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1|回复: 0

阿底峡尊者掘藏《大悲观世音菩萨别记——柱间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下载:
https://pan.baidu.com/s/1WUtPKEMub1KuYVOyGDzFIQ

1、文摘:
    赞普为了向臣民揭示获得“三学”果位(原注:所谓三学即佛宝之学、法宝之学、僧宝之学),要比祛病延年更为有益的道理并使“三学”易于修习,他将苯教的一些神变幻术,诸如“鹿说人语”、“鸟翔天空”、“骑士赛马”等,也纳入“三学”的修习之列。还把雍仲苯教的神变幻术“空行鹿法”刻绘在神殿的树形柱内侧。
    其实,苯教的祖师兴饶穆沃也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昔人寿二万岁时,饮光佛部住灭而释迦牟尼之善法尚未发端。在此期间没有任何教法,诸有情烦恼痛苦不堪。于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垂悯亲临雪域西部象雄地方,化身为兴饶穆沃祖师,携雍仲菩提萨堙弟子徒众,长久利乐南赡部洲众生。故苯教也有所谓“顶礼圣者观世音,化现普度诸有情”之赞辞。

2、《万善同归集》汉传净土祖师永明延寿大师
    儒道先宗皆是菩萨。示劣扬化同赞佛乘。老子云。吾师号佛。觉一切民也。西升经云。吾师化游天竺。善入泥洹。符子云。老氏之师名释迦文。列子云。商太宰嚭问孔子曰。夫子圣人欤。孔子对曰。丘博识强记。非圣人也。又问。三王圣人欤。对曰。三王善用智勇。非圣人也。又问。五帝圣人欤。对曰。五帝善用仁义。亦非丘所知。又问。三皇圣人欤。对曰。三皇善任因时。亦非丘所知。太宰嚭大骇曰。然则孰为圣人。夫子动容有言曰。丘闻西方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吴书云。吴主孙权问尚书令阚泽曰。孔丘老子得与佛比对以不。阚泽曰。若将孔老二家。比校远方佛法。远则远矣。所以言者。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诸佛设教。诸天奉行。不敢违佛。以此言之。实非比对明矣。吴主大悦。用阚泽为太子太傅。
    起世界经云。佛言。我遣二圣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叶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明知自古及今。但有利益于人间者。皆是密化菩萨。惟大士之所明。非常情之所测。遂使寡闻浅识起谤如烟。并是不了本宗。妄生愚执。事老君者。则飞符走印。炼石烧金。施醮祭之腥膻。习神仙之诳诞。入孔门者。志乖淳朴。意尚浮华。骋鹦鹉之狂才。擅蜘蛛之小巧。此皆违背先德。自失本宗。斯人不谤。焉显其深。下士不笑。宁成其道。是以佛法如海。无所不包。至理犹空。何门不入。众哲冥会千圣交归。真俗齐行愚智一照。开俗谛也则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绍。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非显地狱之苦。不惟一字以为褒。岂止五刑而作戒。敷真谛也则是非双泯。能所俱空。收万像为一真。会三乘归圆极。非二谛之所齐。岂百家之所及。

3、《摩诃止观》智者大师
    如孔丘、姬旦,制君臣,定父子,故敬上爱下,世间大治,礼律节度,尊卑有序,此扶于戒也。乐以和心,移风易俗,此扶于定。先王至德要道,此扶于慧。元古混沌,未宜出世,边表根性,不感佛兴。我遣三圣,化彼真丹,礼义前开,大小乘经然后可信。

