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80|回复: 37

契理契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9-10-1 01:21 编辑

      就藏传佛教来说,它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前弘期、后弘期和再弘期。前弘期,是古代佛教同吐蕃王朝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相结合,从而得到发展。后弘期,是佛教同西藏当时的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相适应。我的前世,第十世班禅大师曾经讲,藏传佛教将要进入再弘期。对于再弘期,我的理解是,藏传佛教同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得到发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后,藏传佛教得到正本清源,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教化人心灵的良药,是一种深奥的心理学。我把它称之为“内心科学”。对于新时代的藏传佛教来讲,是一个最好的弘扬发展的机遇期。但是“再弘期”不像过年,不能等待,必须要去努力,要去奋斗。努力的方向,就是宗教的发展一定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一定要和人民的期盼相符合,一定要和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吻合。这样宗教才可能得以延续,才有机会为人民群众作出贡献。                    
      历史上产生过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宗教,但是大部分宗教都在历史长河中销声匿迹了。现在仅存的世界几大宗教,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在于我们的先辈大师们能够顺势而为。佛经讲,要契理契机,契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今天的藏传佛教来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安定,提升人们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如果能在这方面发挥好积极作用,藏传佛教不愁发展,也不愁弘扬。



摘自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建设者



发表于 2021-10-3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土登师兄37楼这个观点我表示赞同,显密全圆体系唯一随时代变化的仅是契理契机的善巧方便。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8日,扎什伦布寺庆祝班禅获得“嘎钦”佛学学位。我考取‘嘎钦’学位用了25年的时间,但是今后藏传佛教的教义教规、学经体系、仪式仪轨、传承接续、包括寺庙管理等,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规划,需要我们全体热爱藏传佛教、信仰佛陀教法的活佛高僧共同研究,担负起历史责任,完成好我们这一代藏传佛教的时代命题。”班禅说,“我既不属于自己,也没有我自己,我将全身心奉献于‘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宏伟事业中。”--摘
-----------------------------------------------------------
藏传佛教的教义教规、学经体系、仪式仪轨、传承接续根本就不需要你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规划,照此实践就行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藏传佛教的本源,班禅大师定义为: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教化人心灵的良药,是一种深奥的心理学。我把它称之为“内心科学”。
--------------------------------------------------------------------------------------------------------------
他愿意咋说就咋说嘛,要我说,我把它称之为“修心科学”。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点。

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中华佛教网)尤其对各路来说活佛转世制度与政教合一基本是融合在一起的,也是传承的一部分,活佛转世制度(融合了政教合一)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形成DL、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642年,格鲁派又夺取西藏政教大权,在哲蚌寺建立噶丹颇章政权。1653年,五世DL喇嘛受到清朝政府的册封。此后清乾隆朝先后出台了《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及《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不仅实现了清政府对西藏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还由此正式确定了藏传佛教格鲁派DL系统和班禅系统的宗教领袖地位,-使之与驻藏大臣列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履行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权。这一时期成为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完备期。-摘
------------------------------------------------------------------------------------------
这也是中青报说的,作为制度内的仁波切应无异议。也就是说正是政教合一,才有后续动作,由此正式确定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班禅系统的宗教领袖地位,也就是说政教合一是伴随着班禅系统的开端本源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实行“政治统一、信教自由、政教分离”的方针,废除寺庙在经济、政治上的一切特权,废除寺庙的封建占有、封建剥削、人身奴役以及寺庙内部的封建管理和等级制度。民主改革去掉了宗教被封建农奴制玷污的东西,恢复了宗教的本来面目,有效保障了西藏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也为西藏实行人民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中国青年报
-------------------------------------------------------------------------------------------------------
先表个态,顺乎潮流,说得好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各自表述了就行了,很难马上达成一致意见。各自了解和思考了对方的观点和提示,就会获取多角度的思考,就有获得讨论益处的可能,这也就达成讨论的目的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土登俄热 发表于 2019-10-2 10:34
关键是某大师认为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就是藏传佛教包括格鲁的“”正本清源“”。连原生态的土壤都铲除 ...

