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和您作为对比,您把我看成没有皈依,看成不像学佛的,我基本上不以为耻,呵呵。说实话,以您那吹毛求疵、心胸狭隘的姿态,如果真的必须很您站在同一个阵营里,我倒是有点难为情。
以我广大无边的慈悲心再解释一下,就是:
(1)日常法师第一遍讲广论针对的对象,大多都是初机学佛且未有佛教知识积累的一般信众。其中不乏愚夫愚妇。他第一遍讲广论,着眼点就不在法相、逻辑上用力。只要把一些主要概念传达出来就差不多了。您这里在法相上追究“决定”的含义,这应该是您的自由。但是您忽视日常法师第一遍讲广论的缘起,基本上就等于是自作多情。换句话说,在讲法的理念上,您和日常法师不是一个系统的,不是一个单位的,不是一个圈子和体系的,OK。
(2)日常法师乃至很多人讲“业决定一切”,这个“决定一切”的决定和“业决定”的涵义应该是有区别的。如果随便造几个句子:
a 我今晚上决定吃馒头;
b 性格决定命运
c 1+1决定等于2
以上几个句子的决定都不是“业决定”里面的“决定”的意思。广论的“业决定”可以理解为“业的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就是指“乐来自善业苦来自恶业”所透露出来的业对苦乐的主导作用。然后这里谈到“主导作用”的时候,意思已经大致等同于上面造句的bc了。用造句来说,就是“业(总体上)决定了苦乐”,这个造句和广论的“业决定”的原义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语文不是白痴的,大致能明白吧?当然,偏执狂是永远不会明白也不想明白的,而且显然的,偏执狂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是偏执狂,所以我“决定”以后不再白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