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喜饶热丹 于 2010-2-23 19:53 发表 讨论都没用,这是语言的演变问题。关键在于,它已经在哪里了,我们如果要搞明白前人说的是啥,那就要去学看懂这些语言。如果不想搞懂,那就不用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索南 于 2010-2-23 20:00 发表 如果说它已经在哪了,那么,藏文也有佛经,藏文的佛经据说大部分是比汉文的严谨。是不是我们直接就学藏文去呢? 大部分人是办不到的,办不到的,怎么办呢?找人翻译。 译师的作用是把它弄过来。而把你弄过去的 ...
原帖由 雅木 于 2010-2-23 20:14 发表 作为闻思来说,我喜欢大白文,易看 作为念诵来说,我喜欢文言文,好念 哈哈
原帖由 喜饶热丹 于 2010-2-23 20:10 发表 好跑题啊 难道谁反对翻译白话文了吗? 那就去翻译呗,全部翻译了白话文也好,汉语也好,英文也好,什么语言都行。对吧 关键是,翻译完了,就把原来的那些烧掉? 可能还是保存,有人愿意看就去看 ...
原帖由 披发头陀 于 2010-2-23 20:19 发表 藏传有一个观点: 即以 三藏之“律经论”对应三学之“戒定慧”
原帖由 索南 于 2010-2-23 20:24 发表 人的心里有情绪和理性两个结构,请大家把问题留给自己的理性结构吧。 我重申自己是一个学佛人,以闻思修为出发点,以学佛为出发点,来考虑“古代白话文”“古文”对于佛法传播的作用的思考。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0-2-23 20:30 发表 作为闻思来说,我喜欢大白文,起码能看懂。 作为念诵来说,我喜欢文言文,据说某古代译师习惯是9音节的译为7字、7音节的译为5字,这是很美好的。如果能不论多少音节都译为3字的更好,念诵起码很快,就能省很多 ...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0-2-23 20:32 发表 回43: 其实,我也没搞明白什么是“水太深”和“走下。。老大的神坛”,是嘲讽还是邀请我也没搞懂,所以不敢吭声,以免暴露我中文理解能力的低下,哈哈。 这个贴里,我好像也没招谁惹谁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8-30 19:40 , Processed in 0.05104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