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宗高

我是佛教徒,我尊重其他宗教,我是佛弟子,不过圣诞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说不过耶稣诞辰的节,乌央乌央群起响应,反正也没节日假,没危险。但要一说不过屈原死的节,有放假也不放——那绝对不行,头一个就急眼。
发表于 2018-1-1 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抵制圣诞节,并把过圣诞节的人抓起来坐牢的,罚款的,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很多人并不知道,以前美国是敌视圣诞节的。

17世纪,居住在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的白人,一直抵制圣诞节,1659年,马萨诸塞州殖民当局明文规定,民众不得庆祝圣诞节,违者轻则罚款,重则坐牢。新罕布什尔,缅因等州也是如此。当时,你跟美国人说什么圣诞节传播爱心什么的,没用。

在清教徒眼中,圣诞是个异教庆典,是迫害者的节日。必须说NO!

美国独立后也是如此,那么是什么时候允许圣诞公开庆祝呢?是在南北战争之后,南方保守势力被打败,美国社会有动荡危机,出于社会稳定需求,宗教是麻醉民众的首选工具。

所以美国对圣诞节解禁,跟欧洲一样,这一天,成了中产阶级家庭对幸福渴望的表现,室外严寒和室内温暖---象征着和睦家庭和冷酷社会的巨大反差。

另外一个很重要因素:美国对于移民来说,不是一个社会,而只是一个挣钱的地方,劳动者迫切需要一个假日,来放松身心。虽然资方并不想让工人们放假,但圣诞节是个无比强大的理由,双方形成了默契后,这个节日愈加发扬光大。

说到底,美国过不过圣诞节,也是取决于政治需要。
发表于 2018-1-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0657711 于 2018-1-1 21:52 编辑
永真 发表于 2018-1-1 21:34
美国独立后也是如此,那么是什么时候允许圣诞公开庆祝呢?是在南北战争之后,南方保守势力被打败,美国社会有动荡危机,出于社会稳定需求,宗教是麻醉民众的首选工具。

所以美国对圣诞节解禁,跟欧洲一样,这一天,成了中产阶级家庭对幸福渴望的表现,室外严寒和室内温暖---象征着和睦家庭和冷酷社会的巨大反差。

微信味儿都飘过屏幕了。

facts:

From 1659 to 1681, the celebration of Christmas was actually outlawed in Boston. Anyone exhibiting the Christmas spirit was fined five shillings. By contrast, in the Jamestown settlement, Captain John Smith reported that Christmas was enjoyed by all and passed without incident.

17th century: Dutch immigrants brought with them the legend of Sinter Klaas.

1773: Santa first appeared in the media as St. A Claus.

1804: The 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 was founded with St. Nicolas as its patron saint. Its members engaged in the Dutch practice of gift-giving at Christmas.

1809: Washington Irving, writing under the pseudonym Diedrich Knickerbocker, included Saint Nicolas in his book "A History of New York." Nicolas is described as riding into town on a horse.

1812: Irving, revised his book to include Nicolas riding over the trees in a wagon.

1821: William Gilley printed a poem about "Santeclaus" who was dressed in fur and drove a sleigh drawn by a single reindeer.

1822: Dentist Clement Clarke Moore is believed by many to have written a poem "An Account of a Visit from Saint Nicolas," which became better known as "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 Santa is portrayed as an elf with a miniature sleigh equipped with eight reindeer which are named in the poem as Blitzem, Comet, Cupid, Dancer, Dasher, Donder, Prancer, and Vixen. Others attribute the poem to a contemporary, Henry Livingston, Jr. Two have since been renamed Donner and Blitzen.

1841: J.W. Parkinson, a Philadelphia merchant, hired a man to dress up in a "Criscringle" outfit and climb the chimney of his store.

1863: Illustrator Thomas Nast created images of Santa for the Christmas editions of Harper's Magazine. These continued through the 1890's.

