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我们都在创痛中。恰恰在创痛中我们有反思的机会。
如大地有亲朋在地震中受害,以下观点不是对他的回应(其实我有朋友因这次地震投资全毁了,欠下一身的债还不知怎办,母亲一直失眠。当下他还在灾场救助)
- 当老外要提出一个观点时,对话中常会用'It is interesting'作开头, 作有意思解
- 如平心静气看全对话的结构,她从这地震事中学到的是'该如何应对对你不好的人', 她觉得interesting的是这点。
- 明显地她对地震不感伤痛,海外新闻报道也一般说两、三天就完了。
她的笨(或太聪明) 是在不洽当的环境下提出一个学习心得(a lesson learnt), 不是政治手腕式的深感悲痛、希望尽快回复正常、..等等。
反思的是:
- 假如我们没有亲朋在地震中受害, 我们为什么选择性地建立自已对她的忿怒?
- 缅甸死十多万人,我们有否感悲痛? 若她谈论的是缅甸,我们会有现在这种情绪反应吗?
我们需要換位思考。
她的道歉是对的。不是因为她认识到她完全错了,而是换位思考下这是最能平息国人在悲痛下有理无理忿怒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