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88|回复: 6

《大智度论》说过“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0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现网上宣传放生的文章,普遍都引用《大智度论》的一个句子,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其实这是个被改动过的句子,并非《大智度论》的原语。

《大智度论》的原文是:
“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不杀”很自然地具有“慈悲心、不杀生、保护生命”这些意思,
换成“放生”就变成单指一个具体事了。

我的看法是,《大智度论》的原句更好一些。因为

1,智论的原句,表述了龙树菩萨的本意,根本就不应当改。
2,“不杀”语义很广,说“不杀”已可以包括放生了。
3,“放生”的含义太窄。放生只涉及了动物,保护动物生命。不杀则还可以包括不杀、不伤害人,及不伤害非人等等其他众生。这一层的语义很重要,显然不应被删减成只说保护动物。
4,鼓吹“放生第一”,有可能使人抱着比较功利的个人目的去放生,而放生大概还是出于对动物的慈悲心而去做比较好。
5,现代信佛者放生时,有些弊病、不太好的做法。
比如,有的人向商贩预订动物用以放生,(这种“放生”实际上等于是强迫性地给动物搬家)。据说还有人在城市近郊放生有毒蛇,导致放生者自已被咬中毒,并危及附近居民安全。还有的人在不适宜的环境、季节放生鸟类,以致大量被放生的鸟类,迅速死亡。这些与“放生第一”之说,在语义上无矛盾,这些确实是放生仪式完成。
但这与“不杀第一”之说则不太相应。“从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可以很自然地引申出——保护即将被杀的动物(而非尚未被捕捉的),不应让自已的行为导致有人被蛇咬,不应将动物放置到不适宜其生存的环境……等等。
所以,我觉宣传放生时,实际上更应引用《大智度论》原句,可能可以让放生活动变得健康、正常一点。
6,说完善的放生是诸功德中第一,我个人认为,好象也不怎么合适。“诸功德中放生第一”这个说法,在佛经中估计是找不到依据的。放生是个相当具体的行为,含义太窄了。

-------------------------------------------------------------

《杂阿含经》中有些内容讲到修慈心功德极大,阅读以下几部短经,可以让我们理解、确信《大智度论》所说“诸功德中,不杀第一”,毫无疑问应是龙树菩萨的原语。

  (一二五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士夫晨朝以三百釜食惠施众生。日中.日暮亦复如是。第二士夫。时节须臾。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乃至如搆牛乳顷。比先士夫惠施功德所不能及。百分千分巨亿万分。算数譬类不得为比。是故。比丘。当作是学。时节须臾。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下至如搆牛乳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五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子。当知是家易为盗贼之所劫夺。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数数下至如搆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当知是人易为诸恶鬼神所欺
譬如人家多男子少女人。不为盗贼数数劫夺。如是。善男子数数下至如搆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不为诸恶鬼神所欺。是故。诸比丘。常当随时数数下至如搆牛乳顷。修习慈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五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人有匕手剑。其刃广利。有健士夫言。我能以手以拳椎打汝剑。令其摧碎。诸比丘。彼健士夫当能以手以拳椎打彼剑。令摧碎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彼匕手剑其刃广利。非彼士夫能以手以拳椎打碎折。正足自困
如是。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下至如搆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若有诸恶鬼神欲往伺求其短。不能得其间便。正可反自伤耳。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数数下至如搆牛乳顷。修习慈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五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以爪抄土。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上土多。为大地土多
比丘白佛。世尊。爪上土甚少少耳。其大地土无量无数。不可为比
佛告诸比丘。如是。众生能数数下至弹指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者。如甲上土耳。其诸众生不能数数下至如弹指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者。如大地土。是故。诸比丘。常当数数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法句经》:

假令尽寿命 勤事天下人
象马以祠天 不如行一慈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仁波切的关于如何修持放生的讲解
引自《寿份无量---修持延寿本尊法门》

修持放生善行

放生是戒杀及不伤害众生等概念的积极延伸,同时也是六度中的布施善行其中一种。刚才衲曾说过,布施是积集功德的其中一种方法,但放生这种布施却不单积集功德(延寿的其中一个因素),同时亦直接增长寿量(延寿之另一因素)。

