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代问一困惑: 在佛教中,被公认的大德保质期多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修到空性了,利害
我一个笨蛋,还是修我的无常为妙。
发表于 2008-7-18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大德的标准大概需要具德相吧   一个具德相的大德会变质这很好笑   这个也等于在说佛法其实根本没用

佛在圆觉经里说:矿成金后 不会再变矿   
大概如此吧


******************************************

大乘道上師的十種德相

  彌勒在《經莊嚴論》中對大乘師的德相做了如下的界定:
  “善師須具戒定慧,德勝勤奮學問廣,具有正見善解說,富有慈悲有耐性。”在菩提道次中講的《經莊嚴論》中的這十條。現簡介如下:
  1、具足戒性——戒的本意是“調伏”,即調優粗野的身心,使之變得和順、使一切行為符合棄惡揚善,自利利眾的三乘道德標準;
  2、具足定性——定是心離外境五欲,守持心地清淨,是消除散亂混濁,心神凝聚沉靜,顯現正見的內心境界相;
  3、具足慧性—一慧指智慧,有分別思維活動的稱智,無分別思維活動的稱意,後者是定中智慧,是見道以上的智慧,常人無法得對。所以,這裏提出的作為上師條件的意德,是指一般的分辨是非善惡的智慧、知識、理論素質等等;
  4、具有廣深的學問—一做為一個大乘教法合格的上師,“五明”、“十學”都應掌握,但最主要的是要精通三藏教義。如講菩提道次的上師而論,《菩提道次》是三藏教義的總綱。如果 在整體上不掌握三藏教義,很難講深講透這部大的法。佛教中的每一部經典都是佛教總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不掌握佛教總體精神和教理大原則,就經說經,從 文字表面上理解就會犯誤解曲解的錯誤,從此可知講經上師具備廣深學問的重要性;
  5、具有正見—— 正見就指緣起性空正見,二無我正見。正見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經中說:“戒行比生命重要,正見比戒行更重要。”沒有正見就不可能有正信,正思維、正修 持。一個沒有正見,甚至充滿邪見的人怎能做上師?怎麼會指引弟子入正道?所以,為人師者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正見。正見分概念性和直覺性兩種。後一種是見性真 智的觀察境界,見道位以下無此種正見。上師條件中的正見是指概念性的理論性的正見,無此正見不但講不好“止觀”一類的高深佛法,就連輪回報應之類的基礎法 也無法講深講透。
  6、德才優勝—一上師的德性、學問、才能一定要高於所教弟子。《親友集經》中說:“拜低劣者自墮落,拜相同者無進步,拜勝己者有長進,應拜優勝者為師。”元朝皇帝曾問八 思巴;“你與你的叔叔班智達相比,誰的學問高?”八思巴答道;‘我叔叔學如大海,我從大海中只舀一瓶。”像大海一樣學問不是人人可以學到的,但學問見識必 須高於所教物件是做上師的起碼條件。
  7、勤奮—一上師德相勤奮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做上師的人必須首先自己要戒驕戒燥,謙虛對待學問,經常努力學習,勤奮修練,不斷地提高自己,一是指上師要勤於教導,勤於事業,以勤奮精進的精神教育弟子。
  8、善於解說—一即是熟練掌握語言表達技巧和邏輯思維規則,能夠把所講的理論知識,全面、準確、有條不紊地解說清楚。
  9、具有慈悲心—— 慈悲心是成佛的種子,學佛的人,人人都不可缺少。尤其是傳法的上師若無慈悲心,就會貪心滋長,做出貪財賣法,敗壞佛門清名的種種醜事。若無慈悲心,那些 社會上的窮苦信眾就沒有學法的機會。佛門講“法施”,戒禁賣法,賣法的罪過比殺人搶劫還重,沒有慈悲心,就會把“法施”變成“法市”。本來是抑制貪欲的佛 法,就會被搞成助長貪欲的魔法。如此看來,為上師者清除貪心,發揚真正的慈悲心多麼重要。
  10、具有耐性—一眾弟子智力根器、思想素質、愛好習性各不相同,不但要善於因材施教,而且還應該具備那種百問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和教育低劣質弟子的耐心。


