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笨者之帚

为什么佛教徒家庭多不和睦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cuo 发表于 2014-7-1 18:07
出家众还要讲六和敬等,在家众也有和睦的必要,不仅是家庭内部,同样涉及同学大众之间。虽然家庭和睦是一 ...

是的,我们修行是依靠种种顺缘的,譬如您说的僧团和合、家庭和睦,这很在理。但是我觉得如果是把修行的目的变成仅仅为了成办这些顺缘的话,就比较麻烦了。说好的三主要道呢?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4-7-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佛教徒家庭多不和睦?
冤親債主..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7-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祥云 发表于 2014-7-1 18:50
是的,我们修行是依靠种种顺缘的,譬如您说的僧团和合、家庭和睦,这很在理。但是我觉得如果是把修行的目 ...


“仅仅为了”,当然不合理。往往我们接触佛法一段时间的人,不会在理上建立这种“把修行的目的变成仅仅为了成办这些顺缘(如家庭和睦)”上,我们学的无不是大乘解脱和菩提道的理。

可能以下情况更常见些,进入道场学解脱道,很相应,很欢喜;出了道场回到家,想到家境和道场差距过大,生活很现实解脱相对虚幻,成办解脱还有时间,但明天不上班就算旷工扣钱,因此压力大烦恼多,不断地计较。这如果是常情的话,也得面对。我不相信一个纯粹但普通的学佛居士家庭,一点家务烦恼没有。

小猫小狗也不喜欢恶劣环境,它们也想从中成功逃离。我们看自己有没有出离心,并非仅看自己想不想从困境里解脱,还看自己怎么面对这个困境,执著程度如何。过分地贪爱和过分的嗔怨,都不合理。

如果自己通过闻思知道了怎么对治自己,再加上对上师三宝的不断祈祷,因个人业感来的家庭等环境,想必是可以改善的。但即便没能改善,至少我们可以改善自己,也算是都有所改善吧。
发表于 2014-7-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和睦的很多,没有信仰的家庭也有很多不和睦的
只看到了少数不和睦的,没有看到多数不和睦的

标题应该改为: 佛弟子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
发表于 2014-7-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悉達多太子離家修行,讓父親很不高興..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祥云 发表于 2014-7-1 17:32
我们当让不希望信佛的家庭不和睦,我们不是希望一切众生都快乐吗?但是,皈依学处是否在藏地就是皈依学 ...

1、您显然对皈依学处的理解有误,我们当然会认为佛教徒最好和佛教徒结婚,这是一个理想的情况,但是,佛经或者堪为定量的大论之中,没有说皈依三宝的佛教徒就必须与不是佛教徒的伴侣离婚,不能嫁(娶)非佛教徒这类,我们必须小心守护自己的皈依学处,避免染污和破坏,可是我们也不能随便往上面添加自以为是的皈依学处。也不能把某些环境下的方便说法奉为佛陀所说的学处。

2、我们承许自己是随顺大乘道的修行者,那么大乘道的修行重点,难道不是以利益众生为重吗?如果我们连自己身边的最亲近的人都无法利益,不但家庭不睦,乃至于有分崩离析的危险,这算是在修行大乘道吗?我很怀疑。菩萨戒里面有饶益有情戒,里面专门有提到: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何等十一?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
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
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
又诸菩萨,于随种种师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获,令离如是诸怖畏处。
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计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
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
又诸菩萨,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
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方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经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
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喜进学。
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不善处,安置善处
又诸菩萨,发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瑜珈师地论·菩萨地·戒品》)
三者饶益有情戒。云何菩萨戒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谓于应助伴者、于愚疑者、于有恩者、遭怖畏者、于忧苦身、乏资具者、求依止者、于应随顺于他意者、应正入者、应逆转者、应以神通调伏之者、如其所应,为作义利。
——宗喀巴大师 菩提正道菩萨戒论
上面这些经论,难道不是在说,我们应该尽量对众生以利益,用身语意三业来救护、施舍、开导众生吗?伴侣、孩子难道不是众生吗?如果说我们连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完全无法开导,度化,反而引发各种不睦,这算是随顺大乘道的修行者吗?如果家庭不睦甚至破裂,从心理学上讲,带给孩子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难以弥补。

如果我们的家庭只是偶尔有不睦,这是正常的,无论哪个家庭大概都有这种情况,但是如果我们家庭经常因为学习佛法而不和睦,甚至因此造成家庭破裂,那就需要我们自己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佛法修持上的误区,这也容易给外界以口实,如果外界社会上的人,看到佛教徒的家庭多不和睦,甚至破裂,这会让外界怎么看待佛教徒呢?

我们完全不必以为自己是大菩萨化现这类,但是,自许为大乘修行者,以菩萨戒、菩萨行作为自己效仿的对境,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和并非佛教徒的伴侣相处,正好也可以借此作为度化众生的因缘,以六度作为方便,想办法和家人和睦相处,给家人以和谐健康的生活,而不是只能修忍辱这类,或者因为信仰不同干脆就和伴侣离婚。
发表于 2014-7-2 0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4-7-1 23:04
1、您显然对皈依学处的理解有误,我们当然会认为佛教徒最好和佛教徒结婚,这是一个理想的情况,但是,佛经 ...