放生的动机,必须基于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的心念。放生的对像,应该是面临马上要被杀害的生命,例如食用鱼等。有时我们见到有人买观赏鱼类放生,这虽然令牠们得到自由,但却并非严格定义上的放生,因为牠们并无被杀的危险,反而或许会因被放至陌生天然环境而致死。在购买放生对像时,最好不要预先订购,避免贩者因多接了订单而刻意多捕生命让我们来放生。在购买前,必须预先了解所放生对像之生活习性及来源地等,否则便会因胡乱地释放动物而导致牠们更早死去的情况。汉人较常放生龟、鱼及鸟类,藏族则常常把牛只等放生,甚至在过往也有把死囚放生的先例。衲甚至还见过有人把猪放生!衲在年少时住在四川大藏寺,常常会往在附近居住的剃度师康萨仁宝哲处求教或拜访谒见,途中会经过一个小村落,村中有一头被放生的老猪留连,衲当年每次经过这小村都会看一看牠。至今虽已事隔四十年,但衲却从未听说有把猪放生的其它例子。

理想的放生过程,并不是买几尾鱼丢回水中便算是完成。在放生前,我们宜对放生的对像念诵各种真言、诸佛之赞文及经文等,这能令牠们与佛法结下因缘,令牠们于未来生得遇佛法,我们同时亦种下了法布施的善因。最适用的咒是千手千眼观音大士之大悲咒、十一面八臂观音大士之大悲咒及观音六字大明咒等。此外,对被放生的动物诵念佛号、经文、宗喀巴大师咒、弥陀之报身或应化身之咒句等都甚为有益。总而言之,大家懂甚么咒或经文都可以为牠们念诵,诵时应朗声令牠们听到为宜。

有些佛教团体在放生前,会为被放动物授三皈依。在佛法定义上,如果不明皈依的内容及意义,就不可能构成真正的皈依。畜牲道中,除少数如龙族外,并无摄受佛法义理或明白人间语言的能力,所以并不可能在心中生起依止的觉受,无从皈依三宝。然而,上述的授三皈依仪式仍可被视为法布施的一种。虽然被放生的动物并不真正就成为了三宝弟子,但在仪式中起码曾令牠们听闻佛号及皈依文,在牠们的心识中种下了皈依的种子,这利益也是很大的。所以大家在放生时,不妨也为这些动物诵念皈依文。牠们心中虽不明白佛法,也不知道我们在诵念甚么,但在听闻咒语、佛号或皈依文后,在牠们的心识中会种下了一个善种子,这个种子将来决定成熟,令牠们在未来生中遇上明师及佛法。在佛教历史上,曾有一位龙树祖师,他很喜欢大声诵读正在研究的经典,在他的居处恰巧常有一只鸽留连。这只鸽因为长期听到大师诵读佛典,心中种下了得遇明师及佛法的种子,后来在死后生为人身,更凭前世的记忆而找到龙树祖师,成为了大师的其中一位弟子,大师为他取名「龙觉」,这个弟子后来学识及证量都很高。我们大家也可能正是像龙觉一样,在过去某生中刚巧听闻了一句佛号,今生才得遇佛法,有机会去修持,所以大家千万勿小看为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我们并不需要成为登坛说法的大法师才能作法布施,对别人说一句善语、为畜牲念一句佛号,这些都是法布施的一种,对授受双方皆能带来很大很大的好处,而且这正是我们天天可以轻易做到的善行!

在放生时,如果我们有观音甘露丸(mani rilbu)或同类法药,可以提早一晚把一颗放在热水中浸泡,在翌日把水洒在动物身上,或给牠们饮用,又或混入食物中喂食一点,便会为牠们带来说也说不完的好处。甘露丸并不太溶解于水中,所以在制用甘露水的水瓶底部,仍会见到整颗或已溶散的甘露丸残渣。如果我们常作放生或只有少许甘露丸,可以把瓶中的甘露水用作弹洒、喂食或直接喂喝,但留下瓶底有渣的水及尚未溶解的残余甘露丸又添入新的干净水,这样便可以利用一颗甘露丸做成很多甘露水,能利益更多众生。如果无法求得观音甘露丸,也可以自己持咒而吹气于水中加持,这样地加持的水一样能令被喂的众生得益。如果我们以悲心及爱心为动机,为将被放生的畜牲提供一餐适合的食物,令牠们听闻佛号或咒语等,然后把牠们释放在适合生存的地方,便是同时在作财布施(施予物质)、法布施(施予佛法)与无畏布施(令其免于死难之怖畏),这是十分殊胜的。我们在令牠们寿命延长之善行中,同时亦在增长自己的寿量,这是很直接的因果循环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短文2008年12月时曾贴到过

菩提网络佛学院 - 共修论坛 > 经论学习专区 > 辅导员专区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board=59.0

并与一位“辅导员”有少量的讨论,然后差不多一天之后就被论坛管理员删帖。理由是,那个论坛不计划让网友过多讨论这个问题。

从讨论中了解到,“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这个版本最初是从索达吉堪布的《悲惨世界》(2001年)一书开始的。据那位辅导员说是索达吉堪布从藏文的《大智度论》中译出来的。
不过这个“翻译说”我想未必可靠吧。