班禅大师说: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后,藏传佛教得到正本清源,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教化人心灵的良药,是一种深奥的心理学。我把它称之为“内心科学”。

班禅大师的意思不难明白,首先,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不是藏传佛教的本源。其次,藏传佛教的本源,班禅大师定义为: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教化人心灵的良药,是一种深奥的心理学。我把它称之为“内心科学”。

所以,您既然全面否定班禅大师的观点,就请您详细而有理有据的论证一下:1,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是藏传佛教的本源。2,藏传佛教的本源不是一种教化人心灵的良药,不是是一种深奥的心理学,不可以称之为“内心科学”。

谢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9-10-2 19:03 编辑
土登俄热 发表于 2019-10-2 10:34
关键是某大师认为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就是藏传佛教包括格鲁的“”正本清源“”。连原生态的土壤都铲除 ...

另外,希望你能提高品德素养,如果你确实是那个土登俄热祖古的话,读你的对大师的“某大师”论述,感觉怪怪的。末学一向是镜像折摄效应,既然有人对大师称某,末学也直呼土登了,连“师兄”称呼也省了。如果末学如一些自以为的认为是品德素养不行(末学从来没有自以为和希望自己是高素质或低素质,看什么东西现什么东西吧,基本“没素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吧),土登俄热,您面对的“某大师”大德对镜而言,谈素养更有问题,基本相互尊重的规矩都不懂,据此推定,您或者不是那个祖古吧。改改论坛名字吧,免得麻烦误会。至少看到的会把您的评价和那个寺院祖古相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9-10-2 17:19 编辑

所以“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后,藏传佛教得到正本清源”打破政教合一封建制度,藏密的最大的内涵和外延都显现无比生动和活泼,更广泛的范围而利他,不是正本清源是什么?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9-10-1 09:09 编辑

阿弥陀佛,顶礼第11世班禅大师!学习了。未来就用大师“再弘期”概念来理解、表达藏密历史分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 0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政治立场如何,大师的分期确实没有说错。然而再弘和后弘,在教理上没有变化,不像后弘和前弘在教理上有发展。变化的是僧团和群众的生存环境。这点上,我必须一部分认同的大师的观点,即,当代对于寺院的改造其实可视作一个“正本清源”的事件。因为它虽然降低了寺院的社会功能及僧众的社会威信,但也确实终止了政教合一必然会对僧团带来的腐蚀性影响。在帕绷喀大师和喜饶嘉措大格西的生平传记和回忆里,我们确实看到了十九世纪末西藏僧团道德层面的没落,以及两位善知识如何尽最大努力在内部进行复兴。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11世班禅大师说得不错,读过班禅大师讲的三主要道,非常佩服,在良好的师资培育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就具德善知识的德相。另外,佛菩萨化身无数,可以一化多身。前弘期、后弘期这个分类没有修改的必要,后弘期中的汉地弘化以再弘期细分,这样可以的。        其中契理契机非常有见地,海公上师在动荡的年代树立汉地格鲁法幢,若是完全照搬三大寺的学制,出家人都很难完成学业。并且历来汉地学人性喜简略,唯识教法始终在汉地举步维艰,就是典型例证。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良好的师资培育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就具德善知识的德相。------------------我不扶墙,我就服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9-10-1 22:45 编辑
不倦向佛心 发表于 2019-10-1 22:06
在良好的师资培育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就具德善知识的德相。------------------我不扶墙,我就服你。

呵呵,提婆达多就不行,佛陀都没办法。所以别听一些东西在胡说八道.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倦向佛心 发表于 2019-10-1 22:06
在良好的师资培育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就具德善知识的德相。------------------我不扶墙,我就服你。

请论述一下推理的过程。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柯一梦 发表于 2019-10-1 22:43
呵呵,提婆达多就不行,佛陀都没办法。所以别听一些东西在胡说八道.

