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解脱的干土

抓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3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法如幻 于 2013-11-30 20:08 编辑

伐折羅伊喜伐羅
至於說“老实说活得比我们好很多”,這樣一種全稱判斷我完全無法贊同。如果說“有特定的台灣人比特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人活得好很多”這當然可能。但若普遍地說“老实说活得比我们好很多”,我認為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嘛。
“生活好”“自由度”這些,是否有公認的標準?或者說,是否可以作一客觀的,量化的測定?如果說有,那就太簡單了,作出一個數據的列表,比較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說,上述的這些不能,那所謂“生活好”“自由度”這些,就完全成了主觀的,個人的判斷(大概自由主義者會比較贊成)。若只是主觀個人判斷的話,我也是人,你也是人,你要是暗示你的個人判斷一定優於我的個人判斷,那是政治不正確的。

--------------------------------------

这位是不是拿大陆官员的生活跟人比了,

你也拿个客观的数据呀列表啊出来比下嘛,

说到主观,那位对“同类没好印象”的也在你所谓不正确之列了吧,

还有啊,啥叫“政治不正確”,这有啥界定标准啊?有啥后果啊?不要拿你的“個人主觀”定义来回答哟,

呵,日本那贴后,有几天没见你回帖了,不晓得你会啥时候才能回答咧,

发表于 2013-11-3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法如幻 发表于 2013-11-30 19:50
中国三公消费破9000亿 相当去年财政收入10%

三公消费,即公款吃喝、公务用车和公务出国。据专家估计,近 ...
“对于俄罗斯的政府官员而言,公款请客吃饭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能偶尔为之。”

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一名反对派人士28日称,俄总统普京曾将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工作比喻成当“囚犯”,但是这份工作却给他带来了4艘游艇、多座豪宅、免费专机和巨额津贴,这正是他不愿意放弃总统这份“苦差事”的原因。俄反对派领导人涅姆佐夫公布了一份报告,披露普京拥有58架飞机和直升机、20座装修奢华的房子。克里姆林宫目前尚未对这份报告作出回应。
  
  普京被批“挑衅公众”
  
  俄反对派领导人涅姆佐夫当天公布了一份名为“囚犯的生活”的报告,披露普京拥有58架飞机和直升机、20座装修奢华的房子。报告还称,普京的生活对数千万勉强度日的俄罗斯普通民众来说,是一种“公然挑衅”。涅姆佐夫还在那份长达32页的报告中指出,自从普京2000年上台以来,俄罗斯总统办公室的装饰就升级了好几个档次。
  
  涅姆佐夫和报告合着者马泰恩尤科在报告中写道:“促使普京继续掌权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权力能给他带来他已经习惯的富贵奢华的环境。在一个国家,在还有2000多万人只能勉强度日的情况下,总统的奢华生活是对整个社会的公然挑衅和嘲讽。我们绝对不能容忍这种情况。”
  
  克里姆林宫目前尚未对涅姆佐夫的报告作出回应。一直以来,克里姆林宫都将59岁的普京塑造成一个生活简单、喜欢体育运动和户外消遣的硬汉。此前曾有西方媒体报道普京是个亿万富翁,但普京一直都对此嗤之以鼻。路透社称,这份最新的报告虽然没有直接指明哪些财产是属于普京个人的,但却足以打破他此前给人的“谦虚公仆”的印象。
  
  涅姆佐夫上世纪90年代曾出任俄罗斯副总理,后来成为反普京人士之一。他的这份报告因为没有出版社愿意印刷,最后唯有自己想办法解决。他批评俄罗斯目前弥漫着压制与说谎话的气氛,令人产生恐惧的心理。
  
  揭腐报告图文并茂
  
  报告中除了文字阐述,还配有照片,包括豪宅、飞机、汽车和手表,每张照片下还注明了出处,其中很多都来自俄罗斯媒体。涅姆佐夫和马泰恩尤科通过普京出席活动时拍摄的照片统计出,他至少佩戴过11块豪华手表,其总价值约为70万美元。普京曾表示,他的个人收入只有美国总统的四分之一,年薪约为11.5万美元。
  
