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晨曦乱步

【疑惑】为何灌顶时受的菩萨戒会不存在犯戒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戒可自受,并不失。当然从师受是最好的。这事不需要讨论,经论上有说明。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7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的帖子

没错,当然可以自受,谁曾否定过?然而自受是有条件的,这尤应注意。汉传律统强调“得见相好”,这断非容易。自宗律统则强调在难以值遇具德善知识传授的情况下才能自授,也不是随意皆许的。
——————————————————————————
菩萨戒品释 法尊法师译本
【科】戊二  无师法
    论曰:“又诸菩萨,欲受菩萨净戒律仪,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受菩萨净戒律仪。应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学处,誓受一切菩萨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说已应起。所余一切如前应知。”
  〖释〗若不会遇如前所说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受菩萨净戒律仪。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菩萨所有一切学处,菩萨所有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于尊等前我亦誓受。”(此羯摩文较奘师译稍有简略。)三说而起。所余一切如前应知,谓所余法同有师法。诸释论中,于诸余法,取舍之理皆未详说。然问障难等,及请作证,嘱令不应率尔宣说,似可放置。
    有师无师,《集经论释》说:“若有身命梵行障难,近亦如无。若无彼难,纵远处有亦当往求。”新疏中云:“先受失坏,后还净者,及不恭敬欲受律仪,不可依于无师之法,当须依止有师之法。”其中后者,若有尊长,由不恭敬,欲自受戒实不应理。然还净者,旧疏中谓:“若有尊长从尊长受,若无当依无师法受。”引《菩萨地》无师之法,以为证成。亦即无著菩萨意趣。以于律仪还净之时,说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故。现在圣教最极衰微,尤入大小乘门,正受上下诸律仪己,于自学处能多所作勤守护者,犹如晨星。别解脱戒,密咒律仪,初受戒法,若无尊长无法能受。受戒之境,况云具足论经所说一切德相,能于功德过失之中,功德增上亦属稀少。菩萨律仪最初受时,若未会遇具相之师,对佛像前以受戒法清净正受,能生圆满德相之戒。初得戒法,即与其余二戒不同。故具慧者,应于此戒善受善护,随自功能,具大勇势精勤修学。寂天菩萨云:“我今世有果,亦善得人身,今生佛族中,今成诸佛子。”此说若得如是律仪,当思寿未空过,获得人身已取坚实,入佛子数。又云:“从今我定当,作顺种姓业,此净无过种,不应令秽浊。”当发意志,念我从今任作何事,定不犯戒。已释受戒法。

汤译本
若不会遇如前所说具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业像前,自受菩萨净戒律仪。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学。」如是三说,说已应起。所余一切,如前应知。谓所余轨法,悉皆同于有上师法。
诸余疏中,虽不明说所余一切应行舍处。然于作次第问、启白请证、不率宣示诸则,似可舍置。
言有师无师者,又如《大乘宝要义论疏》云:「若有生命净行之疑,虽近于师,与无师等。若无生命净行等疑,虽所在远,亦应访求。」又《新疏》云:「于先所受失坏后还出还净者,及不敬信而欲受者,谓虽有师,而不敬信,乃欲自受菩萨净戒,即不应理。然于先所受失坏后还出还净者,《旧疏》中谓:「若有师者,当依有师轨法而受。若无师者,即得依无师法而受。」此义出自《菩萨地》中无师之法,即是无著菩萨密意。以于律仪还出还净时,说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故。
慨自今时正法衰微,于大小乘所受诸戒,各能修学而爱获者,有若晨星。授戒之人所具功过,功德胜者,己属希有。况云具足经论所说一切性相。若别解脱,及密乘戒,于初受时,应依轨法。设或无师,即无轨法可受。至若欲受受菩萨戒时,先未能得性相具足补特伽罗,得自向于如来像前,依诸清净轨法而受,即得生起圆满性相。谓初受时,菩萨戒法,与前二异。由是一切具慧菩萨,应于此戒,清净而受。以胜意乐,而正获之。是故能受补特伽罗,随自功能,应勤修学。
寂天菩萨云「我今于此生,善获人身果,现在如来种,得住菩萨位。」
谓受戒者,应如是念:今受是戒,则此生中,有大义利。所获人身,即不虚获。堪又受戒者,应如是念从今以往,我所处习,不令于戒,有所染垢。上来已释受戒法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越来越偏离原来的问题了。
我其实是想问,受灌顶之时,发心、观想等都如理如法,或者换一种说法,已经得到了灌顶,这时是否就已经得到菩萨戒的戒体,灌顶之后需要不需要严格地持守菩萨戒?
按宗大师的意思,是不是说,受菩萨戒乃是修习四部密法的前提条件?
或者说的更直白些,没受持菩萨戒的人,并且灌顶时也不打算受的人,在接受灌顶时,是无法真正得到灌顶的?

