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愚者 于 2011-1-10 13:04 发表 回24楼 苦就是苦受,说这话的人在 讲这个时 是说在“世俗上来说”---得先问清他这个世俗上怎么解。虽然楼主问的是“世俗谛上”他这里 如果把世俗上讲成 一般的人,那苦就是苦受了。一般的没有学佛的什么的,大众,说 ...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1-10 13:52 发表 回20楼 受有三种,苦、乐、不苦不乐,总的来说都是“苦”,其中苦为苦苦、乐为坏苦、不苦不乐为行苦。 这里的“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指“受”中的“苦”,与“乐”、“不苦不乐”相对;广义则指一切受, ...
原帖由 风火 于 2011-1-10 14:55 发表 1:世俗谛苦的本体是恶的习气的感觉 2:苦的本体:五取蕴 针对这两个经典说法,讨论一下。 苦,从概念上讲,是“受”的一种,然而“受”有两种,“苦”与“乐”。“乐”里面其实还可以继续分类,分为无漏的“乐 ...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1-9 23:21 发表 那乐的本体是什么啊?苦的来源是什么啊?
请注意”取蕴“的定义。《俱舍论》第一品:”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穅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花果樹。“ ”取“是烦恼的意思,不是取过来取过去。
原帖由 风火 于 2011-1-14 16:45 发表 有点意思,《俱舍论》虽然给出了“取蘊”的“取”的定义,但也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指定,还是有着内涵关联的,否则别叫“取”了,叫个猫蕴,狗蕴,或者XX蕴不得了。 “取”作为一个动作,包含了心里内容很多,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19:32 , Processed in 0.03168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