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瘦马 于 2011-4-12 07:09 发表 问题的,那个坐标很重要,必须以佛经为终极的标准,而不是论典,而如果因为谁谁谁说的,就等同于佛说,即使和佛说的一样,一点差别都没有,那也不行,这是个信仰的原则性问题。出现一丝偏差,就问题大大。这偏差可能会在不同得地方得以表现,不一定是在理论上,更多得可能是在行为上。看看佛教史,一对比就知道了。尤其是在某些大菩萨,大论师就在这行为发生的同时空下存在的时候……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风火 于 2011-4-12 13:56 发表 问题不应该这样来讨论,应该分情况。 胡子眉毛一把抓,说什么问题都依照经,或者说什么问题都依照论。那绝非佛陀本意,也非大论师本意。 况且说来,即便有大论师出世,其著作中的内涵亦非一望而知,形同现量。 诸 ...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13 22:57 发表 其實論師所說不敢自外於佛說,所有論都是一種解釋,要解佛密意。雖然如此,無重覆之過,因為後人根器漸鈍,須要以當時代的語言,作一整理解釋,就像學校裏的老師解釋「名著」的思想一樣。須有具量論師代代輩出,後人 ...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4-11 22:43 发表 例如佛陀曾经为了安慰未生怨王,说过父母该杀这类的话,难道这真是佛说的真实意思吗?当然不是,在这里佛说的是应该断除十二支中的爱及有支(辨了不了义论:此说所杀父母者,除正说义父母之外,而须释为业有及爱。),这两支是无数世受生的缘由,故假名安立为父母,由此可以看出,以凡夫的心识,从字面上来理解佛所说经的含义,是无法准确理解佛经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18:45 , Processed in 0.0462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