[ 本帖最后由 晨曦乱步 于 2010-9-8 03: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的帖子

是的。不受菩萨戒无法得到灌顶。
前有所谓“眾生是很可憐的.灌了頂.以為自己得到灌頂...卻不知得灌的同一時間--就是已授菩薩戒”,这是根本完全彻底不可能的事。若不知道自己受了菩萨戒,就是根本没有得到菩萨戒;没有得到菩萨戒,则连灌顶也没有得到。更何况受菩萨戒相对于灌顶而言乃是前行,何来”同一时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參加樓上的辯論--請自去問自宗上師
因為
在藏傳的菩薩戒與灌頂都是有規定要保密的

2.在菩薩戒的受戒歷史中

的確
有魔王不願受戒
只是來搗蛋跟著念
沒想到
唸完後
就有戒體的典故

魔王不知不覺成為受菩薩戒的一份子.成為佛子

是文殊菩薩給的戒
也是諸佛稱贊文殊的

這是在"反抗敵對"下
還就只是跟著唸
還是得戒的例子

那法會中不知所以胡亂跟著念的信眾
有沒有得戒?

----------
佛法不是法律
要講雙方合意才能結婚

如有人前生是蛆
無意間跟著糞
繞了塔三圈
請問他為何就有出家的因緣
---這就是佛知道但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因緣

3.密宗道次第廣論說的很清楚
(法尊翻的)

密法灌頂與壇城極為保密
非菩薩戒者不能進.不能看.不能入!

---那進了密法灌頂法會.看了.又在跟著唸了(雖然是完全不懂的藏文)
算有沒有菩薩戒?可以不遵守菩薩戒嗎??

4.在八十四大成就者中
有一位大成就者
就是被大魚吃到腹中
不知不覺得到大自在天
在海底給烏摩天妃的灌頂

連上師都不知道有這個弟子
弟子也沒看到上師與灌頂物
就聽到了唸念灌頂經而已

這弟子不但從印度教的天神大自在天得灌成功
而且修行成為佛教的大成就者

5.因此
佛力是"不可思議"的--
密法更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
在今天講科學卻又五欲橫流的世界
這種不可思議的---卻被世俗諦以為是不真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咕嚕米那巴傳


  這是咕嚕米那巴的故事。他是印度東部人,屬於漁民階層。上師是大天,得到了世俗悉地成就。

  在嘎馬入巴地方附近有一大海,名為伊達。漁民都在這裏捕魚賣魚。有一漁人將鐵鉤綁線上上,在鐵鉤末端安上魚餌,拋入海中。結果釣到一條大魚,在收繩時,大魚奮力掙扎,反將漁人拖入海中,漁人被大魚吞入腹內,但由於往昔的業力,並沒有死掉。

  這個時候,女神烏瑪向大天求取法教。大天告訴她:“我的這個法是非常秘密的,不是隨隨隨便就可以傳授,必須在大海中建造一房子來受法。”女神就依此造好了房子。就在這個房子中來教導烏瑪女神密法。此時大魚正好游到房子下面。在傳法時,烏瑪竟睡著了,大天問烏瑪你聽見沒有?漁人就回答聽見了,就這樣漁人得到了密法。

  密法傳完後,烏瑪醒了過來,再向大天請法。大天說:“我法已傳完。”女神說:“我法聽到一半,之後就進入睡眠昏亂中,未曾聽到。”“那是誰回答我聽見了呢?”女神說她並沒有回答聽見了。

大天就以神通力觀察,看見在房子下面的一條大魚腹中,有一個人。是他聽聞了密法。大天自忖:“他現在已經是我的弟子了,我倆之中已有三昧耶存在。”

-------------------- 請看有一個人聽聞了密法已經是我的弟子了,我倆之中已有三昧耶存在!---這就是只聽就有戒體的例子

那些聽.看.又跟著唸...就算都不懂有沒有戒體?