  报告还称,自从普京2000年成为国家元首以来,俄政府提供给总统的住处就增加了9处。除了在莫斯科的住处,普京在黑海沿岸的索契有度假基地,在波罗的海附近有两处“行宫”,在伏尔加河边也有多处别墅,在高加索山脉的滑雪胜地还有度假小屋。他在俄西北部的瓦尔代湖边还有一座面积约为930公顷的庄园,里面有电影院、保龄球馆和一个“总统教堂”。而他在伏尔加河旁萨拉托夫市附近也有一座鲜为人知的三层豪宅,其灯具全部来自德国,家具则产自意大利,里面有桌球室、温室花园、游泳池和桑拿室。
  
  此外,普京可以使用的直升机有15架,其他飞机43架,其中一架为空客,还有两架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商务飞机,另有一架国产的伊尔-96飞机,其客舱的装饰就花了1800万美元,厕所造价7.5万美元。
  
  2008年,普京曾称自己的工作量大,感觉自己像一个囚犯。但涅姆佐夫和马泰恩尤科在报告中称,克里姆林宫为普京备下的“豪华游艇舰队”足以让他的生活与俄罗斯商业寡头相比。其中一艘游艇长53.7米,内部装修由名家设计,上面配有按摩浴池和酒窖,被称为世界第二豪华游艇。但被这份报告称为“克里姆林宫船队中的真正钻石”的却是一艘具有五层甲板的游艇,上面不但配有按摩浴缸,还有专门的烧烤场地,以及用大理石打造的巨大浴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11-3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点国外治理三公消费 俄罗斯公款请客须报成果
2012年07月20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19日公布了“三公经费”情况。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款购车这“三公”消费,早已为公众熟知并深恶痛绝。与惯常的“三公”消费相比,某种意义上,“公务礼品”的规模也可谓不遑多让。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法律或者行政条例对于公务员收礼的权限、范围、流程都有具体而详细的规定。违反规定送礼、收礼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丢掉乌纱帽。

德国

超15欧元上交 年终抽奖用

德国公务员在服务期间,每年都要与所在单位签订一份“廉政合约”,承诺廉洁奉公。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将15欧元以上的礼品上报;公务员参加圣诞节等大型活动必须经过政府批准,而且只能收取印有主办单位名称作为广告的小礼品,否则将会受到查处。德国《联邦政府官员法》明确规定,政府官员收礼是违法行为,价值超过15欧元的礼品或酬劳必须上交。

如何处理这些上交的礼品呢?据介绍,通常情况下,一些政府部门在圣诞节前或本部门有重大庆祝活动时,每年或每隔几年采取抓阄的方式让下属分获这些礼品。不管能不能幸运抽中礼物,下属们都会非常开心,因为这是上司对他们的一份心意。

如果官员收了不该收的礼物,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或承担相应的后果。如德国央行行长在参加“欧元货币面世”庆祝活动时,顺便带了家属在柏林住豪华酒店并游玩了4天,结果花去了该活动主办方7600欧元。不久,这一丑闻曝光,德国央行行长迅速偿还了家属所用的3800欧元。不过,老百姓对此并不满意,认为他这样做,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都说不过去。最后,央行行长为此不得不宣布辞职。

英国

首相自掏腰包买礼物

英国政府规定,大臣收到价值超过140英镑的礼物必须上报,但也可以选择支付价值超出140英镑的部分,买下礼物。即使首相也不例外,在外事来往中,赠送给首相的礼物如果价值超过140英镑,就属于国家财产,由政府负责保管。如果首相想要保留这些礼物,就必须自掏腰包购买。

不仅如此,英国媒体报道说,首相还必须为其购买的所有礼物另行支付增值税和关税。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执政期间收到过其他国家领导人赠送的许多奢侈品,他已自掏腰包买下了部分礼物,其中包括:意大利政府2004年7月赠送的价值350英镑的两只手表;法国前总统希拉克2001年9月赠送的价值500英镑的一支钢笔;意大利政府2002年5月赠送的价值250英镑的一座意式钟;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2002年10月赠送的价值300英镑的一套俄罗斯茶具。

英国中央政府尤其是财政部,在每个财年到来之际就已经把财政开支按块分好,留给部门的交际应酬费用一目了然,要多花钱就得自己掏腰包,每个部门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将一年的公务出差分成定额管理,以现金预支给公务员个人账户,将公务消费列为工资收入的一个项目,消除了多占多用等不合理支出的机会。

美国

收7000美元礼物 要坐15年牢

美国联邦政府严格禁止政府公务员因其职位上的原因而从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公司等索要和接受任何礼物。对于非法接受礼物的定义是:公务员接受礼物后会对他所负责的工作产生有利于送礼人的影响和索要礼物。

