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南无普见佛

终于找到了大吉祥天女咒的注音了。是专门求财的,释迦牟尼佛给观世音菩萨亲说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3-10-4 14:12
对于初学者,不能直接读原典,原因是:
  第一、佛经是佛的语录,是因人而说,因问而答,不是系统的 ...

对于初学者,不能直接读原典,原因是:
  第一、佛经是佛的语录,是因人而说,因问而答,不是系统的理论。
  每一部经中的一种说法,只是整个佛法思想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一经一说,很难掌握佛法的总体结构布局和总的精神实质,容易堕入有空、常断的某一边。
  现在学佛的人中大多数都是尊一经、执一说,因“小”失“大”,因“事”失“理”,或说空而否定业报因缘,或重观修而轻善德,或褒显教贬密法等等,其根本原因是掌握知识的深度和数量有限,在客观上形成了可怜的偏见。
  不仅佛法如此,就连人世间的任何一种偏见都和时空环境与知识见解的局限性有关。龙树所说的“破除一切见”,就是说要破除所有这类偏见,才能获得无见的正见。
  第二、佛经中的说法,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
  “了义”的含义是:
  (1)字面含义和所说的事情一致的说法;
  (2)说的是普遍规律和绝对真理。
  “不了义”的含义是:
  (1)字面上所说和实际所指不一致的说法,隐含别义,指东说西的说法;
  (2)权宜之说,变通之说,所指是相对真理。
  密法还有“四法”“六印”的严格保密措施。
  研究、学习佛法的人若不懂这种经典的特殊表述方法,像一般书籍那样理解它的文辞含义,没有一个不碰壁的。
  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初学之人直接读经,不会获得较全面系统的知识。

回复:
1、第一条的说法,请问有无佛经支持?如果没有的话,请不要误导众生,我从未在佛经内看到有哪句教言说“初学者不能直接读诵原典的”。这算是邪见吧?
2、了义的意思,你理解错了,不要看到“了义”就想当然的认为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请看《大般涅槃经》了义是啥意思。那是佛陀的真实教言。
了义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于自心。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又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是名了义。声闻所说应证知者名不了义。菩萨所说应证知者名为了义。若言如来食所长养是不了义。若言常住不变易者是名了义。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声闻乘法则不应依。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闻乘。犹如长者教子半字。善男子。声闻乘者犹如初耕未得果实。如是名为不了义也。是故不应依声闻乘。大乘之法则应依止。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于大乘是故应依。是名了义。如是四依应当证知。
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请问你现在有真实智慧随于自心吗?反正我是没到这个证悟的。请问你现在有无证悟到佛性的常乐我净了吗?反正我是没这个证悟的。所以了义经对我这个层次的人来说,只能是看佛经来理解,但不是真实的证悟境界。对你吗?请自行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3-10-4 14:16
指引解脱的三乘佛法总的可以分为知和行两方面,知的方面是侧重理论知识教育,使有志解脱之众生,点燃智慧明 ...

指引解脱的三乘佛法总的可以分为知和行两方面,知的方面是侧重理论知识教育,使有志解脱之众生,点燃智慧明灯,驱散愚暗,明辨是非善恶,正确选择道路。知识包括深义、广义两个方面,要知深义,须知龙猛之学;要知广义须读无著、世亲、狮贤等般若师之论著。若不学深、广二义开道大师的纲领性的名著,只读佛经本文,虽大善知识,也难得要领,因为佛典经文分了义、不了义和言外意趣、掩盖密义等等,不掌握分辨原则,很难掌握佛经的本义,真正学佛法的人决不能轻信“无辩经教”。真正的经教是通过学院式的教学研究和学位考试制度进行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辩论,对每个命题进行多方论证,精细严密的分析、推理,以获得正见、产生坚定的理信,即所谓“上智信理不信经”。
————已经说过了,佛经的本义,只有佛才能真正的知道,其他人是理解多少算多少吧,只要不背离佛经的宗旨,都算对吧。另请问您是上智吗?反正我不是,只好信经了。如果你现在信论典而不信佛经,那么也不能算是“上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3-10-4 14:12
对于初学者,不能直接读原典,原因是:
  第一、佛经是佛的语录,是因人而说,因问而答,不是系统的 ...

