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840|回复: 1388

灌水---放輕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4/19 20
觀音尊者一些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1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23-7-14 21:41 编辑

這會不會是修自他換沒修空性的後遺症(等流習氣)
過度共情綜合徵
https://kknews.cc/zh-tw/emotion/lj8nbb9.html
共情是一種寶貴的能力,讓你很容易獲得友誼和信任。可是你知道嗎?感同身受過了頭也不是什麼好事兒,不僅會讓自己「壓力山大」,還有可能對他人產生困擾。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健康共情呢?
什麼是共情?
共情指的個體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並產生相似的社會性情緒反應的一種能力。簡單來說,也就是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現在,心理學家認為共情包含兩大成分:情緒共情和認知共情。情緒共情指的是產生和他人相似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可以是指向他人的,也可以是指向自己的。而認知共情指的是理解他人情緒狀態產生的原因,需要辨認、接受他人情緒信息並對之進行分析、加工、和選擇的認知能力。共情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是和他人諧相處和良好溝通的關鍵。適時的共情能夠讓別人覺得你善解人意,從心底里覺得自己被他人接納和認可了。即使是在較為敏感的工作場所中,大多數人也希望能夠找到熱情的傾聽者來聽自己說話,並希望傾聽者能夠在他們表達自己負面情緒的時候做出回應。但是有研究發現,雖然共情能讓我們和他人建立起更友好的社會關係,但是共情能力太強卻並不是什麼好事。共情能力太強會讓自己受傷在發表於《情緒》雜誌中的一篇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問問題的方式對66名男大學生被試的情商(也包括共情)進行測量。例如,研究人員會給被試們呈現人的面部圖像,並要求被試回答圖片中的人在表達哪一種情感,表達情感的程度有多強。隨後,被試們需要在主試面前保持面無表情地發表一小段講話。另外,研究人員還會在被試做表情之前對他們唾液中的壓力激素皮質醇的水平進行測量。研究結果發現,共情能力強的學生在接受實驗操作後,壓力激素水平上升得更多,也就是說他們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另外,他們血液中壓力激素水平恢復到基線水準所需要的時間也更長,這就說明他們平復好自己心情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以往也有研究發現,對別人的情感太感同身受的人更有可能出現抑鬱症狀。有人給這種共情能力過強的問題起了個名字——「過度共情綜合徵」——當你不僅僅只是感受到了他人的感受,還會因為對方的煩惱而感到痛苦,甚至是出現了輕微的焦慮和抑鬱的症狀,就說明你過度共情了。

怎樣就算過度共情了?

對別人的情緒敏感和過度共情之間是有區別的,適當的敏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是過度共情不僅僅會給自己增加壓力,甚至還會給自己帶來危險,所以認識兩者之間的邊界在哪兒是非常重要的。有精神病學家提出了這樣稍顯極端的例子來幫助人們理解過度共情:很多過度共情的女性都沒能在伴侶實施暴力的時候進行反抗,反而是給他們反常的行為找藉口,甚至希望自己的忍耐是在幫助對方。換句話說,她們的過度共情沒能讓他們發現眼前的危險,而是用一種極度複雜的方式合理化了對方的行為。那麼過度共情的人都有怎樣的特點呢?首先,過度共情的人往往特別敏感。他們能夠察覺到別人所注意不到的細節,哪怕別人出現了一點小小的情緒變化,他們也能感知得到。其次,過度共情的人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們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緒所感染了,因此他們往往很容易出現大的情緒波動,比如從深深的憂鬱中一下子轉變為興高采烈的狀態。另外,過度共情的人常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對方解決問題。他們想要解決所有人的問題,甚至會忽視自己,並且希望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鞏固自身的價值,從而感覺到自己是被別人需要的。如果有人嘗試著和他們劃清界限,他們往往會感覺自己被人排斥了,很受傷。最後,過度共情的人很有可能從對別人感同身受轉變為憎恨厭惡。因為他們給別人提供的幫助可能並不是對方想要的,所以一旦被別人拒絕,他們可能就會切斷和對方的聯繫,自顧自地沉浸在憤怒和沮喪的情緒當中。
如何做到健康共情?