心胸怎么如此狭隘呢?自从大礼拜一帖给你提出了建议告诫之后,一直耿耿于怀。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9-10-2 07:09 编辑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19-10-1 23:46
心胸怎么如此狭隘呢?自从大礼拜一帖给你提出了建议告诫之后,一直耿耿于怀。

悲哀。就事论事,请不要参入自我想象情绪和离开议题。那样不好。会陷入离开实际的幻想和强迫。末学仅仅怕一些谬论害人,所以批驳。有你这般辩论的吗?这是您的格鲁辩论之风吗?这是您辩论的实修吗?末学的举例说错了吗?呵呵。不要用“君子之心”揣度“小人”之腹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论述一下提婆达多、胡说八道和谬论害人吧,要不然各位读者对这个词语会莫明其妙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前世,第十世班禅大师曾经讲,藏传佛教将要进入再弘期。对于再弘期,我的理解是,藏传佛教同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得到发展。
------------------------------------------------------------------------
我认为这只是先世班禅大师的个人发挥而已。历史的角度应该不存在神马再弘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菩提草 于 2019-10-2 09:43 编辑
般若净土123 发表于 2019-10-2 08:44
那就论述一下提婆达多、胡说八道和谬论害人吧,要不然各位读者对这个词语会莫明其妙的。

提婆达多出家的时候,佛陀曾婉言劝他不要出家。提婆达多不听,所以有了后来的悲剧。

所以说,提婆达多的例子,不是善知识没有能力,而是不愿意如理的依止善知识。因此,十一世班禅大师的话是正确的,善知识是可以教导众生修行以具足德相,但有个前提是你要肯听从教诲,如理修行才行。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9-10-2 09:40
提婆达多出家的时候,佛陀曾婉言劝他不要出家。提婆达多不听,所以有了后来的悲剧。

所以说,提婆达多 ...

所以,就不是“任何人”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柯一梦 发表于 2019-10-2 09:46
所以,就不是“任何人”了。

“任何人”的阐述是对的。有些前提是不需要说明的,因为是常理。“善知识可以教导如理依止的任何人具足德相”,这里的如理依止是常理,人人都明白的,不需要特别点明。

说来有意思,基督教徒为了证明“上帝”创造了人类,经常使用一个逻辑:好比一个桌子,是被人造的,那么,其他的事物,也都有创造者。

这个逻辑的错误就在于,桌子有个公认的性质,就是为人所造。但这个性质是人人都明白的常理,所以不需要特别点明。我们说,“这里有个桌子”,而不说,“这里有个人造的桌子”,就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再弘期,我的理解是,藏传佛教同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得到发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后,藏传佛教得到正本清源,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教化人心灵的良药,是一种深奥的心理学。我把它称之为“内心科学”。---11世班禅
-----------------------------------------------------------------
约从10世纪下半叶开始,藏传佛教进入“后弘期”。这一时期,西藏地区政权更迭频繁,同时佛教走向全面复兴,出现了诸多教派。
史料记载,公元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册封萨迦派主持人八思巴为“帝师”,将西藏13万户的政教大权赏赐给他。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开始萌生。
1354年,由朗氏家族主持的帕木竹巴噶举派开始掌管西藏地方政教的大权,得到明朝中央政府的册封。帕木竹巴政权建立之后,颁布了《法典十五条》等一系列法规,设立宗本制度,使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得以进一步加强。
1642年,格鲁派又夺取西藏政教大权,在哲蚌寺建立噶丹颇章政权。1653年,五世DL喇嘛受到清朝政府的册封。此后清乾隆朝先后出台了《酌定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及《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不仅实现了清政府对西藏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还由此正式确定了藏传佛教格鲁派DL系统和班禅系统的宗教领袖地位,--摘
----------------------------------------------------------------------------------
正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才确定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班禅系统的宗教领袖地位,要怎样正本清源?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5-10 04:15 , Processed in 0.0425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