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龙吟 于 2010-5-31 10:46 发表 煩惱障與所知障?! 煩惱障與所知障只是功能上的解释,请问是什么引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 以幻修幻只是一个词,具体怎么修呢?怎么操作?理由是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6-2 13:13 发表 31#说,第五步:遣相正性识,俺记得这个应该是遣相证性识。 华严有所谓十重唯识观,为1.相见俱存;2.摄相归见;3.摄数归王;4.以末归本;5.摄相归性;6.转事成真;7.理事俱融;8.融事相入;9.全事相即;10.帝网无 ...
原帖由 notwind 于 2010-6-2 13:15 发表 不妨先看看唯识宗所许的我、法何指。 《成唯识论》云:“愚夫于此(指识、依他起自性)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华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 安慧《唯识三十论》云:“若如是者于识之自体及此 ...
原帖由 龙吟 于 2010-6-2 15:27 发表 31楼 我不清楚这些解释是在玩弄名词,还是真的有什么可以通过心来操作的手段------ 可能是所学不同吧,很多操作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比如自证分,甚至所谓的反观见分,在我看来都是些想当然的东西,而在不清楚所 ...
原帖由 zq123 于 2010-6-2 18:42 发表 引36:唯識師絕對沒有說自性實有,種子實有。 成唯识论: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因果理应尔故。虽非一异而是实有
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原帖由 notwind 于 2010-6-2 21:42 发表 要明白,唯识宗说“依他起实有、胜义有”如上所引诸文所示。但此宗有时候确实也说“依他起非实有、非胜义有”。宗喀巴大师在《辨了不了义论》里面有详细地对此加以解释。简略来说,这是由于唯识宗承许两种对真实 ...佛教的上下各宗虽然都许缘起,但能够以无丝毫之自体而唯以名言安立一切建立,当知如宗喀巴大师所说,为“中观不共之胜法”。
原帖由 notwind 于 2010-6-3 00:39 发表 拜托师兄仔细地看一下《成唯识论》的前后脉络,这一章的文字都是在破外道、小乘执著的离识而实有的诸法。小乘所计的实有的有为、无为,在唯识宗看来都是凡夫妄计的遍计所执,所以说非实有,唯是名言施设。这章后面还 ... 若不能知此脉络而依唯识宗义善辨三性,看见说假有,就谤其余多处所说实有义,乃自未窥全豹耳!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17:20 , Processed in 0.0385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