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D90

末学一点愚见,请《广论》道友们知晓并批评指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3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請提供 你說的決定一切,這個決定的定義,出自何經論,謝謝.
发表于 2010-10-3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連詞性和語義也不懂,恕我不能給你補中學語文課.
发表于 2010-10-31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举“空性”来问,是不是“业”决定的,很不错。

另外,我没有对勘藏文原文,只听格西讲现观的时候顺便解释了“业”,说只有那些烦恼所生的才叫做“业”,其中再开出 善 不善业。我没有记笔记,细节记不清了(也是器之一过,忏悔),但所谓“业”,并不是说佛陀度生也产生“业”,这个是确实肯定的。LINGAR 等同修若有记笔记的,可以把原话贴出来探讨一下。
发表于 2010-10-3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name 于 2010-10-31 08:50 发表
請提供 你說的決定一切,這個決定的定義,出自何經論,謝謝.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尊者僧伽筏苏说曰。应说一智。谓决定智以决定义是智义故。此决定智。有二差别。一者有漏。二者无漏。若有漏者。由自性故名世俗智。若无漏者。由对治差别故。复立二种。谓对治欲界者名法智。对治色无色界者名类智。即前三智若能知他心心所法名他心智。又无漏智由行相别复立四智。若于苦谛作四行相转者名苦智。乃至若于道谛作四行相转者名道智。问若决定智唯有一种或二或三。云何此中立有八智。答以五事故立有八智。一对治故立法类智。二自性故立世俗智。三加行故立他心智。四行相故立苦集智。五行相所缘故立灭道智。尊者左受作如是说。对治四种愚故立有八智。四种愚者。一界愚。二心愚。三法愚。四谛愚。对治界愚故立法类智。对治心愚故立他心智。对治法愚故立世俗智。对治谛愚故立苦业灭道智。是名八智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智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智。智是何义。答决定义是智义。问若尔疑相应慧应不名智。于所缘境不决定故。答彼亦是智一刹那顷于所缘境亦决定故。然此聚中疑势用胜。令心于境多刹那中犹豫不决。说名疑聚。如三摩地一刹那中于境恒住。有时若与掉举相应。令多刹那于境转易说名为乱。又如有情若多贪者说名贪行。若多瞋者说名瞋行。若多痴者说名痴行。一一非不有余烦恼。此亦如是故无有失。譬喻者说。若心有智则无无知。若心有疑则无决定。若心有粗则无有细。然对法者所说法相如闹丛林。谓一心中。有智有无知。有非智非无知。有疑有决定。有非疑非决定。有粗有细。有非粗非细。阿毗达磨诸论师言。许法俱生斯有何失。谓诸心所展转力生一心相应相用各别智。谓般若无知谓无明非智非无知。谓余心所法。疑谓犹豫。决定谓智。非疑非决定。谓余心所法。粗谓寻。细谓伺。非粗非细。谓余心所法。如诸色法异类俱生。心所亦尔。故无有失。有作是说。于所缘境重决择义是智义。诸有漏慧于所缘境无始时来数数决择故皆名智。诸无漏慧重决择者皆名为智。唯无漏忍于四圣谛。未重决择故不名智。复有说者。由二义故说名为智。谓证知义。及了知义。证知义者。谓证知苦乃至证知道故名智。了知义者。谓了知自相续了知他相续故名智。

文中写的很清楚了——决定义是智义
发表于 2010-10-3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說"緣起決定一切",這個決定是動詞,明白沒?
決定義是智義,是什麼詞性啊?
你找到的定義跟你所要找的定義,不是一回事,懂沒?
发表于 2010-10-3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果說業果決定,無誤.
你如果說某法"決定"某法,這個"決定",在佛經論中何處有定義?

你要能找出這個定義,你是神了.
发表于 2010-10-3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此論壇一大批人的一大共同頑疾
发表于 2010-10-3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偷換概念一般都還照顧到詞性相同.
連詞性都不同,也能偷換成功,並且自己還毫無覺察,經指出之後,竟然還不能覺察,且頗不以為然,連話也不看清楚,匆忙作答.