对于公务员,要想做到一件礼不收、一点便宜都不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美国公务员在一些情况下还是可以接受礼物的,但在这方面的限制却很严格。首先,公务员每年接受礼物的市场价值不能超过50美元,每次接受礼物的市场价值不能超过20美元,而且不能是现金、礼券等。

政府工作人员收受外国赠送的礼品价值不得超过305美元,超过这一数额应在60天内交给政府部门。同时规定,下级不得向上级送礼,违反者将被开除。如果收受礼品总价值超过7000美元,将对其处以3倍的罚金,并可判处15年以下监禁。

但也有一些可以接受的小礼品,如:客商提供的不作为餐饮的食品,如饮料、咖啡和面包圈;低价的贺卡、纪念牌、证书、奖杯,这些物品纯用于纪念意义;商业机构为所有民众提供的贷款优惠、折扣等。

这些规定对美国总统也同样适用。前总统小布什心爱的自行车公司赠送的山地车由于超过200美元,他卸任后也只能忍痛上交。

日本

和领导吃饭也AA制

日本公务员伦理法规定,除了与自己公务上没有关系的朋友之外,公务员不准请客和接受招待,否则就会被开除。一般和领导在一起吃饭,要么是各付各的,要么是领导请客。

但除了一般公务员外,日本的议员和政客却不得不卷入一种特殊的公款送礼:政治献金。政治献金是一种昂贵政治活动的经济支柱,个人或者企业可以向政治团体捐款,对自己看好的政治党派进行经济支持。关于政治献金,日本《政治资金规正法》规定5万日元以上捐款必须公布,政治捐款一次超过5万日元以上,捐赠方和接受方必须交由政府予以公布,并在3年内提供查阅。但日本政坛还是频传政治献金丑闻。

俄罗斯

公款请客后必须汇报成果

在俄罗斯,因三公经费不够透明,政府常常受到民众诟病。俄罗斯的公务开销大一直是不少俄普通百姓比较抱怨的事情。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来限制公务开销,所以很多政府和部门包括企业都是依靠自己制定的相关规定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不少单位在使用公款请客吃饭的问题上管理得非常严格,除了有相关费用额度的限制以及需要多层报批以外,在请客结束之后还必须向上级汇报请客的成果。如今俄政府计划通过限制公务人员的消费和特权来进一步推动反腐工作的深化。俄总统普京上任之后不久,就签署了命令要求公务特权车削减接近一半。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地亚:你有那么多的寺院、佛法中心、基金会、学校,要在网上教学、不断旅行等等,你身边凝聚了全世界许多头脑好用的人一起工作,你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不可思议的,人家说这就是有证量的佛菩萨的示现。不过,你也是一个有肉身的人,那么,你也有累的时候、有对这一切感到厌烦想逃走的瞬间吗?

仁波切:我是个享有「特权」的人,因为我听过关于业和业债的教法,这里有很多细节。比如当我走进来的时候,人们会站立起来,如果我没有觉知的话,这就将成为我的业债,人们为来见我而牺牲他们的时间、空间、精力等一切,如果我的行为沦为完全世俗的举动,那我就必须偿还这所有的业债。

这世上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因此,在我的心底深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停止任何对佛法有帮助的事情,当然,有时也会想要到黄山去做个十日徒步旅行。
维地亚:你对西藏乃至中国的未来感到乐观还是悲观?

仁波切:我感到乐观。
维地亚:藏人、包括转世祖古们的教育中,挨打是一件不稀奇的事,对吗?但打孩子会在现代社会里被诟病,在西方法治社会,体罚被划定为犯法,父母甚至可能为此坐牢。你小时候挨过打吗?你觉得体罚是必要的吗?感觉现代西方社会的教育也有诸多问题,太强调孩子的所谓自由发展,结果人们都很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而现在的中国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也差不多。这和你的童年教育截然相反,人类能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找到平衡吗?

