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53123191590245/posts/4038984003004143/
護持福智僧團回歸正法聯盟- 摘"金"行動
2025.6.23
RE-[福團加拿大P島傳燈寺]加拿大寒冷冬天的午後,我們的生活片段。不是非得談吃的,但,對於還在長身體的年輕學僧,度過寒冬又特別需要體力,誰叫肚子下午總是不聽話地咕嚕咕嚕叫。誰叫家鄉的小吃,總是那麼療癒…… 如果有一天……(待續)
@.....>福團加拿大P島的傳燈寺,在台灣福團學員的大力護持-以貨櫃船送去台灣生產的有機素料食材,還不夠,以P島的福僧,他們現在是更上一層樓的,想吃台灣的各種家鄉小吃了.
P島福僧,理由很光面堂皇-即遊子想家鄉口味,有錯嗎?
所以在台灣的福團的學員,是不是又要開始想辦法 “用貨櫃船或空運來滿足這些正在”長身體”的沙彌或福僧呀!?
*或許因為理由充分, 所以這傳燈寺的小編,會在臉書上,很歡愉的以”僧團的家鄉味一”等連載….來持續報導他們如何在P島,解決天天思台灣家鄉味的嘴饞-
真不知一向主張”僧團吃大鍋菜”的常師父,若在世,對金女帶領下的”可以光明正大的想美食”的僧團,是會怎樣的評斷呀!?
---------------------------
傳燈寺 GEBIS
2025.6.13
【僧團的家鄉味一】
在北大西洋,純樸僻靜的島嶼上,雲集了八方好手。循著鐘鳴梵唱,佇足傳燈寺前。當心懷虔敬,推開那厚重木門,你將見證:
那傳說中的偉大、平凡中的不凡。
「很想吃潤餅~」每天下午,隔壁的遍智 總是嚷著肚子餓。
遍智,是個標準的台南小孩,高瘦精實的農夫身材,被太陽曬得黑黑的臉上,總是掛著爽朗自信的笑容。
我瞥一眼窗外,鵝毛雪片在漫天翻飛。遠方,是無垠的松林和麥田,加拿大的冬天……
我回過神,遍智從背後拍了我一下。他咧嘴露出神秘的笑容:「你知道嗎?有一次我爸帶我們全家去阿里山……」
我知道,就是那家令人驚喜的炸春卷冰淇淋。
還有,那間拐進隱密巷弄裡才看得到的超好吃甜甜圈攤。還有,在我們這一代已經少有人知的「蚵嗲」。還有,老家鄉下那間連店名招牌都沒有,但你只要講「溝仔邊」全村都知道的老麵店。還有、還有……
我們的美食歴險記,永遠都那麼有趣、刺激,可以重播千百遍,就像家鄉的滋味,永遠不嫌膩。
這就是加拿大寒冷冬天的午後,我們的生活片段。不是非得談吃的,但,對於還在長身體的年輕學僧,度過寒冬又特別需要體力,誰叫肚子下午總是不聽話地咕嚕咕嚕叫。誰叫家鄉的小吃,總是那麼療癒……
我是台中人,且發現好像不管在哪,到處都是台中人。
我喜歡聽清水人 介紹正宗港的擀麵吃法;遇到新社人,總忍不住想問他家有沒有賣鹽酥菇、菇菇羹;甚至有天很驚訝地發現:原來東東芋圓是外地人在吃的,巷子裡的大老爺才是道地的大坑味。
那一碗碗、一盤盤的,是尋根,是傳承,嚐起來熟悉,想起來溫馨。
可是,如果有一天……(待續)
#傳燈之旅 (156) #傳燈寺
按讚隨喜,分享傳播善!
★ 傳燈寺GEBIS FB:https://www.facebook.com/pei.gebis/
★ 加入傳燈寺GEBIS Line:https://line.me/R/ti/p/@gebis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53123191590245/posts/4039332426302634/
護持福智僧團回歸正法聯盟 (摘"金"行動)
2025.6.23
RE-[福團加拿大P島傳燈寺] 每當僧團出了漢堡、披薩等「美」食,我老喜歡在飯後跑去訪問Samson,我很好奇在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眼中,我們自己做的,到底道不道地?
*今天千層麵如何?有沒有像America的?
@.....>P島福僧, 在廚藝上,真是精益求精呀!
RE-在僧團裡,類這樣的對話屢見不鮮。你可以說這是一種culture shock,甚至它可能很新奇、很好笑。但當它發生在你面前、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我彷彿嚐到了「離鄉背井」的滋味。
@......>原來從台灣飛到加拿大P島的福僧,是在多樣化的廚藝中,體會到他們現在是真的在”離鄉背井”啊!