小孩玩沙.作佛塔游戲.沒有任何要積功德的意思.卻因作塔的行為--變成國王.....

有這說法吧?-------有人聽了還不說就有戒體也因此成就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的帖子

谢谢。
还有个问题,受灌顶时,菩萨戒必须是已经还净的么,还是有戒体但已经有犯戒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灌顶?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buddhamind 正确
礼进难题:
1:无论汉传还是自宗 自授菩萨戒都是可以的,但条件都是很苛刻的。所以比较其中高低没有意义。
2:所谓“因不成”不过是在自己脑子里没有形成逻辑关系。不代表该事情没有因果关系。如果从因到果速度太快,那就不是言语容易诠释的东西。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这个老贴有意思。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进 发表于 2010-9-6 22:40
文殊有次給菩薩戒.魔王要擾亂.故意也來參加授戒.沒想到.參加完法會.弄弄唱唸后.魔王發現菩薩戒是丟不掉的-- ...

何止是不靠谱,简直是邪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0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桑日不丹 发表于 2013-10-31 00:03
何止是不靠谱,简直是邪说。

呵呵,好像过火了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达通 发表于 2013-10-31 08:33
呵呵,好像过火了吧!

菩萨戒想丢都丢不掉,这不是邪说是什么
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就知道菩提心难得易失,菩萨戒又不是紧箍咒。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5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桑日不丹 发表于 2013-10-31 00:03
何止是不靠谱,简直是邪说。

菩萨戒和三昧耶都是不能舍的。以下开示来自于丹增嘉措活佛。
灌顶所受戒能否舍去
问:
   上师,您好!我是您的一名弟子,曾得到过您的灌顶。记得当时灌顶前您问过我们是否能接受别解脱戒、菩萨戒和金刚密乘戒,由于才学佛不久,什么都不太清楚,所以认为自己可以,就参加了灌顶。后来发现起心动念都可以犯戒,经常不自觉会胡思乱想,生起对佛菩萨不恭敬的想法,象患了强迫症一样,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思考再三,虽然非常想修学密宗,但觉得自己还没到这样的阶段,所以想先舍去原来所受的别解脱戒、菩萨戒和金刚密乘戒,等到我的心态够了,再重新受,这样可以吗?"
答:
  灌顶时所受的是持明内部别解脱戒和持明内部菩萨戒,接受此戒并不等于完全受了平常所说的五戒(别解脱戒)和整个菩萨戒,但受了灌顶等于接受密乘戒是没有疑问的。

  凡夫人完全不犯错误很难,阿底峡尊者也曾说自己“入了别解脱之门后,细微的过患也未染上;入了菩萨乘对于菩提心的学处,出现过若干过失;入了密宗金刚乘,虽然频繁出现失犯,但是全都立即忏悔了,从来没有不忏悔而让罪业过夜的。”尊者尚且如此显现,何况普通修行人?

  因此凡夫人经常会有不清静的念头产生,通常是以四对治力(金刚萨埵)进行忏悔,但也有一些人反而越忏悔犯错越多,由是变得越来越害怕,越想控制就越控制不住,内心时常处于痛苦的斗争中。这种情况,就不适宜忏悔法门,可使用另一方法,即学会把不清净的念头当作幻觉而不是当作自己的念头来看,这样就能避免造业,因为一个完整的造业所需四条件:基、意趣、行动、结果必须是真实不虚的,把念头当幻觉看,最起码可以不具备意趣这一条件,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造业了。

