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笨者之帚

如来藏是无为法,但为何能令有情生起求解脱之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受教,师兄们辩答精彩!
发表于 2012-6-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藏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如来藏;
如来藏并不比空性低级,空性并不比如来藏深入;二者仅仅是角度不同。
讲法时候,对于听到“如来藏”的人,好像不会过于恐惧“空性”的实质,那是因为讲说空性容易给听众带来“断灭空”的印象,断灭空也是错误的,是令人恐惧的,是让人觉得自己会有一个完全断灭的相续出现的无所琢磨感,这完全是这个词“空性”及其意义的特点,为了避免这个弊端,所以需要另外一个词“如来藏”。
重复一下,完全是词汇以及讲解容易出现的错误指向,是词与义自身的弊端。
发表于 2012-6-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2-6-6 12:20
有为法的定义:因缘聚合而成的法。反义词无为法:非因缘聚合而成的法。
见摄类学。

这个定义不是了义吧。依中观应成派不共见解,无为法亦是缘起法。无为法以各支分为缘起。记忆中是这样。
在中观应成中,无为法亦有作用。
发表于 2012-6-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6-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2-6-6 12:15
不仅如来藏是无为法,有说凡夫死亡的进入中阴前光明心现起的刹那也是无法为,但是非择灭无为,不过很快由于 ...

这种观点格鲁派不承许的,格鲁派并不用密法的道理去阐述如来藏,故与藏传佛教其他宗派,截然有异。

宝性论大疏导读:

此外,藏传佛教中的“大圆满”派学者将“如来藏”解释为“自生智”,“大印”派学者将之解释为“平常本来心”,“道果”派学者将之解释为“明空双运”,总之,主张作为胜义谛的“如来藏”不能是单纯的“遮法”-“空”,它必须同时还有“智”、“心”、“明”的一面,这样才满足“不空如来藏”的定义。否则,就是执着“无”的边,而真正的胜义谛是远离【中论】所讲“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边的。嘉曹杰认为,这种“非有非无“之见是对【中论】的误解,也是对双重否定律的排斥。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2-6-6 12:20
有为法的定义:因缘聚合而成的法。反义词无为法:非因缘聚合而成的法。
见摄类学。

自宗缘起有三义,聚集缘起,观待缘起和安立缘起,无为法不属于聚集缘起,但因其和有为法观待而有,故属于观待缘起,又是名言安立的,故也属于安立缘起,或者叫施设缘起。
发表于 2012-6-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护 发表于 2012-6-6 14:42
这个定义不是了义吧。依中观应成派不共见解,无为法亦是缘起法。无为法以各支分为缘起。记忆中是这样。
...

对呀,后面见摄类学。
就知道是经部宗小朋友入门的说法,我不是针对老笨而是针对刚有一个师兄提出无为法在佛教的定义,先不讲那么深入,从基础经部的解释入手。
发表于 2012-6-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2-6-6 15:26
这种观点格鲁派不承许的,格鲁派并不用密法的道理去阐述如来藏,故与藏传佛教其他宗派,截然有异。

宝 ...

中论还没有学,我先记住这个问题,留到以后再深入学习思考下,不过确实有作者在基位三身论引用拉蒂仁波切开示的观点这么解释。当然也对比过萨迦的说法,比如含藏因续。这个问题我先留在心里。

随喜诸位已经对经论非常深入的学习,我还有很多不足,先一旁旁观学习。
发表于 2012-6-6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如来藏堪能令众生生起厌离生死求取涅槃之心,按理该是有为法才对。”

答:應該指的是習所成種,有為法。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chodrak 发表于 2012-6-6 18:07
“如果如来藏堪能令众生生起厌离生死求取涅槃之心,按理该是有为法才对。”

答:應該指的是習所成種,有 ...

不太懂,译师能否做进一步解释?

习所成种的解释:

成唯识论二卷十一页云: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世尊依此,说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诸论亦说染净种子,由染净法,熏习故生。此即名为习所成种。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编】



二类种子之一,为本性住种之对称。即种子由现行的前七识,随所应而色心万差之种种习气,悉皆落于第八识中,更成生果之功能,此称为习所成种,又称新熏种子、始起种子。见《成唯识论》卷二。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着】
岗波巴大师在《大乘解脱庄严宝曼论》里面说,成佛之因如来藏,法音法师在编撰的《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也引用说,【冈波巴大师说:成佛的主因在于众生皆具佛性。】,如果对如来藏或佛性的理解有误,那么对此的了解也不可能准确,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是觉得如来藏是类似【本性住种】能做生因的那意思吧。

找到一段解脱庄严宝里面的解释:


