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鸿泥 于 2009-11-9 13:15 发表 六祖大师这偈颂里的“世间”是什么意思,实在无需我们作种种的猜测,因为《坛经》这首偈颂后面,六祖大师自己已经作了明显的解释:“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见”是分判世间、出世间唯一的准绳,这也说明,世间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妙武 于 2009-11-8 12:03 发表 《掌中解脱》在第十天“死亡无常”辛三、虽修不净过患中一段 “简要的说,就是:希求现世的人是世俗人,舍弃现世的人是修行人。格西博朵瓦曾问仲敦巴:「法与非法的界限在哪里?」仲敦巴回答说:「能对治烦恼的是 ...
原帖由 雪冬儿 于 2009-11-11 09:43 发表 请大家参考 “皈依法,是要令(佛)法在自己相续中生起而皈依。” 注意 进一步 精细分辨 (情器)世间, 相续的 佛法 与 非佛法即世间法 之名相限定的差异。
原帖由 雪冬儿 于 2009-11-12 09:09 发表 请大家 进一步 精细分辨之 参考 1、 禅修之始为改正动机:「道次第」之始为暇满;修法之始为如理取舍业果。最後一项也称为「世俗正见](7)。这里所谓的「世俗」是指凡夫(8),意为对我们凡夫来说,应当 ...
原帖由 风火 于 2009-11-16 10:28 发表 接着 雪冬儿的 话茬继续说一下: 虽然说修法好的特征是烦恼减轻,但烦恼减轻未必说明是菩提心修习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烦恼减轻是个人的一种觉受。饥饿的烦恼需要吃饭来调服,寒冷的烦恼需要穿衣来调服。凡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3 01:10 , Processed in 0.03239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