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
甲一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甲二 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甲三 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甲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其中,甲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分三:一 圓滿種中受生事理,二 其身獲得功德事理,三 得已於教所作事業。
其中,宗大師就是透過甲一介紹阿底峽尊者的圓滿受生,所獲得功德及所作事業來說明其所造之菩提道次第是法源清淨的.這樣的一種說明方式是根據過去的智者們所承許的方式,如宗大師在廣論所說: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
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三種清淨門中,詮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
後時止迦摩囉室囉,聖教盛行,彼諸智者,則許三種而為初要。謂: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規理。今於此中,應如後釋。
若按照止迦摩囉室囉的規矩是要說明造者殊勝的,這在一開始是非常的重要,如果修學道次第的人想要瞭解讚頌是否根源清淨,應該去瞭解寫讚頌這個人的狀況是如何,如果不能清楚瞭解這個人,那其所寫的讚頌來源是否清淨就很難說了.
這樣說應該合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