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长寿居士 于 2011-5-2 13:43 发表 某些非佛教人士的行为与5戒相违,不能成为佛教徒从善的榜样。 既然某些帖子被琐定,那么管理员为什么还可以继续跟贴,这公平吗? 《论语镜像》我看了,非常好,某些人根本就没看过开始评价起来了。
原帖由 长寿居士 于 2011-5-2 17:36 发表 目前孔子是某菩萨的化生传的沸沸扬扬,禅师的文章的对机的,是针对那些认为孔子是大菩萨的化生的人来说的,既然是菩萨的化生那么肯定受过5戒,所以禅师说孔老二犯戒。没任何常识、逻辑问题 〈〈论语镜像〉 ...
原帖由 长寿居士 于 2011-5-2 17:36 发表 目前孔子是某菩萨的化生传的沸沸扬扬,禅师的文章的对机的,是针对那些认为孔子是大菩萨的化生的人来说的,既然是菩萨的化生那么肯定受过5戒,所以禅师说孔老二犯戒。没任何常识、逻辑问题 ...
原帖由 长寿居士 于 2011-5-2 17:36 发表 〈〈论语镜像〉〉下面有禅心读论语5字,那书是为广大佛子而出版的。在佛教界内5戒是公认的善。也是对机的,也没任何常识、逻辑问题 ...
原帖由 吉祥智 于 2011-5-2 22:27 发表 让我很不爽的是,此人反儒家,还打着敏公的旗号。敏公确实反对古代儒家杀生祭祀的行为,但儒学的范畴,远远不包括或是远远不仅仅是杀生祭祀。因此,敏公反对祭祀并不代表敏公就反对整个儒学。此人断章取义,如此这般,仅仅是以敏公的威望为幌子,暗自推销自己的一些私货而已 ...
原帖由 多杰索南 于 2011-5-2 18:51 发表 我觉得,从客观因果上来讲,“十善”更能代表佛教“善恶观”的标准。这个同受不受戒不完全相关。
原帖由 长寿居士 于 2011-5-1 07:16 发表 《论语镜像》某禅师写的,论证极其专业,而且出版社是中央直属机构非常有权威
原帖由 长寿居士 于 2011-5-1 07:01 发表 孔子他教学中所讲的内容,以及他以身示范的行为,违背了每位善人应该做到的“五戒” 1.】先说孔子犯杀戒... 2.】再说孔子犯盗戒... 3.】次说孔子犯淫戒... 4.】又说孔子犯妄戒... 5.】说孔子犯酒戒... 以上是儒家自己内部的文献中,孔子五戒全犯的记录。 佛教徒反对不守五戒的哲学 上面我们指摘出的五条戒,是全社会都公认的“善人标准”,这个标准维护了公共社会的善良价值观,一个人不做五条戒,就是恶人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1-5-2 13:16 发表 坦白说,我不是大部分眼中的好中华儿女,我关心深田恭子、酒井法子、贞子多于孔子,也不认为中国人就“必须”学孔子或者学太极拳或者吃饺子登长城或者穿孙中山刘德华李连杰那种来自日本的中国民族服装或者如何如何。我也不赞成佛教徒“必须”学儒学。然而,上面的批判也很奇怪。无疑,这些行为部分涉及十不善业。从佛教徒角度,认为任何人都不该做这些事,因为有因果。可是,这也只能说是佛教徒眼中的十不善而已。孔子不是佛教徒,没有受五戒,哪怕他做了五戒禁止的内容,也只是十不善业,不能说犯戒啊。他没有戒怎么犯?这也太上纲上线了吧?! 至于引文的“五条戒..是全社会都公认的善人标准....一个人不做五条戒,就是恶人”,是纯粹的信口开河。作为佛教徒,我当然必须用这个标准,然而,它并不是所谓的“全社会都公认的善人标准”。社会标准上您喝酒,并不会被视为恶人。两夫妻在大白天搞点花样,犯淫戒,可是却并不违背社会公认的善人标准。五戒里有一部分能和社会标准接轨,可是显然不是全部,禅师和楼主的“五条戒..是全社会都公认的善人标准”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6 14:19 , Processed in 0.03650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