1.雖然說共情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能,但前提是要學會恰當地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既能夠有效地察覺到周圍人的情緒,又不至於讓自己也陷入到他人的情緒當中,從而保持情緒上的平衡。

2.對於處於痛苦中的人們來說,感同身受可能並沒什麼用,過度的反應還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困擾。因為他們所真正需要的可能並不是讓你也感受到他們的痛苦,知道你還在那裡支持他們就足夠了。想像一下,當你的朋友滑了一跤摔進了坭坑裡的時候,如果你也和他/她一起摔進泥坑裡,和他/她處於同樣的境地,他/她就能感到開心了嗎?

3.過度共情的人還會假設自己對於他人的悲傷或者憤怒等負面情緒的出現是負有責任的。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會遇到自己特有的問題,而只有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成長。所以幫助他人從痛苦的情緒中解脫出來,甚至是幫助他們解決難題並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你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幫他出謀劃策,但是不要讓自己也感染上對方的情緒而無法自拔。當你下次再遇到一個處於困境中的人時,可以試著克制自己不被對方的情緒所感染,或者是急著給對方解決問題,嘗試著找到健康共情和過度共情的邊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閱讀尊者給初發心修行人的書第四個錦囊:菩提心起(還沒看完),
有下列感想:
增上意樂:普賢十大願王是最明確的指引,即使明知有四個無盡, 仍願意去實現, 該增上意樂是如何強悍與堅固!又指出10個面向,讓初修行人有方向
1.自他換:行願品:代眾生苦供養(廣修供養)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普皆迴向)
2.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因:行願品:諸佛如來已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隨順眾生)(這段經文也可以理解為七因果簡略理路)
3.空正見是菩提心具備要素: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隨順眾生,經文明確指出正等覺以眾生為緣起,凡緣起必性空,又指出於眾生生平等心,究竟平等心則是空性!當然修七因果的前行要做到平等捨,平等捨中也要串習空性,自他換更是有串習空性)
4.國王船夫牧羊人發心:地藏王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應該是牧羊人發心,我想這應該是地藏菩薩最初發心的悲願,菩薩應該會以十大願王為發心與修行的指引
書只看第5章,以後若有感觸再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个充满喜感的灵异贴,拯救这个几乎入定的水贴。

十天前,我去一个建材家居的大卖场,参加商家的下订单抽奖活动,卖场在地下一楼,我下扶梯时突发奇想:“如果中奖那就供养十倍吧”。
结果,我接连中得三、二、一等奖。三等奖是100元购物卡,二等奖是199元电饭煲,一等奖是落地电风扇。
今天,我还愿了。

大家浴佛节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9 1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伟人参观了那烂陀寺遗址并出席那烂陀大学新校区落成典礼。伟人说:

参观那烂陀遗址是一种非凡的体验。在这里,我有机会身临其境,感受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学术中心之一。这个遗址让人深刻地了解到曾经在此蓬勃发展的学术辉煌。那烂陀孕育的知识精神至今在我们的国家依然兴盛。

今天,我们正式启用那烂陀大学的新校区。这是我们致力于鼓励学习、研究和创新的又一次坚定宣示。同时,这也是我们努力吸引世界顶尖学者来我国求学的一项重要举措。(转自夏星繁的微博,词句略有改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想到“放下”一词,放下的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天蓝 于 2010-10-26 16: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烦恼,似乎都来自我们不甘平淡,不安寂寞的心


