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35|回复: 28

中国高僧X档案2号:被两次逼婚的高僧(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慧灯元照 于 2015-9-1 10:49 编辑



中国高僧X档案2号:被两次逼婚的高僧(二)

释龙相

出身高贵的天才少年鸠摩罗什,自从在罽宾国王宫和外道辩论并一战成名后,就此走上了求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康庄大道,这短暂的几年也可能是他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这期间,鸠摩罗什做的最被后世传为美谈的事,就是他折服了自己的老师槃头达多,让他改宗大乘。

当时鸠摩罗什在西域已经名声大噪,槃头达多听说以后感到很莫名其妙,就亲自大老远的从罽宾跑到龟兹,来跟学生进行“学术讨论”。鸠摩罗什对老师宣讲了大乘《德女问经》。大乘的思想,本来老师槃头达多和弟子鸠摩罗什都是不信的,因为大乘经说空说假,和小乘经讲的诸法实有完全不同,而此时鸠摩罗什居然给他讲大乘经,槃头达多根本不能接受。但好歹也是有德高僧嘛,不能掀桌子吧?还是要表现涵养吧?于是他就给鸠摩罗什讲故事,说你啊,说这些干嘛啊,啥空啊空的,多可怕啊,你听我给你说个故事呗!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脑袋有病,极度偏执,要求给他纺线的师傅纺很细很细的线。纺线师傅尽了最大努力,把线弄到极细极细,那人还不满意。最后师傅大怒,指着空气说:“这就是细线了!”偏执狂问:“那我咋看不见呢?”师傅说:“这线太细啦,我这么好的工匠尚且看不到,你哪儿能看得到?”偏执狂就大喜,付钱拿着空气走了。小乘的法师是很擅长讲譬喻讲故事的。老师说这故事啥意思呢?意思就是:你鸠摩罗什跟这个纺线工一样,受着别人的供养,实际却什么也拿不出来,拿出来的就是个“空“!更难听的话没说出口——你不就是一骗子吗?!鸠摩罗什被老师讽刺,很耐心,不放弃,足足跟老师解释了一个多月,槃头达多这才相信大乘所说的空假是真的有道理。于是,槃头达多做出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他反过来拜鸠摩罗什为师,并且说了一句名言:“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这个故事可谓流芳百世,但我插句题外话:槃头达多老师讲的那个纺线的故事,怎么就越看越跟《皇帝的新衣》有关系?搞文学研究的人还真可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从这件事以后,鸠摩罗什的名声就更不得了了,西域诸王都以极度的虔诚来礼敬他,甚至他每年讲法,来听讲的国王们都会跪下来,拿自己的身子当人梯,让鸠摩罗什踩着坐上法座。

如果生活永远这么美好下去,可能鸠摩罗什也就是西域历史上一位传说中的高僧,和中国没什么关系,我们今天也就不会把他当作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圣人之一来尊敬了。

所谓人怕出名,青年英俊的鸠摩罗什,因为声名太大,终于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滑铁卢。

因为,他被一个惹不起的人看中了,这个人,就是前秦皇帝苻坚。我们一般人对苻坚的了解,最多也就是淝水之战和“草木皆兵”,好像他很脓包的样子。其实苻坚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他非常重视人才、爱惜人才。

当时,龟兹王的弟弟白震想要谋反,推翻白纯。于是他就和前部王一起到苻坚那里朝见,想搞里应外合。到公元377年,太史报告苻坚,说天象显示会有外国的大德智人出现来辅佐他。苻坚这个人特别爱才,当时他最倾慕的高僧有两位,一位是龟兹的鸠摩罗什,一位就是襄阳的道安大师,于是他认为,莫非连老天都在帮我得到这两位高人?实际上,后来道安大师跟了苻坚以后,也多次在苻坚面前推荐鸠摩罗什。可以说,苻坚这辈子都想得到鸠摩罗什。

终于,公元382年,苻坚开始行动了。他派遣大将军吕光帅兵七万,西伐龟兹,并且在吕光临行之前,苻坚还殷切嘱咐,说自己不是贪西域那块地,纯粹是爱惜鸠摩罗什这个人才,让吕光一获得鸠摩罗什就赶紧给他送来。这话说得也未免太欲盖弥彰,实际上作为一个帝王,征服西域才是他的根本目的,但鸠摩罗什作为附属品,当然也是必须的。

于是,吕光就带着大军开拔了。

到384年,龟兹被吕光攻破,《晋书》上说,龟兹王白纯携珍宝逃走,《高僧传》则说白纯被吕光杀了,吕光又立白震为新的龟兹王。总之,随着舅舅白纯的失败,鸠摩罗什家破人亡,变成了吕光的阶下囚。

吕光此人是一个非常骁勇善战的将才,精通兵法谋略,但《晋书》也记载,这人不爱读书,所以他只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是文化人。没文化,他怎么能欣赏鸠摩罗什?苻坚只让他带回鸠摩罗什,又没叮嘱他不许对鸠摩罗什干嘛干嘛,而鸠摩罗什名气这么大,年纪又这么轻,现在落到了自己手里,吕光会放弃这个娱乐的好机会吗?于是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拿鸠摩罗什开心。

很快,他就想出了一个非常恶俗变态的节目:

“鸠摩罗什大师,你娶个媳妇吧!”

