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9 09:00 发表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反观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大约10多年来的发展,我认为最大的弊端就是来自视师如佛教法的滥用。 如果说视师如佛的教法曾经在印度和西藏造就了很多大德的快速成就,在反观汉地,满目可见的则是这个教 ...
原帖由 了了 于 2009-6-9 10:43 发表 对静风持观点反对意见的人,似乎忽略了一个语境的考虑:历史上道次教授的对象以专业僧人为主。 我不是说我们俗人平民不可学道次,或道次有误。但600年下来,藏地社会结构,不是精英的僧侣阶级(及少数有文化贵 ...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8 22:12 发表 1.我们自己拜师前:上师对我们,本体不是佛,显现也不是佛。那时候我们还在观察。 2.我们自己拜师后:上师对我们,本体是佛,显现也不是佛。本体是佛就是说本来是佛,其实就是我们要观修的真实。显现上,当然上师原来什么样还什么样,不过这时候显现我们可以说,这是佛对我们的示现,不执取显现上的过失。 3.我们拜师前与拜师后:上师对其他人(没拜师的),本体不是佛,显现也不是佛。 4.世间交流,大家都以显现为依据来交流。所以不论别人和我们自己,都可以承认上师显现不是佛。
原帖由 bigg 于 2009-6-9 11:17 发表 换个角度: (1)我们自己拜师前:上师是不是佛我不知道,以我无法区分对方客观上是否是凡夫或佛。 (2)自己拜师后:我还是不知道,可是我必须认为上师是佛的化现。直到登地,我可以见佛殊胜化身。 (3)上师对 ...
原帖由 风火 于 2009-6-9 11:22 发表 有个观点叫做极不住定 于自心安立一个教法,找寻安立之处并不容易。 语言长了,看着嫌烦;语言短了,表达不清。说得不够,看客误解。说得尖刻,看客难受。故曰,寻机不宜。 这里,随喜一下静风等师兄的孜孜不倦的 ...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9 11:23 发表 对于客观的情况,你必须去评估,否则你无法选择是否拜师。 当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确定100%认识清楚别人的心里状态,但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行为,学识,处事方式等,要判断他们到底是骗子,还是普通人,还是有一点功德,或者有很大功德。只有这些作出评估了,才能骗子远离,大德拜师。有时候我们一个人很难看清楚,也可以很多人一起去看,比如那些大师们,他们的心理状态,也许只有他们自己完全清楚。我们为什么可以说他们是大师,是因为很多人一起去看,比如三大寺的僧人都去看,大家得出的共识。这样就和客观事实很接近。
原帖由 bigg 于 2009-6-9 11:26 发表 您也说过,拜师前一定要观察。这应等同于对客观的评估。 在我的立场上,没有对客观的评估,客观也无法评估。 我对上师的观察,不会得出结论“经观察,此上师是佛,故可以依止”。只会说:此有情有功德值得我学习 ...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9 11:06 发表 了了师兄说的这些如果存在,那真是很好。可以贴出来看看英国格西和雪歌仁波切怎么想的。 我在写这一系列帖子的时候,也是在反复思考视师如佛这个教法。比如我们看菩提道次第,其他的部分真的是次第安排的。比如念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2 17:50 , Processed in 0.03571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