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真水游光

再回“黑牦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隔段时间怎么就有人跳出来挑宁玛和格鲁的事啊!黑牦牛师兄你是名声在外,怎么人来了就点名要你!宁玛和格鲁大家都在自己那块地方该干吗干吗,没什么事不学各自的教法,就蹲在人家论坛上准备逮人小辫子。待在自己家想吃白菜吃白菜,想吃萝卜吃萝卜,就把大米饭拿来喂狗,别人管的着吗!宁玛卖上师位,格鲁没有得到宗大师心髓,都各自去各自地盘说去,待在人家里打人家孩子算怎么档子事!
发表于 2009-2-1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的帖子

您上面这篇说法儿,我仅就其中一段简评如下,其他部分,有些我看不懂你在说什么,可能我对有些背景情况没什么了解,尤其涉及帕绷卡仁波切的事情。

您在上面说:“吴玉天的名字,据某传言说,是想发财,请人根据某财神法后改的,不过我不确信这事,因为这个欲望跟一个在喇荣五明学过这么多法,受到高级别热情接待的人很不相称,你们要是有兴趣就818吧,我对此兴趣欠奉。”

我的简评:

你说的这个传言,有是有非,不过能知道到这程度,也算对他有些了解了,只不过明显是倒过几道手后得到的消息。

你对此事确信与否,我倒是能从侧面看出来,无论你是不是格鲁,我是不是宁玛,我们做人,都有感性因素在影响自己的理性部分的时候。

就我对此事的了解,看来比你知道的信息,要全面和真实得多了,不过你可能要遗憾,我不会说出来,那是他个人的事。

对吴这个人,我没兴趣八卦,和我也没什么关系,不过借个话题,对这里的事情,做个判断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因缘和合。
关键是无意看到了牦牛兄的一些感觉像嘲笑的话。
我分别心又重。
果然是真修行人不见人过啊。我忏悔
我看到别人的过失,其实就应该想到的是改进自己啊,从来没有外面的过患,只有内在的不安。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学哪个上师的法都可以,哪个传承的法都没有什么差别。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教派犹如甘露一样,中边皆甜,对众生都是有利的。所以佛教徒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如果连这一点为人处世都不会,还说要度化众生、感化众生,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现在有些佛教团体经常勾心斗角、互相竞争嫉妒,这种行为不太好。如果你真有本事,那应该去跟外道斗。 世上有那么多人不承认前后世、业因果,在这些邪思邪见者面前,你特别恭敬,一点脾气都没有。可是到了佛教内部,你这个不满、那个不满,好像成了主人一样。
现在个别地方的佛教团体,在团结方面比较差,所以我非常希望各教派、各上师、各弟子之间的关系要融洽,也只有这样,大乘菩提心的精神才能广泛弘扬开来。
——《入行论讲记》
发表于 2009-2-1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访雪域大师》P69页的扫描文章,我认为:晋美堪布是因为新加坡法师的学识、修行、弘法能力、对上师三宝的供养等等很多方面,经过综合考虑,而授予他们上师位的,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加顺利地在当地弘法。如果看问题不全面,或局限于自己的立场,也可以将新加坡法师对“上师三宝的供养”作为焦点,而认为:仅仅是因为供养了25万元钱,晋美堪布才授予他上师位的。
  晋美堪布是很多众生的根本上师,这些众生也许在今生只有缘份跟这一个师父了,如果我们因为自宗的宗见之争,而不考虑那些缘份浅的众生因此而产生的犹豫和疑惑,很可能导致晋美堪布没有丝毫影响,而众生却迷失了一大片的情况出现。这不符合我们每一人的上师的理想啊!
  有位上师的家乡山清水秀,但是很贫穷,人们都以挖虫草补贴家用,作为精神领袖的上师也认可这一行为。我告诉上师:“挖虫草的人致富后,会导致很多人去挖虫草,这样最终会破坏您那里最宝贵的资源——自然环境,您应该告诉村民啊!” 但是上师难以理解,说:“挖虫草只会在地上挖一个指头大小的坑,而且挖完了我们也会将地面还原啊!怎么会破坏环境呢?”
  上师也在努力为当地着想,运用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力图发展当地经济。我告诉他:“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果经济上去了,人们很有可能就不太信仰您了,而是去信仰‘钱’了。如果后果肯定是这样,您还愿意尽力发展当地经济吗?”上师想了想说:“我愿意。”
  以上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上师肩负着世间和出世间的双重任务,这里面的矛盾和取舍,不是我们这些一身轻的人所能理解的。上师们往往站得很高,看得很远,因而会做出一些与现状、与经典相左的取舍,我们无法理解时,应该从长远考虑,从大局出发,思考完善后再说,且发言应该顾及所有的观众和后期的影响。
  楼上师兄的很多发言,其实大家都知道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即使赢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死八百,最终高兴的其实是魔王。” 那么,为什么还要将争吵继续下去呢!
发表于 2009-2-1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