所以那個小女孩能夠安份做一位在路邊,幫英雄熱情鼓掌的情懷,真是不容易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常陷在情境中,反而忘了做事的目的。
我們為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追求更多的成就,疏忽追求過程中,心要清楚明白,安定快樂,才是真正的成就。
不禁想起一則廣欽老和尚的故事, 承天禪寺起建的時候,一天來了很多工程人員及工程車,寺裡負責監工的師父正忙得不可開交, 老和尚突然叫住他,請他進屋去磨剃頭刀。他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早不叫磨,晚不叫磨,偏在此時磨刀, 外面有這麼多工程人員正等著處理事情呢!他心裡急得不得了,可是師命難違, 只有遵命進屋磨刀三兩下。廣欽老和尚一看,喝斥道:「你看,隨隨便便磨的,刀兩邊沒有磨到;你的心不平,所以磨出來的刀子也不平。」這位師父心裡很急,一聽, 趕緊再去磨了一次拿給老和尚看,廣欽老和尚又喝斥他:「一看便知是做表面工夫,隨便應付而已, 你並沒有重新磨過,這刀是補磨的。」這時,老和尚拿出自己的剃頭刀,又平又漂亮。因為老和尚的心是平的,靜的, 所以磨出來的刀一如其心。
廣欽老和尚道:「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工作是在修心,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人的心隨境而轉的力量太大了,心要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自己心的主人,實在很不容易,需要老和尚的棒喝,才能看到自己。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徹底的提醒自己。我們常常陷在事情裡面,心是不安的、急切的,手裡做著這件事,心裡擔心著別件事。「不斷的想要得」,想要做的很多,想做得更好, 超過自己所能負荷,就是「貪得」。當洗碗時,急切的要趕快洗完,好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  
因為潛意識裡認為它是「無用」的小事,諸如:趕路、等車、做家事、運動等等,都是此樣心態。其實「洗碗這一刻,就是生命!」 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片段。生倏忽數十載,回首過去,只留下記憶已矣,所得到的其實也只有現在這一刻的感受。當下這一刻是美好的,是確實可以掌握的。每一刻,心都是平靜的,一生就是美好的。一轉念,當下就不敢輕忽洗碗這一刻的生命,即刻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心就靜了,安了。趕路時,也要提醒自己-專注在每一踏步上,如禪師所說:「要照顧腳下」收起紛亂的思緒, 注意步伐的韻律,和諧。很奇妙的,心靜了,呼吸自然就流暢均勻,身心也舒暢起來。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體悟,但正向的想法是稍縱即逝的,轉眼間,又掉入過去的習慣。
所以反省之後的體悟,要立即記下,整理成簡潔的字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完全是自己體證來的,對自己最有用。座右銘隨身攜帶,每日朗誦。當境界來時,以適用的箴言提醒自己, 就不致落入負面的想法之中。活在當下,當下並不是現在的時候,現在的環境,而是保持一顆平靜的心。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烦恼,似乎都来自我们不甘平淡,不安寂寞的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Dear friend,
請多傾聽孩子的心  支持他們的夢想 財富並不等於快樂  平凡也是一種幸福 ^-^

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那上國中的女兒,她同學都管叫她23號。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讚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兩眼放光。後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導,他很受傷地問女兒:
『孩子,妳怎麼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 『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麼?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 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讚歎!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 『長大了,我的第一志願是,當幼稚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遊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 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願。
她大大方方地說: 『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噹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 然後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後,他歎著氣說:
『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稚園老師?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 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週末的懶覺放棄了。像一隻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遝遝地做。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著點滴,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後引發了肺炎。 病好後,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後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 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週末,一群同事結伴郊遊。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兒沒什麼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後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鬆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淨。 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願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大人們又笑又歎,連勸帶哄,可怎麼都不管用。
最後,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鬆地打破了這個僵局。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閒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讚歎不已。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後,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
『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
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歎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妳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
『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 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長大成人後,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那後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在那些漫長的歲月,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又沒學壞,我作為身教言教的父母,能教養孩子長大成人,並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美好的未來?就算她將來能當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築師,若她心術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害死人!
看图片挺好 就是字太小 放大仔细一看……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樓上師兄
好奇害死人!

