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54|回复: 19

释迦牟尼、老子、孔子都是圣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都是圣人,他们都通晓禅,都是从禅里面衍生而来。所以说三教是一体的,九流是同源的,百家讲的都是同一个理,万法入的都是同一个门。



——持有或认同以上观点的佛教徒,是否还保有皈依体?
发表于 2021-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些人从来就没有过皈依体,因为最早皈依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对三宝有真正的了解,也自然不会有真正的信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4 19: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体已经破
发表于 2021-2-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圣人。
如果认为破五蕴为我而永断轮回,则为圣人的话,孔子肯定不是。
至于老子嘛,不知是不是虚构的人物,光传记就有三个不同版本。其思想难考,而道德经的版本也不同一,很难确定老子的完整思想是什么。

至于禅,唐代禅,宋代禅,有很大的不同。明代以后又不同。禅也在嬗变,要谈这个话题,需要很深的研究功夫。
就学术而言,小川隆的研究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1-2-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1-2-4 22:51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圣人。
如果认为破五蕴为我而永断轮回,则为圣人的话,孔子肯定不是。
至于老子嘛,不知 ...

孔夫子的年代 “圣人”的意思不是神圣的人,而是有学问、有地位、有智慧、见多识广的人的意思
发表于 2021-2-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21-2-4 23:12
孔夫子的年代 “圣人”的意思不是神圣的人,而是有学问、有地位、有智慧、见多识广的人的意思

我认为,只有彻底降服烦恼,不再有轮回的动力,才谈得上是圣人。孔圣人是中国的圣人,不是我的圣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1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21-2-4 23:12
孔夫子的年代 “圣人”的意思不是神圣的人,而是有学问、有地位、有智慧、见多识广的人的意思

孟子·离娄上:“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发表于 2021-2-5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1-2-5 09:22
我认为,只有彻底降服烦恼,不再有轮回的动力,才谈得上是圣人。孔圣人是中国的圣人,不是我的圣人。

补充:但不代表我不尊重孔子。从近世的王阳明,到春秋的孔子,以及诸如管子记载的很多资料(白心、内业、心术等),这些善于律己、乐于修心的先贤,依旧值得后学钦佩。
发表于 2021-2-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国人对圣人的通俗理解,说都是圣人,没啥问题吧

但若是说同出一门,那若是皈依后的见,就破了皈依;若是皈依前的见,皈依后依然持有,那就没有获得皈依。

另外,皈依的时候,上师应该有讲解皈依学处,所以若是正法传承,不会有这个问题。

所以,其实很多这种幼稚的问题,原因只有一个,没有找到明师。

那,如果继续问这些问题,就能够解决心中的疑惑了吗?答案当然是,不会。

其实还有一条路径,读书,一本任何佛学院出版的《佛法概论》就能解决90%的疑问了,奈何世人不读书,乱问乱说各自迷。。。
发表于 2021-2-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言有余而正皈依
发表于 2021-2-5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2-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cjysy 发表于 2021-2-4 22:51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圣人。
如果认为破五蕴为我而永断轮回,则为圣人的话,孔子肯定不是。
至于老子嘛,不知 ...

禪宗哲學、禪宗歷史研究是大不同的。近代以來,受現代性思潮的影響,以文獻考據為重心,對“禪宗”進行“去魅”,認為禪宗的譜系、機語等都是宋代禪僧道遠、贊寧、契嵩等按照宗派發展需要而“偽造”的,海內外的禪史研究共同體漸成“共識”。但就,禪宗哲學而研究,依託佛教的整體理論架構為基礎,則可以在“異”中見到“同”。禪宗內部本身也有禪教並重的傳統,從宗密、延壽到憨山等,都試圖從“教”的角度來解釋“禪”,使其教理化,而五家七宗,曹洞君臣、臨濟賓主本身也是隱含著系統化的教理施設的。今天而言,學術資源更為豐富,視角也可以多元,可以對禪宗作出更為全面、客觀的解釋。如:禪宗所講的“離念靈知”,可以從“奢摩他”維度來解釋,是以特別的住心方便而呈露出心世俗諦層面的覺性,并依託此相對微細清淨心“性”而來鑒照萬法本空之理(毗婆舍那),生起特殊的“雙運”。
发表于 2021-2-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宗教,不能離開宗教“社會學”,“三教同源”的思想,就其政治、社會的原因而言,儒家為正統的意識形態,隨著皇權的集中,必須要為自身的發展尋求空間、話語,所以不得已而權巧建立三教聖人同源之說,更多的是契嵩等所建立的都歸於“治”,將佛教包裝成為輔佐教化(治理)的文化資源,獲得正當性的認同。但這一學說,內外有別的,對內基本上將儒、道視為”人天乘“,並用佛教的五戒、十善等改造”儒家“,對道家有時候是持否定態度的,深入高僧道德的思想,則會發現“佛教自信”始終在那裡的。——但,有些時候,就檯面上,需要會通,很多時候是從法身周遍、眾生皆具“佛性”等角度來做一些會通,包括為皇帝后妃拈香祝福,將帝王稱為“聖人”,也是從帝王后妃皆有佛性的角度,善巧地進行技術處理。雪域政教一統中,視吐蕃先王為佛菩薩之化現,稱頌漢帝為佛菩薩,其中亦有相通之處。只是說,現代的學人,不深諳于”依義不依語“的教示,死於”句下“罷了。
发表于 2021-2-5 2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大师的抉择,说有两条是决定不能犯的,其它的呢,犯了之后呢,只是与归依学处有违犯,不是失去归依的因,不是当下失归依。哪两条是不能犯的呢?     一、自己把佛法僧舍掉了,不归依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开玩笑,乃至命难,都不能说,一说舍,就失归依。     二、虽没有说舍归依,但认为有外道师、或外道的经书,很了不起,与佛、佛经相等,也失归依。
发表于 2021-2-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庆喜贤 发表于 2021-2-5 20:06
研究宗教,不能離開宗教“社會學”,“三教同源”的思想,就其政治、社會的原因而言,儒家為正統的意識形態 ...

不错,深以为是。另,能见您胸襟开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29 05:21 , Processed in 0.03514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