佛经中的说法,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
  “了义”的含义是:
  (1)字面含义和所说的事情一致的说法;
  (2)说的是普遍规律和绝对真理。
  “不了义”的含义是:
  (1)字面上所说和实际所指不一致的说法,隐含别义,指东说西的说法;
  (2)权宜之说,变通之说,所指是相对真理。
  密法还有“四法”“六印”的严格保密措施。
  研究、学习佛法的人若不懂这种经典的特殊表述方法,像一般书籍那样理解它的文辞含义,没有一个不碰壁的。
  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初学之人直接读经,不会获得较全面系统的知识。
————这个解释,请问你从何而知的?能否给我说说。如果你学的某部论典是这么说的,那么我劝你还是多看看佛经吧。
发表于 2013-10-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普见佛 发表于 2013-10-4 14:27
那么我们顺着您的思路往下说。您说五部大论在家人学不来。那么这可就麻烦了。五部大论本来就是提纲携领的 ...

那就顺着你说:
1,首先,基本纲领不是用来学的,本身就是修行的精要之处。所谓基本纲领即是道之三要: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离此三者,任作多么殊胜的修行,与成佛无关。
2,既然学习五大论不是无益,那深究有什么不好呢? 那你第一条想表达什么含义呢?结合你第三条所说的意思,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你认为学论典没有读经有益处。3,回复你的第四条,你觉得你真的能做到回向无上菩提吗?什么是大乘的修学?这个问题可很关键啊。
4,关于第五条,很抱歉,这句话我还没有完全学懂。从您的言论,我也没看出您懂心经中的这句话。请问:五蕴皆空什么意思啊?哪五蕴啊?为什么空啊?空是什么都没有么?五蕴皆空怎么就能度一切苦厄了?声闻阿罗汉懂不懂这些啊?
发表于 2013-10-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普见佛 发表于 2013-10-4 14:40
指引解脱的三乘佛法总的可以分为知和行两方面,知的方面是侧重理论知识教育,使有志解脱之众生,点燃智慧 ...

正因为非上智,才要依诸菩萨、历代高僧论著学习,来理解佛经。
你觉得你对佛经的理解可靠吗?比诸菩萨理解的还要正确?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护 发表于 2013-10-4 14:59
那就顺着你说:
1,首先,基本纲领不是用来学的,本身就是修行的精要之处。所谓基本纲领即是道之三要:出 ...

那就顺着你说:
1,首先,基本纲领不是用来学的,本身就是修行的精要之处。所谓基本纲领即是道之三要: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离此三者,任作多么殊胜的修行,与成佛无关。
2,既然学习五大论不是无益,那深究有什么不好呢? 那你第一条想表达什么含义呢?结合你第三条所说的意思,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你认为学论典没有读经有益处。
3,回复你的第四条,你觉得你真的能做到回向无上菩提吗?什么是大乘的修学?这个问题可很关键啊。
4,关于第五条,很抱歉,这句话我还没有完全学懂。从您的言论,我也没看出您懂心经中的这句话。请问:五蕴皆空什么意思啊?哪五蕴啊?为什么空啊?空是什么都没有么?五蕴皆空怎么就能度一切苦厄了?声闻阿罗汉懂不懂这些啊?