记得以前曾看太虚大师传记,提到,(可能是在汉藏教理院时期),有一些汉地僧人打算将一些西藏没有的重要经论译为藏文,太虚大师建议先译《大智度论》,但译经者们并未采纳,而是先译了《大毗婆沙论》。显然西藏本来是没有《大智度论》的。


把索达吉堪布提出来。
是因为,被改动的句子,就是由索达吉堪布推出,并普及开来的。
我是决意要支持《大智度论》原文的。
我不打算因为,有人一站出来说“索达吉堪布译的”,就放弃我的立场。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世大宝法王:针对《放生议题》给予的开示


我们说护生也好,放生也好,它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并不是只局限于说只有这种方法,其他就没有了,不是这样的。所以说,如果是从多方面的来护生、来放生的话,这样子的话,我们的障碍是会比较少的。所以,就谈到说放生,很多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有人认为正面来讲,可以利益很多的众生;但也有人觉得其实这样反而又害了众生。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正要被宰杀的一个动物,我们现在救了它,放了它,这个动物在今天不被杀了是护生,照护了它,但是可能是间接的害了下一个动物,因为那个动物可能是要迟一点才要被杀的,但因为这个先被救了,所以它就要被提前杀了,所以有的人会这样子的去思维这件事情,所以也会觉得说好象它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的,就是很多时候没有办法两全其美。所以你也没有办法说完全的利益。但利益当下还是会有一些可能伤害到某部分的众生。但是无论怎么说我(法王)认为最好的护生是什么呢?就是吃素。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说只要有人吃肉的时候,就会有众生被宰杀的,就是生命会被伤害的。所以现在这个情况来讲护生也好,放生也好,最好的方法我(法王)认为是吃素。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中那句话的上下文是这样的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戒相義第二十二之一):
一切寶中人命第一。人為命故求財。不為財故求命。以是故。佛說十不善道中殺罪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種種修諸福德。而無不殺生戒則無所益。何以故。雖在富貴處生勢力豪強。而無壽命誰受此樂。以是故知。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中惜命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罰刑殘考掠以護壽命。復次若有人受戒心生。從今日不殺一切眾生。是於無量眾生中。已以所愛重物施與。所得功德亦復無量。如佛說有五大施。何等五。一者不殺生是為最大施。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亦復如是。復次行慈三昧其福無量。水火不害刀兵不傷。一切惡毒所不能中。以五大施故所得如是。復次三世十方中尊佛為第一。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復次行者心念。一切有命乃至昆虫皆自惜身。云何以衣服飲食。自為身故而殺眾生。復次行者當學大人法。一切大人中佛為最大。何以故。一切智慧成就十力具足。能度眾生常行慈愍。持不殺戒自致得佛。亦教弟子行此慈愍。行者欲學大人行故亦當不殺。

显而易见,“不杀”与原文结构是完全吻合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益西彭措堪布 所著《走向解脫-三乘根本戒概述》:

關於殺生的罪業和放生的功德,還有許多教證,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藏地的根桑曲紮大師云:「應斷殺生,救護放生,於一切身語之善法中,放生功德最大。」《地藏十輪經》云:「若離於殺生,一切皆愛敬,恒無病長壽,常樂不害法。一切所生處,恒樂佛所行,常遇佛法僧,速成無上覺。」

又藏地著名空行母根桑曲珍根據親身體驗,在《深道總集空行耳傳深義蓮花心滴》中云:「一切高貴卑賤眾,今生來世安樂法,無此放生更殊勝,轉繞瞻洲之功德,等同放生一牛犢,念誦七億觀音咒,等同放生一小牛,吾至閻羅境見此,今莫忘失空行語,勵力放生牛犢等,乃有無量功德也。」

--------------------------------------------------------------------------------------------------

另及,有的网友提及:晋美彭措大师曾说,末法时代唯一令诸佛菩萨欢喜的因就是放生。

--------------------------------------------------------------------------------------------------

从这些资料来看,说放生功德“第一、最大”,似乎是从藏地的祖师才开始有的。(不清楚根桑曲紮、根桑曲珍,是哪个年代哪些宗派的祖师)

益西彭措堪布的《走向解脫-三乘根本戒概述》中引的《大智度论》,也是汉译罗什本的原文。(这似乎也可以证明,罗什译大智度论,是该论现存的唯一版本)

