态太强烈了,这样就麻烦。说白了,伤害他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的善根。这就是烦恼欺负我们的后果,呵呵。导致的结果是,看人过失慢慢就习惯了。不管师长还是他人。

另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且潜移默化。现在负面的东西听得太多,不听也强迫听,不看也强迫看……智能手机,网络是隐形杀手,某方面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2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看出了什么问题?

不能只贴文,没说明原因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要声明,一段话,并不能说明作者的真实想法,我们只是就这段话本身来研讨,看是否合乎经论、合乎常理。
通俗地说,这段话很容易给弟子一个误解:我是凡夫,没有智慧,对佛说的、上师说的只能先相信,相信以后照着做。
如果这样想,很可能就抑制了弟子的思考能力。实际上,今天这个时代的佛教徒,思考能力已经相当微弱了。鼓励尚且不见效,何况抑制?
近年来出现黄蓉升任少林掌门的怪事,原因固然复杂,其中之一,也是弟子们习惯于不思考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金 发表于 2016-7-19 21:11
先要声明,一段话,并不能说明作者的真实想法,我们只是就这段话本身来研讨,看是否合乎经论、合乎常理。
...

显然,您想要讨论的,和《广论》教理毫无关系!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2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讨论,就要欢迎各种声音。不知其他诸位有何高见?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9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龍騰四海 于 2016-7-19 23:37 编辑

好,那我就只针对那几段原文作回应,不涉及评论该团体或师长。

【科学上面有这种看法:你总要说服我,要讲道理我才相信你。这个是目前世间共同认可的,但实际上大有问题。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说,世间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是在追求真理,对于真理是要讲清楚了我才相信。请问科学家们是讲清楚了、了解了真理后才相信的?还是从不了解,先相信、肯去学才了解的?如果不是先相信、跟着去学,他有没有机会了解?这是找不出一个例外来的,所以世间非常颠倒。】
=>其实科学家做实验谈不上什么相不相信,只是先大胆假设,接着小心求证,等验证无误后,才会声明在某条件下某结论是成立的,但也不敢打包票说以后不会被其他条件推翻,因为科学日新月异不断推陈出新,正是这样持续依凭证据修改前人看法,才叫实事求是才叫理性。

【我们虽然不是科学家,可是我们从小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我们去学校念书,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个字这样写、这么念。你因为相信他才跟着他念,如果你不相信他,他告诉你这样念,你就不会跟着他,而是照自己的意思,这样你能学得好吗?老师叫你去做实验,你不相信他,自己做自己的实验,你可能学到老师的东西吗?】
=>其实学写字学发音也谈不上什么相不相信,使用共通的语言文字就只是遵守游戏规则的共识而已。在学校照老师说的做实验,也只是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罢了,等他毕业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就开始按自己想法搞了。

【本来世间对这个道理就是一片模糊,这个问题我们不去细谈它。将来一旦我们遇见这种状态,乃至于我们自己内心现起这种概念,如果了解了这个道理,会晓得这是烦恼来了。如果看见旁人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有机会可以指给他看,不过不一定能说服人家,我们要了解,真正烦恼来的时候不是用道理可以说服得了的,后面会告诉我们这个特点。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个行相,这个认识对我们有绝端重要的意义。】
=>这段话讲得有点隐晦,大意是在叫人要先相信再分析之类的,若是先分析才肯相信的则被其指为是烦恼。
但其实佛陀对不同根器的,也应机讲过不同的话;
(1)钝根所化机或信行人,是先相信于是产生信心,然后透过闻思修证悟。所以说了毒箭喻,没时间分析毒箭等事,先相信解毒比较重要。
(2)利根所化机或法行人,是先分析才会产生信心,然后透过闻思修证悟。所以说了「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为敬。」

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徒,由于各种乱象层出不穷,故若效仿前者(1),自以为与师长相应但有可能只是与追随明星无异,恐会堕入迷信而易上当受骗,先是请为师长后又唾弃毁骂则有过患。故应当效仿后者(2),先理智分析详加观察,再由生起定解而坚固信心,如此稳扎稳打则不易动摇,也才能与师长心绪中的"佛法"相应,而不是与"人"相应。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龍騰四海 发表于 2016-7-19 23:03
好,那我就只针对那几段原文作回应,不涉及评论该团体或师长。

【科学上面有这种看法:你总要说服我,要 ...

若我沒記錯,這是宗座的廣論,說學習前要先信,才能進一步去解 行 證
感覺上有人對宗座的開示會放大檢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您真记错了,还真不是他说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金 发表于 2016-7-20 09:29
姐姐,您真记错了,还真不是他说的。

對不起
我記錯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法師的廣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一听就信的人,往往真实的动机是利用佛法,希望佛法能给自己带来靠自己的力量得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本来怕死,正好佛说西方有个极乐世界,而且某知名人士说往生极乐世界是活着去不是死了再去,于是正中下怀。虽然这种想法最终不可能实现,但是暂时安慰自己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说到底,还是一种贪欲。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葉小釵 发表于 2016-7-20 09:54
日常法師的廣論

我看到的时候,觉得这个说话的口吻风格象日常法师.不知道对不对.猜测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金 发表于 2016-7-20 10:23
选择一听就信的人,往往真实的动机是利用佛法,希望佛法能给自己带来靠自己的力量得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本来 ...


善法欲的贪,  凡夫最开始是需要的.不贪这个就贪那个.  心总得有个希望和寄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16-7-20 11:36
善法欲的贪,  凡夫最开始是需要的.不贪这个就贪那个.  心总得有个希望和寄托.

說的好
下士道一開始要他沒貪欲,根本不可能
信為欲依,要下士(凡夫)一開始就要有清淨無染的信,別鬧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12:19 , Processed in 0.03918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