1860s: 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 asked Nast to create a drawing of Santa with some Union soldiers. This image of Santa supporting the enemy had a demoralizing influence on the Confederate army -- an early example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1897: Francis P Church, Editor of the New York Sun, wrote an editorial in response to a letter from an eight year-old girl, Virginia O'Hanlon. She had written the paper asking whether there really was a Santa Claus. It has become known as the "Yes, Virginia, there is a Santa Claus" letter.
发表于 2018-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的那封更好,引用了3段《法句经》。


维也纳教廷大使总主教祝贺佛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8-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的问题是:“为什么基督教徒绝对不过任何的佛教节日呢?”而不是:“为什么基督教徒绝对不向佛教徒致以佛教节日的问候呢?”
在宗教意义上“过”一个节,和“向别人致以节日问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就以这封信中涉及的罗马天主教为例,要说罗马天主教“过”一个节,至少这个“节”得在Missale和Liturgia Horarum中占据一席之地才算吧。
发表于 2018-1-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0657711 发表于 2018-1-1 21:51
1897: Francis P Church, Editor of the New York Sun, wrote an editorial in response to a letter from an eight year-old girl, Virginia O'Hanlon. She had written the paper asking whether there really was a Santa Claus. It has become known as the "Yes, Virginia, there is a Santa Claus" letter.

恰巧以前写过、翻译过。和话题并不直接相关,不过既然有,顺便贴出爱看就看看吧:

《圣诞老人存在吗?》

1897年,家住纽约的8岁女孩弗吉尼娅问父亲: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父亲鼓励她:你写信问《太阳报》,便会得知真相。于是弗吉尼娅写了一封简信寄给报社。

编辑弗朗西斯彻奇收到来信后,决定用报纸的官方社评回复。彻奇曾是战地记者,看过世界上太多的血腥场面克,感到社会中普遍的绝望情绪。他希望利用回答这一孩子的简单提问之际,亦能对其更深层次的哲理进行一些探讨。

在1897年9月21日,报纸刊出由彻奇撰写的题为《圣诞老人存在吗?》社评。如下:

---

读者来信:

亲爱的编辑:我现在8岁。我的朋友说圣诞老人不是真的。爸爸说:“如果你看《太阳报》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了!”请告诉我真相:真有圣诞老人吗?

弗吉尼娅·欧汉伦
95大街西115号

---

编辑回复:

弗吉尼娅,你的朋友不靠谱。他们被这个多疑时代中的怀疑精神所影响了。他们没看见就不信。他们觉得他们小小脑袋里想不到的事情,都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头脑,弗吉尼娅,不管是大人的还是小孩的,都是很小的。在我们这个广大的宇宙里,人不过是一只小虫子,比起周围无边的世界,掌握全部真理和知识所需要的智能,我们的智慧就像一只蚂蚁。

是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当然是真的!他就像爱和仁慈和忠诚一样必然存在,并将最崇高的美好和欢乐赋予你的生命中。

要是没有圣诞老人,这世界会多没意思啊?恐怕就会像没了弗吉尼娅一样没意思。不再有孩子的天真,不再有诗歌,不再有浪漫能让我们的生活好受一点。我们将不会有快乐,除了感官和视觉上之外。童年的永恒光芒将不再照耀这个世界。

不相信圣诞老人?那我们不如索性连精灵也不信好了!你也许可以让你爸爸雇人,在圣诞夜守在所有的烟囱里去抓圣诞老人,但就算他们都没看见圣诞老人下来,那又能证明什么?没人能看到圣诞老人,但那并不代表圣诞老人不是真的。这个世界上最最真实的东西,是大人和小孩都看不到的。你曾见过精灵在草地上跳舞吗?肯定没有吧?可是那不证明他们不存在。谁也无法想象出这世界上所有没见过或看不见的奇妙。

你也许可以把一个小孩的拨浪鼓撕开,看看里面发声音的东西是什么,但在未识的世界之前有一道帘子,是最强壮的人,甚至是所有最强壮的人在一起,都无法撕开的。只有信心、想象力、诗歌、爱、浪漫,可以将那道帘子拨开,让你看到认识到后面无可比拟的美好和辉煌。这些都是真的吗?当然是!弗吉尼娅,在整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真实和永久的事情了。

