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58|回复: 12

关于《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註》注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5-8-3 22:35 编辑

請購了紙本,近來閒暇時看了關於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在P47的所謂“《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的註解中,譯師說:《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中並未查見。而《華嚴經》中卻又這樣的文字。
初看,我也一頭霧水,難道宗大師看書看多了,把書名記混淆了?於時找來英文譯本查對,洋人也一口咬定就是《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於是又再網絡上把《大正藏》的《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全文檢索了,沒有。可不怪了。玄奘法師得到的梵本,很多和譯成藏文的梵本在篇章、內容上很多都差異不大,怎麼這個《菩薩藏》連相似的文字都沒有?

不死心。

拿藏文找,恰好手上有本藏文《略顯聖教經藏建立》(沒有密續部分,只談三轉法輪的契經修多羅),類似漢文的《閱藏知津》、《大藏一覽》之類書。作者名白蓮賢者,是九世紀人物。

一翻開目錄,第一頁赫然印著:“最初 《大方廣佛》,第二分-《菩薩藏經》”,如果《廣論》上真的是來自《華嚴經-菩薩藏》,那就此《菩薩藏》非彼《菩薩藏》啊。當然“並未查見”!就如同在東方的樹上,去找北方的果。

於是,現在,後續問題來了:
為了進一步核實,引文是否能在藏文《華嚴經》中找到,而不能在《大寶積經》中找到,就需要把藏漢雙文的《華嚴經》相應品卷文辭對勘。

能提供的一些線索和思路是:
藏文版的這個《大藏一覽》,把 《大方廣佛》分為8分,第2分的這個菩薩藏從“第12品-如來名號”,至“第17品-賢首”,總共6品。注釋說該文為“四十卷《華嚴經》第三十三卷”,那麼,這“第三十三卷”有哪位賢人智者知道它對應這6品中的哪品?

文中還有一些註釋提及,類似這種漢-藏同經,文不互對的情況還有些。我發願有空暇時,即找出這些論文中的引用典故的藏文原文具體出處、文字原貌,校勘情況等。也算是添磚加瓦。更要依託論壇上諸賢人智者指點、幫助。
願有同志同行,玉成此盛事。

发表于 2015-8-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干脆看不懂啊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大愿,关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學者 发表于 2015-8-5 12:44
了解
感恩了

三民目前有書喔!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感恩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學者 发表于 2015-8-4 17:17
隨喜
小釵師兄
繁體版四家合註

還沒
我跑去三民書局買簡體版了
三民賣的是最便宜的,您若想買,上三民網路書局看有庫存,就下單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隨喜
小釵師兄
繁體版四家合註
已在台開賣了嗎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8-4 10:14
華嚴里的那段文字找到了,在《入法界品之十八》所出。但是認真比對,發現內容相似。但《華嚴》是用的“善知 ...

廣論「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能受持菩薩藏經正行人所。深起敬心善知識想。既生想已。又於大菩薩藏微妙法門。倍復尋求。令此法門轉增明淨。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為求菩薩藏故。發生信欲。策勵正勤。撿攝其心。令定安住。是菩薩摩訶薩。於四正斷方便修成。一切法中得無障礙。如是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正行之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所謂說法者  即為善知識
恭敬聽聞法  安住於正行
欲解常無退  精進常高勇 
淨慧常修治  於智常安住 
自然達諸法  不隨於信行 
以智觀於法  是為諸佛說 
智者分別句  趣義善加學 
於白黑品等  常修常遠離 
心曾無厭倦  於法無退沒 
身欲並輕安  速得心精進 
由聞法增智  智增無退念 
智恒依念住  了知淨穢法 
學於無上法  趣勝念慧力 
了眾生欲解  自學於長夜 
學法已昇進  極進智清淨 
了眾生欲解  如解便開示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菩薩藏微妙法門。如是尋求通達覺慧。依是清淨善法明門。菩薩常應如是修學。

個人覺得:廣論那段文是將大寶積經卷五十那段經文濃縮,這樣或許能理解是出自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第十二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華嚴里的那段文字找到了,在《入法界品之十八》所出。但是認真比對,發現內容相似。但《華嚴》是用的“善知識”,《大寶積經》是用的“尊重”。梵文肯定不一樣!
還是拉回《大寶積經》里的“菩薩藏”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8-3 23:22
漢文來看,引文出自40卷《華嚴經》第33卷。
藏文來看,名為《華嚴經》,第二分《菩薩藏》,它包括“第12 ...

就漢譯華嚴經而言有三次
1.晉譯=60華嚴
2.唐譯=80華嚴
3.唐譯=40華嚴
40華嚴內容是單一品=入法界品=善財53參,是60/80華嚴的入法界品更詳細的譯本
依照華嚴經的架構,在入法界品之前的各品是講菩薩52位:10信 住 行 回向 地 等覺 妙覺
這可能藏譯說是菩薩藏的原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4 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意思的,随喜楼主大愿!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法師問題
40華嚴是60/80華嚴的入法界品(40卷華嚴=入法界品),要去對照60/80華嚴的12-17品(如來名號--賢首品)??
恐怕要漢藏版華嚴經去對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5-8-3 23:56 编辑
葉小釵 发表于 2015-8-3 23:16
不懂法師問題
40華嚴是60/80華嚴的入法界品(40卷華嚴=入法界品),要去對照60/80華嚴的12-17品(如來名號--賢 ...

漢文來看,引文出自40卷《華嚴經》第33卷。
藏文來看,名為《華嚴經》,第二分《菩薩藏》,它包括“第12品-如來名號”,至“第17品-賢首”,總共6品。

40卷本《華嚴經》的第33卷,在不在第12品-如來名號”,至“第17品-賢首這6品中?

新補:怎麼40卷《華嚴經》第33卷,沒有這個引文,反倒是出自八十卷《華嚴經》?具體是善財童子參學。
明顯不在第二菩薩藏分。

怎麼越來越糊塗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23:15 , Processed in 0.03643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