RE-離家鄉是……佛子行!你看過佛子行嗎?!我好像看到了,在我身邊、在每天的柴米油鹽裡,真正的菩薩行誼。
@.....>以後P島福僧在對福團學員詮解”佛子行”的”離鄉” 時,應該是會將他們生活在P島學做”美式漢堡” 與 吃著”馬來西亞的肉骨茶”的經驗,完整地說成--這就是佛子行(菩薩行)中,有關”離鄉”的內涵或行徑吧!
若金女再出來讚嘆P島福僧,在廚藝上這樣精進,那以後P島僧團的廚藝或食譜,可能還會出版成冊的,讓福團學員都來學習這種新型的菩薩行,這也是有可能的吧!
------------------------------------------
2025.6.20
傳燈寺 GEBIS. ·
【僧團的家鄉味二】
Samson來自洛山磯清幽的別墅區,家裡有游泳池、花園。周末閒著便走去好萊塢大道散步。
每當僧團出了漢堡、披薩等「美」食,我老喜歡在飯後跑去訪問Samson,我很好奇在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眼中,我們自己做的,到底道不道地?
我:「Samson,你覺得今天漢堡怎樣啊?」(其實我覺得很讚,畢竟大家都這樣回饋。)
Samson:「嗯…That's …有點怪怪的…」
我:「!?……怪怪的??」
Samson:「對啊!裡面竟然夾酸黃瓜碎!那個是配熱狗的。」
我:「不是漢堡都要配酸黃瓜嗎?」
Samson:「喔!那是pickle,不是relish,ok ?」
補充一下:relish是酸黃瓜碎醬,在大亨堡來熱狗用的。 pickle則是條狀或切片酸黃瓜,這才是漢堡用的。
但…兩個中文都是酸黃瓜啊,形狀有那麼重要嗎?(我有點無言,但從Samson的表情可知他更無言……)
另一次……
我:「Samson,今天千層麵如何?有沒有像America的?」
Samson:「嗯...你起司擺錯了!」
我:「哇!起司還有特別的擺法喔?不就一層一層放嗎?難道是只放單數層,雙數不放?還是一層放左邊、另一層放右邊?」
Samson :「……我的意思是說:正統的Lasanaga 千層麵裡,應該要放Ricotta起司,不是 Cheddar 跟 Mozzarella起司!」
在僧團裡,類這樣的對話屢見不鮮。你可以說這是一種culture shock,甚至它可能很新奇、很好笑。但當它發生在你面前、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我彷彿嚐到了「離鄉背井」的滋味。
沒有親眼看到,你很難想像:當早餐玉米片配的不是冰牛奶,而是熱豆漿。當肉骨茶搭的不是白米飯,卻是麵條。或者綠豆湯一口喝下,竟然是甜的!
沒有親眼看到這些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和中國法師的反應,你很難想像那是什麼衝擊、失落!
但,多少個夾錯餡的漢堡,他吃下去了,多少碗不對味的肉骨茶、綠豆湯,他喝下去了。多少日子、多少餐,他離鄉背井。
離家鄉是……佛子行!你看過佛子行嗎?!
我好像看到了,在我身邊、在每天的柴米油鹽裡,真正的菩薩行誼。
#傳燈之旅 (157) #傳燈寺
按讚隨喜,分享傳播善!
★ 傳燈寺GEBIS FB:https://www.facebook.com/pei.gebis/
★ 加入傳燈寺GEBIS Line:https://line.me/R/ti/p/@gebis
------------------------
莊:兒時的記憶,熟悉的味道,對一個離鄉背井遊子的心靈是很大的慰藉,因為有媽媽的味道
黃: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夠講究自然無以精良。對細節的講究常被錯誤解讀成執著,其實專注完美 近乎苛求 反而更簡約,因為不夠好的東西 寧可全部都不要!
張:當肉骨茶搭的不是白米飯,卻是麵條。-肉骨茶-是否會讓外界誤以為是葷食
陳:藍天無語
L:不講不知,真不容易呀!
黃:這則分享--閱讀完的時候,居然覺得很愉悅、很歡喜....佛法三寶之加持
離家鄉是……佛子行!你看過佛子行嗎?!
我好像看到了,在我身邊、在每天的柴米油鹽裡,真正的菩薩行誼。
廣海明月0004 17:04所有的喻、所有的理路,都只是為了指向這一點──也就是讓我們快樂、讓我們能夠清涼、讓我們不要活得那麼糾結。17: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