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喜饶嘉措

关于“有边”和“断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P>考我吗?那末学不才,谈一点点,错谬处还请指正:</P><P>大概地说,应成派出于宗大师的《广论》,主要是破太过与不及,提出自宗的正见,即是月称论师的思想,称为应成派。</P><P>应成派以为∶缘起法即是空的,空是不破坏缘起的。承认一切法空,即假有法也不承认有自相,与自续派的不及不同;虽承认一切法空而不许破缘起,故又与太过派不同。</P><P>&nbsp;</P>
发表于 2004-10-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你上面说的,看过几本中观书的都知道,即使没有看过常在论坛混的也都能说出来,难到这些人都成了明白应成派的了嘛?既然你提到《广论》,广论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中观正见,至极难得!
发表于 2004-10-2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是的,但我也记得一句,不知道您看过没有:“-------若安立此为得正见诚乃易事。”</P><P>可见难与易不过是相对的说法,难得不等于不能得,易事也不等于轻而易举。</P><P>佛陀说过:“缘起甚深甚妙”,但佛陀也曾说过:“现见法、灭炽燃、不待时、缘自觉。”这个恐怕您也是闻所未闻吧,呵呵~~~~</P>
发表于 2004-10-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P>嘻嘻,尔安知我闻所未闻?别以为只有自己学过根本阿含经典,不过对于《杂阿含经》,想必你的理解也有问题吧。建议如果你对阿含有兴趣,可以多看《增一阿含》,至于杂阿含嘛,嘻嘻,晚几年看不会害你。正如《金刚经》云:若有中观正见可以通达,则不名通达中观正见(被我演绎一下,嘻嘻)。原文是:须菩提,有阿罗汉果可证否?不也,世尊,实无有果名阿罗汉。</P><P>如果您继续增上慢下去(因为看你的帖子感觉不像是妄语,猜测而已,嘻嘻),就像法尊法师所说:就继续闷葫芦做梦吧!</P>
发表于 2004-10-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增上慢是有的,当然不止是我一个人,不过这倒提醒我要深入经论,要不然连慢的资本都没有了。</P><P>那么这一贴就到这里吧,再回去看看书,思维思维。</P>
发表于 2004-10-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l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bid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bidi-language: AR-SA">基本赞成龙吟兄的见解。象喜饶嘉措等兄名义上持中观应成正见,一方面不脱有见窠臼,如不知佛功德的假安立性;另一方面又堕入顽空泥潭,如说“</SPAN>&lt;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bid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bidi-language: AR-SA">有边和无边是无明的虚构产物,就像龟毛兔角一样,</SPAN>&l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bid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bidi-language: AR-SA">”但实际有边与无边指见,不能说绝对无。</SPAN>
发表于 2004-10-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P>龙吟兄&nbsp; 你既然觉得自己懂中观 那么我想请教一下:</P><P>什么是人我执和法我执?他们所执着的对象是什么?</P><P>&nbsp;</P>
发表于 2004-10-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俗人</B> 发表于 <I>2004-10-5 16:46:57</I> :<BR><P>龙吟兄&nbsp; 你既然觉得自己懂中观 那么我想请教一下:</P><P>什么是人我执和法我执?他们所执着的对象是什么?</P><P>&nbsp;</P><HR></BLOCKQUOTE><P>承蒙您的关注,不过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想反问您几个问题:<BR>您之所以向我“请教”(这是您说的),是因为您确实不懂而向我请教?还是您看出我的文章有什么缺陷而对我质问?或者是因为您非常慈悲,出于对一个初学的帮助而进行的考问?再不然您就是想找个碴把我羞辱一番,让我夹着尾巴滚蛋?</P><P>如果您是想向我请教,那么您就不能用这样的语气,这明显表示出您的不尊敬,虽然我并不在乎,但这种表里不一的言行会直接影响您自己的修行。</P><P>如果您是想对我质问,那么您可以直接从我以前的(或以后的)文章中指出我的不足和缺陷,通过讨论和如理的思维我会接受或者保留意见,但因此我会对您表示感谢并和您建立友谊。</P><P>如果您是想对我考问,那么首先应证明您自己的实力并得到我的尊敬,否则我没有必要接受您的教导,这不是我有增上慢,而是因为我久经沙场学会了谨慎。</P><P>我想您不大可能是最后一个目的,即便是您也不可能承认,而且因果是那么的不虚,护法神的眼睛又是雪亮的,我就不必要再做过多的说明了。</P><P>呵呵~~~~尽管没有得到您的答复,我还是借这个机会简单回答一下您的问题,当然不是为了您,而是其他人:<BR></P><P>就我执和法执而言,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识是把“法”理解为诸法的事相,一种是把“法”理解为诸法的理性;前者说的法就是诸法的意思,后者说的法是指“轨持”即法义。