密教灌頂金剛師的德相

  《上師法五十頌》中提出金剛乘上師必具十三德相如下;
  ‘守持三正具慧心,能忍正直無欺詐,懂得藥咒驅魔方,具慈悲心通經教,掌握內外雙十法,懂得壇城製作法,精通密道修練法,信念堅定根處淨。”
  I、守持三正—一即身正不做殺盜淫;言正不說妄語、粗語、是非語,心正不生貪、嗔、邪見。
  2、富有慧心—一即思想敏捷有認識分辨能力,記憶力等正常以上智慧。
  3、能忍——一即忍辱、忍苦、忍修練道途中的種種魔難。
  4、正直——公正坦率、作風正派,言行一致,心地善良,不使心計等;
  5、無欺詐—-“欺”是欺騙別人,“詐”是自我偽裝,如不懂裝懂,無神通偽裝有神通,自稱佛菩薩,裝神弄鬼等不誠實作風。
  6、懂藥咒法—一懂得用藥物和密咒消病消滅之法。
  7.具慈悲心—一慈悲心是利眾行為的原動力。佛門事事時時不能離開慈悲心。即使誅殺惡魔,也不能離開慈悲心,否則就會犯戒。
  8、通曉經教——即通曉顯密教理。
  9、掌握雙十法——即內外雙十知識,後面另做解釋。
  10、懂得壇城製作法——壇城是本尊的國士名稱。灌何種頂,就用何種壇城,壇城分立體型、彩沙模型,彩繪圖、意境壇城等。灌頂上師必須瞭解壇城的含義、構造、質地、色彩、比例和壇城圖及模型的製作法。
  11、精通密道修練法——密道修練法包括事行部的六佛定、瑜伽部有相無相瑜伽,無上部二次第修法等
  12、信念堅定—一密法修持者必須具備對佛教的一般信念和對密教上師的特殊信念,堅定不移的信念。
  13、根處淨—一根處指眼鼻耳舌身等五根五識等保持清淨,不貪色香聲味觸等五欲,即不貪圖享樂。
  
      如果要灌頂還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l、具有具足德相的上師所傳純真的法脈傳統;
  2、沒有違犯誓言和密法根本戒的破戒行為;
  3、如法閉關密修,獲得規定成就,或者完成咒語的規定數量和燒施供養;
  4、精通灌項程式法規等。
  