(一) 大乘种性之根别可分为二:一是『自性住种』,另一则是『习所成种』。
(二) 所谓『自性住种』的人,他们能够自己来成长佛法,这边的成长所言,按照字面解释似乎有加工、变化的意思(”果”来说)他能够自己具足此等果,只要透过某些方式让功德显现即可、并非指自性住种的变化。因为他们从无使以来,他们法尔就具足此种功能(因为无始亦即无灭,非生非灭、没有造作,从本以来就有的),因此是人人皆有,但若把自性住种又划等同于大乘种性,这样的判断却也有问题。
这边主要所提的是『自性住种』是人人本有,而且是无始以来就具足的功能可成长佛法。有种说法:基道果当中的「基」和『自性住种』相当接近,不会有所变化(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现在皆有情)。就算是本质被贪嗔痴遮蔽了,现出烦恼样,但他的本质却不会有所变化,此即为『自性住种』。无论是造作多少善,也不会增加,造作许多恶,也不会减少。
『习所成种』则是可变异的,但却也很容易将『自性住种』『习所成种』误以为是不同的概念,『习所成种』,需要勤修善根才能成长佛法,事实上只要透过闻思修,去除种种的障碍使其显发,亦即需加工让他显发,经过长时累劫累世加工才能显发,此即为『习所成种』。因此,在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里所言,『自性住种』人人皆有,无始无终,并非因果法,无须外在条件、因缘是本自具足,透过闻思修三学将障碍去除即可显现。『自性住种』如何显现?只要有对的上师慢慢教导,即能够从遮蔽错乱当中加以显发。
『习所成种』听起来似乎很相像,但他所强调的是需要不断的燻习、勤修善根努力的去除盖障,需长时间才能达到种性的显发。有名词叫『法性』,自性住种也相当于『法性』,所以法性遍及一切有情,因此人人都有自性住种的条件,若还有机会听法、精进,则离成佛不远。如果就『自性住种』的定义来说,一般所言谁的根器好坏,无论根器好坏高低,显现的根器不同,除了自性住种习所成种,没有其他能够有利于成就的因素,所以大家的条件都一样,看似显现的根器不同,但基本条件是都是相同的、都是从凡夫地通达到佛地,大家所走的路都也相同,我们若能理解并将概念落实在修行中,或许我的根器差,他的根器好,但事实上并没有比我多,我们的自性住种习所所成种的条件都一样,只要能够透过事宜的方式落实在修行上,两人的共同基础都能达到成就。
如果你拥有自性住种而我则无,虽然我的根器看似较好,但依旧无法显发成就。如果这么说,『自性住种』不单指大乘佛教,所有的种性人人皆具自性住种,以此角度来说人人皆有,为何又分不同的种性,其实是从不同的特征上去言说。


发表于 2012-6-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2-6-6 18:11
不太懂,译师能否做进一步解释?

习所成种的解释:

胜义:自性住種性(心相续的自性空,狭义如来藏)
世俗:习種性(能够产生出世功能)

据某次chodrak译师的讲座
发表于 2012-6-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胜义:自性住種性(心相续的自性空,狭义如来藏)

这个可以理解,现观八事最后一事,讲自性法身的来源是自性住种姓。但现观进一步说明“自性住种姓是我们心续中之善心上的空性,将来心转成相智的体性时,自性住种姓就成为自性身。”
所以这里解释心相续的自性空是不是定义有扩大化,按现观解释不善的心,颠倒的心相续未来是不能成为自性住种姓。
引文洛桑群配格西在八事七十义第23讲
“先前讲到「自性住种姓」时,曾说「有情皆堪能成佛」,这点决定。例如,我们有情心续中的善品类之心有很多,这些无颠倒的心,在自己将来转成佛的体性时,将成为相智﹑智慧法身的体性;而这些无颠倒心上的空性,将来成佛时会成为自性身。例如,在有学位的资粮道菩萨,当他成就圣者佛时,其资粮道将成为相智,而资粮道上的空性就成为自性身。故说圣者佛心续中的空性是自性身,原因即此。自性住种姓是我们心续中之善心上的空性,将来心转成相智的体性时,自性住种姓就成为自性身。”
发表于 2012-6-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礼进 于 2012-6-7 09:54 编辑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2-6-6 18:11
不太懂,译师能否做进一步解释?

