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ar 发表于 2013-5-26 22:56 师兄所举教证,非常好,不过,我对其理解,并不与师兄相同。 在我看来,里面并非说轻安和定,是互为因果 ...
使用道具 举报
荷丹 发表于 2013-5-28 23:03 插句话: 好象身堪能和心堪能是两个状态, 前者以获轻安为标准, 后者还要高级. 记得"觉灯日光"中似有解释. ...
liangar 发表于 2013-5-27 13:22 感觉师兄有点乱了。 如果定中无轻安,初禅的喜乐怎么有的?
但“轻安”不是“定”之支分,“轻安”是“定”之前方便。如说“轻安”是“定”之支分,那就成了“定”之性相中包含堪能性,此不应理。
liangar 发表于 2013-5-30 18:42 师兄在上面 16# 所说: 所以我的提问,只是质疑,没有说定的性相。 定里面会有轻安,也会有喜乐,不一定是 ...
改过自新 发表于 2013-5-30 20:41 无色界就是没有乐,这应该没有异议吧!
《瑜伽师地论瑜伽》“或有缺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诸心、心(所)法。彼心、心(所)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
虽言‚诸无色定,奢摩他一味性故‛,然意为其主要殊胜,非是无有彼体性之毗钵舍那等。 盖近分定中若无止观双运,则不能超越下地; 根本定中若无止观双运,则不能现法乐住故。
如无著的《集论》云: 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 身心粗重者,谓其身心,于修善行,无有堪能随所欲转。 能对治此身心轻安者,由离身心二种粗重,则其身心于善事转极有堪能。 安慧释云: 身堪能者,谓于身所作事轻利生起。 心堪能者,谓趣正思惟,令心适悦轻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应于所缘境无滞运转,故名为心堪能性。 总略应知,若得轻安,于断烦恼起功用欲,如行难行,恒常畏怯身心难转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心最极调柔随转。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1 22:35 , Processed in 0.03306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