       前面介紹的金剛乘上師德相十三條中第十條“雙十法知識’簡介如下;
  1、內十法:
  (1)護輪觀法;(2)護身符製作法;(3)瓶灌頂和密灌頂法規;(4)慧灌頂和語灌項法規;(5)誅殺對象與其保護神隔離法;(6)施食儀規;
       (7)金剛咒、意念咒、轉輪咒等咒語念誦觀想法;(8)激發功能訣竅;(9)安神開光法;(10)壇城觀修供養法。
  2、外十法:
  (1)繪製觀修壇城法;(2)懂得佛身瑜伽等瑜伽法;(3)懂手勢手印;(4)懂得伸屈弓步、馬步等腿部動作;(5)懂得金剛座、菩薩座等座式;(6)懂得誦咒法;(7)通曉燒供法;(8)通曉各種供養法;
  (9)懂得息滅、增長、勾攝、誅殺等法的使用法;(10)迎關收展等觀誦法。
  無上密上師要掌握“內十法”,下部密法師要掌握“外十法”,俗稱金剛師的“雙十條件”。
  上面簡要介紹了三乘上師應具德相,但學法修行,只是具足德相的善德上師不夠,還必須要有具足德相的善器弟子。這種具德相的上師和弟子相遇才能教學見成效。這種殊勝師徒因緣若不和合,雖良師也無法培養劣根成才,雖高才銳根弟子,也無法在庸師門下成大器。
  那麼求學的弟子應具備那些德相呢?
  提婆在《中觀四百頌》中說:“心正聰慧求上進,此乃堪稱聞法器。”這句話的意思是:具足心正、聰慧、求上進三種德相者,可以稱作接受佛法甘露的寶器。分述如下;
  1、心正——一是指沒有邪見、偏見、成見,心理正常、思想純樸、行為端正。心正的反面是心不正,在思想意識中沾有邪見、偏見、動機不純等許多污染,稱“不潔之器”,如髒盆。髒盆雖能盛接法露,但法露被污染變質成髒水,不能飲用;
  2、聰慧—一是指具有正常以上的認識思維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等;聰慧的反面是愚鈍,即智力低下,認識思維能力差,記憶力差等,稱“不受之器”,如覆盆,雖天降甘露,覆盆無法得到點滴;
  3、求上進—一是指對所學之法具有濃厚的興趣,具有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換而不舍、精進不息的追求精神;其反面是不求上進,不認真學習,所學不消化,不鞏固,聽過當做耳邊風,對這種情況稱“漏器”,如給無底爛盆灌水,邊灌邊流,存不下一滴,灌的再多也無益。
  在《菩提道次第》中的求法需要“去三種器病”、存“六種想”,三種器病就是上面說的“不潔器”、“覆器”、“漏器”三種;去三種器病,具備“心正”、“聰慧”、“求上進”三德,就是“正器”、“寶器”。
  求學時的“存六種想”是;
  1、求法者把自己當做就醫的患者想;
  2、把說法者當做醫師想;
  3、把所說法當做醫藥、處方想;
  4、把學修法當做動手術、吃藥治療想;
  5、把佛當做具最勝功德的大聖者想,生起無比敬仰心;
  6、把佛法看做最殊勝的智慧寶藏,生起保護繼承宏揚勝法,使之常駐人間之想。
发表于 2008-7-1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

二、不尊敬上师的罪业

  共分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诋毁上师的罪业

  1、诬蔑诋毁一个上师,其罪等于诋毁一切佛。经中说:「对于其救星,弟子若诋毁,诋毁众佛故,其人受重苦。」诋毁的意思就是瞧不起上师,诬蔑上师。如说他心倩粗暴、贪欲心重、貌不端正、心不公平等等,等等。
  2、诋毁上师修密法不会得成就。犯有四重堕罪,五无间罪等任何一种大罪,通过密法的消业法都可以消净,成就殊胜佛果,但唯有犯诋毁师长罪的消除不了。在《密集主续》中说:「世人虽犯无间等,重堕性的种种罪,在那金刚乘大海,修证此道得成就,诚心诬蔑上师者,修也不会得成就。」《密集续疏明灯》中还说:诋毁上师者不但其人修密无成就,与他要好的朋友也得不到成就。因此不但不能和犯低毁上师罪的人交朋友,就是相接近也受其晦气的影响而妨碍成就。
  3、诋毁上师的人修密法不但不会出成就,反而会下堕地狱。在《金刚心庄严续》中说:「其人诋毁金刚师,虽然修密很努力,放弃睡眠离喧闹,潜心修炼一干劫,只是修堕地狱道。」这是说:如法亲近上师,每一种无上密续都可以使你在浊世的短暂一生中获得无上佛果,如果背离亲师之道,虽然废寝忘食,远离世俗事务的干扰,勤苦修炼干年万载,不但不会得到任何成就,反而就像修炼下堕地狱饿鬼之道,事得其反,不可挽回。
  4、诬蔑低毁上师对今世后世都不吉利。如《上师法五十颂》中说;「诋毁上师者,多病多灾害,闹鬼中巨毒,大迷将毙命,官火与毒蛇,水盗诸天灾,邪魔与鬼怪,追命堕地狱。」是说倘若对上师不敬说坏话,不但今生今世不吉利,多病多灾,作事倒霉,死后也会堕无间地狱,承受无限痛苦。
  5、诋毁上师,未生功德成就不生,己生功德成就将消失。犹如树根坏死的树,树枝树叶也将要枯死一样,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是信德,失去信德后不但不会产生功德成就,就连原有的功德成就也将会消失。关于此说的经典根据见《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方面的验证故事不少。以前格西公巴瓦收过一个弟子,修止现很长时间没有任何进展,便去请示公巴瓦大师,大师说;「你是否背弃过上师?」他说:「有这么回事。」大师说:「速去忏悔,请求恕罪。」他便去如法忏悔,得到上师的宽恕,然后去修行才得成就。在印度曾经有个得成就的瑜伽师,由于他出身高贵而有傲气,有次故意从上师头顶空中飞过,立刻掉在了地上,失去了飞行功能。

