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xs01 于 2008-4-29 01:12 AM 发表 但这要因人而异。关键在于三者都有很多层次。 就个体而讲,三者次第如何搭配,个人觉得依上师教授为准。 本人依上师修学之后,开始接触其他善知识讲的经论时,也有这种疑惑。起了不少障碍。后来听上师的话 ...
原帖由 yuwin2 于 2008-4-30 08:09 AM 发表 原帖由 pengcuo 于 2008-4-29 07:44 PM 发表 大地的问题中"如果菩提心生不出,空性见也修不出,那么声闻缘觉得到得难道不是空性见?"这一问,不妨参考汉传天台的开篇 ...
。。。但是对于空性正见来说,二乘人还是应该具备的。 如此看来,禅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法门乃是菩萨所为,不等同于性空正见。
原帖由 yuwin2 于 2008-4-30 08:09 AM 发表 pengcuo有不同意見,不過他沒有清楚說意見,但是他引了「禪波羅蜜」,要大家自己看.... 1.看不出引用與要反駁什麼。 2.聲聞、緣覺本來就沒有六度(或六度的實踐),六度是菩薩行,如果要反駁我前面的話,請先解釋「空正見」與「般若波羅蜜多」是否相同。
原帖由 pengcuo 于 2008-4-30 01:43 PM 发表 Yuwin2兄看出我有不同意见,的确如此;也看出我没清楚说到底有什么不同意见,的确如此。 引用的东西来自天台,天台有天台的意义,所以引用有引用的用意。但考虑到这里在一些问题上是一言制,我不便介入。所以 ...
原帖由 觉悔 于 2008-4-30 12:07 PM 发表 请教大地师兄: 您在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 ... &extra=page%3D4中的引文: “提桓因言。诸声闻人已入法位。虽复称叹爱乐佛道无能为也。已于生死作障隔故。若人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发 ...
原帖由 szj 于 2008-4-30 02:59 PM 发表 回16楼: 贾曹杰尊者《现观庄严论释心要庄严疏》:“于庄严之专为所化,有二种根器之次第;因为承许利根菩萨容易证悟且获得圆觉,钝根菩萨难以证悟之故。......于庄严之彼专为所化,必说随信行与随法行二类;而(所 ...
原帖由 大地 于 2008-4-30 03:02 PM 发表 我个人理解是: 小乘出离心的发心是怖畏轮回之苦而求出离,小乘人由于对于轮回的怖畏,造成他一旦悟得空性正见脱离轮回,就会很难在发心重入生死大海救度有情,因此说他已于生死作障隔故。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因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1 06:01 , Processed in 0.0349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