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pengcuo 于 2011-5-30 09:45 发表 俗人版主哪找的文章,怎么没说明作者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ZEN.C 于 2011-5-30 10:34 发表 《弥陀经》引这段才合适吧: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 ...
原帖由 pengcuo 于 2011-5-30 10:25 发表 以我个人的习惯,先知道作者是谁,再仔细看内容是什么。 比如不是上师写的文章,在我看来,不如上师写的可靠。 就象前面notwind引用“法称菩萨《 释量论》所云:‘要義無欺故,可比度其餘。’” 知道作者, ...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5-30 10:56 发表 无著 世亲应该是可靠的 上师写东西也不能违反经论和大菩萨对经轮的正确解释。
原帖由 pengcuo 于 2011-5-30 11:01 发表 抉择者的水平很重要。 能否转一篇格鲁上师相关开示。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5-30 11:15 发表 没找到格鲁上师关于别时意趣的开示 别时是对善根薄弱的人的方便引导,这个有争议吗?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5-30 06:41 发表 有些人认为只要拼命念佛,念咒,或念某一本经,哪怕不闻思经纶,终究有一天会自然证悟空性,我最初心里也持过类似观点,但后来通过学习,对此产生了很大怀疑。 如果不需要学习经论,只单念一个什么就可以证悟,那么 ... 引一段甘丹赤巴的略论讲解: 《修次中篇》亦云:「彼者如是以慧思择,若瑜伽师不执诸法体性胜义,尔时能入无分别定,亦能通达一切法无体性;若不修习由慧观察诸法体性,唯修弃舍作意,终不能灭彼之分别,亦不能证无有体性,所以对于一位瑜伽师来说,一开始必须要藉由智慧来观察诸法的体性,如果不以这种方式来作练习,「唯修弃舍作意」,只是让你的内心当中毫无作意,「对境」尽可能不要生起任何的想法,「终不能灭彼之分别」,以这样的方式是没有办法灭除我们内心当中执境为谛实的分别心,「亦不能证无有体性」,相同的,藉由这样的方式是没有办法证得诸法无有谛实的体性。为什么?无慧光故。 因为此时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并没有智慧光芒的缘故,内心当中没有智慧的光芒,就没有办法消灭无明的黑暗。这一点如同世尊之前在《迦叶问品》当中有提到,如世尊说:从正观察能生如实智火,烧分别树,犹如钻木之火。」“
原帖由 pengcuo 于 2011-5-30 12:06 发表 没看懂,怎么突然说到这个别时意趣上了,说这个的意义是什么? 另外,念佛一法,放在藏传佛教中,也不少见,是否一样可以套用这个别时意趣呢?如果可以,想必格鲁派上师可以对念佛有相关开示,其要义是什么, ...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0 07:21 发表 。。。 但不要因此怀疑佛语佛智,否则那个罪业很大的。。。 不学广大经论,最多是佛学知识差点;但怀疑及否定佛语佛智,那就是谤佛和法了,很难解脱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15:34 , Processed in 0.03694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