没有圣诞老人?谢天谢地,他活着,他永远活着。从现在起一千年,弗吉尼娅,不,从现在起十个一万年之后,他还会继续将快乐带进孩童心里。

---

这篇很另类反常的社论回复,迅速引起注意,被争相传阅。特别是其中“是的,弗吉尼娅!”一句,广为流传,成为这篇短文的代名词。

弗吉尼娅长大后,先后在不同名校读书,最后当了个博士。她一生收到无数信件询问这个事,她都会复印那篇社论回复。在社论登出的72年后、她81岁、死前两年时,她在养老院生活,圣诞老人终于探望了她。

之后的一世纪里,弗吉尼娅的故事被改编为多部影视片和音乐剧,还有以她命名的奖学金。而《圣诞老人存在吗?》这篇社评,至今仍保持着英文史上重印次数最多的报纸社评记录。在日常美国口语里,譬如电影里,偶然会看到一个人问了一个问题,另外一人给予很肯定的正面答复时,会先说一句“是的,弗吉尼娅…”,即来自这个典故。
发表于 2018-1-2 1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的观察。。好像国内某些穆斯林其实对春节也是不怎么感冒的。。。
发表于 2018-1-2 1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外道怎么修。
发表于 2018-1-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信教的人过圣诞节不过就是图个热闹还有可以约会之类的,商家可以赚点钱,没必要上纲上线
发表于 2018-1-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0657711 于 2018-1-3 17:21 编辑
龙明扬 发表于 2018-1-3 15:04
不是信教的人过圣诞节不过就是图个热闹还有可以约会之类的,商家可以赚点钱,没必要上纲上线

反对圣诞节无甚危险,所以叫得最响亮。
他们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费的时候才是慷慨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动情的,在愚蠢的时候才是真诚的。
发表于 2018-1-3 1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8-1-3 18:51 编辑
龙明扬 发表于 2018-1-3 15:04
不是信教的人过圣诞节不过就是图个热闹还有可以约会之类的,商家可以赚点钱,没必要上纲上线


诚如您之所述,对“不是信教的人”来说,过圣诞节的意义 “不过就是图个热闹还有可以约会之类的,商家可以赚点钱,”就是这样一个无聊的商家和发情男女推动起来的节日,也并非我国的法定节假日,甚至被部分网友戏称为约炮节,有佛教徒只要敢宣称不过,在另一种佛教徒眼中倒上纲上线成了违背天理、大逆不道之罪。这种颠倒逻辑,诚如老伐所言:“丧心若此,亦可叹也!”
发表于 2018-1-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0657711 于 2018-1-3 19:42 编辑
土登俄热 发表于 2018-1-1 16:36
当代中国作家王朔说:有这么一群人,在日本叫法西斯,在德国叫纳粹,在中国叫爱国者!

塞缪尔·约翰逊说 ...

抵制一个一辈子没杀过一个人,教导爱与宽恕的人的生日最起劲。要说起另一个害死几千万人整死无数旧部老友公开宣扬暴力和消灭的家伙过生日嘛,你看看这伙人哪一个敢吭气。间歇性勇敢,选择性护教,一个比一个能耐。

(圣诞魔诞就差一天,历史有时候也真是有趣)
发表于 2018-1-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p0657711 发表于 2018-1-3 19:03
抵制一个一辈子没杀过一个人,教导爱与宽恕的人的生日最起劲。要说起另一个害死几千万人整死无数旧部老友 ...

睿智,同意。
发表于 2018-1-3 2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国情。。2除了清明节。。几乎都是约炮节了,。现实如是,。。泱泱五千年礼义之邦。。
发表于 2018-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三千 发表于 2018-1-3 21:18
中国的国情。。2除了清明节。。几乎都是约炮节了,。现实如是,。。泱泱五千年礼义之邦。。

好事好事。约的少,直接就没五千年了,五百年就灭绝了,还礼义个鬼。强烈要求恢复古礼“仲春之会”。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5-9 16:42 , Processed in 0.0341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