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似水流年 于 2011-7-18 12:11 发表 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内容就不要放在公开场合讨论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愚者 于 2011-7-18 09:38 发表 感谢答复! 因论成论,还有一事不明。 您说:“庸常显”是凡夫处于无明状态下对内外诸法的认知 不怎么能领会您的意思,如果从文字上来看的话,如果是一种认知的话好像应该是有境心啊?怎么是境呢? 再有,若其是凡夫处于无明状态下对内外诸法的认知 那么如上的问题 断了烦脑障而没有成佛的圣者 其因为没有无明的原故,自然也不存在 处于无明状态下对内外诸法的认知,那其有没有此“庸常显”呢?然若从其是所知障来说,那么断了烦恼障而未成佛的圣者定然是有“庸常显”的。
原帖由 喜饶让波 于 2011-7-18 16:05 发表 个人感觉,所谓“境”,一般指的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又称对境。所谓“有境”,指的是我们用以认识对境的心,或者是意识。应该是这样去了解的吧。但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并不能直接被我们所感知到,我们通过眼耳鼻等 ...
原帖由 俗人 于 2011-7-18 13:56 发表 只讨论原理不涉及具体实修事相是没问题的
原帖由 似水流年 于 2011-7-18 19:35 发表 照这么说妙音的 《续部总释》、《无上瑜伽密续》、《本尊瑜伽》等都是讲理论的。 能随便看得话,直接去看好了,讲的还是很清楚的,没必要这里进行猜测性的研讨了。 但一般还是不能随便看得或公开讨论的。
原帖由 愚者 于 2011-7-18 18:30 发表 2、生起次第以“尊身显明”及“忆念净相”(即自观本尊,身处坛城等,需能观想的种种繁复的细节也很明了,越繁复净治脉风之力越大,且在座下亦能保持此想不失。)对治“庸常显”,以“佛慢坚固”对治“庸常执”,然而 ...
原帖由 喜饶让波 于 2011-7-18 22:02 发表 密道广论说为“凡常境执”及“凡常慢”,对应新译名词为“庸常显”与“庸常执”,其中,“凡常慢”无疑是与“佛慢”明显相对的,即前所说:以“佛慢坚固”对治“庸常执”,密咒广论说为“天慢”及“曼陀罗慢” ...
原帖由 redpony 于 2011-7-18 09:51 发表 “观想自己当下身处于一广大越量宫(或译作无量宫或天宫,喻其空间之大,超越凡夫所能思及的限量,或不可测量也。)之中、如具足眷属、坛城的本尊自身、具诸供养、受用资具及行清净情器二界之事业,即是果乘的修习之 ...
原帖由 redpony 于 2011-7-18 09:51 发表 “观想自己当下身处于一广大越量宫(或译作无量宫或天宫,喻其空间之大,超越凡夫所能思及的限量,或不可测量也。)之中、如具足眷属、坛城的本尊自身、具诸供养、受用资具及行清净情器二界之事业,即是果乘的修习之法,以其顺果位之行相而修习的缘故,能断除凡夫的庸常显及庸常执,快速成就圣果。” 是否属于自我催眠呢?中国气功中的观想其实很像西方的催眠术。金刚经教导我们不住一切相。观想中的“广大越量宫”是否只是自己的大脑杜撰出来的呢?
原帖由 喜饶让波 于 2011-7-19 14:04 发表 这里涉及几个重要原则: 1、首先要观空,按照广论教导的空性见去进行观空。 2、观空之后则知,一切诸法原无丝毫自性,故自性本净,故与观想越量宫及自成本尊不相妨碍。 3、密法观想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远超过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12:29 , Processed in 0.0340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