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80|回复: 27

广论集谛中的死缘——“未舍不平等死”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17-1-24 21:42 编辑

原译本:未舍不平等死
略论 译作:不平等死

妙音版广论 译作:不能回避危难而死

霞玛道次第 译作:未离恐惧


请问该如何解释呢?

发表于 2017-2-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藏文看,“ཡ་ང་བ།”是作名词和形容词的恐惧、可怕之意。但汉文译成“不平等”,需要查梵文对应的字词,猜测该词可能是多意词。
至于“未舍”,从下文具体的语境看,我个人同意妙音版的“不能回避”,而非“未舍”,理由是,“舍”,意味自己先具有一物,而後放弃之。显然,这里说死缘云云,似用词不当。且藏文“སྤངས”,也不是只有舍弃一意,还有规避的意思。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六味地黄丸 于 2017-2-3 13:37 编辑

平等 :梵文意译。亦译作“舍”。佛教名词。意谓无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 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 1、《大日经卷》:一揭举身、语、意之三密平等。往生论注卷上载,平等是诸法 体相,由此所达到之智慧,应无所分别,主观与客观亦无区别,此称智平等;对于众生 亦应等同视之,无高低、亲怨之区别,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此称众生 平等。 2、《一乘法》:表示与佛之智慧平等之大慧,称为平等大慧;普遍于一切而无差 别之爱,称为平等大悲;对一切平等,了悟真理而不起差别见解之心,称为平等心。空、 假、中三观中之从空入假观,又称为平等观;观身、语、意三密之平等无差别,称为三 平等观;不论怨、亲之别,一概一视同仁,称为怨亲平等。 3、《新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举出菩萨具有十种平等,即:一切众生平等、 一切法平等、一切刹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一切愿平等、 一切波罗蜜平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菩萨若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 之法。 4、《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举出众生平等、法平等、清净平等、布施平等、戒 平等、忍平等、精进平等、禅平等、智平等、一切法清净平等十种。 众生若具此平等,能速得入无畏之大城。此皆说明人、法、国土、修行乃至诸佛等悉皆 平等无有差别之理
差别,指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语出《百喻经·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然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诤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
  一、寿尽死
  寿尽死者,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
  所谓寿尽而死,即以前世业力所引的寿量全部穷尽而死,这是时死。
  一般来说,由于前世的引业,这一生的寿量是一个定数,连一生呼吸的次数也是决定了的,如果没有积聚增减寿量的因缘,在寿量用尽时,就会“寿终正寝”,这是寿尽而死。
  二、福尽死
  福尽死者,谓如无资具死。
  所谓福尽而死,指缺少衣食药物等资生之具而死。
  虽然没有耗尽寿量,但以福报消尽,也会导致死亡,比如,冻死街头,或饥饿而死。因此,享福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在消福,平常有福报时不可挥霍,总要为将来留一些才好。
  弘一大师在孩提时,他的父亲请人写了一副清朝刘文定公的对联,高高地挂在柱子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教诫要爱惜粮食和衣服,这不是在财物上悭吝,而是因为一个人要懂得惜福,不能铺张浪费。大师的哥哥时常教他念,这一句念熟了,以后凡是遇到穿衣或者饮食,大师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蹋。而且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穿的衣服应当时时小心,不可以损坏或者污染。
  在此奉劝学人,有福报时应当珍惜,最好省下自己的福报舍给他人用。修行人不应随顺现代人的作风,而应随学俭朴惜福的古风。
  三、未舍不平等死
  未舍不平等死者,谓如经说,寿未穷尽,有九死因缘。
  所谓未舍不平等死,按世尊在《药师经》等经中所说,有九种因缘导致寿量未尽而死。
  以下一一说明九死因缘:
  1、谓食无度量。
  即饮食过多或过少,不能适量。
  饮食不足,会令身体饥瘦虚弱;饮食过量,则使呼吸艰难,这都会加速死亡。
  2、食所不宜。
  即食物不适宜。食物在体内不能很好地消化。
  3、不消复食。
  因为饮食不平和,导致饮食不能消化,如果还继续进食,就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者引起各类疾病。
  4、生而不吐。
  引起了身体不适的食物,在尚未消化时就应及时吐出。倘若强忍不吐,将导致疾病,是减寿的因缘。
  5、熟而持之。
  即由过去因为饮食不知量、食用不适宜的食物、不消复食等等,因此在体内造成各种疾病,又不加以去除。这些疾病,由熟变所生,所以称为“熟”,有而不去消除,称为“持”。
  6、不近医药。
  即不去求医问药。
  按照《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所说,为了去除由饮食引起的各类疾病,本应遵照良医所开良方服药,才能消除疾病,但自己不遵从,这也是死缘之一。
  《四家注》对这一句解释为,有些饮食与药物若分开食用,不会产生疾病等致死因缘,混合使用则会导致中毒。
  7、不知于己若损若益。
  即在饮食、起居等方面,不知道哪些对身体有利,哪些有害,生活中不懂得取舍。
  比如一个人挑担,如果不知道自己力气的大小,过于蛮干,则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又如,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或经常彻夜长坐,或在季节交换之时,不能按时加减衣服,都会制造死缘。
  8-9、非时、非量行非梵行。
  在非时行非梵行,以及过量行非梵行。
  非时是指月经期间以及生病等不宜行淫之时,非量是指纵欲,过量而行。印光大师说:世间人由色欲直接致死的,有十分之四;由色欲间接致死的,即由色欲亏损遭受别种感触而死,又有十分之四。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知道吗?
发表于 2017-1-27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舍不平等死者,谓如经说,寿未穷尽,有九死因缘,谓食无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复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医药、不知于己若损若益、非时非量、行非梵行。