习所成种的解释:

  师兄应当注意:对【本性住种姓】和【习所成种姓】,中观宗和唯识宗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现观庄严论》学习过程中的【种姓】一节,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在辨析这个问题。
  中观宗中,首先,【自性住种性】(玄奘译【本性住种姓】)和【习所成种姓】都是【能成佛者】;
  其次,【本性住种姓】是【能成佛之自性法身者】,它是空性,是无为法;
     【习所成种姓】是【能成佛之二种色身者】,它是有为法。
  这两者本质是不一样的。
  而在唯识宗的定义中,【本性住种姓】和【习所成种姓】都是无漏心的种子,都是有为法。其区别只在于有没有被【激发】而已。尚未被闻等因缘所长养激发者,是【本性住种姓】;已经被闻等因缘所长养激发者,是【习所成种姓】。
  末学愚蠢推测,译师的意思可能是:如果要说【如来藏堪能令众生生起厌离生死求取涅槃之心】,强调【堪能】一词的作用,那么此处的【如来藏】就不是指【本性住种姓】,而是指【习所成种姓】。这与末学的解释是另一个角度。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宗喀巴大师《金鬘疏》中旁征博引、细致推敲,讲得很精彩。但或许初读会感觉头绪太多。因此,此处引用一段拙译色拉昧教材克珠丹巴达杰大师《般若宗义》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并请批评指正:
————————————————————————————————————
甲二、释大乘宗
  分二:乙一、释唯识宗;乙二、释中观宗。

乙一、释唯识宗
  分五:丙一、体性;丙二、分类;丙三、种姓差别;丙四、成立种姓为有为法之理;丙五、断诤。

丙一、体性
  能生无漏证悟之堪能,立为种姓。此中承许阿赖耶者,立为阿赖耶上能生无漏证悟之种子;不许阿赖耶者,立为存于内六处上之无漏心种子。经云“菩萨种姓者,谓即无始传来法尔所得六处差别”故。

丙二、分类
  有本性住种姓、能增种姓二种。闻等诸缘未曾长养之无漏心种子,为自性住种姓;由彼长养之无漏心种子,为能增种姓。《菩萨地》云“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1]”故。

丙三、种姓差别
  二种姓相违,有是依非依之差别及因时有无之差别故。此应成立,《经庄严论》云“性种及习种,所依及能依,应知有非有,功德度义故”,海云云“发心者,[种姓]为异应理。即此种姓,转成异分位差别,示以异名,即习所成种姓[2]”故。

丙四、成立种姓为有为法之理
  二种姓是有为法,(初因)有情界不同谛实成立有三,依此信解不同谛实成立有三,依此分位修行不同谛实成立有三,依此菩提果不同谛实成立有三故;此应成立,《经庄严论》云“由界及由信,由行及由果,由此四差别,应知有性体[3]”故。
  (第二因)能增种姓因时无、果时有,本性住种姓未为闻等所长养之因时有,果时无故。
  (第三因)无尽之因故。“种性得第一”,劣乘种姓自无余涅槃时尽,大乘种姓自无余涅槃时不尽,是故说大乘种姓为胜种姓。彼若是无为法,不应如此故。
  随教行唯识宗许断种姓补特伽罗四:毕竟断种姓者三,分位断种姓者一。许“一向行恶”、“毕竟断善根”是断种姓者,“有顺福德分善根,然无顺解脱分善根”是断种姓者,“虽顺福德分善根亦无者”是断种姓补特伽罗故。此应成立,《经庄严论》云“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4]”故。
  随理行唯识宗则不许如此,有情相续之障堪为对治所断故。此应成立,许“有情相续之障不堪为对治所断,是常故耶?”等异边遮止之正理破除故。
  复次,随教行唯识宗[所许之]断种姓补特伽罗,不周遍于相续中不具种姓,许相续中具劣种姓故。此应成立,有云“善少亦无因”故。彼等宗中,虽许有情相续上界谛实成立,依此障碍谛实成立,然许彼等为客尘。以见“错乱于成为具大乘种姓者障碍根本之我执之耽著境之颠倒识”,则堪获从此脱离之解脱故。

丙五、断诤
  或曰:种姓应不周遍是有为法,种姓与真如有同分故。此应成立,《经庄严论》云“一切无别故,得如清净故,故说诸众生,名为如来藏[5]”故,阿阇梨寂静于“通达有六法”处说种姓与法性有同分故,《集论》亦云“问:何故名为法界?答: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妙法之因故[6]”故。
  此说无过,初二义为以一切众生相续上遍覆真如无有差别假立种姓之名,后者义为施设安立,是此中密意故。
  又或曰:二种姓不应相违,本性住种姓虽不周遍是能增种姓,能增种姓周遍是本性住种姓故,《声闻地》云“由此种子未能与果,未习成果,故名为细。若已与果,已习成果,尔时种姓,若种若果,俱说名粗[7]”故。此说非理,此乃成立二种姓相违故。此应成立,所示本性住种姓细、能增种姓粗,此粗细相违故;说能增种姓异于本姓住种姓故;海云云“发心者,[种姓]为异应理”故;唯识宗许能生无漏证悟之堪能为本性住种姓,于此圣者论师引出“不许缘习所成之种子亦为自性住种姓”之因成[论]故。
发表于 2012-6-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礼进 于 2012-6-7 09:59 编辑

