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礼进 于 2011-6-10 00:56 发表 这话倒是没错。学《心经》、《金刚经》的正确方法是依止善知识,把现观和中观两大科目学好了,再来读。这方法我给您推荐。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礼进 于 2011-6-10 00:28 发表 file:///C:\Users\Shaw\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发表观点得有一些基本常识。慧能的肉身也好,我们师父的肉身也好,那都是化身;决定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指报身。而《坛经》说得很明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他说的是报身。这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哪有时决定、处决定、法决定、眷属决定? 回头补习一下《现观庄严论》,比看《坛经》要紧。
原帖由礼进 于 2011-6-10 00:28 发表 file:///C:\Users\Shaw\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再补习一些常识。 佛身分为法身和色身;法身分为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色身分为报身和化身。色身整整占到佛身的一半,不皈依色身,谈什么皈依佛?尤其密法当中把观修佛身、转化佛身作为修行的无上方便,不皈依色身,谈什么皈依佛? 不谈色身,就说皮肉好了。佛的皮也好,肉也好,都是无边福聚、无量功德所成;供养佛的一个毛孔,都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佛身可抛弃乎? 谁会认为皮囊就应该完全唾弃呢?小乘人会。 谁会认为佛的色身不是佛呢?小乘人会。
原帖由礼进 于 2011-6-10 00:28 发表 file:///C:\Users\Shaw\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三身佛在自性中”,自性法身是无为法,报身和化身是有为法,无为法当中如何具有有为法?
原帖由礼进 于 2011-6-10 00:28 发表 file:///C:\Users\Shaw\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凡夫相续上具有空性,具有成佛之堪能,绝不等于凡夫已是佛。依自宗理路,“本具自性”就是指空性。法身界限则唯在佛地。请问我们凡夫相续中的空性中,有法身吗?凡夫等于佛乎? 这种“自性本具法身”的本觉观点,于教于理都存在一大堆问题。若作为其它派别的人,提提也就罢了;作为格鲁派弟子,还对这种说法情有独钟,实在不应该。贾曹杰大师《宝性论大疏》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江波译师已经结稿。待到正式出版,大家应着力学习。
原帖由礼进 于 2011-6-10 00:56 发表 file:///C:\Users\Shaw\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你这里说的包含万物的东西,到底是“心”,还是“自性”?请复习楼上提到的内容: ...
原帖由礼进 于 2011-6-10 00:56 发表 file:///C:\Users\Shaw\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倘若“自性”不是指空性,而是至小至大、包容万物、一切诸法的本体——那这种“自性”与外道的梵我没有任何区别。请花一两天时间读一读《宗义宝鬘》和《土观宗派源流》的相关部分,那比自己依文解义、混同外道,要好的多。 ...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10 22:43 发表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 能海上师 集述 乙二、释内体之自性三宝 自性 佛谓自觉法者正 自性离染清净僧 有情皆自具三宝 譬如木中本火性 须藉钻等胜势力 所谓佛种从缘生 乙三、释外缘之一切三宝分三 丙一、同体三宝 同体 佛即是法法即僧 名义有三性不异 三宝常住同真际 亦第一义亦法身 您看,这里说的自性三宝和《坛经》说的有冲突么?