  我的恩师曾说:不尊敬和诋毁上师的人,即使是被称作佛菩萨化身的人也会倒霉的,这种事处处可见。因此,噶当先辈们曾说:「不尊敬上师的人,虽精通三藏也无用。」背离上师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功德学问,也干不出自利利人的任何事情,这也是一条无法改变的法缘规律。因此,学人最好是像爱护生命那样爱护师道。不使产生不尊敬师长的任何行为。万一若有失敬之处,立刻要向上师忏悔,否则死后不仅要长期受到循环恶道的苦难,即使在今生今世也做事不顺心,很少有安乐可言。在经续疏论中,对这个问题讲的很多。那么,犯了不敬之罪如何忏悔呢?这在《上师法五十诵》中说;「向那位师长表尊敬,奉献适当的供利,所生病痛与灾难,逐步消除不复生。」就是说:向触犯的那位师长尊敬地表示歉意,奉献衣物。食品之类的供品,取得上师的宽恕,其不敬师长的罪业就会消除,病痛灾难等不吉利的事也消散。若所触犯的上师已去世或路途遥远而无法向他亲自忏悔陪罪,也可以按格西仲敦巴所教导的那样做,因从法性上讲一切上师法性为一体,所以,向身边的上师进行忏悔,也可消业。这种消罪的办法适应于触犯上师罪的一切方面。

  (二)违背师言的罪业

  1、经典根据

  经藏中说:「敬奉言教者善,背离言教者不利,利害的程度,随其奉行背离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在《金刚帐续》中也说:「受到灌顶的弟子,倘若违背师言,今生多有灾难,来世下堕地狱。」岱得巴大师说:「不听上师言,不会出成就。」等等。

  2、逻辑推理

  上师教导的总旨只是「诸善奉行,诸恶莫做」两句话。凡事都离不开因果规律,若不听从师教弃恶扬善,善不会自生,恶也不会自断,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3、验证先例

  大成就师那宝哇和热琼巴,虽然是印藏有名的成就师,但曾一度违背上师的教导而吃尽了苦头,如传中记载。何况我辈凡夫俗子,怎能随便违背师教?有时思想动机虽然不错,但违犯师言仍然没有好的结果,如益喜尖参大师的传记中所记载的那样;当他离别他的上师赤南木卡藏时,他的上师对他说:「你不要磕离别头」,不久还会见面。」他离开上师的住地后,回想起上师教诲之大恩,情绪激动难以抑制,就朝上师的禅房磕了几十个头才离开。不想这小小的违背师言,竟然造成了终身的遗恨,此后再没有见到上师。这类故事很多。如果有时上师的言论不合理,就应善言相劝,虽然说的合理,但自己执行有困难,做不到时也就说明情况,请求宽容。正如《律论总纲》中说的:「违背教义之言,要劝告制止。」《上师法五十颂》中说;「若是做不到,讲明请宽恕」。

  (三)对上师生气的罪业

  《时轮续》中说:「对师动怒一刹那,一劫善行全被毁,数劫堕生地狱等,恶道遭受深重苦。」就是说对上师动怒一刹那。就会毁掉一劫所修善行成就,还要在地狱等恶道遭受数劫的深重苦难。嗔怒是恶中之恶,对任何人也不能生嗔恨心。尤其对功德之源上师生嗔心,其罪过更大。

