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了了 于 2009-12-29 10:12 发表 
在香港,我们会叫四十多的人为‘青年才俊’,因此视二十多的为‘少年’也很正常的。。。特别现在香港确多有二十多岁外表十多岁心智的青年-少年人,可能至宝莲花见得太多了:)
:)
呵呵
我是就事论事
请了了师兄您仔细的把我的回复再看清楚,.
呵呵
您第一次说的是--有二十多岁外表十多岁心智的青年-少年人,
这让我解读成您说林仁波切有二十多岁的外表十多岁的心智
我是针对您说「林仁波切有二十多岁的外表十多岁的心智」这句话来说—我对林仁波切没有任何不敬之意;
心智在我们这里很容易解读成与智力方面有关的
原帖由 了了 于 2009-12-29 16:07 发表 
cccccc也太紧张了:)
本来至宝莲花用的是文艺笔调,明白她的心意就好了。
1. 她确是刚回来2. 仁波切也确二十来岁。因此'十几岁的少年仁宝仁' 一句, 可能是:
- 林仁波切给她的印象是长相很像十多岁的少年(虽然己二十多),让她误解了
- 因在香港青年/少年的界线己很模糊(二十多岁的有少年心智, 十多岁的还有童心..), 我戏说至宝莲花可能己经一律把十多岁、二十多岁外表的年青人都呼为'少年'以解释她的笔误而己(反正我们把四十多的都呼为'青年'), 此中并无对林仁波切任何不敬呀...
你的'推论'似乎也不很逻辑:)
您第二次说--(二十多岁的有少年心智, 十多岁的还有童心..),
心智在我们这里很容易解读成与智力方面有关的
我跑题了
呵呵
对了了师兄您我也没有不敬之意哦;如果有冒犯之处还请师兄您谅解哈:)
顶礼至尊林仁波切!!!
愿生生世世得您的摄受与加持;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