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6-9 22:30 发表 广额屠儿和央掘摩罗大概是一个人吧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3:00 发表 关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六祖大师的肉身在广州,您可以看看是否是这样。也想问一下,如果您见的上师和活佛没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您是不是失却信心,放弃视师如佛呢?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3:00 发表 你看六祖大师说的多好 :“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言歸依也。”我们的自性生生世世随着我们,不增不减,为什么不把这宝找出来。皮囊是壳子,如何归依呢?而且“三身佛在自性中”啊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3:58 发表 关于您不相信坛经的等等,可以明确的告诉您现在看见的坛经就是禅宗大德限令流通的。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3:58 发表 汉地是入门人士也是读心经和金刚经,读读没用关系,只怕没有找到善知识,思索讨论中无意中谤法了。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3:58 发表 我已经说过“此心含虚空万物,包括您的小小色身 和三身佛在自性中”这些都是六祖说的,也就解决了礼进师兄的前面问题,当然这种说法市面上比较少见。
原帖由 blursky1058 于 2011-6-9 13:58 发表 “不失本念”就是指六识在六根门头不污着, 平常人不能做得到嘛。(详细看六祖坛经)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9 21:31 发表 《涅槃经》里记载的广额屠儿就是一悟成佛的。“昔广额屠儿一日至佛所飏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数。世尊曰。如是如是。”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6-9 22:26 发表 1、“理属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 是放在一起来讲的,理顿事渐,悟后起修(见道之前和见道之后,修的内涵大不相同,见道之后才是真正的修道,所以叫悟后起修,不仅禅宗如此),而不是说有些 ...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1-6-10 01:03 发表 《大般涅槃經》卷19( 梵行品第八): 大王。波羅[木*奈]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毘沙門子。如來弟子尚有如是大功德果。況復佛也。 经文 ...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9 21:31 发表 开悟和我们常说的入不入定没有关系。通过各种摄心方法入定时可以开悟,没有在这种入定中也可以开悟,乃至言下开悟。真正的定是无出无入的。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9 21:31 发表 真正开悟的人不仅从理上,而且是从事上实际“体验”到,不是仅从道理上得个“比量”开悟能比。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10 10:18 发表 公案是否有佛经原文作考,咱们先不探究,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10 10:18 发表 但是之前对禅宗公案的理解你就是依文取义的。 神会和尚,您总不会不认吧?他都是比量见,您难道比他高明,现量证悟空性不成”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1-6-10 10:33 发表 这话属于典型的无常识的话。无论初入加行道的证空性,还是见道的证空性,体性都是瑜伽现量,都必须是在定的摄持下;并且这个定只可能是九种定的其中一种:初禅未到地定、初禅、中间定、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 ...
原帖由 善无畏 于 2011-6-10 10:43 发表 ————你说的话本身就有问题。这么说吧,不说言下开悟这种,说参话头,参话头是行住坐卧都在参的,参几十年得来的破参开悟,请问这是你说的九种定中的哪一种呢?如果不属于任何一种,那就是说参话头是不可能见道开悟了?那么禅宗的参话头就成忽悠人的了。你先回答这一点咱们再说后面的吧。
原帖由 心是孤独的猎手 于 2011-6-10 10:50 发表 禅宗到底是内道还是外道?一直弄不灵清介问题。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1-6-10 10:52 发表 甭管怎么开悟,加行道的见空性也好,见道的见空性也罢,哪怕是成佛前的金刚喻定见空性,都必须要定来摄持,这都属于常识中的常识。兄台禅宗的书翻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回头去学一学基础知识更要紧。 破参开悟 ...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1-6-10 10:42 发表 那你得告诉我我是怎么依文取意的,告诉我他说的比量见到底是什么意思。请说说。 我又不是禅宗信徒,我尊重禅宗大德,但没有义务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7-4 09:45 , Processed in 0.03900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