  (四)寻找上师缺点的罪业

  《续部》有言;「看到优点得成就,看到过错毁成就。」意思是说:看到上师身上的优点而产生敬心会得到成就,看到上师的缺点过错而失去敬心、信念就会妨碍出生成就,毁掉原有成就。格西抱道瓦曾说:「光关注上师的缺点过错,不仅得不到上师的加持,反而会造成世世代代逢不到上师的恶业,今生长害呕血、心疼、麻疯等恶痛,发生灾害和不吉利的事。」上师是成功和失败的关键,绝不可忽视。

  (五)将上师看做平常俗辈的罪业

  根据自身境界,世俗眼光把上师看作俗流平常人,不但得不到成就,而且也是严重的失戒行为,会对今生和来世造成许多不良后果。格西仲敦巴曾禀告阿底夏尊者说:「我们藏地修行的很多,出成就的没有几个。」尊者说;「大乘功德成就,无论大小都离不开上师,你们藏人把上师当做普通人,怎会出成就?」在《蓝宝匣》论疏中说:「把开示大乘教理的善知识,看作平常人是严重的失戒行为。」噶当、格鲁先辈的教言中都持同类观点。世俗弟子的心目中,见到的上师也是普通人,这是自己的灵心被无明覆盖所致,但实际上说法的上师一定是真佛,我们要透过平常形象,看到圆觉真佛的本质,以增强信归。

  (六)不尊敬上师的罪业

  经中教导:徒弟对上师,就要像臣民尊重转轮王那样恭恭敬敬。身行叩拜大礼语赞功德行祈祷,心中常生敬心信依之情等,必须严格以三戒法规行事,丝毫不能怠慢。否则就会犯失戒之罪。如前贤桑吉益西有次给众弟子说法时,他的上师大成就师帕仓哇像个乞丐的样子,从身边走过,他怕行师礼有先身份,便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突然他的两只眼球都掉在了地上。这件事说明在任何时候也不以种姓地位身份、财势、长相、学问等产生高傲情绪,不尊敬上师。否则就是自己害自己而变行一事无成。上师即使是心情暴躁,品质低劣,但从徒弟的角度则的不能鄙视,要恭恭敬敬对待。

  (七)践踏上师身影座垫等罪业

  《上师法五十颂》中说:「践踏其身影,罪如毁佛塔,坐骑座垫鞋,岂能脚下踩。」践踏上师的身影,罪如拆毁佛塔,其衣物鞋帽座垫等不能践踏不恭,也如身影。相反,恭敬身影、衣物等功德也如修佛塔。毁佛塔是准无间罪,罪业深更。践踏身影衣物等罪如毁塔,岂可忽视。有些人以为信仰在心中,何必斤斤计较外表小节,因而在起居礼节上不尊敬上师,随便践踏衣物等,是非常错误的。如经上师允许或有特殊原因,其不敬举动该当别论。

  (八)浪费上师财物的罪业:

  《上师法五十颂》中说:「命护其财。」就是说对上师的财物,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爱护,为上师创造出良好的生活条件。如果随便乱用,浪费财物,使上师受到损失,不但违犯上述戒规,其等流果报,使其今生来世生活贫困,少吃缺穿,若万一有钱财,也是经常破费而难得自用。甚至下堕俄鬼道,要常受饥饿之苦。

  (九)使上师心不愉快罪业

  敬奉上师,要使上师心情愉快,生活平静、法事不受干扰。倘若惹是生非,使上师心烦意乱,不愉快,其果报,频生是非口舌,自己心情不得安宁,甚至下堕地狱受重苦。所以在《上师法五十颂》中说;「无论任何时,不使心烦乱,无明若触犯,必受炼狱苦。」对此,应十分谨慎。

