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從何攝暖者 造不善者,識於所依從上分舍,上分先冷,乃至心處。 造善業者,自下分舍,下分先冷。二者俱從心處識舍。 識最初托精血之中,即為肉心,最後舍處即最初托。 如是先從上身攝暖至心,或從下分收暖至心。 次雖未說,從下或上,亦攝至心,然當類知。
【论】又将死时等者。 按无著《摄论》(摄大乘论)云: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 无性释云:若造善者即于其身下分渐冷,若造恶者与此相违。 天亲释云:以造善者必定上升,若造恶者必定下坠。 释曰:表造善、恶生上下趣,所以冷触上下有异。 问:瑜伽论云,识初托处即名完心,即从此处最后舍命,何乃不同? 答有二释: 一云,外相冷触下上不同,识于心处与其上下一时顿舍。 二云,若造善者从下渐舍至完心藏后,从上舍,造恶翻善。由此完心实最后舍,上下据彼舍命前相,理亦无违。 问:《众生未然三界经》云,“人临终时将生地狱神识从足出,生畜生者从膝出,坠饿鬼者从腹出,生人者从心出,生天者从眼出,作圣人者从顶出。”与《瑜伽》等何故差异? 答:有说经约皮肤外相,《摄论》就肤,《瑜伽》心藏最后舍故。 详曰:准何得知经依外相,论触上下外亦不无?如何摄论唯就肤内,又经言心何异《瑜伽》所说心藏断唯皮外?故知所会,难可凭准。 今复释云:经约圣凡胜劣有别分云舍相,理实心处最后舍也,不据皮肤内外差异。 三相下舍,二相从上,一正舍处,同《瑜伽》等上下渐等,但是经论开合有别,义不违也。
使用道具 举报
永真 发表于 2014-1-12 15:49 这要叫erake看见,估计又得来诽谤了,因为他根本不承认有心识离体的现象存在——“当然不存在那 ...
那么,顶暖的说法有依据吗?
liangar 发表于 2014-1-13 00:28 如果说体是取蕴,那凡夫识不离体,是可以的吧。 如果说是体是色蕴,但有人讲过出神情况,不知是否是真的? ...
永真 发表于 2014-1-13 02:39 体是指色蕴,earke强调的是人死之时不存在你帖子要讲的“死时心识从哪里离开身体 ”的问题。
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法安危共同,故名依託。 由心心法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 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 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1 22:02 , Processed in 0.03413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