來段廣論 中士道 中有
第五、次於生有結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則彼中有於當生處,見有自己同類有情,為欲看彼及戲笑等,遂願往趣當生之處。
若於生處不欲趣赴,則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應生

如果在中有狀態,因為好奇(當然正說是習氣)驅動下,可能就投胎了
好奇是會害死人(中有應該算類死人吧)的:lol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葉兄....:o

我我我....腦殘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大家都中毒很深了 !
聽說有學廣論的台灣女生去印度學法,被喇嘛上師搞大肚子回來,父母很不諒解 !
生個台藏混血兒

[ 本帖最后由 sonic 于 2010-7-21 18: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4樓
沒關係,有77人次看此帖再加我,還有一堆人腦殘,您也不必自責太深,未悟空性者何嘗不是腦殘的一種,只有少數人是正常,那些人是聖人,我們就承認自己腦殘,廣論聽聞軌裡中不是要具六想,最初也最重要的是病想,有病想再加上殷重修,六想重點就不離譜了
我是腦殘,所以發了一個腦殘的帖:lol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nic 于 2010-7-21 17:35 发表
我覺得大家都中毒很深了 !
聽說有學廣論的台灣女生去印度學法,被喇嘛上師搞大肚子回來,父母很不諒解 !
生個台藏混血兒



父母当然不谅解。可是,这不能怪到福智學廣論的头上去啊!
声称“喇嘛”的,和声称佛教徒、基督教徒、穆斯林的一样,都有好有坏,有靠谱有不靠谱,必须自己评断,不要听到喇嘛、活佛、佛教徒的称呼,就自动假设为圣人。
这年头啥都有。活佛生地附近就有几个趣事:
1。一个喇嘛说自己要取伏藏,叫大家来见证,然后在土司官寨(就是范冰冰《尘埃落定》那里)楼上发箭,说是箭到之处就是伏藏所在,可是没多久,助手闹翻了,说出来,是预先在一块石头里藏了东西,把箭插上面,一是为表现神通(能射很远),二是怕自己找不回收藏地点。在发箭时,真那根会落在树林里不见了,大家最后只看到他带大家去的那个预先插好假箭的地方。这是大概50年代的事。
2。一个喇嘛说自己要从河里取伏藏,叫大家来见证,然后淹死了。这是最近的事。
3。一个喇嘛所自己已经到了圆满次第,要求一个新加坡女的和他双修,女的也那么笨,结果怀孕了,后来那喇嘛在路上走也被人背后取笑。这是最近的事。
不靠谱的“喇嘛”,到处都有,各派都有,必须小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颇有禅意,可惜已然跑题。
还请小钗楼主,继续开示禅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8樓師兄
禪機不懂
只能來個野狐禪
師:腦殘者是誰,道一句
釵:腦殘者是我,我是錯誤認知名言執取的產物,如廣論中士道煩惱升起的盤繩(五蘊)起蛇(薩迦耶見)覺喻
師:此非汝自証境界,盤繩何處來
釵:因無明而業感
師:無明何處來
釵:楞嚴經有解說:本性清淨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師:汝非雍正皇,本性何來清淨?何來光明?心經: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何曾說過清淨光明?
釵:...................我腦殘:'(
師:好好學習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0-7-22 08: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明……

这个是无始无明,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开始之时的,无始以来就是那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脑残:'( 嗨.....加紧学习呀:Q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10樓
師:腦殘者是誰,道一句
釵:腦殘者是我,我是錯誤認知名言執取的產物,如廣論中士道煩惱升起的盤繩(五蘊)起蛇(薩迦耶見)覺喻
師:此非汝自証境界,盤繩何處來
釵:因無明而業感
師:無明何處來
釵:这个是无始无明,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开始之时的,无始以来就是那样。(笨老大插花)
師:若無明是無始無終,為何一些經論如《楞嚴經》、《圓覺經》、《大乘起信論》,《楞伽經》等說一念無明
釵:楞嚴經有解說:本性清淨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師:汝非雍正皇,本性何來清淨?何來光明?心經: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何曾說過清淨光明?
釵:...................我腦殘 :'(
師:好好學習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人”不是“人”。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钗师兄:脑残者,其: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与脑未残者有何分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30 15:10 , Processed in 0.0457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