乙二、释中观宗
  分六:丙一、种姓性相;丙二、分类;丙三、不醒觉种姓之过患、醒觉之功德;丙四、释词;丙五、说断种姓所指;丙六、如何从种姓引导之理。

丙一、种姓性相
  能成佛之法,为种姓性相。(《辨析》:堪能成佛者。)

丙二、分类
  有本性住种姓、能增种姓、非此二种之种姓三种。
  或曰:有垢心之法性是本性住种姓性相。若如是,最后续流无间道之法性有法,符此性相,此所表故。若许,应成最后续流无间道为有垢之智,已许故。
  或曰:能于究竟转依时,转成自性身之有情相续之法界,是本性住种姓之性相。若如是,最后续流无间道之法性有法,符此性相,此所表故。不堪承许,执持最后际转依时已转成自性身故。
  自宗中,能转成自性身之有情相续之法界,是本性住种姓性相。例如,棕色狗相续之心谛实空。
  能转成佛地有为身之法,是能增种姓性相。
  已增种姓周遍是能增种姓,能增种姓不周遍是已增种姓,棕色狗之无漏心种子,亦是能增种姓,然非已增种姓故。此应成立,闻等诸缘未施养故。
  若予分类,有是能增种姓之补特伽罗、知,及不相应行三种。
  是能增种姓之补特伽罗存在,初发心菩萨亦是,新得行菩萨戒之补特伽罗亦是故。初应成立,《入中论》云“生于如来家族中[8]”故;后应成立,《入行论》云“今我生于如来家,成为如来亲长子[9]”故。
  是能增种姓之知存在,菩萨相续中证空性之慧及菩萨相续中之大悲心即是故。此应成立,《宝性论释》云“由闻正法之缘所建立之无漏心种子,即习所成种姓。非唯如此,菩萨大悲等应知亦是习所成种姓”故。
  或曰:此应非理,若是能增种姓,必能转成色身,而菩萨大悲等不能转成色身故。初应成立,《心要庄严疏》云“习所成种姓者,究竟转依,能成色身”故。此说无过,密意为“圣菩萨相续上之大悲等诸能增种姓,究竟转依时,已成智慧法身之智,即显现为二种色身”故。
  此二之外之种姓存在,见道菩萨相续上作为世俗谛之灭谛,即是此二之外之种姓故。此应成立,有能成作为客尘清净分自性身之种姓故。
不定种姓存在,为总能得涅槃之种姓,然由不定之缘,别别能成三乘随一种姓之种姓故。
  二种种姓亦以宝藏及果树之喻显示,《宝性论》云“当知二种性,如藏及果树,无始本性住,及胜习所成[10]”故。
  本性住种姓与宝藏有同品,譬如贫家地下,虽有无尽宝藏,彼不知之,宝藏亦不自语“吾在此”,乃至此人值遇宝藏,不脱贫苦,遇则脱贫;诸有情相续之上,虽有法性自性住种姓,然若未现证之,则不解脱,证则能脱故。
  此应成立,《宝性论》云“如贫家地下,有无尽之藏,然彼人不知,藏不语吾在;如是意中之宝藏,无垢非立除法性,然因众生不证故,常受匮乏非一苦[11]”故。
  一切有情未现证有其因,因客尘障覆之力而未见故;《宝性论》云“烂布之中有佛像,下劣女腹中人主,泥土中有宝金像,为客烦恼尘所障,有情之中此界住[12]”故。
  依净治二种姓能得三身之理存在,依净治本性住种姓,得自性身;依净治能增种姓,得二色身故。此应成立,《宝性论》云“许此二种性,能得佛三身:初得第一身,第二得后二[13]”故。
  此文密意如是,而非如唯识师所许,唯识师所许本性住种姓不符本性住种姓之义故。若说:是能生无漏证悟之因。则习所成种姓亦应成自性住种姓,彼亦是能生无漏证悟之因故。
  此应成立,《光明释》云“有余师说:六处殊胜即是种姓。彼有二种:习所成及本性住。彼等应说‘本性住种姓’中‘本性’所诠之义。若曰:是因之异门,答:即是习所成,此中之义有何差别?法性异门则无此过。或彼等之种姓乃是施设,然此为具相。是则彼此不符”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4-23 19:24 , Processed in 0.03644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