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07|回复: 0

方广锠:《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方广锠:《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序</B> <P><FONT face="隶书,宋体,verdana, arial, helvetica">方广锠:《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序 <BR>时间:2005年9月3日 作者:方广锠 来源:学术批评网 <BR><BR><BR>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汉朝的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从那时至今,佛经的汉译史,已超过2000年。翻译,是一种文化的嬗移。所谓“嬗移”,是我生造的一个词,指翻译把某种文化形态,从一个文化圈搬到另一个文化圈;在实现这种搬移的同时,那种文化形态本身,由于种种原因,必定会发生某种变异。正是由于嬗移规律及其他一些规律的相互作用,2000年来,印度佛教演化为中国佛教,成为与儒教、道教鼎足而立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BR><BR>某一区域文化的形成,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包括地理风土、人种民族、社会习俗、历史积淀等等。所有这一切,铸成这个区域的人文风格。这种人文风格一旦形成,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并会顽强地维护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人类社会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外来的新的文化形态的植入,一定会经历一个被本地文化筛选、融化的过程。当然,这里还必须考虑文化传播的“势差规律”。也就是说,如果外来的是一种强势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先进文化,则本地文化的筛选力就相对较弱,强势文化会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外来的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则它能否在新的地区立足,完全取决于本地文化的包容开放性,或者封闭排外性。即使本地文化是开放而包容的,外来的文化也有可能完全被本地文化淹没,比如开封犹太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则是另一种情况。中印两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的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根基。所以,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过本土文化长期的筛选、浸润、濡化,它的某些不适合的部分被改造,它的某些能够为本土所用的部分被吸收,最终被纳入大一统的中华文化怀抱中。 <BR><BR>密教是印度佛教晚期的重要派别。原本讲究出家禁欲的佛教,如何最终演变成一个宣扬双修胜乐的密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往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佛教受婆罗门教左道性力派影响的结果。现在也有学者主张中国的道教在上述演变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后一种观点涉及到笔者近些年来一直在探讨的、佛教发展中的中印文化汇流问题。这个问题很大,在此无法展开。我想指出的是,当宣扬双修胜乐的密教于宋代传入我国内地时,内地的主流文化开始进入宋儒时期。宋儒主张存天理而灭人欲,当然不能赞同双修胜乐这类东西的存在。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有些密教经典刚刚翻译出来,就被朝廷下令烧毁,禁绝流通。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本地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筛选与改造的一种表现。但双修胜乐类经典及修持法,在西藏却得到欢迎并发展起来。无论在藏传佛教的前弘期,还是后弘期,这种修持始终被视为密法的正统,这类经典自然也绵延不绝。 <BR><BR>双修胜乐是印度佛教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我国西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汉文大藏经、汉文佛教典籍中却付之阙如。有些汉文佛教典籍涉及到这个问题,但隐隐约约,语焉不详,这无论如何是一个遗憾。前些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佛教瑜伽士陈建民先生的《曲肱斋全集》。陈建民先生对密教的理论与实修,都下过很深的功夫,《曲肱斋全集》就是他一生修持的总结。但是,这毕竟是陈先生个人的总结,而且偏重于藏密。《胜乐轮经》是印度佛教密教无上瑜伽部研修双修胜乐的重要经典。现在李南将它的前4品及其注疏翻译出来,定名为《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正式出版,进一步打开了印度佛教密教无上瑜伽部堂奥的大门,为我们研究印度密教,研究汉传密宗与藏传佛教,研究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都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这是应该庆贺的。 <BR><BR>关于《胜乐轮经》的价值、版本等有关情况,李南在她撰写的《引言》中已经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无须我再赘言。此书原稿是李南师从季羡林先生攻读博士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其后她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修改,几经寒暑,终成此书。翻阅她的书稿,我不禁想起《续高僧传》中的记载,隋朝著名的佛教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彦琮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好的翻译者应该具备如下八项条件: <BR><BR>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衒,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八者备矣,方是得人。 <BR><BR>我想,从梵文原文翻译《胜乐轮经》,八备缺一,也难胜任。由李南翻译《胜乐轮经》,可谓得人。 <BR><BR>最后想说的是,《胜乐轮经》全部51品,《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只翻译了其中4品,还有47品没有完成,任重道远!希望李南克服困难,用当年季先生翻译《罗摩衍那》的精神,早日把《胜乐轮经》全部翻译出来,贡献给大家。人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太多的事情,能够做好一件、两件,也就算不枉此生了。愿与李南共勉。 <BR><BR>2005年9月1日于英国伦敦</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6-5 20:41 , Processed in 0.0316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