<BR>一般我们指的“法执”就是指在诸法上所起的自性执著,而“我执”指的是自身中所起的自性执著,这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经论中都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BR>重点在于第二种认识,即把“法”定义为“轨持”。这样一来,“法执”就不是指在诸法上所起的自性执著,而是指在“轨持”义理上所起的自性执著。<BR>许多人都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其原因是没有深观五蕴,而只是在理性上思辨,希望通过正理遮破自性见。这并不是不可实行的方法,但由于偏向法空的思维,生起“理在我外”的意念,把性空的含义看成了离于事相的理性。因此把无为法和有为法截然分开,以为有为法是无常变异的,而无为法是常恒不变异的,殊不知无为法正是依于缘起法而说的自性空不可得,又怎么能用自性见的常或非常来衡量呢?这种认识促使了更深一层的法执,即对性空本身的执著。<BR>其实这还是一份细微的自性见,我们只有从思辨法空的理性落实到反观自身的无我,由萨迦耶见的不起才能更进一步证悟一切法与法性皆空。若只单单思维正理,那是毫无作用的,所谓∶「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名得无我智」。若没有实证无我,破除我执,那一份我所的观念根本就不可能破除。<BR>所以那些把缘起性空的道理谈一大堆,但由于没有真正的破除我执,从而在法(义理)上执著而不自知的人,大有人在!</P><P>呵呵~~末学一点浅见,各位老大见笑了,见笑了---------。</P>
发表于 2004-10-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P>废话太多,没一句,说道点子上<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26.gif"></P><P>你要是真的如你所说是来学习的,那就应该仔细去看看《菩提道次第略论释》的学观法(从十五卷开始)看明白了,再来回答我得问题。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很小儿科,看你的回答就知道,你是压根就不懂。</P><P>你现在这种所谓“中观见”也不过就是一朵假花,既没有香气,也不可能结果,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自我欣赏罢了。有人说你是个增上慢人,也还真是没错。</P><P>看完帖子好好生生闷气,乖乖读书去吧,读完来再来吵架,我一定奉陪到底<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20.gif"></P><br>[此帖子已被 俗人 在 2004-10-5 20:46:43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0-5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龙吟</B> 发表于 <I>2004-10-5 19:34:00</I> :<BR><BLOCKQUOTE>就我执和法执而言,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识是把“法”理解为诸法的事相,一种是把“法”理解为诸法的理性;前者说的法就是诸法的意思,后者说的法是指“轨持”即法义。<BR>一般我们指的“法执”就是指在诸法上所起的自性执著,而“我执”指的是自身中所起的自性执著,这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经论中都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BR>重点在于第二种认识,即把“法”定义为“轨持”。这样一来,“法执”就不是指在诸法上所起的自性执著,而是指在“轨持”义理上所起的自性执著。<BR>许多人都没有搞清楚这一点---------。</BLOCKQUOTE><P><HR></P><P>龙吟,提醒两点:</P><P>1、关于“我执”的说法不正确(精确);</P><P>2、对“法”的“轨持”义理解错误!</P></BLOCKQUOTE>
发表于 2004-10-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P>俗人:</P><P>&nbsp;</P><P>呵呵~~谢谢您的忠告,不过我回答了您的问题,而您却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好像不太礼貌吧。</P><P>另外,呵呵~~您认为我是来吵架的吗?或者您是想和我吵架?呵呵~~~</P><P>看您所写的回复,您的心态可谓是昭然若示!而您却不做任何的掩饰,难道真的是有恃无恐?</P><P>我想在我们回复别人以前,若能再重新思维一下菩提心不会是一件坏事。您的心态从一开始就不正常,这是有目共睹的,而我提醒您以后,您居然还是这样,真是让我感到非常遗憾。</P><P>格鲁一派能让我感到他的伟大,不是因为他的性空见,而是因为他的菩提心,是其六度四摄的大乘胸襟。也许您比我更加知道中观的甚深法义,但我敢说您忘记了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这些难道不是比懂得中观的义理更加重要吗?</P><P>我来此不是为了显示什么,我说出我的意见并希望听到大家的意见,我希望能得到具体的说明和帮助,而不是这种傲气十足的空洞的批评。而且恐怕您根本就没有仔细看仔细去思维我所写的这些内容,否则您就会明白我所阐述的意思和您所指示的资料并无出入。</P><P>在这里,没有人有资格不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批评其他的人,要批评我,可以,拿出依据来,有理有据的批评我自然会接受,而无缘无故的嘲弄只能显示自己有内在的问题!</P><P>您要我乖乖的看书吗?呵呵~~</P><P>难道您忘了?我本来就是在乖乖的看书,是由于您向我请教问题,我才回复您的,而您之所以请教我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P><P>呵呵~~~</P><br>[此帖子已被 龙吟 在 2004-10-5 21:43:55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0-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释观清</B> 发表于 <I>2004-10-5 20:59:25</I> :<BR><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P></P><P>龙吟,提醒两点:</P><P>1、关于“我执”的说法不正确(精确);</P><P>2、对“法”的“轨持”义理解错误!