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读过,但能想象,如果翻译者对佛教认识不多而纯粹是外文翻译专家,他不是刻意標新立異,而是本来就不知道經論里常見“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苦”的原话。很多时候都有这个问题,这个已经不算极端案例了。如果您读西方一些孔子、孙子兵法的翻译本,老实说,如果一个断句,我们哪怕读过原文,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英文是呼应那句呢!曾经有一句a man will get well when he is sick of being sick,我到现在都还在好奇到底原文是孔子的哪句话。还有我以前说过的,台湾一个很热心的女翻译人把格西旺钦Geshe Wangchen名字翻译为“王陈积夏”,不知道的,可能还以为一个叫“陈积夏”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姓王的老公呢,或者联想到日本的Geisha!
然而,如果翻译人不熟悉西藏佛教,也只能这样了,凑合看吧。一时之间他们恐怕也很难突然变得很熟悉西藏和佛教。类似的笑话还有很多啦,譬如一个人翻译Tara,查了一下,说是绿度母,然后他翻译White Tara,就翻译成白绿度母了,还有白黄财神等等。有一个本尊,颜色据经典描述是“红白之色”,一般就翻译为“红白XX”也就差不多了(类似的还有红黄文殊等等),可是他却译为“粉红XX”,实际上是没错,可是确实很难让人不联想到Hello Ki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