仁波切:我经常挨打,但我对那些打我的人不会心存怨恨。当然,一般而言,身体虐待是不对的,尤其是当两人体型大小有相当差距的时候。不过,我现在观察到一个新的现象:今天的孩子,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地方,他们完全自由并且被宠坏,而我也观察到,在我的朋友当中那些把孩子宠坏的,当他们的孩子长大并步入青年期时,他们会经历另外一种不同的抑郁。因为你从小就被宠坏,要什么有什么,但当你抱着这种为所欲为的心态,同时,又有要和其他人交往的矛盾态度(因为在生理上,你需要个伴侣),而这时,你突然遇见一个也想要为所欲为的人,两个人碰到一块儿,就起了冲突,接着,疏离感就开始了,然后,我们会看到很多年轻人感到抑郁沮丧。

当我看到这样的情形时,我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去管教孩子也许并非正确的做法,你给予的关爱只能带来非常短暂的利益。
宗萨钦哲仁波切访谈录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地亚:现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世界影响很大。你关心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吗?你觉得中国新一代的领袖能否有所作为?

仁波切:其实我对许多国家都很关注,我说的不是政治。

我想,单凭几位领袖是无法做出多大的改变的,他们能做的也许就只是那么一点而已。在这个资讯时代,能做出改变的是人们。我想看见中国有一些学院,能像南印度的学院一样,教导小孩们如何做饭、如何收集牛粪用作燃料,我想看见下一代的中国小孩学会珍惜地球,我希望当有人问他们「水从哪里来」的时候,小孩子们不会回答:「水是从水龙头里出来的。」
发表于 2013-12-3 0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脱的干土 发表于 2013-11-21 10:41
好多深入人心的无上经典被说成是伪经,很抓狂!

很正常许多经典都有人胡说八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b]许多人因为慈悲和开放(即使是表面的慈悲和开放)而能在人世间左右逢源,也确实安然度过一生。这类人似乎过得很好,但我们也处在同样的世界,却一直受打击。我们受到责骂且有一堆麻烦,如:情绪问题、财务问题、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随时都在发生。是什么在耍我们?有句通俗的话这么说:「不要把你的过失推到我身上。」有趣地,过失的确被推到我们身上,但不是他人推的,是我们决定自己担下他人的过失,但之后又心生怨恨、愤愤不平。
      
  我们的生活方式可能和他人的完全不一样,例如:我们可能和大学同学共租一室、吃同样有问题的食物、住同一栋破房子、有同样的课表和同样的老师。我们的室友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好,并且找到自得其乐的方法;反观我们,随时都在执着妄想那些不如意的事而满腔怨恨。我们想革命,想顚覆整个世界。然而是谁让我们过得这么不如意呢?我们可以说是学校老师、说每个人都恨我们,所以不让我们称心如意。但他们为什么恨我们?这点很有趣。 

  责怪我们碰到的每个恶缘,总是自然地变成责怪我们自己。这是我们自作自受。这不纯粹是大乘的柔软思想,你可能会说我们今晚讨论的纯粹是大乘,一旦进入密续,我们就可以报复那些人。但是那样没有用,我会请你别尝试。一切都是基于自己的我执。我们可以责怪组织、可以责怪政府、可以责怪警方、可以责怪天气、可以责怪食物、可以责怪公路、可以责怪自己的汽车、自己的衣服,可以责怪的事五花八门、数也数不尽。但是不放下、不培养足够的温暖和同情的,正是我们。这让我们自身变成大问题,所以我们不能怪罪任何人。

  当然,我们可以建构各种哲理,并且自以为在为世界其余众生代言,说这就是世界的意见、那就是世界的眞象。「你搞不懂吗?你不应该让我如此受苦耶!世界是这样,眞实世界是那样……」但我们「不是」在为世界代言,而只是为自己发言罢了。

  每次我们抱怨任何事情的时候,连抱怨咖啡凉了或浴室脏了,都可以应用这句口诀。它应用的范围很广,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我执。我执同时也让我们变得非常脆弱,所以我们成为靶心。我们中枪了,但没有人故意要射我们,因为是我们自己招来子弹的。所以说,在旧时美好的世界里「众咎皆归一」,是非常好的想法。

   决定把众咎归为一,是因为不如此就进不了菩萨道。因此,你完全不想把任何情绪的、瞋心的责任推给任何人。众咎皆归一始于这个心态,以此为基础观照一切过错。你会实际体验到,如果不这么做,必然有不同的后果。比如你可以把众咎都归给运动明星施密特,但却归于自己。在这里,你确实开始看到,如果把自己的烦恼归咎他人,瞋心和烦恼可能会扩张,受罪的反而是你自己。这是基本重点。