  (十)对上师的作风产生误解的罪业

  对上师行为动作、思想言论产生误解的罪业不可轻视。如名叫善星的一个人,在释迎牟尼身边,对佛陀的行为产生种种误解而堕落无间地狱的事,以及大夏的两个沙弥对观音化身松赞干布的行为产生误解而本应得到的无上成就不但未得,连一般成就也未能得到之类的先例很多,我们应当高度重视。

  上师的行为作风,无论怎样不近入情,不合道德标准,从弟子的角度讲,应充分理解,正确对待,绝不能产生误解错见。如上师对自己生气,就看做父母对子女式的爱的表现,上师骂自己,就看做是念恶咒驱赶附在自己身上的邪魔,上师打自己,就看做是清除自己的无始以来所造罪业,驱病逐魔之举等。凡此种种都看做是上师度化的方便之法,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应加倍敬重,增强信归。这对学修之人十分重要,也是一个消除邪见,获得加持,诸种心愿得到如愿以偿的灵丹妙方。因此,大成就师藏巴嘉热说;「鞭打是灌顶,由此得加持,责骂是猛咒,消除诸魔障,生恨示疏远,爱索加我身,爱我使长进,惟我是激励.事事方便行。」羊公巴大师说:「身现皆功德,所言皆教诲,所作非无益,不利皆加持」等。历代前贤都口涌赞辞,心中发愿,非常敬重上师。卡热公琼大师说;「开示大乘理上师,外部形相虽不美,内部境界难捉摸,不可妄想师是非」。如果对上师仅从其外表言行为根据,妄自非议,产生不警心,就会毁坏自己的善报。因此,要谨防心中对上师的言行思想作风产生倒错偏见。

  (十一)对上师不以上师看待罪业

  有些人只认那些有名气地位的上师,不认那些无名气地位的贫民上师,对这种势利眼看待上师的人,真正的善功德一样都不可能产生。因为,从上师方面来讲,可能有德性学问等方面的差别,但从弟子的角度讲要一样对待,一样敬奉。如尖阿洛追尖参大师说的;「虽然所拜上师多,若不平等相信奉,只信其中一个人,那是露骨的贪心。这不能叫信奉。若是真正信归者,对师不会分亲疏,师恩虽然有大小,信归不能分薄厚。」续经中说;教一偈经文,也要按上师对待。其原文是:「教一四句偈,若不当师看,百代生狗身,后得卑贱躯。」如果真心想得到佛法知识而从任何人处,学得四句仍经文,也应以师道敬奉,否则就会堕落畜牲道做狗等罪业不轻。因此,上师不是自己随便决定的,而是存心学习,四句偈经文以上的缘份决定的。

  总之,大至成就佛果,小至炼狱中的一丝丝凉风的福份乐趣都是归信上师的功德收益,小至十地菩萨的临成佛前的细微所知障,大至无间地狱的深重苦难都是违背师道的恶业报应。因此,要像重视生命那样重视师道,亲近上师。祈求上师与神佛加持,使我亲近上师的心愿得以顺利实现。如此真情实意地多做祈祷,并按密传方法,进行甘露洗罪等,如法修持仪规程序见广略两种菩提道次。众因缘齐全,才能见效果是一切因缘法的普遍规律,因此要如法修持。按上面讲过的道理,充分认识到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和不尊重七师种种罪业后就要坚定如法亲近师长的信心。
发表于 2008-7-1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质的会是大德还是众生?

释迦牟尼佛没有变质,但当今的众生对比过去,已经变质了
发表于 2008-7-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无一用是书生 于 2008-7-17 10:54 PM 发表
昨天看到主论坛有个帖子讲,有一位西藏大德说:如果真的追究提问,文殊菩萨也要怵一下!

懂语文的都知道,如果这个问题不应该问,那么嘉瓦仁波切也不会说出上面的文!

那么以一个提问来促进扩大自己的听闻,真有那么可 ...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大德提问,文殊菩萨也要怵一下,你提问,文殊菩萨许哭都来不及!