  同时应当了知,相比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是容易恢复的。有一说法:“声闻弟子着重身语之执戒,故坏戒后不能恢复,如泥土做成的陶器一样,破碎后不能复原;菩萨弟子着重心业的持戒,坏戒后依靠善知识能恢复,犹如金器在损坏之后,能工巧匠能修复得更为庄严;而密乘弟子因为观一切都是本性的游舞幻化,故能自力恢复,如凹陷的金银器,不须工匠,自己即能修复。”所以不必害怕。

  来信所提到的“想先舍去原来所受的别解脱戒、菩萨戒、金刚密乘戒”,其中的别解脱戒如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如法舍掉的,但菩萨戒和密乘戒是舍不掉的。

  这里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有喜白和喜黑两种魔,文殊菩萨要他们发菩提心,可魔鬼们不听,文殊菩萨便一弹指,令所有的魔都变得又老又丑。魔们便去求佛陀,佛陀说“即使有恒河沙数象我这样的善逝如来,也不能把你们从文殊菩萨的咒缚中解脱。”魔们没有办法只能去求文殊菩萨,一个狡诈的魔建议先假装答应菩萨发菩提心,等菩萨给他们解除咒缚后,再舍弃菩提心。于是受持菩提心誓言之后,文殊菩萨一弹指,魔们又全都变回了以前俊美的模样。然而他们背地里想偷偷舍掉发心时,发现已经舍不掉了,最后所有人都依发心而获解脱。故说补特迦罗已发菩提心是不能舍掉也舍不掉的,密乘戒也是如此。

  所以建议不要去想法舍戒,而要去想法避免犯戒,要相信佛法的力量,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勇于接受和承担,这才是一个修行人应有的态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蝴蝶 发表于 2013-12-5 22:07
菩萨戒和三昧耶都是不能舍的。以下开示来自于丹增嘉措活佛。
灌顶所受戒能否舍去
问:

已发菩提心就舍不掉也不能舍掉,这不是格鲁派的说法,甚至也不是佛教的说法。发菩提心这种事,也不是靠佛菩萨可以强行植入到众生心相续中的。没了菩提心,菩萨戒就没了,想恢复就必须要重受,这是瑜伽师地论和菩萨戒品释里面说的。

对于菩萨戒来说,有“可还净”与“不可还净”两种,以上品缠犯他胜罪,是不可悔的,只能重受菩萨戒,不能还净。其余他胜罪及恶作罪,皆可还净。
在《瑜伽师地论》中说:“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
此中意谓:以上品缠犯他胜罪,即在犯的当下,舍去了菩萨戒,故无法还净。上品缠犯要具足四个要点,1、数数现行(现在犯某种他胜,将来还准备继续犯,不想断除),2、(犯戒时及随后)都无惭愧,3、(于彼犯戒之行)深生爱乐,4、(执彼犯戒之行)见是功德。受菩萨戒者在具足这四个要点的情况下犯戒,是无法还净的,只能重受。

在《菩萨戒品释》 中还提到:“然生邪见,及舍菩提心,略生即犯,不须具足上品缠犯,如前已说。”,所谓生起了邪见,是指“谤无黑白业果、前生后世”,或者舍弃了菩提心,这样也会导致失去菩萨戒,并不需要具上品缠犯他胜罪。这种违犯同样是无法还净的。

上述违犯他胜罪虽然无法通过戒律仪轨来进行还净,但是可以通过重受菩萨戒来重新获得菩萨戒的戒体。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buddhamind 发表于 2010-9-8 20:09
咕嚕米那巴傳

【請看有一個人聽聞了密法已經是我的弟子了,我倆之中已有三昧耶存在!---這就是只聽就有戒體的例子】

第一,这个故事有原始版本,里面说乌玛听了一半睡着了,渔人听到了全部,所以他回答听到了,才会有三昧耶存在。并非说仅仅回答一声就可能存在三昧耶。而且在那个版本中还说,大天察觉到了自己神力的流失!
第二,这个故事开头就说了,渔人是【得到了世俗悉地成就】,结尾也有此说。而佛法是出世间的,这证明他那时还没有得到佛法上的成就,故事结尾说了,他是【后来在道地上渐次晋升】,最后往生空行净土。所以,这个故事能否适用于佛法上,很难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22:59 , Processed in 0.03493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