   这整个心态可分为悲心对人和慈心对己这两大类。换言之,悲和慈就是「众咎皆归一」。因此,这句口诀跟菩萨道的基本修法有关,亦即诸恶莫作。菩萨律仪的四十六轻戒(见附录)可以结合众咎皆归一同时修。两者有非常基本的关联。

   这句口诀是菩萨道的本质。即使有人犯了严重的错且怪罪于你,你也应该接受,因为这是控制场面简单有力的方式。此外,这也可以直接把复杂的烦恼简化为一。同理,如果你想在周围找自愿接受责备的人,除了自己之外,也找不到别人。你接受那个责备,就能减少周围的烦恼;你也减少他人心中存有的妄想,让他们看得更清楚。

  其实你可以说:「我接受责备,某事发生导致的种种后果是我的错。」就这么简单平常。如果对方不是一心想为自己辩护,你的确可以和他沟通,因为你已经接受所有的过错了。如果你已经接受责备,要和对方说话就好多了、容易多了。然后你就可以说明状况,对方或许是这个问题的罪魁祸首,他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犯了大错,可能会认错,但那时责备不责备已无关紧要。你承担责任是有帮助的,绝对是有帮助。

  这种方式非常有力且重要,我实际用了数千次,我亲自接受了许多责备。某人可能会误解我而犯错,但是没关系,我把它当成自己的问题而全心接受。如此一来,我就有机会和此人共事,他就会开始往前迈进、完成任务,一切就没问题了。

  这是应对官僚作风人士的秘诀。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接受责备、让朋友免受责难,整个组织就会运作更好、更发挥功能。当你说:「放你的狗屁!我没有做这种事,做的人不是我,而是你,不要怪我!」整件事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你开始发现,这颗混球悄悄地在官僚组织里噗通噗通四处弹跳,如同橄榄球弹来弹去。如果你打得太用力,要消除或解决那个障碍、反弹和打击,就会困难无比。因此,你越早接受责备越好。虽然事实上它根本不是你的错,但还是应该接受,好像那就是你的责任一般。

   这眞有趣,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在此刻会合。这是和他人的相处之道。如果你不让丝毫的责备和不公平靠近,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你不承受一切责备,还说那不是你的错,因为你很棒、做得很好,那么什么事都做不成了。这是眞实的,因为每个人都在寻找替死鬼,而你就是他们理想的替死鬼。并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事,而是因为他们认为你心中有一块柔软处。他们想说如果把他们的果酱、蜂蜜或胶水(不管什么东西)涂在你身上,你眞的可能会接受说:「好啦,一切过错归我就是了。」

   一旦你接受了口诀,它就是最高、最强有力的法则,是你所能施展最强有力的魔法。你确实可以让整件事情发挥功能。你可以吸收毒素,其余部分就会变成解药。如果没有人愿意担起罪责,它就会变成一颗黏来黏去的大橄榄球。它甚至不像球那般结实,反而里面满是胶水,外面也裹着黏液。每个人都在互相传球,什么也没发生。最后,球越变越大、越变越大,然后造成革命。

   就国际政治而言,有人总是要把错误归咎别人,把那庞大、过度充气、黏答答、脏兮兮、臭烘烘、各种蠕虫滋生的巨型橄榄球传给他人。人们说:「那不是我的,是你的。」//////说这是资本主义的错,资本主义说那是//////的错,把它丢来丢去一点也帮不了任何人。因此,即使是从政治理论的观点来看(如果大乘或佛教有政治这种事情的话),重点也是个人要吸收不合情理的责备,并且转化它。这点非常重要和必要。
  这种方式,不完全符合西方和神造万物论,也不是东方的观念,却是可行的。这也是非神造万物论有趣的地方。如果你奉行有神论的教规,其实不是接受责备的。天上这位留着胡须、鼻子高挺的家伙说你正确时,你就没错,所以要为自己的正确而战;说你错时,你就得悔过、尽自己的本分等,我就不继续讲那些陈腔滥调了。对许多人来说,接受责备却是新奇无比。你可能会吃惊的问:「你的意思是说我应该为他人接受责备吗?我应该为此而死吗?」对于接受责备不必想那么多,但你确实可以承担这么多的责备。这是做得到的。