总之这个事情就是索达吉堪布把《大智度论》的原文,改得与自已的宗见(或师长的观点)更相近些罢了。
可能堪布自已有那个信心,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已的改动一定符合诸佛、龙树菩萨的心意。
但我不相信这个改动是符合龙树菩萨本意的。
我只觉得,现代人已可以公开地将很完好的经论改得有些异常,这是非常危险也很可悲的事情。

其实如果索达吉堪布的书中引用《大智度论》的原文,在我看来并不会影响宣传放生时的效果。
相反,因为改变了原句,让语义极大地向放生的方面侧重,这样反而产生了问题。

《大智度论》的原文语义是较广义的、多内涵的,也是适度的。
改为只提放生,在句义、气质上,都发生了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查到了“在末法时代,放生是诸善事中能让诸佛、菩萨、根本上师生起欢喜的唯一因” 此说的出处


索达吉堪布 所 著 《法王晋美彭措传》

放生与降伏
  
      在大多人眼中,放生可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大善事,而对于降伏,却投以怀疑的目光。有的甚至视其为杀生。实际上,放生与降伏并非象他们所想的那样,真正的降伏事业是最究竟的放生,关于其中的奥秘,在此讲述法王如意宝的一个梦境,也许您从中会有所体悟。
      公元一九九七年四月八日黎明时,法王进入了梦境之中,与以往的光明梦境不同的是,这次与一般人的梦境极为相似。并且当时也不知身处梦中,却显得十分清晰、明了。
      梦中,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清净地方,一抬头,突然看到自己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端坐在妙高法座上,为成千上万的僧众传法,身相极其庄严,音容笑貌与四十二年前未圆寂时一模一样,法王无比欢喜,心想:这几天我学院全体僧众共修了大威德法,由于僧众共诵降伏咒,很可能使邪魔外道的身心受损,城市被毁,可是我们虽有摧毁的能力,却难以令他们解脱,心中未免有些疑虑,这次正好趁机在上师前请教。
      想到这里,便来到法座前,托嘎如意宝见到自己的心子前来也是满怀喜悦之情,目光显得更加慈祥了。法王呈白了心中的疑问,上师以和蔼的语气说:“你们此次修法极为殊胜,对众生有很大的利益,真正是作了一次大放生。如果彻底地降伏了魔众,则使众生的寿命永远延长,所以说,降伏是最究竟的放生。”法王说:“对于真正具有能力的瑜伽士来说,降伏的确是大放生,但如果没有能力使其解脱,这样作降伏该有过患吧?”“不管能否使它们解脱,凡是念诵降伏仪轨,以等持咒语手印清净的发心等印持进行降伏,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随后,根本上师又讲述了放生的种种功德。
      法王知道放生能令上师欢喜,因而很是高兴,又趋近法座一些说:“我前年从新加坡回来后,至少已在汉地放了一亿个生命。”托嘎如意宝听后极为欢喜,双手合掌,连连赞叹道:“善男子!善男子!你真正是末法时代的如意宝,你真正是末法时代的红太阳。”如此说了三番,又以金刚歌的方式赐予四句教言: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
证悟犹如甘露法性义,
随顺所化善巧方便行,
愿得渡化无边众生力。

      随后作了一些对于注意三宝财产方面的开示,又以很清晰的声音说:“在末法时代,降伏法很重要,如不夹杂自私嗔恨之心,真正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那么仅仅做个降伏法的形象也有无量的功德。如今时值五浊恶世,很多人不相信降伏事业而且妄加诽谤,更有甚者不具大慈大悲心,反而以嗔恨心行使降伏,这些都是极不应理的。”说完根本上师赐给法王一尊大威德像,并高兴地说:“你们这次修大威德法对众生利益极大,为此送你一尊大威德金刚像。”此大威德像眼射火光,具足忿怒姿态,庄严威猛。
      这时根本上师将法王唤至近前,给予碰头加持,法王悲喜交集,正如根本上师在圆寂前一天,也曾给他碰头加持时的感觉一样。梦就在这个时候醒了,表上的时针正好指到凌晨五点钟。
      清晨,法王在房中发现了从未有过的一尊大威德像,只是梦境中的双身像变成了单身,一面二臂成了三面六臂,颜色也已不同。以此为缘法王开示在末法时代,放生是诸善事中能让诸佛、菩萨、根本上师生起欢喜的唯一因,并劝请汉地各金刚法会、寺院、居士林等佛教团体及各位法师、居士等信士,广行放生,实践妙道;从此后,在法王的大力倡导下,诸方信众积极回应,在世界各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放生活动,成果喜人。

————————————————————————————————

“在末法时代,放生是诸善事中能让诸佛、菩萨、根本上师生起欢喜的唯一因,”

这个说法是比较绝对化的,估计是在经、论中找不到依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5-9 08:54 , Processed in 0.0335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