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6|回复: 10

悲智甘露——《修心七义论根本颂》讲记(妙方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般若学会·清凉妙音系列——

                                                 悲智甘露
            ——《修心七义论根本颂》讲记(2013年夏)

缘宗法师讲述            弘道法师记录


听经闻法时,静心谛听,安住在当下的时空,学会放松地聆听!听法伊始,我们不要太在意完全听懂。
我们可以观想自己和一切众生一起在听闻,这样心里会更为广阔安稳。同时,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保持正知正念。所谓散乱,就是心不知不觉地被各种境拉过去。如果大部分心安住在境上,还能用一少分心返观着,这样心就不会被很紧地拉过去,不得休息。如果保持一份觉照的心,我们的心态就会缓和下来,说话时也会有条不紊,不会一味地急于讲话。这不是一心二用,而是偶尔分出一小部分心返观一下,会让我们更好地安住在境上。这种返观的心,即是“正知”。正知像哨兵一样,能知道自己身心当下所处的状态。
供养曼扎时,我们可以观想自己的身体是须弥山,双眼是日月,四肢是四大洲,皮肤是黄金大地,心脏是摩尼宝,五脏六腑则是七政宝等人间天界美好的供物。观想我们自己的身体变化为圆满的净土,来做供养。
今天开始讲授《修心七义论》的根本颂,至于更详细的修法,可以参阅《修心日光论》、《甘露心法》,此二书如修行指导手册般,非常清晰。
《修心七义论》的主要内容是修习二种菩提心,一切佛法即以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为根本而建立起来。如佛法身的最主要近取因,即是胜义菩提心,俱有缘则是世俗菩提心;佛色身的最主要近取因就是世俗菩提心,俱有缘则是胜义菩提心。由此可见,成就佛的二身,不能离开二种菩提心。果位上有色身、法身,因位上有二种菩提心。可以说佛法的核心,就是二种菩提心!
因,谓近取因——种子(基因)。对果实而言,种子为近取因。
缘,谓俱有缘——阳光、水、土、肥料(外在条件)。
现今,我们不少佛弟子没有把握住佛法的核心,只是在某一方面用功,没有建立修行圆满佛法的框架。修行需要福慧或悲智二方面相互配合,如果是缺乏广大的福德智慧,最好的情况也只会成为小乘之道,能断我执、证涅槃;若没有福德的滋润,恶劣的情况往往会变成一种狂慧,落入断灭空,谤无因果。因此,福慧或悲智一定要双运。经中有言,无方便之慧是束缚;无慧之方便亦是系缚。方便、智慧双运,才能平稳地到达佛地。此中的方便,即是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六祖大师见当时修行人仅在外相上用功,因此他提倡在本性上、诸法实相上用功,讲到“顿悟法门”,但并非完全破斥外相的功夫。当时大家都在外相上打转,或打座、或忏悔,或讲经说法,而六祖大师提出三轮体空,不要执着实有,而特别提出空性的一面。即在空慧的摄持下,如幻地念佛、诵经、修定等,这种力量更不可思议。我们万不可认为六祖大师就否定念佛、诵经、修定等。脱下执相的枷锁,无住生心,无执着地行持菩萨各种事业。这就是二种菩提心相辅相成地修行,也就能把握佛法的核心。
龙树菩萨说:“我与此世间,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世间一切众生,想要证得无上的佛果,其根本就是菩提心,要使菩提心如须弥山一样坚固。这里的菩提心狭义是指世俗菩提心,广义讲也可指二种菩提心。大悲代表世俗菩提心;智代表胜义菩提心。成佛的根本就是悲智双运的二种菩提心。
空性慧是一种空灵、无挂碍的心,如果没有广大的慈悲心,就无法支撑这种空性慧。空慧需要有福德基础,否则是不敢面对的。以前很多人打座,一下空的时候,非常恐惧。当然这还谈不上真正的空性,只是修定时的心一境性。打座时没有考虑自我,专注于某一个境界时,好像突然找不到自我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证得。当似乎突然没有我的时候,就生起万分恐惧之心。这就是因为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坚实力量!一旦具足了出离心、菩提心,那么,也就会欢喜地面对空性智慧。
开始修空性有所了悟时,会产生恐惧,后来会渐渐生起欢喜心,因为他敢于面对了。敢于面对的心力是什么?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知道我执的过患,轮回无明的过患,通过这些道理的熏修,就敢于面对空性慧,慢慢生起欢喜心、洒脱的心。
《修心七义论》就是在二种菩提心根本上用功,在教授佛法的核心。本论的作者是伽喀巴大师。伽喀巴大师师承霞惹瓦,霞惹瓦师承博多瓦,博多瓦师承仲敦巴,仲敦巴师承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上师有三位:法铠论师、慈瑜伽师、金洲大师。
法铠论师在空性慧上有着非常高的见地。他曾怀着强烈的悲心,割下自己的腿肉施予他人,由此净化了罪障而证悟空性。慈瑜伽士修习自他等换的菩提心。一次在讲经法会上,他见一只狗被人打,由自他相换之力,自己腰部像被重击一般,痛得从法座上滚下来。“金洲”,据说是现今的苏门答腊岛,阿底峡尊者海上航行经十三个月来到金洲大师处求菩提心教授,并依师专修十二年之久。金洲大师,法名“却吉札巴”,义为“法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6-16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随喜!
发表于 2013-6-1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3-6-1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3-6-17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3-6-1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3-6-1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3-6-1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3-6-20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3-6-2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发表于 2013-6-26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赞叹随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5-6 07:07 , Processed in 0.0364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