内道不是《可兰经》,知道了文句就可以依据砍人了,你还是小心你自己那颗颠沛不定的心吧!
发表于 2008-7-1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EN.C 于 2008-7-18 10:58 AM 发表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忘了要充“大德”而实际上学理稀松,在西园论坛给圆礼的好一通修理了吗?

大德提问,文殊菩萨也要怵一下,你提问,文殊菩萨许哭都来不及!

内道不是《可兰经》,不是知道了文句就可以依据砍人了,你还是小心你自己那颗颠沛不定的心吧!
发表于 2008-7-1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我一直建议大家,“把上师的一切行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这个教法,绝不可以在一般的修行人当中强调它。如果人们将此(修无上瑜伽密才须要用的)甚深教法,随意应用到其他不相应处,这是很不幸的事。 -------------------嘉瓦仁波切

 
发表于 2008-7-1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想米勒日吧就是对上师有极大信心才得以成就的,因此在向上师学法之前,一定要经过仔细观察,确认并向上师学法之后就绝对不能有任何怀疑了
发表于 2008-7-1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4thDL喇嘛的开示,私下认为,不是主要面对那些应该以视师如佛开始修行的人,而是面对那些不够资格视师如佛或者怀疑视师如佛的人听的.

试问,一个学人,自己的学人资格尚不具备,谈什么视师如佛,恐怕真正的妙法也因为一个不够格的学人,沦为下流法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做答,但诸位所答皆非所问!

那就不要再来这里强做答了! 答了也没用,不用因明和逻辑,只有鸡对鸭呱呱讲! 最近课重天人热,此刻懒得多说!

把这帖子村在这里,让能读懂问者和嘉瓦法_王文章的人,有一天来顶它吧

这个帖子的全部意义在于能提出问题让更多人去思考,有心人回去问问自己的上师,提问一下,不算十恶不赦吧!

让时间来为诸位做答! 用因明来讲它很简单很明白,是要分不同层次来回答的,绝不应该冷言冷语一锅烩!  ZEN.C的回答很伊斯兰,欣赏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EN.C 于 2008-7-18 10:58 AM 发表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大德提问,文殊菩萨也要怵一下,你提问,文殊菩萨许哭都来不及!

内道不是《可兰经》,知道了文句就可以依据砍人了,你还是小心你自己那颗颠沛不定的心吧!


好回复!你还记得你那赫赫有名的厉声声讨宗萨仁波切的帖子吧,那可算是[文殊菩萨许哭都来不及的[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地干活?!

此帖留你自用吧,兄弟!知己莫如己!:lol :lol :lol
发表于 2008-7-1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无一用是书生 于 2008-7-18 01:03 PM 发表
那就不要再来这里强做答了! 答了也没用,不用因明和逻辑,只有鸡对鸭呱呱讲! 最近课重天人热,此刻懒得多说!

把这帖子村在这里,让能读懂问者和嘉瓦法_王文章的人,有一天来顶它吧

这个帖子的全部意义在于能提出问题 ...



得,又来一牛b狂人菩萨,上师都没讲的他都能讲出来,到最后千万不要连为什么吃饭都要用因明来解释啊:lol
发表于 2008-7-1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无一用是书生 于 2008-7-18 01:54 PM 发表


好回复!你还记得你那赫赫有名的厉声声讨宗萨仁波切的帖子吧,那可算是[文殊菩萨许哭都来不及的[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地干活?!

此帖留你自用吧,兄弟!知己莫如己!:lol :lol :lol  


hehe,从一颗癫狂的心灵中投射出来的“奔放”,是很难分辨出基于事实的理性讨论和基于狂躁不安的胡言乱语地。

不错,疯话也可以表现得非常哲言,但这对于你不歇的狂心是毫无帮助的!如果你还有残存的理智,我还是老话——少上网吧,误己复又误人,何苦?
发表于 2008-7-18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标题已经暴露楼主亲师法修为之优劣无遗!还自认为真理在握,其实是如犬吠日般好笑而又可怜!
发表于 2008-7-1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8-31 02:26 , Processed in 0.03560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