  通常对于生活中可能会生的任何问题,如:政治、环境、心理,或是心灵问题,你总是归咎他人。你可能没有特定的人可以责怪,但基本逻辑还是「有某个人得负责」。你可能前往当局、请见政治领袖,或寻找你的朋友要求他们改变。这是你向人抱怨的一贯方式。你可能把一群和你一样谴责环境的人组织起来,可能联署请愿某位可能有办法改变环境的主导人物。你的抱怨也可能纯粹是个人的:如果你的配偶有外遇,你可能会请他放弃那位情人。但是自己而言,你觉得自己非常无邪,完全没有动过丝毫念头要改变自己。你要百分之百维持不变。你总是要求他人为你做大大小小的事情,但如果仔细观看自己当下的举动,这么做就变得不合理。

  有时候,如果你的丈夫够勇敢的话,他可能会跟你说:「你不是也该承受责任吗?你不是也必须参与解决吗?」或是你的妻子够勇敢的话,她会说此事跟你们双方都有关。如果你的配偶有点胆小又有点聪明,他可能会说:「要怪我们两个。」但没有聪明人会说要改的是「你」。每当有人说:「那是你的问题,不别人的。」你听了都会不高兴。若是如此,我们的世俗菩提心就有问题了。
  法本上说:「众咎皆归一。」你必须这样修行,因为你一直都非常珍爱自己,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性命。你一直都非常珍爱自己、疼惜自己,虽然有时会说不喜欢自己,但那时你心底也知道你喜欢自己,以至于愿意把他人都踢开。你确实会那么做,你会让某人为你牺牲性命、献出自己。但你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重点是要接受一切责备。这是第一句视自己整个生命为部分世俗菩提心道的口诀。

  这句口诀不是说你不应该大声表达。如果你看到某件事显然会危害大众,你应该大胆说出,但说出的方式是把众咎归于你自己。如何把这件事呈现给当局知道呢?你通常会来势汹汹,用传统的美国方式到他们面前:你已接受训练,要用「示威专家」的民主方式为自己和他人辩护。你手拿标语牌示威,嘴里喊着上面写的口号:「此非我愿!」但那只会让当局更强硬。我们可以更善巧、更明智地处理整件事情。你可以说:「或许这是我的问题,但我个人觉得这水的味道不好。」你和你的朋友可以说:「我们觉得喝这种水不好。」事情可以非常简单和直接。你不须一路上诉到底,不须用「示威专家」的方法发表各种宣言,如:「给所有人类自由!」等。你甚至可能把你的狗或猫一起带来造势。我认为整件事情可以非常温柔地处理。

  社会显然是有问题的,但处理方法并非「我是一位正直的政治人物」或「我是一位社会的重要人物」。民主是建立在我为自己而大胆发言的心态上,而且那个我是打不倒的。我是民主的代言人,我想得到我的权利,我也为他人的权利辩护,所以我们不要喝这种水。但那种方法是行不通的。重点是我们可以汇集众人的经验,而不只是举办一场大集会。你静坐时,就是在汇集大众。

  有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我刚好发现,自己身在压下按钮就能炸掉整个星球的中央总部,我会毫不犹豫地杀掉即将压下爆炸按钮的人。我还会为此而高兴呢!但那个情况跟我们说的有点不同。在那里,你是处理整个社会的力量关键。在这里,我们只是在谈如何一起来平抚世界,变得更开明。创造开明的社会,需要大家都把众咎归于自己。

       今天修个心,心情会好一些,这是创巴仁波切      《     心如野马:转化烦恼的修心七要    》里的
发表于 2013-12-7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索达吉堪布:我们感觉社会冷漠,但吝于付出一个笑脸;埋怨环境污染,又不愿意捡一片垃圾;感叹道德下降,却不愿身体力行去做一件善事……抱怨、咒骂,不可能把人心骂善,把雾霾骂走,把道德水平骂上来。一切的改变必须用行动,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3-12-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3-12-8 15:00 编辑



2013年12月3日,福州,“哐”,门外一位路人丢下的矿泉水瓶子应声落地。2周岁的笑笑,抓起垃圾袋寻声出门,奶声奶气地嘀咕:“捡瓶瓶,捡瓶瓶去。”孩子何时养成这一“条件性反射”,连父母也说不上来,自从她看见爷爷用捡来的瓶子跟收废品的换回了钱后,她见到瓶子就会捡回家。爷爷算了算,笑笑三个月来捡的瓶子,卖了50多元钱。笑笑在在4个月大时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庭贫困,一直没能做手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19:06 , Processed in 0.03548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