回复:
1、你说的这三条,是位学佛的基本都知道,关键是能否行持。
2、请问你准备深究到什么地步呢?请说说。是宗大师的境界吗?“你认为学论典没有读经有益处”。这是你的想法,非我的观点。
3、回向简单,做到难。所以我现世求生极乐,因为按照阿弥陀佛的因地大愿之一:修诸功德至心回向无不往生。大乘的修学是位学佛的人基本都知道:无怨无悔,利益一切众生。关键是做到。
4、声闻缘觉还真未必能百分百的领悟到此段佛经。我们也不过是世智聪辨,不是证悟到此境界。五蕴、空等名词,请查《佛学大辞典》,辞典内有权威的解释。
我说说自己的理解,仅为讨论,不是说法。
观:从外相内心等观察世界的成住坏灭,也就是12因缘。
自在:一切看透了,明白了,自然就放下解脱了。
行:先学后实际的去做。做最关键。
般若菠萝蜜:这个就不说了。
多时:时时刻刻的警觉自己,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且证悟圣果不是一撮而就的,是个漫长的修持过程。
五蕴皆空:证悟到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皆是无常皆没有自性,不过是三毒在作怪,自然就解脱了三届,证悟了圣果。
————你将以上内容联系起来,不就知道了,此段佛经是修行成佛的必然道路。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护 发表于 2013-10-4 15:09
正因为非上智,才要依诸菩萨、历代高僧论著学习,来理解佛经。
你觉得你对佛经的理解可靠吗?比诸菩萨理 ...

一切以佛经为本。
论典数量浩如烟云,请问你都准备看那些大师写的论典呢?
论典的观点也有些不同的地方,请问你又该如何抉择呢?
你学佛准备达到什么层次呢?是做堪布法师格西吗?如果是的话,算我没说。
发表于 2013-10-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普见佛 发表于 2013-10-4 14:58
佛经中的说法,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
  “了义”的含义是:
  (1)字面含义和所说的事情一致的说法; ...

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
建议把以上您从头到尾看一遍,功德无量。甚至于比建塔的功德还要大很多。因为般若经中说:建塔庙无数,不如读诵般若经的功德。见大般若经第四会:福門品第五。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护 发表于 2013-10-4 15:18
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
建议把以上您从头到尾看一遍,功德无量。甚至于比建塔的功德 ...

《大般涅槃经》请你多看看,众经之王。
般若经的境界,是你我现在能证悟到的吗?呵呵,说点实际的事情吧。
发表于 2013-10-4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普见佛 发表于 2013-10-4 15:16
那就顺着你说:
1,首先,基本纲领不是用来学的,本身就是修行的精要之处。所谓基本纲领即是道之三要:出 ...

对心经的解释纯属胡说八道。
友情提醒一下,为节约本论坛资源,不欢迎贴佛经的行为。详细请见:
http://bbs.gelupa.org/forum.php? ... &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护 发表于 2013-10-4 15:18
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
建议把以上您从头到尾看一遍,功德无量。甚至于比建塔的功德 ...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深般若波罗蜜多。以清净心恭敬信受。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书写施他复为解说。于深义趣令无疑惑。教授教诫诸有情言。汝应勤修真菩萨道。(大般若经第四会:福門品第五)
————我发现我是在这么做啊。你总不能说:檀波罗蜜(即布施),不在深般若波罗蜜内吧?檀波罗蜜修持不好,后五种波罗蜜如何能修好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护 发表于 2013-10-4 15:22
对心经的解释纯属胡说八道。
友情提醒一下,为节约本论坛资源,不欢迎贴佛经的行为。详细请见:
http:/ ...

说我是胡说,请问你有根据吗?
发表于 2013-10-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普见佛 发表于 2013-10-4 15:18
一切以佛经为本。
论典数量浩如烟云,请问你都准备看那些大师写的论典呢?
论典的观点也有些不同的地方 ...

您是不是以经为师,而不是依善知识学法?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护 发表于 2013-10-4 15:29
您是不是以经为师,而不是依善知识学法?

我未对此发表过意见,请不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谢谢。
发表于 2013-10-4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普见佛 发表于 2013-10-4 15:28
尔时佛告天帝释言。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深般若波罗蜜多。以清净心恭敬信受。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书写施他 ...

你把般若经从头到尾看一遍,里面有关于六波罗蜜多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1 08:24 , Processed in 0.0362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