其實前面都說過了.我不再重複第四次第五次.
发表于 2010-10-31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順帶一說,業果決定,這個決定,跟決定智這個決定,仍然不是一個概念.不過跟話題關係不大就不討論了.
发表于 2010-10-3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事论事,不必针对大家

我再举一例: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
义者,谓无作者义、有因义、离有情义、依他起义、无作用义、无常义、有剎那义、因果相续不断义、因果相似摄受义、因果差别义、因果决定义,是缘起义。

“因果决定义,是缘起义”。
讲的很清楚了
发表于 2010-10-31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的帖子

师父所说大概是:必定是有烦恼的。
这里所说,很简略,我也没确切地了解。

据我所了解的一些名相词语和想法,贴一下大家参考:
这里所说的烦恼,我觉得师父的意思是“和烦恼相关”,应该也包含了烦恼的习气吧?

凡夫直到十地菩萨,都会造。讲佛宝时说“无为任运成”,任运是与不加功用行(无造作)同义吧?
想法:是不是可以说有功用行,即是
查佛学大辞典: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为造作之义。
想法:有功用行,一定是对因果无完全了知而起的。如此,说业一定和烦恼相关。

对“决定”一词,在18# 已表达观点了。
发表于 2010-11-2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ngar 于 2010-10-31 18:58 发表
师父所说大概是:业必定是有烦恼的。
这里所说,很简略,我也没确切地了解。

据我所了解的一些名相词语和想法,贴一下大家参考:
这里所说的烦恼,我觉得师父的意思是“和烦恼相关”,应该也包含了烦恼的习气吧 ...


这个好玩的。“无漏业”的说法,在大小乘经论中都有出现过,比如大毗婆沙或者瑜伽师地论。如果认可有这个说法,似乎不能说无漏业有烦恼的习气。大乘菩萨见道即断烦恼障,而后唯有所知障。所知障可以归于烦恼习气吗?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复次能感各别处所那落迦恶业。名黑黑异熟业。能感各别处所天趣善业。名白白异熟业。能感余处所有诸业。名黑白黑白异熟业。于是处所。有二业果现前可得。是故总说以为一业。若出世间诸无漏业。皆名不黑不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若已尽业。若当尽业。二种总名能尽诸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出世间诸无漏业。是前三业断对治故。”
广论:“总业有三,谓善、不善、无记,此说初二。善业有二,谓有漏、无漏,此明有漏。其中复二,谓圣人相续中有,及异生相续中有,此说后者。”
发表于 2010-11-2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ngar 于 2010-10-31 18:58 发表
凡夫直到十地菩萨,都会造业。讲佛宝时说“无为任运成”,任运是与不加功用行(无造作)同义吧?
想法:是不是可以说有功用行,即是业?
查佛学大辞典: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业。”业为造作之义。
想法:有功用行,一定是对因果无完全了知而起的。如此,说业一定和烦恼相关。...


讲“无为任运”,似乎应该是从佛断证圆满的角度来讲的,因为彻底征得法界寂静,然后才能讲无为;大地菩萨根本定能讲无为,但不能讲任运,因为二者不能双运。这个和业似乎没有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硬是把宗大师原文教证生生地给改了,太强恶、强霸了!

《广论》业决定理者的原文的意思“一切有情所发生的乐受或苦受皆分别由以前造的集善业或集不善业所决定”即“各各决定”。
如《广论》共下士道 “深信业果”的教证:“如是了知苦乐因果,各各决定及业增大,未作不会,作已无失。”(繁体字版第120页;或简体字版第137页)
发表于 2011-2-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业果是甚深、微细、难以思议的,我想也许只有见了道的圣者才能说得上基本懂了,只有佛才能说得上彻底的完全的懂了。

我们仅仅是凡夫的境界,不过是读了一点点书而已,还是不要说话太随便为好,自证的东西就更不用到处宣传给别人说啦。我们自己的见解还极浅薄极不圆满嘛,真正称得上见地圆满的只有佛了,菩萨还是要不断修学的不是。我们还是很浮浅的凡夫而已,可能大多数人连加行道都没进,想法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那又何必说的那么武断和绝对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6-7 15:43 , Processed in 0.03288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