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四海 发表于 2015-7-12 13:32 这跟你举的「偷钱以后去买苹果」的例子不一样,要从一开始为何要作弊的动机来区分, 会作弊的人大都是 ...
使用道具 举报
龍騰四海 发表于 2015-7-12 13:42 呵呵,有意思,算他倒楣,喔不是啦, 单就别相「偷看某人答案」来讲算不与取,且事意乐加行究竟等四项圆 ...
凤凰涅槃 发表于 2015-7-12 13:51 智度论十三曰:‘不与取者,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 —————————— ...
凤凰涅槃 发表于 2015-7-12 13:42 按照论典的解释,不与取基本就是盗。但是盗戒有个标准,就是要有一定的价值,请见《五戒表解》“是重物( ...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7-12 16:35 關於“盜法” 1.所盜之物為何?文本、圖像、道具及通過物質承載所表達出的知識、道理。
造化纯阳 发表于 2015-7-12 22:44 这个也是我想问的问题之一。 假使算“不予取”的话,什么时候算究竟?
凤凰涅槃 发表于 2015-7-13 06:46 还有个小问题:甲偷看乙的试卷,乙的试卷某答案写的是A。甲看错行了,或是自己写错了,在该题上写的是B。 ...
造化纯阳 发表于 2015-7-13 12:00 “杀生”里面,“想”有四种,两种不错想、两种错想。 “不与取”里面,“想与烦恼俱如前说”,这里面没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1 05:12 , Processed in 0.03443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