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代问一困惑: 在佛教中,被公认的大德保质期多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果”保险

净宗十三祖师印光大师开示:

未证初果之人,升沈不定。今生很好修行,来生造大业者,百有九十多。证初果人,纵令以威力逼令造业,宁肯拾命,不肯造杀、盗、淫、等恶业。若不出家,亦娶妻室,若令邪淫,宁死不行。此人虽未了生死,决定不会下降。未证初果者则不定。纵一生两生不造业,决难永不造业。
发表于 2008-7-1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提法太过模糊且不恰当。
目前佛教界的现状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那么有部分修行人,初初行为清净,但出来接触世俗之后受沾染而退转,甚至言行不堪的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所以不会因为曾被大德赞扬或是所谓的认证,就能保证不退转的。
所以楼主说的“保质期”不是他人来确定的,而是由修行人本身的修为和意志来决定的。
一般而言,未证得空性之前,都会有退转的可能性的。
发表于 2008-7-1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般若净土 于 2008-7-18 07:28 PM 发表
净宗十三祖师印光大师开示:

未证初果之人,升沈不定。今生很好修行,来生造大业者,百有九十多。证初果人,纵令以威力逼令造业,宁肯拾命,不肯造杀、盗、淫、等恶业。若不出家,亦娶妻室,若令邪淫,宁死不行。 ...



这果真是保险啊,请问如何才能证得呢。看来大乘道难修,还是修小乘道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空 于 2008-7-18 08:25 PM 发表

目前佛教界的现状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那么有部分修行人,初初行为清净,但出来接触世俗之后受沾染而退转,甚至言行不堪的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所以不会因为曾被大德赞 ... 所以楼主说的“保质期”不是他人来确定的,而是由修行人本身的修为和意志来决定的。
一般而言,未证得空性之前,都会有退转的可能性的。


谢谢空空!我就知道每次一阵犬吠过后,我还是可以听到有真正人声的回应!
发表于 2008-7-1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原帖由 ohwyd 于 2008-7-18 09:03 PM 发表

这果真是保险啊,请问如何才能证得呢。看来大乘道难修,还是修小乘道好啊


=========================================
师兄是修大乘佛教的?好,再来:

印光大师开示:

以约大乘圆教论,五品位尚未能断见惑。初信位方断见惑,便可永无造恶业堕恶道之虑,然须渐次进修。已证七信,方了生死。初信神通道力已不可思议,尚须至七信位,方了生死。了生死事,岂易言乎。即约小乘藏教论,断见惑即证初果,任运不会行犯戒事。若不出家,亦娶妻生子,若以威逼令犯邪淫,宁肯舍命,决不犯戒。初果有进无退,未证初果,则不定。今生修持好极,来生会造大恶业。亦有前半生好,后半生便坏者。
发表于 2008-7-19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ngcuo 于 2008-7-17 08:51 PM 发表
不称职的老师,把方便做成下流;
不称职的学生,把方便当成下流.

所谓保质期,是下流见地.



说得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按中道中观理解这个[公认]的概念,才是真正的下流!

虽然如此,各人可以随意下流,但要求全体遵照下流观,只把下流当做唯一正解,不许任何人提问,才是黑社会式的下流,许多人带着这种下流习气.走入佛教,好像思想流氓,学问的地痞和恶霸, 专用佛教的名词去进行人对人的伤害, 这样一来的情况遍漫大陆佛教!

只有不怕焚烧的人,才能在淤泥中开出纯正佛教的精神!
发表于 2008-7-19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无一用是书生:
谢谢空空!我就知道每次一阵犬吠过后,我还是可以听到有真正人声的回应!

书生讨论问题屡出恶口  请你休息一段时间 好好反省一下
发表于 2008-7-1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般若净土 于 2008-7-18 11:20 PM 发表


=========================================
师兄是修大乘佛教的?好,再来:

印光大师开示:

以约大乘圆教论,五品位尚未能断见惑。初信位方断见惑,便可永无造恶业堕恶道之虑,然须渐次进修。已证七信, ...


慢来慢来,这位师兄你说是初信位无下堕之虞,还是七信位啊?能保证不下堕才是最要紧的
发表于 2009-3-2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无一用是书生 于 2008-7-17 22:28 发表
难道不应用空性的道理思考一下这个话题?!

我想  用空性来思考的话 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试发表下愚论:$
因为如果证悟到空性境界  也就是证悟到无分别境界了   那样的时候上师与我无二别   或者说所有佛都与自己无二别  那么还有什么大德不大德的分别   如果看到其他大德不如法  就等于自己也是不如法的   这个保质期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发表于 2009-3-2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无一用是书生 于 2008-7-17 22:28 发表
难道不应用空性的道理思考一下这个话题?!


保质期也是空性?:lol :lol :lol
发表于 2009-7-29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ishuwen88 于 2008-7-18 19:18 发表
这是雪歌仁波切回答的关于转世仁波切的问题,可能会在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所以,從小被稱為仁波切,是由於前世的修行證量,而不是這輩子的修證與行為表現。至於會不會有錯認的情況發生,就要看認定他們的人,神通功夫的正確與高下了。

轉世的仁波切,他們前世的證量高,這是肯定的,但這一生也可能行為不良、又沒有學問。這種情況,從他的弟子的角度來看,會用「這是眾生的根器不足、福報不夠」的角度來解釋;

若不是他的弟子,可能就會用以下這種看法去解釋: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其間上上下下本來就不一定,修行者雖然一定有修菩提心,但心裡可能有時被世間名氣染污了。

還有一種看法是﹕雖然修行者前世的成就很棒,但一往生投胎,那些力量就完全沒有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沒有修出離心與菩提心,所有的修行都只對今生有影響力,沒有辦法擴展到更遠的來生,因此,一死亡,再投胎時就完全忘光了。

若修行者只求消除欲界的煩惱,外道徒也做得到,即使能修到有神通,但是,只要一投生,就會變成跟我們一樣的凡夫,這也是有可能的。可能性有很多種,沒有辦法說一定是哪一種。


但是,即使有些轉世者此生的學問、行為不好,並不表示他就一定不好。他菩提心的習氣還是強過一般人,在很多地方仍是與一般人不相同,所以,雖然他此生看起來比前輩子差,但與我們比起來,還是高出我們很多,只要那些習氣有機會醒覺,他就會馬上跳到另一個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層次。 ...
发表于 2010-2-1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4-2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慈悲心,传承沦为徒有皮相,对心的验证唯长久多方的观察,一纸证书一点名声难充保障

发表于 2010-4-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慈悲心,传承则沦为徒有皮相,对心【具格】的验证,唯需长久多方的堪察,

靠一纸证书、一点名声去寻求【具格】与否的保障,也只有汉地能掀起高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8-31 04:16 , Processed in 0.03539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