师兄码那么多字很难得,旁征博引。一个想要深入经藏闻思修菩提路的初修业者,显然是需要依止于静处或善处先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修出来再入世度众的。自己没有出离心,说菩提心菩萨行是很勉强的。至于随顺学我们当然随喜,不过我比较悲观一点,这个社会上泥菩萨太多了,佛法是在内心生功德,自己修自己的法,至于摄众,很难的,也要随缘。外在的好坏无常变迁本也是如此。而且如果特别在乎别人的“口实”,当年世尊也不会从家里逃出来。

有些人无法摆脱轮回家庭的束缚,大都是看不透放不下,对佛道的信心抗衡不过世俗的影响。有些人是有真的悲心和智慧摄受亲眷。不过我仍认为后者是极少数。作为初修业者的我们还是多说轮回过患,在家过患,以尽力相应下士道中士道法类为主,并且始终不离上士道目标。当然我做不到,但尽力去做呗。《现观》中说修道八地菩萨在证得有寂平等性加行后才在行为上转向利他的,之前都是依法自利的,就是自己修自己。譬如布施,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去除自己的悭贪。

不知道师兄有否家庭亲密成员无信仰或谤疑三宝的经验,如果有,可以把经验分享一下,以共我等末学学习。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7-2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祥云 发表于 2014-7-2 02:18
师兄码那么多字很难得,旁征博引。一个想要深入经藏闻思修菩提路的初修业者,显然是需要依止于静处或善处 ...

1、我的原文是【自许为大乘修行者,以菩萨戒、菩萨行作为自己效仿的对境】,而不是说自己已经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请看清楚原文,准确理解其中意思。
2、出离心的教法,是要我们摆脱对五欲乐、世间八法的执着,以求取解脱为主。而不是要我们去离婚,离开家庭。否则,藏传佛教中有很多示现在家身的大德,如萨迦法王、马尔巴等,难道他们都没有出离心吗?
3、泥菩萨是真菩萨的见习期,我们没有谁能一学法马上就变成真菩萨,我做不到,大概你也做不到,所以,都是在学习当中,泥菩萨可能是口头上外表上像菩萨了,随着修学的精进,慢慢内心上也会像菩萨的,如果上来就要求必须是真菩萨,恐怕这不符合佛教的教义,谁都要有一个学习和转变的过程,否认这个过程是不正确的。
4、世尊是出家了,而且后来把家庭里的各位处理的很好,例如父王和妻子孩子,这和我们讨论的家庭和睦是不相同的,毕竟我们讨论的是没出家的人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不是吗?
5、佛教以出家持清净梵行者为上等修行人,认为以出家身修行最为殊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在家过患的教法,这主要是给准备出家的人预备的,在家人不能以此作为修学的重点,否则必然会造成人格上的分裂,内心里的冲突。既然业力使然,已经成家,没有出家的可能了。那就应该认清业果,在学习佛法的同时切实履行家庭责任,而不是以学佛为借口逃避责任。在家是一种特殊的修行,眷属是最亲近的众生,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在家身去修行,去利益众生。佛也开许了可以在家修学佛法之故。佛也没说想学佛法就必须都出家。是吧。
发表于 2014-7-2 0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4-7-2 08:39
1、我的原文是【自许为大乘修行者,以菩萨戒、菩萨行作为自己效仿的对境】,而不是说自己已经有了出离心和 ...

师兄所言极是。我要表达的不是非要学佛的人出家,也不是要人离婚。但是到了有些瓶颈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居家过患和与异于己见的人亲密相处会很麻烦。

往昔噶当派大德那些舍家乡、离怨亲、依静处的教言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做不到是另外一回事,要惭愧。那些以学佛为借口不善待家人的是不对的,但家人跟自己不见得有佛缘。菩提眷属的话是好嘛,如果不是那自己如果真实趣入闻思修法行了,那就要谨慎抉择了,否则自己道业不容易上去的。

您说随顺出离心和菩提心而修当然随喜,但是何时能修到具相呢?
发表于 2014-7-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題好
想過一段時間
努力了幾年
自己差阿
現在還在調伏自心
发表于 2014-7-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济群法师曾说一个现象:学大乘法,发二乘心,行持不如人天道。

或许这也是在家学佛人家庭不和睦的一个原因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对待家庭的一个很重要诀窍就是到位而不越位,保证一种相对中立的微妙态度。
家人关系是跟我很亲密,但是无始以来这种家庭关系不知有多少,今生他们跟我有缘,就好好对待他们,将来也可能会分开,这是正常的,对待家庭成员好,但是心底也要有距离,知道他们和自己都是处于轮回之中,烦恼未净,同时也要避免自己的黏附和执著,如果太过于执著于家庭、亲眷,这又是烦恼,是轮回的因。所以有时候也该学学怨亲无定,破除自己过分的贪著。
总结一下,对待家庭关系上,也该是有智慧的,善巧的,不是固执蛮干的,要认清楚业力和因果,即避免过分执著这种家庭的亲密感,也避免过分疏离导致家庭不睦,应该是处于中道。
这里提供一个经验供参考:我对待孩子就是,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全心全意给你出谋划策,给你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不会代替你,你也必须自己努力,这样你才能成长。在你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做我自己的事情,我不会因为亲情的黏附,自己去打扰孩子的生活。也不会对孩子的选择横加干涉。除非说孩子的选择事关重大,实在是必须过问,就算这样,最后我也会以孩子的选择为准。
当然我不是上师,但我想这很可能是上师对弟子态度的一个缩影,弟子去找上师,上师会很尽心尽力帮他想办法,给他指引迷津,但弟子本身也必须努力,上师也不会时刻去过问弟子在干什么,去干涉弟子的生活,除非实在是违背教理了,做的很差劲,上师才会表示异议吧。我觉得这种关系模式挺好,很值得参考。


发表于 2014-7-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仔细看帖子 本来想说两句 想了下 算了吧 这种事说不清感觉 清官难断家务事
发表于 2014-7-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尽人事而后随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5-9 20:19 , Processed in 0.03910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