原帖由 心是孤独的猎手 于 2011-6-11 17:41 发表 能海法师有禅宗传承,这是公认的事实。他讲格鲁教法的时候也难免将禅宗的东西带进来,比如阁下所举的例子。以“觉、正、净”来解释三宝,或作为三宝的同义词,不是格鲁乃至西藏佛教的说法,而恰恰是禅宗的说法。
原帖由 心是孤独的猎手 于 2011-6-11 18:53 发表 格鲁的传统学修次第里,《俱舍》一般是放在最后而非最前。三大寺各扎仓的教程互不相同,但无一例外把现观和中观视为其中最重要的两部。格桑法友说:“如果有部、经部、唯识的观点都没有真正搞清楚,上来就学般若和中 ... 能海法师在康萨大师座下重点学的也是“现观”(不知道是不是学完全了),其他四部有没有学不清楚,但那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学完并“肩负全部法脉”不大现实巴。现存的文献里没有发现法师讲格鲁传统的“俱舍”的记录,但他去西藏以前在汉地学过俱舍是肯定有的。敏公讲的俱舍很好,如果想学习汉传俱舍,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11 14:29 发表 礼进善人: 在坛经中“心,自性, 无念,无相”等等是同一个意思,您喜欢看原文,给你引述一下:“只汝自心,别无他佛”,“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坛经中来来会会就是讲述这些根本智。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11 14:29 发表 对于您说的“倘若只是起善念、断恶念而已,凡夫修一个具善的四静虑,都能做到。照此说来,那些修善修定的外道都成佛了?大梵天是佛了?”这句您对善恶不理解: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 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 这里的恶只的是我们的六识对着六尘,起贪嗔痴慢(如起一念嗔恨,烧尽功德林)而灭万劫善因,这里的善指的是我们的六识对着六尘无所染着,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看这句:“ 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您看您理解的善能做到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吗?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11 14:29 发表 您对于我说的自性不理解 要我找出理论依据,看这里“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恶人善人(包括礼进善人)…..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也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自性包括您提到的智慧身,色身分为报身和化身等等……..(上次已经引述经典) 自性还包括您听的经,看的论,看这句:“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11 14:29 发表 慧能祖师所传法应该是很高的,您看他对梁武帝的“应用有染”的造寺度僧布施等等称其为“心邪,不知正法.” 何为正法,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当然我们完全可以“造寺度僧布施”但是不要有所求,有求就是有生灭了。不要让六根对着六尘,念念无滞那就对了。看“不离自性是功, 应用无染是德”就是金刚经所云: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10 13:38 发表 你理解的不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开悟所“见”的,根本没有出入,自然也不存在“可以出入自如”。应用心经的话来说就是“无智亦无得”,智也无,定也无。既然没有什么定不定的,又谈什么“坐上坐下、出入一如”等等呢。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10 15:50 发表 入定并非一定要打个座什么的,阿难是想睡觉、头快要接触枕头的时候证的阿罗汉,宗大师也曾经在大殿上念诵的时候入空性定,类似的例子很多。《广论》中也说,可以由止入观,也可以由观入止,如果基础好,听法的时候证悟空性是可能的,比如乔陈如等人,而且当年佛陀讲法的时候,每每大会中都有立刻得法眼净(见道)的人天众生,这个经里很多。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10 16:19 发表 大手印、大圆满分显教版和密教版,即使显教版,也已经不基础了,那可是甚深般若哦。另外,真正修完显教版大手印,不止进入加行道吧。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10 22:40 发表 决定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也是指化身。 “除了法身及报身外,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佛陀还示现无数应化身,这是有缘之众生能有望见到的,譬如说二千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佛便曾示现在人间的印度,此外还有无数我们不能辨知的化身,如同显宗经典所说恒河沙数之多。” ----【遥唤上师】祈竹活佛 报身具有七种特性,这些特性在技术名相上称为「七支」,即受用圆满支、和合支、大乐支、无自性支、大悲遍满支、遍生无间支及永无灭支七者。----【遥唤上师】祈竹活佛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10 22:40 发表 您看,“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念念自性自见。”不是您理解的那个意思吧,自己望文生义了,批评祖师批评的没道理,印顺法师是中观家,请问自宗是否认可?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10 22:40 发表 《现观庄严论》、《坛经》都是讲般若的,只不过一个广讲,一个略讲,一个系统讲,一个随缘讲,一个为弥勒菩萨所讲,一个为六祖大师所讲。六祖虽未必已是等觉菩萨,但是在国内的整个佛教界还是比较受认可的吧。《坛经》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内容很精深,不容易领会,我们不是很明白也就算了,何必咬文嚼字、望文生义甚至横加曲解的去批驳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8 15:46 , Processed in 0.03910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