4、序言一
赛仓·罗桑华丹·却吉多杰
    《西藏的观世音》一书,史称《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传——遗训金鬘》,又称《松赞干布遗教》、《大悲观世音菩萨别记——遗训净金》,缘其掘藏自大昭寺的宝瓶柱顶端,故又名《柱间史》。该书历来被认为是由阿底峡尊者掘藏的吐蕃神圣赞普松赞干布的遗训秘籍,书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一千多年前吐蕃王朝时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史实。
    纵览卷帙浩繁的藏族史籍,我们或多或少地总可以看到源出自《西藏的观世音》的记载,甚至有些重要史籍引经据典的内容与本书的记述如出一辙。可以说,《西藏的观世音》一书是藏族史籍早期历史记载的“木之本”、“水之源”,在藏族古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千百年来,这部“掘藏秘籍”一直没有公之于世,人们只知其之有,而不知其何在。直到1982年,经班禅大师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亲自过问,该书才从甘肃拉卜楞寺的高墙深院中抹去尘封,由甘肃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藏文版,得以重见天日。
    《西藏的观世音》汉文版,系全国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由西北民族学院藏学学者卢亚军副教授承担翻译任务。本人应译者之请,抽空拜读了汉文译稿,颇感文字清新流畅,译文忠实准确,兼备翻译作品的可读性和历史古籍的学术价值,足见译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因该书成书较早,有些词语(包括方言、古词、地名)的确切含义和地望已无从考证,加之有些字句因原文缮写或翻译蓝本(藏文版)的校对问题,译文中的失误之处,还望臣读者不吝赐教。
    《西藏的观世音》汉文版的出版,对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以及对藏族早期历史、人物、事件、时间的研究、考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借“序言”之页,诚挚地希望和欢迎更多的兄弟民族学者,为藏学研究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赛仓"罗桑华丹"却吉多杰
    写于二000年十月一日
5、序言二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西藏的观世音》一书,史传系藏传佛教后弘期弘法功居首位的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公元982-1054年)在十一世纪中叶,从拉萨大昭寺释迦佛殿宝瓶柱的柱子顶端发现的三帙书卷中的一帙,故又称《柱间史》,相传它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自写下的一部史传遗训。另外两帙是大臣们所写的《如意明月》和后妃们所写的《圣洁素绢》。
    这部问世时间较早的典籍,虽然长期被深藏于寺院的高墙深院而人们无缘亲见,但由于《贤者喜宴》、《青史》和《西藏王臣记》等许多藏族历史名著皆称其某些原始史料来源于它而著称于世。该书记述了吐蕃第三十代赞普松赞干布的业绩及其以前历代赞普的传承和相关事迹,并将松赞干布奉为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是藏民族诚实善良崇高精神的象征。这种慈悲精神在藏民族从桀骜不驯的原始状态走向文明开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引进大乘佛教的慈悲思想、以大慈大悲的观世音精神缔造藏民族方面,松赞干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藏民族将松赞干布视为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松赞干布生于公元569年(土牛年),13岁执政,在位69年,卒于公元650年。其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一、创制藏文;二、翻译观世音系列佛经,引进并推崇佛教;三、制定以佛教十善法为基础的十六条律令等吐蕃法律;四、兼并联合了周围的若干君主小国,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五、划分四如地域,建立战时为军、平时为民的军事部落和从事农牧生产的顺民部落。
    这位雄才大略的吐蕃君主清楚地认识到,强大的武力虽然可以取得一时的胜利,但长治久安还需要一套文治教化的高明手段。经过多年征战,吐蕃王朝各部落表面上统一了,但在长期的你争我夺中互相仇杀,积怨甚多,强制压服很难奏效。要从内心平息仇恨的火焰,化干戈为玉帛,除了大乘佛教慈悲为怀、视众如母的思想外,没有更好的良方。于是深谋远虑的松赞干布便选择了观世音的慈悲教化,使雪域子民学习观世音的慈悲利众精神来消除积怨,填平仇隙,与世无争,化苦为乐,一心念诵包含无穷哲理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从此观世音菩萨就成了雪域众生的救星,“六字真言”成了藏族男女老幼人人念诵的“母法”。在六字真言的念诵声中,熄灭人生的苦难狱火;在六字真言的念诵声中,建起理想的极乐世界;无穷苦乐,无限追求都包含在一声“唵嘛呢叭弥吽”中。这就是雪域观世音文化的形成缘起。了解了藏族精神文化的这种情况,就不难理解观世音度众的传说被溶进藏族的历史神话,藏族的祖先猕猴和松赞干布等历代有作为的政治领袖都被奉为各种名号的菩萨和观世音化身这一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回首过去,在自然环境极为严酷的世界屋脊上顽强生存下来的藏民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历程。在这样一个艰苦卓绝而又绚丽多彩的历程中,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利众精神,不失为藏民族顽强生存的精神支柱;展望未来,全人类都在为和平、进步和文明而奋斗,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利众精神,依然是藏民族和一切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人民共同的阳光和雨露。
    愿一切吉祥!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二000年十一月三日于兰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29 23:02 , Processed in 0.03258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