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毁破了大乘佛法之后,印顺是否会对南传小乘佛法网开一面呢? 印顺对于南传佛教小乘佛法的真实看法: 小乘教法造就的是“焦芽败种”,在印顺眼里竟然“略同于”外道: 『杂阿含经』本以空、无量、无所有三昧(定从观慧得名)为入道门。但一分学者,以无量但俗的,专以空、无相、无愿──无所有为解脱门,重慧而轻悲,以致造成醉三昧酒的焦芽败种。(《无诤之辩》) 这种思想及体验,大抵是唯心的、内向的、重静的,漠视一切而专于内求自我或真心的。这种经验的发现,总是在自我与心识中,一层层的深入进去。如婆罗门教的从食味所成身到妙乐所成身;从对境的认识而到达不可认识的认识者,即所谓绝对主观。如佛教的唯心论者,从相分、见分而到证自证分;从六识、七识到如来藏藏识;从事心、妄心到真心(基督徒所说的体治、魂治、灵治,也略同)。(《无诤之辩》) 小乘佛法是“苦行厭離急求自證”(“急求自證”不是印顺认定的大乘的主要罪证吗?怎么一转身就用到小乘佛法上了?),守持清净戒律是“固執小節”: 王舍城的五百結集,是苦行厭離急求自證派所主導的結集。它那戒律的固執小節(《唯识学探源》) 小乘佛法有的是玄虚的“想象”,有的又“拘泥”,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印顺满意: 大眾系富於想像;說一切有與犢子系,又不免拘泥了些。(《唯识学探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