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闻喜

殊胜的春节假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的帖子

生生世世顶礼至尊文殊大宝恩师!!!
         至尊夏坝仁波切恩师2008年6月14日讲授《现观庄严论》的六个音频文件文字稿(以下文字未经最后审定、仅供参考)之 (五): ( 在此代表见闻者 衷心感谢 所有 听闻现观并及时尽力听写、录入文字的师兄们!!!随喜您等帮助至尊大宝恩师、利益有情的无量功德。)

            “大家做个区别,愿菩提心就是开始追求 为利益一切父母众生愿成佛  这样的一种心; 进一步就是,不但有这样的愿心,而且从此以后 持守(相应的)律仪,从阿阇梨那里受持菩萨戒,然后趣入诸善,记住啊,“趣入诸善”,光 有律仪、不趣入诸善的话不是行菩提心,必须要 持受律仪和趣入诸善 这两个,持有律仪和趣入诸资粮,这两个具备的菩提心为行菩提心。
       
        然而,生起了行菩提心之后,是不是没有了愿菩提心了呢?不是的!只要是七地菩萨以内,都会有愿菩提心,也会有行菩提心。为什么呢?菩萨有时不做行持,但是有 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菩萨有时正在行做菩萨修行,同时又有 为利益众生而证得无上佛陀果位的心愿。所以说呢,不能把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简单地总结为因果的关系!   
        也就是说:生起了行菩提心以后呢、也会有愿菩提心,而有了愿菩提心之后呢、也会有行菩提心。至于为什么在七地之后的八地以上就没有了愿菩提心了呢?从八地以后的菩萨 行走坐卧一切都成为 在行菩萨广大行当中、没有了任何一个不在菩萨 广大行的状态,所以说,八地以上就不再有 愿菩提心了。在这之前,七地以下菩萨都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相互交叉的问题,所以说这是一个要在这儿说的很重要的问题。
        这个很重要,如同于心想:“要去那个城市”为根由上,而有迈步等之身体动作之真正行动与不行动 二者;同理,趣入发心之一般定义二者并无差别,而是以实践行动之行为区分为真正行持以及不摄持二种,此亦是前一引文之意。这就是前面《入菩萨行论》所说的意思。
        因此显示,愿菩提心 始自资粮道开始,而承许登地后亦具有者,刚才我跟大家所说,七地以下都有,其他的书里说明了七地以下都有。所以说,登地后亦具有者,并无过失,因为登地后虽现证空性义,然而未以其直接摄持之发心分际,却时常产生故。这是什么意思?发心登地之后不是证得性空正见了吗?为什么也有“未以性空慧直接摄持”发心呢 ?为什么呢?它这个里边,发心和所摄持,发心和直接摄持是要作差别、区分的。比如说,刚刚从等至、定中起来,有猛厉的一切万法如梦如幻、这样后得的强烈体验,这时的菩提心可能是直接摄持的;而很久没有等持、或者等持过一段时间之后,虽然从道理上、修行上达到了万法体空,但是没有那种如梦如幻的、解脱道那种猛厉摄持的状况下,称之为不直接摄持。
        也就是说,八地菩萨以上为什么会 没有 愿菩提心呢?关键就是因为在八地以上的时候,任何的一个座间的时候 没有一次不是 以刚刚入定的性空慧所摄持的如梦如幻的猛厉直接摄持,即八地圣菩萨 座间始终 由性空慧所摄持的如梦如幻的猛厉直接摄持,所以说,其他论典就是如此论说八地以上菩萨是因此而没有 愿菩提心的。所以呢,在这个地方,性空慧所摄持 和 性空慧直接摄持 要做区别。性空慧直接摄持的话,那肯定是菩萨广大行中,因为菩萨的行持无非就是六波罗蜜多, 凡是六波罗蜜多所摄持 ,那当然是行持中了; 其中智慧波罗蜜也包括在其内,对吧。所以说是有这样区别的。
        《心要庄严疏》第93页,行律仪与行菩提心二者虽相违,这是什么意思呀?受菩萨戒、行律仪和行菩提心本来不是一回事,是两码事。  但是应知生起彼行菩提心,唯从守持戒律之缘故而产生。即没有受持行菩提心律仪的话,你就没有办法生起彼行菩提心  所以说这个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因果的关系。”


祝愿众师兄们能“随喜”  或“发愿”  或  “去”聆听 哪怕是一天的《现观庄严论》的法脉传承; 由此因缘 自他一切有情 生生世世依止至尊上师三宝,理性热诚、如理如法 学修如来显密教证二法,自利利他、同登大乐地。
发表于 2009-2-1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复 21# 的帖子

顶礼至尊上师三宝!!!
       以下仅供您等大家学修参考:
                     “在这个地方,有许多人会理解为 行菩提心 的开始就是一个行菩提心的时段了,而不是 愿菩提心 的时段了;说这样的解释是不合宜的,为什么呢?因为 行菩提心 产生后,也会有 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律仪和行菩提心的修行不能等同,就是这个意思。
          《心要庄严疏》第93页,行菩提心 自资粮道到佛地。行菩提心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大乘下品资粮道开始至佛地。但是,有人认为佛是没有菩提心的,好像是克珠杰大师的观点。为什么呢?因为佛得到菩提故,何需菩提心,那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我看克珠杰的《般若》里是有这样的观点,所以说克珠杰是这样承认这个问题的,所以说呢,也有这样不同的见解。但是我们根据贾曹杰和宗大师见解的应该是上面这样的第一种说法。”
         以上敬摘自 至尊夏坝仁波切恩师 2008年6月14日讲授《现观庄严论》六个音频文件文字稿(以上文字未经最后审定、仅供参考)之 (五)

祝愿众师兄们能“随喜” 或“发愿” 或“去”  亲师聆听 哪怕是一天的《现观庄严论》的法脉传承; 由此因缘 自他一切有情 生生世世依止至尊上师三宝,理性热诚、如理如法 学修如来显密教证二法,自利利他、同登大乐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2 05:01 , Processed in 0.02966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