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柯南 发表于 2012-1-11 12:54 如果有一天有人來拜我當上師,那我自己本身還要不要依止師長呢?
北方將領 发表于 2012-1-11 13:05 如果有一天有人來拜你當上師,問你:「如果有一天有人來拜我當上師,那我自己本身還要不要依止師長呢?」你會 ...
柯南 发表于 2012-1-11 13:12 我就擔心有這麼一天,所以才事先問啊! 你難道沒發現我一直觀察那些有弟子的白衣到底是怎麼搞的?
北方將領 发表于 2012-1-11 13:13 不能一概而論,又不是都姓金。
上善如水 发表于 2012-1-11 13:11 这是奇怪问题呀! 不论什么情况,我们当然还是要依止師長的嘛!
儀軌順序都有用意,一般寺院中維那領唱時,增增減減是常有的事,看時間而定,要廣修或略修,都有一定規矩....課誦有時有穿插,是考慮在同一架構下進行,相關的誦文應該放在適當的位置。總而言之,是在前行、正行、結行的架構下作組織,並考慮到前後觀想的一致性。
皈依發心必然是在前頭,因為要先調整發心動機。上師供原始版本自觀本尊在前,是以已熟練的密咒行者為考量,一般念誦時多已調整為皈依發心在前。接下來要累積資糧、淨除罪障作為正行的基礎,先觀資糧田作為積資淨障的對境、迎請智尊,然後修七支,因為七支總攝一切積資淨障之要。有時廣修時會在供養部份特別修曼荼羅計次,懺悔時可加三十五佛懺及總懺文。正行修完,通常會收資糧田 (有時可以不收,因為有其他功課要做,可以保留資糧田) ,結行通常有請恕罪、唸百字明(修的過程難免犯錯)、請聖駕返、收資糧田、吉祥讚,最後作迴向發願。
長篇課誦如果多觀察其科判次第,可以得到許多啟發。簡單報告完畢。
柯南 发表于 2012-1-11 13:24 對對! 意思是說會不會帶弟子去見師公 三代同堂 其樂融融
北方將領 发表于 2012-1-11 12:21 儀軌順序都有用意,一般寺院中維那領唱時,增增減減是常有的事,看時間而定,要廣修或略修,都有一定規矩。皈依發心必然是在前頭,因為要先調整發心動機。上師供原始版本自觀本尊在前,是以已熟練的密咒行者為考量,一般念誦時多已調整為皈依發心在前。接下來要累積資糧、淨除罪障作為正行的基礎,先觀資糧田作為積資淨障的對境、迎請智尊,然後修七支,因為七支總攝一切積資淨障之要。有時廣修時會在供養部份特別修曼荼羅計次,懺悔時可加三十五佛懺及總懺文。正行修完,通常會收資糧田 (有時可以不收,因為有其他功課要做,可以保留資糧田) ,結行通常有請恕罪、唸百字明(修的過程難免犯錯)、請聖駕返、收資糧田、吉祥讚,最後作迴向發願。
gmzx 发表于 2012-1-11 14:12 傅老师当年在上海的许多学生就是他带去由清定上师授皈依的,不知算不算三代其乐融融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7-2 06:21 , Processed in 0.03695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