只有格鲁弟子都承许喇荣五明的说法,即,格鲁自宗历代祖师都没明了宗大师真意,把不了义见当作了义见来学修,而喇荣五明一系才真正明了这个了义见。
只有格鲁弟子都承许,即,三大寺合力诛杀局米旁,不过不但没杀成,局米旁还活的更好。
只有格鲁弟子都承许,喇荣五明一系著作中时不时的出现一个格鲁派的反面典型,我们都得自己知道,那就是格鲁派的人学修不行。
只有格鲁弟子都承许,那两位不懂密法却被授予金刚上师位是完全正确的做法。
只有格鲁弟子都承许,看VCD等同真实灌顶是完全正确的做法。
这样,喇荣五明一系的宁玛派弟子才会满意。
是这样吗?
发表于 2009-2-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贪嗔痴慢疑,俺们都前赴后继地死这上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1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对各宗派法义有所通达,本人有证悟,能分了义与不了义,又能作如理的比派,心亦远离赞己贬他的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更身兼住持正法的责任,例如是三大寺中的大学者、长老等,为了辩论、抉择正理等目的,则还可对这些方面发言。即使此等大德在作此类事业时,尚且如履薄冰。现今的在家人,却狂妄地自以为代表了其宗派,学着先德般对各宗派妄加评论甚至攻击,这只是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是十分笨的一回事!我们连自派细微之宗见尚且未曾掌握,何况比较诸派呢?我们连苯教、外道与内道之最细微法义分别也未搞懂,说甚么评比内道各宗呢?所以,凡夫在家居士宜以清净心修持,做好居士之本份,把住持正法的工作留予住持正法的大德来做,否则就会十分危险。


----祈竹仁宝哲开示
发表于 2009-2-11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生世世顶礼至尊大宝恩师(宗喀巴大师、莲花生大师)!!!
发表于 2009-2-1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真水游光 于 2009-2-11 10:20 发表
如果你对各宗派法义有所通达,本人有证悟,能分了义与不了义,又能作如理的比派,心亦远离赞己贬他的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更身兼住持正法的责任,例如是三大寺中的大学者、长老等,为了辩论、抉择正理等目的,则还可对 ...


真水游光,

你引用错误。 有关法,每派都会认为自宗的见解是最通达的(否则,何成"派"?), 但各上师也会认为如踏实地修的话, 各派的法都可达至果位的。

但这是总说,除了法,每一教派, 总会有很多故事丰富其内涵的。如你看烏金仁波切的'大成就者之歌', 会看到很多百多年前宁玛噶举大德的有趣故事。而且很多故事(如某大德不摄受空行母引至短寿、某大德闲时去参加格鲁辩论拿第一无人能敌等)与喇荣现在的故事是很相似的。从民俗学看,喇荣的作风其来有自。 反正这些故事,是一代传一代的,可能中间更有所丰富、更添刺激(如三大寺诛法事), 我们听听就可,用不着坚持上师说的百年前的故事就一定是'足本', 非硬要别派认同不可。与别派争辩,尺度的选择, 是运用我们的理性,不要把学法变成学萨满教了!

这题目本已关闭,奇怪你为何坚持重开?

牛确很牛,用字不留情面。但你如细心看他的'反利美'批评,多是有理性逻辑为据的, 不是无的放箭。

[ 本帖最后由 了了 于 2009-2-11 11:45 编辑 ]
发表于 2009-2-1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喇荣出的那些宣传资料看看就行了,别当真,那些人一边喊“利美”一边贬低他宗,又把他宗祖师的著作篡改来讲,还说你们都不明白祖师的意思;一位老僧人说:莲师的教法就是被那些假冒的伏藏和自编的预言给毁了。支持黑牦牛!


[ 本帖最后由 般若舟 于 2009-2-11 12:3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09-2-11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无法忍受他宗坚持的“早期了义晚期不了义”以及后续观点,更无法忍受“做过诛法”的话,也不用泛泛地说莲师的教被那些假冒的伏藏和自编的预言给毁了这样的话。

很牛,如果是对修证的赞叹,的确很好,如果是对“村妇”、“抹布”等所谓用字不留情面的赞叹,好还是不好,不用太高学问,也可知一二了。

还有之前那个抓住“转经轮一事”做文章的行为,呵,纯粹就是自己没看仔细,再去硬拗而以。

最后,81楼的那些个“看来”,似乎也没意义。我倒是觉得,有些话不过是因为忍受不了产生出来的酸味。如果是这个味道,那还是不要相互谁比谁更酸了,多无聊呢。
发表于 2009-2-1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大师的真传自然在格鲁后辈人手里,

莲师的教法被无误传承到我们如意宝上师手里,

这才叫相对平等的说法儿。

虽然可能有些人对二者之中的前者坚定认可,对后者持怀疑态度,或者另一些人持相反的意见,这两种人,如果不是教证俱佳的修行人的话,也很有可能就是个因地凡夫而以。再怎么相互挑毛病,也无非口业如山,喜忧参半罢了。
发表于 2009-2-1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同意 78# 所言.

我分别心又重。
果然是真修行人不见人过啊。我忏悔
我看到别人的过失,其实就应该想到的是改进自己啊,从来没有外面的过患,只有内在的不安。
发表于 2009-2-1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銀果 于 2009-2-11 13:21 发表
完全同意 78# 所言.

我分别心又重。
果然是真修行人不见人过啊。我忏悔
我看到别人的过失,其实就应该想到的是改进自己啊,从来没有外面的过患,只有内在的不安。


这话说得是对,问题是,凡夫遇到事情,总是习惯做凡夫,如果真的都能做修行人,就好了。

所以,遇到事情时,以凡夫的心态和执著,虽然明白那些话的正确和意义所在,仍然还是当大道理听,甚至也可能因此被嘲笑。这的确是凡夫的悲哀,但身处凡夫境地,搅进来的人,不一定愿意象那些话去做,而是一定要掰得泾渭分明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2 05:03 , Processed in 0.03467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