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个情节似曾相识吗?在不是很多年以前,大批僧人被赶出寺院的时候,逼他们放弃宗教身份的手段,最奏效也最恶毒的一招不就是千方百计给他们塞个老婆吗?所以,这种事,根本就不稀奇,千百年来,有权有势者想虐待僧人,思路都是一样下流的。不过,对吕光强迫鸠摩罗什娶妻这件事,我有个朋友还有更独到的见解。他说,鸠摩罗什的父亲如果长得不美好,耆婆公主也不会非要嫁给他,耆婆作为公主,想必也十分貌美,所以,鸠摩罗什的基因必定非常出色,再加既有名又年轻,粗人吕光一看到这样名震西域的小帅哥现在落到任自己宰割的田地,当然会想虐待他啊!这根本就是一种变态的性心理嘛!对这个说法,我也觉得很赞同!

吕光逼迫鸠摩罗什结婚,鸠摩罗什当然拒绝,苦苦哀求,坚决不接受。而吕光只用了一句话就把他的上诉全部驳回了,他说:“你的道德不能高过你爹!”估计鸠摩罗什听到这句话时,真要悲愤欲死:这叫什么逻辑?!这叫什么伦理?!所以我前面就说了,鸠摩罗什的悲剧和他的父母有很大关系:如果他爸爸当初没有扛不住压力还俗娶他妈妈,吕光到此时也就拿不出这么一个乍听很有理、实则是狗屁的借口。当然,即使没有这个借口,吕光也还会想出其他招数,只是,这个理由实在是太现成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吕光把鸠摩罗什灌醉,然后和一个美女一起关进了小黑屋。僧人的戒律是禁止喝酒更禁止女色的,吕光可算得无所不用其极。他给鸠摩罗什安排的妻子,是白震的女儿,也就是鸠摩罗什的表妹。被灌醉后和表妹一起被反锁在屋里的鸠摩罗什,最终屈服了。当然,如果他不屈服,下场想必不是死就是生不如死。

对这件事,后世评价不一。有道德圣斗士认为,不管怎么说,破戒就是破戒,鸠摩罗什的节操有污点,他本应该自杀护戒!也有人认为,人嘛,到了这个时候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太苛求了。

但,我完全不苟同这两派看法。鸠摩罗什最终选择忍辱屈从,的确是因为他不肯死。他为什么不肯死?我们回忆一下前文,当母亲耆婆劝他弘化中国的时候,鸠摩罗什说了什么?他说:“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矇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

为了把他发誓弘扬的大乘佛法播撒到中国去,他就一定要活着,再屈辱也要活下去!

这,就是他实践的菩萨行。


发表于 2015-9-1 1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沙发
发表于 2015-9-1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5-9-1 1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龍騰四海 于 2015-9-1 12:52 编辑

讚!

小說《不負如來不負卿》對於這裡的忍辱屈從編了一個橋段解釋說,本來該關在一起的表妹被偷偷掉包為穿越女,鳩摩羅什認為那是菩薩派來的仙女幫他度過難關的,所以只好忍辱將計就計應付呂光,目的還是為了日後能實現弘揚大乘的誓願,這就是為了眾生而犧牲自己的菩薩行。
发表于 2015-9-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德圣斗士认为,不管怎么说,破戒就是破戒,鸠摩罗什的节操有污点,他本应该自杀护戒!

不知当时西域人依何部律得近圆?不管怎么看,“破戒”和“自杀护戒”的说法都很怪异吧?
先说破戒的问题。罗什饮酒後住本性地不?若不住,止得饮酒堕,未得非梵行他胜,不算破毁比丘身份。若住本性地,非梵行之前如法捨不?(对表妹一说即可成捨)若如法捨,行非梵行时止是白衣,何破戒之有?(而且事後还可以再次出家近圆,不过夏数归零而已)罗什是有学问的僧人,又不是近圆之後也不学戒,糊里糊涂混饭吃的那类人,难以想象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居然不先捨戒,直接去犯他胜,做出这种昏头选择的可能性,在罗什身上基本是零。
再说自杀护戒的问题。戒律本来就不许比丘自杀,或曰唯许阿罗汉,但从後来捨弃身份并受用女子的结果来看,当时罗什显然不是阿罗汉。既然如此,所谓的自杀护戒,究竟要怎么达成呢?若在自杀前捨弃比丘身份,则自杀护的是什么戒?若不先捨弃比丘身份,自杀本身就犯戒,岂有犯戒反而可护戒的道理?
发表于 2015-9-2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伐折羅伊喜伐羅 发表于 2015-9-1 14:40
不知当时西域人依何部律得近圆?不管怎么看,“破戒”和“自杀护戒”的说法都很怪异吧?
先说破戒的问题 ...

