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48|回复: 6

启功楷书《心经》及一点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在某报读文摘——载启功说自己曾亲见雍和宫的甘露丸增生,且散在殿外草丛花间……,晚年初一十五去雍和宫诵经……幼年曾在此皈依……
今天搜了一些,但没有最精彩的甘露丸的故事,谁有,发上来呗!

《启功口述历史》
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819475.htm

我听说,我父亲死后家里也出现了一些怪异的事,也请读者能正确理解:这些事说明我们家那时紧张到什么程度。
我们当时住在什锦花园一个宅子的东院,我父亲死在南屋。南屋共三间,西边有一个过道。我父亲死后谁也不敢走那里,老佣人要到后边的厕所,都要结伴而行。据她们说,她们能听到南屋里有梆、梆、梆敲烟袋的声音,和我父亲生前敲的声音一样。还有一个老保姆说,我父亲死后的第二天早上,她开过我父亲住的屋子,说我父亲生前装药的两个罐子本来是盖着的,不知怎么,居然打开了,还有好几粒药撒在桌上,吓得她直哆嗦。也难怪她们,因为这个院里,除了襁褓中的我,没有一个男人了。于是我母亲带着我们搬到我二叔祖住的西院,以为那边有男人住,遇事好壮壮胆。
我二叔祖很喜欢我父亲,他住在这院的北屋。搬去的那天晚上,他一边喝酒,一边哭,不断地喊着我父亲的名字:“大同啊,大同啊!”声音很凄惨,气氛更紧张。到了夜里,有人就听到南屋里传来弄水的声音,原来那里放着一只大水桶,是为救火准备的,平时谁也不会动它。后来一件事更奇怪———我二叔祖有一个孩子,我管他叫五叔。他的奶妈好好地忽然发起了疯癫,裹着被褥,从床上滚到地上,嘴里还不断念叨着:“东院的大少爷(指我父亲)说请少奶奶不要寻死。还说屋里柜子的抽屉里放着一个包,里边有一个扁簪和四块银圆。”我母亲听了以后,就要回东院找,可别人都吓坏了,拦着我母亲不让去。我母亲本来是想自杀的,连死都不怕,这时早就豁出去了,冲破大家的阻拦,按照奶妈说的地方,打开一看,果然有一个扁簪和四块银圆,跟着看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其实出现这些怪现象必然有实际的原因,只不过那时大家的心里都被恐惧笼罩着,一有事就先往怪处想,自己吓唬自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而这正是一个家族衰败的前兆。
我从小就是在这种环境和气氛中成长的。
大概和这种心理、氛围有关,我3岁时家里让我到雍和宫按严格的仪式磕头接受灌顶礼,正式归依了喇嘛教,从此我成了一个记名的小喇嘛(后来还接受过班禅大师的灌顶)。我随师傅学过很多经咒,至今我还能背下很多。

[ 本帖最后由 一飘儿 于 2010-3-26 00:0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0-3-2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写他的《启功杂忆》——

http://www.52ulin.cn/showtopic-6152-4.html
为祈福长寿,祖父让启功拜雍和宫的一位老喇嘛为师,并接受当时的班禅喇嘛的灌顶,取名为“察格多尔扎布”(金刚佛母保佑的意思)。这雍和宫原来为雍正做亲王时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雍和宫,成为喇嘛寺。前殿供奉有黄教宗师宗喀巴铜像。这尊铜像是启功的师父筹集善款铸造的。每年春节,启功都要穿戴整齐去雍和宫参加佛事活动,他毕恭毕敬地坐在他第一次坐禅的垫子上,合掌闭目,将经文背诵如流。

http://www.52ulin.cn/showtopic-6152-43.html
启功先生信佛不信佛不管他,但他对佛教的宗旨——济世救人是崇奉的。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起码有佛家的影响,人道主义即是救世救人,多行善事,广结善缘。启功先生自奉甚俭,常以财物济人,善书,而不以此敛钱,以致伪品充斥市场,成了许多人的摇钱树,他不打假,虽酷爱金石文物却捐给了老家的博物馆,皆化私为公,无偿捐献。这是从佛门来看启功先生的人道主义。

启功先生参禅悟道的诗歌也写了不少。

题广州六榕寺藏僧今释自书诗卷今来书

诗曰:

自号庵

祝发逃禅勇服勤,半生歌哭动乾坤。

我来展卷如参礼,同是圆明镜里人。

还有一首长诗:沁园春戏题时贤画

达摩像六段

诗曰:

片苇东航,只履西归,教外之传。要本心直指,不凭文字,一衣一钵,面壁多年。敬问嘉宾,有何贵干,枯坐居然叫作禅。谁知道,竟一花五叶,法统蝉联。

断肢二祖心虔。又行者逃生命缕悬。忆菩提非树,那桩公案,触而且背,早落言诠,临济开宗,逢人便打,寂静如何变野蛮。空留下,装腔作势,各相俱全。

诗下先生又曰:

秀能二偈,分观各有精义,合读则如市人口角,一日即是,一日即非,浅直角背,不知何故。

此词中妙处在于“敬问嘉宾,有何贵干,枯坐居然叫作禅”和“临济开宗,逢人便打,寂静如何变野蛮”,参禅能参到如此境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以方外人的眼光来看玄机。而“谁知道,竟一花五叶,法统蝉联”和“空留下,装腔作势,各相俱全”则从宏观上作了评论。

启功先生不仅研讨佛法,还兼通基督教,如:

古诗二十首,其十二

元戎基督徒,问其部下将。

祷告近如何,答言圣灵降。

元戎掴一掌,俨然临济棒。

乃知耶与禅,参透都一样。

启功先生这是在妙趣中搞比较宗教学了。此诗心思之巧和言语之俏固然令人佩服,然而它是以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联想为底蕴的,否则很难作出来。
发表于 2010-3-26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知道啟先生是居士,不知道先生和藏傳佛教有這樣的淵源。  從文中看,啟先生拜的師父應當是白普仁尊者吧。

啟先生字畫贗品滿天飛,和啟先生打假不力有關。 據說十幾年前北京潘家園有一骨瘦如柴的男子,專仿啟先生的字,號稱“小啟功”,并且能左右開工(兩手同時寫字),寫出的字連啟先生都分不出真假:lol 有人建議先生追究,先生答曰:人家也要吃飯啊。 遂不了了之。

所以,一飘儿兄,你這副字是真的嗎?:lol 開玩笑, 別見怪。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玩笑。开玩笑也正常。书画市场就是个玩笑的天地。
这幅字是我在网络上搜来的某大拍卖公司的东西。就是说不是我的。
但以我的俗眼观之,你觉得是真的,比什么都重要。哈哈。
假启功的书法,我见过不少。真的也见过几件。
发表于 2010-3-2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老先生厚道,有人拿了一副赝品让他鉴定,最后他说:这字写的比我的好。
发表于 2010-3-2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新觉罗·启功乃真正的书法大师也
发表于 2010-6-7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察格多尔扎布(金刚佛母保佑的意思)

——察格多尔扎布:ཕྱག་རྡོར་སྐྱབས།,其实是金刚手(察格多尔,或曰:恰多尔,是“恰那多杰”的略称,指圣者 金刚手)护佑、保佑之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5 22:50 , Processed in 0.03367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