让人想到一句网络流行语: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
发表于 2017-1-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夏坝活佛解释为:由于不知取舍而横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7-1-27 12:52
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夏坝活佛解释为:由于不知取舍而横死。

谢谢!那么这个 不平等 怎么解释?
发表于 2017-1-27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词翻译得的确令人费解,恐怕只能意会。“不平等”在这里我觉得代表一种非正常的状态,而不能用现在的“平等”这个词的内涵来理解。平是平常义,等是类别义,如闲杂人等
发表于 2017-1-2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7-1-27 14:38 编辑
学道 发表于 2017-1-27 13:37
谢谢!那么这个 不平等 怎么解释?

解释不敢,我解读“平等”为正常合理,清净如法,无偏差极端,不堕二边。
“平等”源于梵语upeksa,意译为“舍”,意为舍去一切差别相。不平等应该是具指不平等食、不平等行、不平等业等佛教术语。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_of_man 发表于 2017-1-27 14:04
这个词翻译得的确令人费解,恐怕只能意会。“不平等”在这里我觉得代表一种非正常的状态,而不能用现在的“ ...

或许是民国时期的惯用语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7-1-27 14:28
解释不敢,我解读“平等”为正常合理,清净如法,无偏差极端,不堕二边。
“平等”源于梵语upeksa,意译 ...

谢谢各位

那么其实说横死是否更明确?
发表于 2017-1-2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待查藏文原文和註解。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味地黄丸 发表于 2017-1-27 21:06
按《瑜伽师地论》,死缘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寿尽死、福尽死和未舍不平等死未舍不平等死:唐译为不避不平等死 ...

感谢!确实是《瑜伽师地论》的原文,不避不平等故死,也是非时死。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17-2-3 11:04 编辑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7-1-27 19:25
待查藏文原文和註解。

请问法师,霞玛道次第译作:未离恐惧而死,和“不平等”如何会通?
发表于 2017-2-3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六味地黄丸 于 2017-2-3 13:59 编辑

末学理解为
未舍=没有舍弃,不避,不加约束,主动地
不平等=有差别,有区别
主动地去进行有区别于( 寿尽死、福尽死)的死法
像类似的还有一个放逸而死,佛经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被佛授记7年后当转轮王,结果回去后暴饮暴食,撑死了

然后佛说他是属于放逸而死,不是业报( 寿尽死、福尽死)的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3-19 12:53 , Processed in 0.03735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