如果是被灌醉了,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强迫发生了不净行,算是破戒吗?
发表于 2015-9-2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5-9-2 05:33
如果是被灌醉了,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强迫发生了不净行,算是破戒吗?

如果,完全被酒精麻醉了,基本是不省人事,不犯。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9-2 08:01
如果,完全被酒精麻醉了,基本是不省人事,不犯。

觉得从生理的角度,这不可能成功。
发表于 2015-9-2 1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丘或比丘尼,若遭人強暴,只要心中無淫念且無樂受,甚至充滿苦受,便不犯淫戒。但若有一絲樂受,便犯不可悔罪。
发表于 2015-9-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灯元照 发表于 2015-9-2 09:23
觉得从生理的角度,这不可能成功。

临近酒精中毒死亡。现代的蒸馏酒可能。古代那种酒,度数低。就多就是小小麻醉。
发表于 2015-9-2 1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龍騰四海 发表于 2015-9-2 10:34
比丘或比丘尼,若遭人強暴,只要心中無淫念且無樂受,甚至充滿苦受,便不犯淫戒。但若有一絲樂受,便犯不可 ...

如果是被騙的呢?算不算犯?若是犯了要怎麼辦?
发表于 2015-9-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_wgh 于 2015-9-2 13:12 编辑

话说古时候的酒,有时候也很厉害的!怎见得,有书为证:

    众军汉见白胜是卖酒的,便说∶“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酒吃,也解暑气。”杨志听了训斥道∶“你们这些村鸟知道什么,全不知路途上艰险,多少好汉给蒙汗药麻翻了。”

  晁盖七人出来说∶“口渴得很,卖给我们一桶酒喝。”白胜说∶“好,五贯钱一桶。只是没有碗,就用两把酒瓢舀着喝吧!”众人一边吃枣子,一边喝酒。吴用舀了半瓢酒,说去取点枣子,进松林里去了。

  吴用到树林里,把酒倒掉,从衣袋里掏出纸包,把蒙汗药倒在瓢里,走出松林。

  晁盖见吴用出来,说∶“一桶酒喝得干干净净了。”吴用拿酒瓢到另一桶酒里舀出一瓢说∶“我再喝一瓢。”白胜一把夺过吴用手中的酒瓢,放在酒桶里搅了两下,说∶“你这客人有头有脸的,却不是君子。”

  众军汉见卖枣子的喝了酒,都说∶“我们也买一桶吧!实在太热太渴了。”老都管也说∶“冈子那边没处讨水喝,就让大家买了喝吧!”杨志见卖枣子的喝了没事,就说∶“既然老都管说了,就去买了喝吧!”

  众军汉凑了五贯钱去买酒,白胜却说∶“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众军汉陪笑道∶“那是说笑话,何必当真。”吴用把白胜一推,说∶“大家都出门在外,做点好事吧!”说着把酒桶送给军汉。

      吴用又拿些枣子说∶“给你们下酒。”众军汉谢了,轮流用瓢喝酒。连老都管、虞侯和杨志都喝了。顷刻间,杨志等十五人个个头重脚轻,先后软倒了。


摘自《水浒传》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发表于 2015-9-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离开寺院找地方娶老婆,自古以来很多没有根据就说他破戒,对这样有争议也只会发生在汉地。鸠摩罗什为了制止破戒,吞绣花针一钵,没有感觉现在这点科学也许解释不了。印度现在的外道脸上能插几根很长针,也不会痛的。自古以来佛教备受打击,是众生福报不够。佛教肯定不允许一点淫欲,现在谁能吞针,用针扎一下都可能受不了。
发表于 2015-9-2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菩萨是不是出家,有依据的。大庄严法门经卷下(大一七·八三○中):‘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中略)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鸠摩罗什、维摩诘、莲花生这些菩萨我认为都是出家,都是学佛的觉得都应该非常尊重这些菩萨。
发表于 2015-9-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十四两楼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了,保有菩萨律仪又不等于就自动保有声闻律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1 02:14 , Processed in 0.0365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