</P></BLOCKQUOTE><HR></BLOCKQUOTE><P>谢谢指教,也许我没有说明白,也许您没有看清楚,关于“法”有两种解释,我已经说明了。</P><P>法可以作为随顺世俗的一切法(诸法)来理解;也可以作为不变的“轨持”即具有本然性、必然性、普遍性的规律来理解,在这里就是指一切法空性。所谓法执,就是对这两种概念生自性见的执取。</P><P>关于我执是五蕴和合上的自性见,也是非常明白的事情,谁都知道,我想用不着再更精确的解释。</P><br>[此帖子已被 龙吟 在 2004-10-5 21:57:55 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0-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顺着你,捧着你就是慈悲,我敲敲你就是无明 对不对<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66.gif"></P><P>你对慈悲的理解未免太窄了。</P><P>至于你写的那些自己都不知所云文字,我倒还真是看过,只是看了就忘掉了。</P><P>我会按我自己方式来提醒你,你爱怎么理解请便^_^</P><P>顺便说一下 你的他心通我很佩服,不过这里不太提倡这个你还是省省吧<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gif"></P>
发表于 2004-10-5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俗人</B> 发表于 <I>2004-10-5 22:26:37</I> :<BR><P>我顺着你,捧着你就是慈悲,我敲敲你就是无明 对不对<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66.gif"></P><P>你对慈悲的理解未免太窄了。</P><P>至于你写的那些自己都不知所云文字,我倒还真是看过,只是看了就忘掉了。</P><P>我会按我自己方式来提醒你,你爱怎么理解请便^_^</P><P>顺便说一下 你的他心通我很佩服,不过这里不太提倡这个你还是省省吧<IMG src="http://www.gelu.org/bbs/images/Emotions/1.gif"></P><HR></BLOCKQUOTE><P>请原谅,相对来说我是初学,对传承于我的法教还没有掌握熟练,而且我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引经据典,所以在阐述中不免偏漏,不过我想不至于向您所说得那样一无是处。所谓学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许您知道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您也未必了解。所以如果您是想讨论,我们可以平心静气的来写写自己的体会,好从中受益。<BR>但如果您想争论,那么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相对于格鲁来说我是个门外汉,除了龙树的《中论》和祈竹仁宝哲的《甘露法洋》,其他的格鲁资料我都没有完整地看过,所以我不是您的对手。但这并不表示我对中观胜义一无所知,我很清楚我所知道和要表达的义理,所以我敢面对任何权威阐述自己的意见,这虽然带有一分增上慢,但毕竟也是在讲道理,而不是冷嘲热讽或者无故的诽谤。</P><P>相对来说,您的态度让我失望,也许您的知见和修为都在我之上,但您的处事方式确实让人感到难堪,因为这和祈竹仁宝哲在《甘露法洋》中的教授相左。而《甘露法洋》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口传传授,这也就意味着您作为管理员,并没有真正的学好《广论》,没有切实实践里面的法教。<BR></P><P>虽然如此,这也并没有动摇我对《广论》的信心,因为学而不习的人,到处都是。我没有必要向这样的人学习,反而应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我还是很感谢您,至少提醒了我,让我在以后不犯像您一样的错误,不会以您那样恶劣的态度去面对一个想要亲近正法的人。</P>
发表于 2004-10-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龙吟</B> 发表于 <I>2004-10-5 21:42:33</I> :<BR><P>法可以作为随顺世俗的一切法(诸法)来理解;也可以作为不变的“轨持”即具有本然性、必然性、普遍性的规律来理解,在这里就是指一切法空性。所谓法执,就是对这两种概念生自性见的执取。</P><P>关于我执是五蕴和合上的自性见,也是非常明白的事情,谁都知道,我想用不着再更精确的解释。<HR><P></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FONT size=4>我想是你没明白:)</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FONT size=4>1、如果“<FONT size=3>我执是五蕴和合上的自性见</FONT>”,则,执“离蕴我”的人将已经无有“我执”了;</FONT></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FONT size=4>2、“轨持”义已经是对一切“法”的定义了,故不应该由此而分为两种。</FONT></SPAN></P></BLOCKQUOTE><br>[此帖子已被 释观清 在 2004-10-5 23:56:30 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4-27 04:29 , Processed in 0.03283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